黑盒测试_判定表因果图

合集下载

黑盒测试技术4-因果图法

黑盒测试技术4-因果图法
❖ 与: 表示若几个原因都出现,结果才出现;若几个
e1 原因中有一个不出现,结果就不出现。 如图,若c1和c2都是1,则ei为1;否则ei为0。 “与” 可有任意个输入。
因果图的约束符号
输入条件的 4 种约束类型:
a
E
b (Exclusive)
❖ E 约束(异/互斥): 表示几个原因不会同时成立; 可能他们都不成立,但最多有一个成立。
定义
用于描述输入之间,输入输出之 用于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
间的约束关系和因果关系
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区别
本质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各种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各种组合, 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 相应产生多个动作。
当输入条件 用例数量相对少(无效用例) 会产生大量测试用例 过多时 可以覆盖到条件之间的先后关系 不能覆盖条件之间的先后关系
• 根据题意,原因和结果如下:
原因
1:A < B+C 2:B < A+C 3:C < A+B 4:A = B 5:A = C 6:B = C
结果
21:不能构成三角形 22:等边三角形 23:等腰三角形 24:一般三角形
步骤2:画出因果图
原因
结果
1
1:A < B+C
21:不能构成三 角形
2
2:B < A+C 22:等边三角形 3
如图,a和b中至多有一个可能为1,即a和b不 能同时为1。
❖ I 约束(或/包含):
a 表示几个原因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成立,当然也
I
b 可能都成立。
(In)
c 如图,a、b和c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1,即 a、b
和c不能同时为0。

黑盒测试-因果图、判定表

黑盒测试-因果图、判定表

2
©2007 iSoftStone Holding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因果图介绍
恒等 c1 e1

c1 c1
e1

c2 c3 c1
V
e1
与 c2

e1
3
©2007 iSoftStone Holding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条件的约束 • 输入条件约束
9
©2007 iSoftStone Holding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例子 • 根据因果图建立如下的判定表: 根据因果图建立如下的判定表:
条 件 1 2 3 11 22 21 23 1 1 1 1 //// //// // // // //// 2 1 1 0 //// //// // // // //// 3 1 0 1 1 0 1 0 A3 A8 4 1 0 0 1 0 0 1 AM A 5 0 1 1 1 0 1 0 B5 B4 6 0 1 0 1 0 0 1 BN B 7 0 0 1 0 1 0 0 C2 X6 8 0 0 0 0 1 0 1 DY P: : 原 因
5
©2007 iSoftStone Holding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步骤
①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 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哪些是原因, 些是结果。 些是结果。原因常常是输入条件或是输入条件 的等价类。而结果是输出条件。 的等价类。而结果是输出条件。 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语义的内容, ②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语义的内容,并将 其表示成连接各个原因与各个结果的“因果图” 其表示成连接各个原因与各个结果的“因果图” 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 ③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有些原因和结果的组 合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合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为表明这些特定的情 况,在因果图上使用若干个特殊的符号标明约 束条件。 束条件。 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④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把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写成测试用例。 ⑤把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写成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状态图、场景、正交试验法

黑盒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状态图、场景、正交试验法

⿊盒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状态图、场景、正交试验法⿊盒测试常⽤测试⽅法的选择:1⾸先采⽤等价类划分法来编写测试⽤例2必要时采⽤边界值分析法进⾏补充测试⽤例3采⽤错误推测法再追加测试⽤例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设计出的测试⽤例逻辑覆盖程度,若覆盖不够,则需要再补充其他的测试⽤例5如果程序功能含有输⼊条件的组合情况,应⼀开始就采⽤因果图法6如果程序某功能适合⾃动测试,可以采⽤⾃动化测试及随机测试。

什么是⿊盒测试以及优缺点?定义:⿊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个⿊盒⼦,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依据程序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功能是否符合功能说明。

