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三大指标检测
泥浆三大指标验收标准

泥浆三大指标验收标准
泥浆三大指标验收标准
泥浆是钻井过程中必需的重要材料,三大指标的验收标准是钻井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大指标包括:
1.密度指标:泥浆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中所含的重量,是衡量泥浆性质的重要指标。
验收标准是根据钻井孔的深度、地层情况和钻井液性质等因素确定的。
2.粘度指标:泥浆粘度是指泥浆阻力的大小,通常使用比较粘稠的泥浆,可以帮助减轻钻井液对地层的侵蚀作用。
验收标准是按照钻井液的使用地点、注入量和流率来确定的。
3.过滤性指标:泥浆过滤性是指泥浆在沉淀过程中,能否暂时保持液态状态,不会在沉淀过程中生成压实体,对于钻井时防止钻头卡住和护壁的作用十分重要。
验收标准是根据钻井孔的深度、地层状况和钻井液中添加物的种类和含量等因素来确定的。
桩基泥浆三大指标控制范围

桩基泥浆三大指标控制范围
桩基泥浆作为桩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材料,需要掌握其三大指标的控制范围,以保证施工质量。
这三大指标分别是密度、流动性和稳定性。
密度是指泥浆的质量或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在桩基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泥浆的密度,一般在1.05-1.15g/cm³左右。
密度过大会导致桩身内的泥浆无法排出,从而影响桩的质量;密度过小则会使泥浆流动性变差,影响桩的施工效率。
流动性是指泥浆的流动能力。
泥浆的流动性对于桩基施工过程至关重要,需要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一般控制在30-60秒的流动度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桩的施工效果。
稳定性是指泥浆在搅拌、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均匀性和保持时间。
泥浆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效率,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的稳定时间内,过短会影响施工效率,过长则会影响桩身的质量。
综上所述,桩基泥浆的密度、流动性和稳定性是桩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
泥浆比重、粘度、含沙量三大指标的测定

1.泥浆比重计;泥浆杯和秤杆;游码读数;清水校正泥浆比重常采用泥浆比重计测定。
泥浆比重计由由泥浆杯和秤杆等组成。
测量时将泥浆杯装满泥浆,加盖并擦净从小口溢出的泥浆。
然后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出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为泥浆的比重。
该仪器测使用前要用清水对仪器进行校正,如读数不在1.0处,可通过增减杠杆右端的金属颗粒来调节。
2.漏斗粘度计;测500ml所需时间;清水校正(泥浆粘度=测泥浆粘度(s)×15s/测清水粘度(s))施工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定泥浆的粘度。
测量时将用手指堵住漏斗下面的出口,从量杯分别将500ml和200ml泥浆分别通过滤网倒入漏斗,然后打开出口,让泥浆从内径5mm,长度100mm的管子中流出,用秒表测定流出500ml所需时间(s),即为泥浆粘度。
该粘度计测得的是泥浆对水的相对粘度。
因此,在使用前应用水进行校正。
其方法是先往漏斗中注入700ml清水,而流出500ml的标准时间应为15s,如有误差则通过下式进行修正:泥浆粘度=测得的泥浆粘度(s)×15s/测得的清水粘度数(s)3.含砂率;100ml泥浆;清水稀释;过滤;静置读数含砂量通常采用含砂量仪来测定。
测定时将100ml泥浆装入量杯中,用清水将泥浆稀释,将其倒入过滤筒筛网上过滤,并用水冲洗,最后将筛余的砂粒倒入干净的含砂量杯中,垂直静置一分钟,记录沉淀物体积的毫升数,即为泥浆的含砂率4.三大质量指标的规范要求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5.检测仪器简介泥浆含砂量测定仪操作程序: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到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体,再加清水于侧管中。
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
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
泥浆性能指标

