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生活中的水知识点--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第章水和水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第章水和水溶液

第1章水和水溶液思维导图目录f*\ \ / 1第僚 水和水溶液Q 地球上的水匸* /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X1 第2节 水的组成 1水资源引/ i第3节 水的浮力» t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4 \1 + 第5节 物质的漕解 1 Z/ f * 第6节 物庾的分离1 / 物质的分离叵>第7节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1\ 9% N ■■J * f■* 外 g —""吗■ P* 4/ *E1水的浮力區2 组成回水和水溶液7〜物质分散狀况盘物质的浴解C.艮它0.9帕‘堆眾水0.3%地*F水30.1%冰帽和冰川68.7%2%期泊87%水的分布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地丧的质*淡水少,可利用的淡水更少如图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水循坏生命与水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动力来源:太阳能和重力热帯雨林■生物繁多!猴面包树可以最多容纳5000 \升水•适应干旱环境……水母9 3%是/3日极产生氧气r阴姑生氢气。

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 2A 00 0_ 00水是由氢元秦和氧元素组成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水的组成画水分子氛气分子氧气分子水电解的微观模型雷火星的木杂氧气:用芾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r木条复燃日气体检验氢气:点燃能产生淡蓝色火焰化学反应分子改变< 原子重新的本质■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因为水电解反应生成的氧气和氧台与氢宅氢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 r 体积比解秘所以生成的氧气和氢U的体积I比也为1 : 2阿基米德走律e原理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液体密度与排开的休积成反比。

所以密度计上的勿度是上小下大,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灣艇】沉浮。

V排不变丿X水的浮力画沉浮条件的判断j rO]h1 h]hi i-4J岂1甲乙、丙测出的浮力等于甲、丁测出的排开液体的重力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下沉,直到沉底悬浮上浮,直到漂浮Q物〉%P物=P液根据密度比较判断沉浮物质以分子或者离子形式分馭在水中(高锚酸钾溶液)」溶液固体药品的取用药品取用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水中@悬浊液(锲餐)/ ----------------'、—;■液体小液滴分散要水中(肥皂水.牛奶)液体药品的取用為”①瓶□累靠试管口②标鋼向却一第③瓶盖倒放干洗机[相似相溶]有机物容易溶解在有机物中田裕质和潜剂组成物质溶解性由溶质和沼刖的性质决走,同时也受到外界温度、气压等影响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溶液It- U 曲悔;沖如饱和石灰水是稀溶液等物质的丽溶解的关系溶液配制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岌生吸放热现盜昶ITOM执象。

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之欧阳美创编

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之欧阳美创编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淘米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电源种类---直流电----增强水2H2O通电2H2↑+ O2↑负极正极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质量比: 1 : 8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E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F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通电分解 2H2O通电2H2↑+O2↑水的化学性质(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5、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八上科学第1章-水和水溶液思维导图讲课讲稿

八上科学第1章-水和水溶液思维导图讲课讲稿
八上科学第 1 章- 水 和水溶液思维导图
精品文档
第 1 章 水和水溶液
思维导图目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适用年级所需时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5课时主题单元研究概述本章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编写短小精悍。

由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

基于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生活经验和小学《科学》课程的研究基础,分为四个专题:1、温度计;2、熔化和凝固;3、汽化和液化;4、升华和凝华。

本单元以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探究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普遍规律。

每一节内容都会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介绍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技术上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物态变化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上的价值,使本章教学内容得以深化。

主题单元计划思惟导图主题单元研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三种物坊的基本特征;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3、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物态变化过程进修科学研讨的方法。

2、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结科学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尊重实验的科学素养。

2、通过“水的故事”来落实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对应课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了解摄氏温度,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2、认识物质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根本特征。

3、认识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相识熔化或凝固过程当中的吸热和放热。

4、认识蒸发现象,了解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5、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沸点及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当中吸热。

苏教版生物八上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知识点思维导图

苏教版生物八上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知识点思维导图
蚯蚓作用: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饲料、食品原料、净化环境
蚯蚓依靠能分泌粘液并保持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外界的氧先溶解在体表的粘液内,再渗透进体壁内毛细血管。因此,蚯蚓必须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
蚯蚓依靠刚毛和体壁肌肉的配合进行运动。运动形式为蠕动。
鱼鳃由鳃耙、鳃弓和鳃丝组成,鳃丝是鳃的主要结构,其内密布毛细血管。
海水、淡水、陆地
河蚌、蜗牛、乌贼、章鱼

;营养价值高;药;观赏
弊:危害蔬菜、果树;危害养殖业;危害藻类;危害人类健康;危害港湾建设和海上交通运输
节肢动物
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昆虫(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节肢动物)特征:两对翅,三对足
身体分节、有坚硬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水生、陆生
节肢动物可分为四类:昆虫类(蝗虫、蝶、蚊)甲壳类(虾、蟹)、蛛形类(蜘蛛)、多足类(蜈蚣)
优:农业害虫天敌;传播花粉;食用;药用;仿生
弊:危害农作物;传染疾病
分类
特征
生活环境
常见种类
影响
脊椎动物(有脊柱)
鱼类
头、躯干、尾(运动动力来源于躯干和尾的摆动)
鳃——呼吸
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鳍——协调身体平衡、控制运动方向;
鳔——调节身体比重,停留在不同水层里
流线型、体表有鳞片
卵生
变温
水生
鲤鱼、鲢鱼、带鱼、大黄鱼
陆地产卵,卵有坚硬卵壳;肺呼吸
卵生
变温
陆生,少数生活在水里
玳瑁、蟒蛇、扬子鳄、多疣壁画
鸟类
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体表有羽毛;卵有坚硬卵壳;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卵生
恒温
陆生
灰头鹦鹉、鸳鸯、苍鹰、家鸽