优缺点:优:1功能性测试与软件如何实现⽆关,如果实现发⽣变化,功能性测试仍然可⽤;2测试⽤例编写与软件开发同时进⾏,节省软件开发时间3通过软件的⽤例可⽤设计出⼤部分功能性测试⽤例缺:1测试⽤例数量⼤2测试⽤例可能产⽣很多冗余3功能性测试的覆盖范围不可能达到100%⿊盒测试⽤例设计⽅法?答:1等价类划分法(有意义,合理的输⼊数据组成集合检查是否符合产品需求;⽆意义,不合理的输⼊数据组成的集合推测不符合需求的地⽅)、2边界值分析法(输⼊的边界值进⾏测试)、3因果图法(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不同操作)、4状态图法(和产品需求反着来,⽐如要求输⼊数字,就输⼊字母,要求输⼊正数,就输⼊负数等)、5场景法(利⽤图解法分析输⼊的各种组合情况,即输⼊多个条件的各种组合及输出情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6正交试验法(⽐如要进⾏18次测试,最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次进⾏试验)7其他测试⽅法有:错误推测法、通过测试与失败测试、随机测试边界值划分法:考虑的边界数据类型如数值、速度、字符、地址、位置、尺⼨、数量;以及考虑条件的等价区间:默认、空⽩、空值、零值和⽆。

还要考虑:⾮法、错误、不正确和垃圾数据。

还要测试:程序的状态及切换。

次边界条件:。

黑盒测试技术之因果图-教学课件

黑盒测试技术之因果图-教学课件
1、对说明进行分析,得到原因和结果: 原因: 1:第一列字符是A; 2:第一列字符是B; 3:第二列字符是一数字。 结果: 21:修改文件; 22:给出信息L; 23点 3、考虑到原因1和原因2不可能同时为1,因此在因果图上施加E约束
3.实例
4、根据因果图建立决策表
3.实例
5、生成测试用例
THANKS
第四章 测试设计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之因果图
主讲人:丁慧
1.因果图 2.使用因果图和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3.实例
1.因果图
因果图技术:面向功能的动态测试的方法,以图形形式(因果图)来 描述规格说明,并借由因果图,通过一系列中间步骤生成测试用例。
因果图最终生成的就是决策表,提供了一个把规格转化为决策表的系 统化方法,从该图中可以产生测试数据。
1.因果图
1.因果图
2.使用因果图和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使用因果图和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步骤如下: 1. 分析需求规格说明找出原因和结果; 2. 画出因果图; 3. 标记约束或限制条件; 4. 把因果图转换为决策表; 5. 生成测试用例;
3.实例
某软件规格说明书包含这样的要求:第一列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 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但如果第一列字符不正 确,则给出信息L;如果第二列字符不是数字,则给出信息M。
因果图中原因表示输入条件,结果是对输入执行的一系列计算后得到 的输出。
1.因果图
因果图中基本符号 ➢ 以直线连接左右节点,左节点表示原因 (输入状态ci),右节点 表示结果(输出状态ei) ➢ ci和ei均可取值0或1,0表示状态不出现,1表示状态出现
因果图中三大关系 ➢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 原因和原因的关系 ➢ 结果和结果的关系

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很明显,如果外部特性本身设计有问题或规格说明的规定有误,用黑盒测试方法是发现不了的。

黑盒测试有7种测试方法分别是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功能图法、正交实验法。

下面将一一介绍。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

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

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

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黑盒测试_判定表因果图

黑盒测试_判定表因果图

出现
M(屏蔽):两个结果,a为1时,b必须是0,当a为0时,b值不定
a E b I a b c O b a R b b a a M
E(互斥)
I(包含)
O(惟一) R(要求) M(屏蔽)
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利用因果图导出测试用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 分析程度规格说明的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

e3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3)将因果图转换成如下所示的决策表:
选项 规则
1 1 1 1
2 1 1 0
3 1 0 1 1
4 1 0 0 1
5 0 1 1 1
6 0 1 0 1
7 0 0 1 0