1、泥浆性能指标检测
(3)含砂率 仪器设备:含砂率计 操作步骤: 工地可用含砂率计(图3-7 )测定
。量测时,把调好的泥浆50mL倒进含砂率 计,然后再倒进清水,将仪器口塞紧摇动 lmin,使泥浆与水混合均匀。再将仪器垂直 静放3min,仪器下端沉淀物的体积(由仪器 刻度上读出)乘2就是含砂率(有一种大型的含 砂率计,装900mL的,从刻度读出的数不 乘2即为含砂率)。
一、泥浆性能除了相对密度、含砂率、粘度这三大指标外 ,还有下列性能指标评价,根据工程环境需要也可以做相 应检测试验。(1)静切力;(2)胶体率;(3)失水率 和泥皮厚;(4)酸碱度。
二、检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这些标准都对混凝土灌注桩泥浆性能做了要求。
易坍地层 1.20~1.45 19~28 8~4≥96 ≥96
一般地层 1.02~1.06 16~20 ≤4 反循环 易坍地层 1.06~1.10 18~28 ≤4
卵石土 1.10~1.15 20~35 ≤4
≥95 ≥95 ≥95
推钻冲抓 一般地层 1.10~1.20 18~24 ≤4 ≥95
冲击 易坍地层 1.20~1.40 22~30 ≤4 ≥95
1 任务导入 2 相关知识 3 操作活动 4 成绩评定 5 课后思考题 6 知识拓展
任务导入 某桥梁基层采用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前需
要对桩内泥浆的性能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有泥浆 相对密度、含砂率、粘度这三大指标。
钻孔灌注桩调制的护壁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
1、泥浆性能指标检测
泥浆三大指标与混凝土塌落度试验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稀浆从底部析出(淌浆),锥 体部分混凝土拌合物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混凝土 拌合物保水性能不好;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 则表示保水性良好。
• 六、坍落度 (流动性)的选择 1、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 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10~40 mm)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40—90mm) 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90~150mm)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值≥150mm)。 2、坍落度试验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五、泥浆含沙量检测
• 含砂量仪: •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
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 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 口并摇振。 2、倾到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 弃通过滤筛的液体,再加清水 于侧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 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 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 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 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 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 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 百分含量。
• 三、试验步骤
• 1、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细 集料、水泥等。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
• 2、用湿布将拌合板及坍落度筒内外擦净、润滑,并将筒 顶部加上漏斗,放在拌合板上。用双脚踩紧踏板,使其位 置固定。
• 3、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和物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每层 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为筒高的三分之一。顶层装料时, 应使拌和物高出筒顶。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 口,则应随时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每装一 层分别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 旋线由边缘至中心。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然 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每层插捣时应捣至下层20mm— 30mm。
泥浆三大指标测定

泥浆三大指标测定泥浆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隧道工程、土地开发和建筑施工等领域。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对泥浆进行三大指标的测定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泥浆三大指标的测定方法。
第一大指标是密度。
泥浆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含固体颗粒和液体的总质量。
泥浆密度的测定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和计算两种方法进行。
直接测量方法包括密度计法和测流器法。
密度计法是通过测量单位体积泥浆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出密度。
测流器法是利用测流器测量泥浆的流量和压力差来计算密度。
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泥浆的重量和体积来计算的,其中重量可以通过称重仪器进行测量,而体积可以通过密度计或体积计进行测量。
第二大指标是流变性。
泥浆的流变性是指泥浆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流变性的测定主要包括粘度、剪切力和黏度等指标的测定。
粘度是指泥浆抵抗流动的能力,可以通过旋转式粘度计、圆盘式粘度计和管内式粘度计等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测量泥浆在不同转速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值来计算得出的。
剪切力是指泥浆内部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旋转式剪切力计和剪切应变计等。
黏度是指泥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流量,一般是通过流变仪进行测量。
第三大指标是过滤性。
泥浆的过滤性是指泥浆中的液相渗透到固相中的能力。
泥浆的过滤性测定主要包括渗透性和滤失量两个指标。
渗透性是指泥浆通过过滤媒介单位面积的渗透速度,可以通过滤失水压试验来测定。
滤失量是指泥浆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过滤媒介的总体积,可以通过滤失水压试验或滤失仪进行测定。
滤失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滤失量的仪器,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滤失液的体积来计算滤失量。
除了上述三大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是对泥浆质量进行测定的重要指标,如PH值、电导率、盐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相关仪器和试剂进行测定,并通过比对实验结果和标准值来评估泥浆的质量。
泥浆三大指标的测定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它们的准确测定可以提供泥浆的物理特性、工程性能和适用性等重要信息,为工程决策和处理问题提供有效的依据。
泥浆的三大指标