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1%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装置―――水电解器电源种类——-直流电B.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C. 化学反应:2H2O通电2H2↑+ O2↑D.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质量比: 1 : 8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 E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F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通电分解2H2O通电2H2↑+O2↑水的化学性质(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5、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完整版)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推荐文档

脊髓 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脑与躯体的联系通路
神经系统
建议收藏下载的组成本文,以由脑便和脊随髓发出时的神经学组成 习!
灰质组成
结构
周围神 经系统
感觉器官
结构
结构异常导致近视和远视的原理及矫正

感觉光线,与形成视觉有关,
功能
注意视觉的形成过程
结构

感觉声音,与形成听觉有关,
功能
注意听觉的形成过程
细胞体

结构
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 成,任何复杂的运动都是在 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下,由
关节面
关节面 关节面
关节软骨
缓冲运动 减少摩擦
多组肌群相互配合、共同完

成。

表现为

关 节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囊及内外韧带使关节牢固
关节囊内面分泌的滑液进入关节腔,减 少摩擦
既牢固 支点
又灵活

概念
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突 起
基本单位
神经元调Βιβλιοθήκη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节 概 念 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感觉器
刺激
神经调节的 基本方式
反射
结构基础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应
简单反射
类 型
注意两者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复杂反射
体 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有机物 +O2 →CO2 +H2O +其它废物 +能量
各项生 命活动

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之欧阳生创编

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之欧阳生创编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1% 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欧阳生创编2021.02.08欧阳生创编 2021.02.08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水的净化 净化方法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 .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 生活中:加热煮沸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装置―――水电解器 电源种类---直流电B.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的实验欧阳生创编 2021.02.08 加快水的电解速度C. 化学反应: 2H2O 通电2H2↑+ O2↑D.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质量比: 1 : 8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E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F 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溶质的质量分数 2
溶解度 1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水的浮力
下沉:F浮<G
物体的沉浮条件: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上浮:F浮>G 悬浮:F浮=G 漂浮:F浮=G
轮船:注意在不同水域航行时ρ液、V̥ 排的变化
四种情况下:ρ物、ρ 液关系及ˎV̥ 排 、V物关系
潜水艇:潜水艇上浮下沉是通过对排水仓的排水和充水改变自身重力实现。
沉浮条件的应用
密度计
原理: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构造
刻度不均匀、上小下大 测密度时,密度计所受浮力不变——处于漂浮状态
物质的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注意
溶质、溶剂、溶解度 三方面考虑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溶有较多溶质
浓溶液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水的组成
化学方程式: 产生两种气体的比例?
构成
氧元素和氢元素
几个推论 水的其他性质
分子可分 能发生电解是水的化学性质
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相同质量V最小
水的密度
公式
ρ=m/V 关于公式的几个推论
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注意
溶解度的单位是g
温度 溶质性质 溶剂性质 气压(针对气体而言)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受温度影响大:硝酸钾 受温度影响小:氯化钠
氢氧化钙
大多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水的利用和保护
晶体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结晶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
蒸发溶剂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获得结晶的方法
有些晶体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 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分布不均,人均少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一贴。二低。三靠
漏斗的使用
1 2
过滤
水在哪里
水的分布 水的三态变化
固、液、气---物理变化
四个环节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
水循环
两种形式
海陆间大循环----最重要的水循环 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溶有较少溶质
稀溶液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关系
浓溶液与稀溶液
注意点
ˎ̥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下沉、上浮是动态过程,不是稳定状态 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符号:S;单位:g
溶解度曲线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溶质/(m溶剂+m溶质)】×100%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g)】×100% =【m溶质/(m溶剂+m溶质)】×100% 相关推论:饱和溶液中--S/100g=m溶质/m溶剂
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点: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 (固体:用托盘天 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自然沉淀 加入凝聚剂(如明矾、活性碳)吸附后沉淀
沉淀
水的净化
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 、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
蒸馏( 注意与蒸发的区别)
水资源一般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水资源的污染
生活污染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利用情况
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上 世界第六;人均少,为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
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乳浊液
混合物
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有机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辨别
生活中的水.mmap - 2014/8/25 - Mindjet
水(液体)的压强
p=ρgh ,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 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h排取米)
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定理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 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密度的测量
液体密度的测量 固体密度的测量
仪器及方法 仪器及方法
水的压强
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于在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的力 产生原因:相互挤压作用产生 方向:垂直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压强
概念: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力, p=F/S ;单位:帕。Pa。N/m2 概念意义:用于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的应用
结晶水合物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生活中的水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
1
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2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 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