8 0 0 0 0
√ √
条件: C1 C2 C3 10 动作: e1 e2 e3 不可能 测试用例
√ √ √ √ #3 #A
√ √ *6 *B A1
GT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4)根据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号 1 输入数据 #3 预期输出 修改文件
2
3 4 5 6
#A
*6 *B A1 GT
给出信息M
修改文件 给出信息M 给出信息N 给出信息N和信息M
因果图法实例
某电力公司有A、B、C、D四类收费标准, 并规定: 居民用电 <100度/月 按A类收费 ≥100度/月 按B类收费 动力用电 <10000度/月,非高峰,B类收费 ≥10000度/月,非高峰,C类收费 <10000度/月, 高峰,C类收费 ≥10000度/月, 高峰,D类收费
判定表的缺点及解决方法
判定表的缺点
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例如循环结构

软件测试第10课-黑盒测试-因果图法

软件测试第10课-黑盒测试-因果图法

编号
1 2 3
输入
游客支付房款不足,选择单人间且有空房 游客支付房款不足,选择双人间且有空房 游客支付房款不足,未选择任何类型的房间
预期结果
某单人间被打开且系统提 醒房款不足 某双人间被打开且系统提 醒房款不足 所有房间均不被打开且 “房间已满”指示灯为灭 的状态 某豪华间被打开且系统提 醒房款不足 某单人间被打开 某双人间被打开 所有房间均不被打开且房 间已满灯为灭的状态
根据题意,原因和结果如下:
– 原因:
• 1——第一列字符是A; • 2——第一列字符是B; • 3——第二列字符是一数字。
– 结果:
• 21——修改文件; • 22 ——给出信息L; • 23——给出信息M。
其对应的因果图如下:11为中间节点;考虑到原因1和原
因2不可能同时为1,因此在因果图上施加E约束
4 5 6 7
游客支付房款不足,选择豪华间且有空房 游客支付全款,选择单人间且有空房 游客支付全款,选择双人间且有空房 游客支付全款,未选择任何类型的房间
8
游客支付全款,选择豪华间且有空房
某豪华间被打开
编号
9 10
输入
预期结果
游客不进行支付,选择单人间且有空房 所有房间均不被打开且房间已 满灯为灭的状态 游客不进行支付,选择双人间且有空房 所有房间均不被打开且房间已 满灯为灭的状态
内所有房款)或支付房间房款不足(仅支付订金),选择“单人
间”、“双人间”或“豪华间”,若该类型房间有空房,则相应类 型的房间被开启;若该类型房间无空房,则“房间已满”提示灯亮。
此时,支付房款不足的游客选择该类型的房间,则该类型的房间不
被开启且提示办理退款;若此期间,该房间类型有客人退房,则 “房间已满”指示灯灭,该类型房间的某间房被开启的同时提醒游

实验二 黑盒测试(判定表法)

实验二 黑盒测试(判定表法)

广西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实验实验报告题目:黑盒测试法——判定表法班级:10计本1班学号:201012301006姓名:焦德伟完成日期:2012/10/17实验二黑盒测试法——判定表法实验目的:1.掌握因果图、判定表的方法2.掌握按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实验时间:2学时实验内容:1、题目一:隔一天日期问题功能描述:输入年份、月、日;输出:输入日期在日历上的隔一天日期。

如输入1912年12月15日,应输出1912年12月17日。

要求:(1) 读源码并分析程序,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即列出所有的动作桩)。

所有的动作桩:(1)、年份超过界限,请重新输入a1(2)、月份超过界限,请重新输入a2(3)、日期超过界限,请重新输入a3(4)、本月为二月,请重新输入日期a4(5)、month+1 and day=1 a5(6)、month+1 and day=2 a6(7)、day=day+2 a7(8)、year++ and month=1and day=1 a8(9)、year++ and month=1and day=2 a9 (9)、输入非法a10 (2) 画出简化后的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实验的决策表:条件桩:年份越界:Y1月份越界M1日期越界D1闰年:Y2平年:Y3月份二月:M2月份为十二月:M3月份为30天每月:M4月份为31天非十二月:M5日期小于27:D7日期为27:D2日期为28:D3日期为29:D4日期为30:D5日期为31:D6实验测试用例:测试用例:(3)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记录和缺陷统计。