泥浆的三大指标泥浆是钻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它在钻井中起到冷却钻头、悬浮钻屑、稳定井壁、平衡地层压力的作用。
泥浆的性能指标对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泥浆的三大指标——密度、粘度和滤失控制,来介绍泥浆在钻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密度泥浆的密度是指泥浆的重量与单位体积的比值。
在钻井中,通过调整泥浆的密度可以平衡地层压力,防止井喷和塌陷。
密度过低会导致井喷,密度过高会导致地层破裂。
因此,在钻井过程中,根据地层情况和钻井深度,合理调整泥浆密度是十分重要的。
二、粘度泥浆的粘度是指泥浆的黏稠程度,它直接影响泥浆的悬浮能力和钻井润滑效果。
粘度过高会导致钻井液黏附在钻头和井壁上,影响钻井速度;粘度过低则会导致泥浆悬浮能力不足,无法悬浮钻屑,容易出现井壁塌陷。
因此,控制泥浆的粘度对于保持钻井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三、滤失控制滤失控制是指泥浆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渗透性的控制。
泥浆中的固相颗粒通过被地层滤失掉的水分降低了泥浆的体积和密度,影响了泥浆的性能。
控制滤失可以通过添加一定的添加剂来改善泥浆性能,减少滤失量,保持泥浆的性能稳定。
在钻井工程中,密度、粘度和滤失控制是泥浆的三大指标,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合理调整泥浆密度可以平衡地层压力,保证钻井的安全;控制泥浆的粘度可以提高钻井效率,减少钻井事故的发生;有效控制滤失可以保持泥浆的性能稳定,避免因滤失而对钻井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了满足钻井工程对泥浆性能的要求,可以通过添加剂的选择和控制来改善泥浆性能。
常用的添加剂有增稠剂、降滤剂、碱性剂等。
增稠剂可以提高泥浆的粘度,降滤剂可以减少泥浆的滤失量,碱性剂可以调节泥浆的pH值。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添加剂可以改善泥浆的性能,提高钻井效率。
除了密度、粘度和滤失控制外,泥浆的其他性能指标也需要关注和控制。
例如,泥浆的PH值、盐度、润滑性和抗沉降性等指标都对钻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工程师需要根据地层情况和钻井要求,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调整泥浆的配方和性能,以确保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泥浆三大指标规范

泥浆三大指标规范
泥浆三大指标规范是石油钻井过程中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和控制钻井液的性能和质量,对于保证钻井安全、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泥浆三大指标包括密度、粘度和滤失。
首先,泥浆密度是指泥浆的质量密度,通常以泥浆在温度为20℃时的密度为标准。
密度的规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控制泥浆密度不低于地层压力,以保证井眼的稳定,防止井壁塌陷;二是控制泥浆密度不高于地层压力,以防止压裂地层或引发井喷。
在实际操作中,泥浆密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和井深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和监测,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其次,泥浆粘度是指泥浆的黏稠程度,取决于泥浆中固相浓度和液相粘度。
粘度的规范主要是为了确保泥浆能够顺利地将钻井切屑带出井口,避免井口塞井和卡钻等问题。
在规范中一般要求泥浆的粘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既要保证泥浆流动性好、切屑携带能力强,又不能过高或过低。
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和井深变化,可以采取调整搅拌机参数、加减化学品等措施来控制泥浆粘度。
最后,泥浆滤失是指泥浆在钻井过程中通过岩心引起的液相损失。
滤失的规范主要是为了保证泥浆在井孔边界形成一定的滤失膜,有效防止地层流体的侵入和井壁稳固。
在规范中一般要求泥浆滤失量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既要确保泥浆滤失量不过大,避免过度损失液相,又要确保泥浆滤失量不过小,避免滤失膜的破坏。
为了控制滤失,可以采取调整泥浆配方、加用滤失控制剂等方式进行。
总的来说,泥浆三大指标规范是石油钻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可以保证钻井液的性能和质量,确保钻井安全、提高钻井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和井深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和监测,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浆组成: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
泥浆的作用:对孔壁的静压力和
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可以有效地防止槽、孔壁坍塌检测设备:泥浆比重计漏斗粘
度计含沙量仪
泥浆比重
1、校正:使用前要用清水对仪器进行校正,如读数不在1.0处,可通过增减杠杆右端的金属颗粒来调节。
2、试验操作:将泥浆杯装满泥浆,加盖并擦净从小口溢出的泥浆。
然后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出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为泥浆
的比重。
泥浆粘度
1、校正:先往漏斗中注入700ml清水,而流出500ml的标准时间应为15s,
2、试验
操作:将用手指堵住漏斗下面的出口,从量杯分别将500ml和200ml泥浆分别通过滤网倒入漏斗,然后打开出口,让泥浆从内径5mm,长度100mm的管子中流出,用秒
表测定流出500ml所需时间(s),即为泥浆粘度。
该粘度计测得的是泥浆对水的相对粘度。
3、修正:如有校正过程误差则通过下式进行修正:泥浆粘度=测得的泥浆粘度(s)×15s/测得的清水粘度数(s)
泥浆含砂量
测定时将100ml泥浆装入量杯中,用清水将泥浆稀释,将其倒入过滤筒筛网上过滤,
并用水冲洗,最后将筛余的砂粒倒入干净的含砂量杯中,垂直静置一分钟,记录沉淀
物体积的毫升数,即为泥浆的含砂率。
(100泥浆水稀释,过滤筛网就静止,沉淀过
后为砂率)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钻孔桩不大
于10CM,摩擦桩不大于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