实验测试记录的部分效果:缺陷报告书:缺陷统计:总过19组数据,其中10组出现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填 写 判 定 表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F F F F F F F F F F F T F T T T F F T F T F T T F T F F T T F T

a = c? b = c?
非三角形
— — —

不等边三角形
动 等腰三角形 作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C1 E1 C1

(b)非
E1
(a)恒等
C1 C1

C2
E1 C2
∧ (c)与
E1
(c)或
因果图的约束符号
E(互斥):表示两个原因不会同时成立,两个中最多有一个可能成立
I(包含):表示三个原因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成立
O(惟一):表示两个原因中必须有一个,且仅有一个成立 R(要求):表示两个原因,a出现时,b也必须出现,a出现时,b不可能不
举例:维修机器问题(续)
(2)确定规则个数
• 输入条件个数:3; • 每个条件的取值:“是”或“否”; • 规则个数:2*2*2 =8;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维修记录不全吗 运行超过10年吗

举例:维修机器问题(续)
(3)填入条件项;
1 2
Y Y N
3
Y N Y
4
Y N N
5
N Y Y
6
N Y N
举例:维修机器问题
问题描述:
“……对于功率大于50马力的机器
,并且维修记录不全或已运行10年 以上的机器,应给予优先的维修处理 ……”
请建立判定表。
举例:维修机器问题(续)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 条件桩 • C1:功率大于50马力吗? • C2:维修记录不全吗? • C3:运行超过10年吗? • 动作桩 • A1:进行优先处理 • A2:作其他处理
条件桩修改后的判定表
C1:a < b + c? C2:b < a + c? C3:c < a + b? C4:a = b? C5:a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F T T T T T T T T T T — F T T T T T T T T T T F T T T F T T F T T T F T T T T T F F F F — — F
√ √ *6 *B A1
GT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4)根据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号 1 输入数据 #3 预期输出 修改文件
2
3 4 5 6
#A
*6 *B A1 GT
给出信息M
修改文件 给出信息M 给出信息N 给出信息N和信息M
因果图法实例
某电力公司有A、B、C、D四类收费标准, 并规定: 居民用电 <100度/月 按A类收费 ≥100度/月 按B类收费 动力用电 <10000度/月,非高峰,B类收费 ≥10000度/月,非高峰,C类收费 <10000度/月, 高峰,C类收费 ≥10000度/月, 高峰,D类收费
请用基于判定表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一、设计判定表
(1)列出条件桩

C1:a,b,c构成三角形? C2:a = b? C3:a = c? C4:b = c?
(2)确定规则个数

共有四个条件,每个条件的取值为 “是”或“否”,因此有24= 16条 规则。
(3)列出动作桩

的辅助工具。
在所有的黑盒测试方法中,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是最为严格、最具有逻辑性的测试方法。
判定表的组成
条件桩(Condition Stub )
列出问题的所有条件
动作桩(Action Stub )
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
条件项(Condition Entity)
列出条件桩的取值
动作项(Action Entity )
动 等腰三角形 作
(4)
填 写 判 定 表
3 T T T F
4 T T F T
5 T T F F
6 T F T T
7 T F T F
8 T F F T
9 T F F F

F — — —

T T T T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一、设计判定表(续)
1 a, b, c构成三角 F
形 条 a = b? 件

e3
因果图法测试举例(续)
(3)将因果图转换成如下所示的决策表:
选项 规则
1 1 1 1
2 1 1 0
3 1 0 1 1
4 1 0 0 1
5 0 1 1 1
6 0 1 0 1
7 0 0 1 0

8 0 0 0 0
√ √
条件: C1 C2 C3 10 动作: e1 e2 e3 不可能 测试用例
√ √ √ √ #3 #A
有两条或多条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并且
其条件项之间存在着极为相似的关系,就 可以将规则合并。
(1)两条规则合并成一条
条件项“—” 表示与取值 无关。
(2)两条规则的进一步合并
条件项“—”在 逻辑上包含其 它的条件。

判定表建立步骤
根据软件规格说明 ①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②确定规则的个数; 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 则有2n 种规则; ③填入条件项; ④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⑤简化,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果。原因常常是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而结 果是输出条件; ② 分析程度规格说明的描述中语义内容,并将其表示成 连接各个原因与各个结果的“因果图”; ③ 标明约束条件。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有些原因 和结果的组合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④ 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⑤ 为判定表中的每一列表示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 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因果图法比较适合输入条件比较多的情况 ,测试所有的输入条件的排列组合。所谓 的原因就是输入,所谓的结果就是输出。
因果图基本图形符号
恒等:若原因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非(~):若原因出现,则结果不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出现。 或(∨):若几个原因中有一个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几个原因都不出 现,则结果不出现。 与(∧):若几个原因都出现,结果才出现;若其中有一个原因不出现 ,则结果不出现。
出现
M(屏蔽):两个结果,a为1时,b必须是0,当a为0时,b值不定
a E b I a b c O b a R b b a a M
E(互斥)
I(包含)
O(惟一) R(要求) M(屏蔽)
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利用因果图导出测试用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 分析程度规格说明的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
if-then-else逻辑很突出
输入变量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涉及输入变量子集的计算 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很高的McCabe圈复杂度
判定表的优点
判定表的优点
能把复杂的问题按各种可能的情况一一列举出
来 简明而易于理解 可避免遗漏
因此,利用决策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 用例集合。
列出条件项各种取值下应该
采取的动作
规则
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 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 的操作称为规则; 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 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 条规则; 判定表中列出多少组条 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 规则,即条件项和动作 项有多少列。
规则示例:三角形问题
规则合并
规则合并
规则合并就是判定表的简化。
判定表的缺点及解决方法
判定表的缺点
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例如循环结构
判定表不能很好地伸缩

有n个条件的决策表有2n 个规则。
解决方法
使用扩展条目判定表、代数简化表,将大表“
分解”为小表,查找条件项的判定表式
黑盒测试
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的简介
因果图法产生的背景: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 件,但没有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输入条件之间的相 互制约关系。这样虽然各种输入条件可能出错的情况已经 测试到了,但多个输入条件组合起来可能出错的情况却被 忽视了。 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则可能 的组合数目将是天文数字,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 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进行测 试用例的设计,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 — — T — — — T
C6:b = c? — — —其中包含了另外的25- F T F T F T F T a1: 非三角形 √ √ √1+24-1+23-1=53个组 合 a2: 不等边三角形 √ a3: 等腰三角形 √ √ √ a4: 等边三角形 √
二、设计测试用例
用例ID
DT1 DT2 DT3 DT4 DT5 DT6 DT7 DT8 DT9 DT10 DT11
a
4 1 1 5 ? ? 2 ? 2 3 3
b
1 4 2 5 ? ? 2 ? 3 2 4
c
2 2 4 5 ? ? 3 ? 2 2 5
预期输出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a=b, a=c, b≠c
判定表技术适用的应用程序的特征 判定表技术适用的应用程序的特征:
A1:非三角形; A2:不等边三角形; A3:等腰三角形; A4:等边三角形; A5:不可能;
注意: 条件的选择可以大 大扩展判定表的规模。 例如: “a, b, c构成三角形吗?” 可以扩展为三个条件: a < b + c? b < a + c? c < a +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