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七

合集下载

同步练习《练习七》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

同步练习《练习七》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

3.9 练习七
1.填空。

5吨=()千克 2000千克=()吨1600千克– 600千克=()吨
1吨– 400千克=()千克
2. 比一比。

5吨()4096千克 7吨()7000千克8000千克()8千克 4吨()5001千克9000千克()9吨 3000千克()3000克
答案:
1. 5000、2、1、600
2. >、=、>、<、=、>
用字母表示算式
1.公共汽车上原来有x人,在青少年宫站有5人上车,又有6人下车,
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体育器材室里有篮球24个。

(1)排球比篮球多6个,排球有( )个。

(2)足球比篮球多3个,足球有( )个。

(3)垒球比篮球多x个,垒球有( )个;当x=5时,垒球有( )个。

3.大米的价格是5元/千克,小米的价格是a元/千克,购买30kg大米
和40kg小米共需要多少钱?(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4.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大约新增造地是25km2,2年大约造地多少平
方千米?3年大约造地多少平方千米?你能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表示n
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吗?
答案提示
1.x-1
2.(1)30 (2)27 (3)24+x29
3.(150+40a)元
4.2年:50km23年:75km2n年:25nkm2。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七》精品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七》精品教案

《练习七》精品教案教学内容练习七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深入理解算理。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1.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口算卡,图片。

教学过程基本联系1.教材第54页“练习七”第1题。

(注意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2.教材第54页“练习七”第2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1.说一说,如何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教材第54页“练习七”第3题。

(注意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3.教材第54页“练习七”第4题。

4.教材第54页“练习七”第5题。

5.教材第54页“练习七”第6题。

6.教材第55页“练习七”第8题。

7.教材第55页“练习七”第12题。

思维训练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2.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小明是( )岁,妈妈是( )岁。

参考答案基本练习1.40 400 70 60 30 202.60 1800 80 300 50 80 80 490 90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33÷3=1167÷2=33 (1)639÷3=213487÷4=121 (3)3.被除数:67 887 商:13 212 余数:1 24. 55÷5=115. 268÷2=134(元)6. 11 12 10 13 34 22 21 117. 48-15=33(个) 33÷3=11(个)思维训练1.(答案不唯一) 67÷3=22......1 64÷3=21 (1)2. 8 32教材习题练习七7. (1)10 13 20 23 40 42 (2)93 31 86 43 44 119. 估计商略266÷2=133889÷4=222......1 683÷2=341......1 935÷3=311 (2)10. 48÷4=12(人) 48÷2=24(张)11. 96人96÷3=32(人)思考题96÷(1+2)=32(元)教学反思1.今天的练习课是巩固刚刚学习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练习七》|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练习七》|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练习七》|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数学思维。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练习七中的题目。

2. 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讲解练习七中的题目,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3. 示例: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中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和心得。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练习七》2. 主要内容:练习七的题目、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3. 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七中的题目。

2. 思考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要清晰、准确,避免歧义。

2. 示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3. 练习要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4. 讨论要充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练习7》教案

《练习7》教案
《练习7》教案
一、教学内容
《练习7》教案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七单元《分数的乘除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解分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增强数学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步骤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分数乘除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1)分数乘除法的约分:学生在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时,容易忽视约分步骤,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举例:计算2/3 × 4/6,学生可能会直接得到8/18,而忘记进行约分得到4/9。
(2)分数除法转换为乘法:学生需要理解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并在实际计算中熟练应用。
-举例:计算3/4 ÷ 2/3,学生应将其转换为3/4 × 3/2,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分数的乘除法》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能够迅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计算中,但也有部分同学在约分和转换倒数这两个环节上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难点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乘除法的兴趣被成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课讲授中,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练习七》教学设计

《练习七》教学设计

《练习七》教学设计《练习七》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 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 练习写好钢笔字。

4 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 口语训练,说漫画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1二:教学第一题: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2.练习:读短文思考: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第二课时教学第二题:1.读读背背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全对的请举手。

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 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5开火车读。

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

齐背。

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1写好钢笔字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第三课时口语交际《说漫画》教学目标: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

教学设计:(教师上课,师生问好,等到学生完全做好准备,教师才开始正式的教学)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练习七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练习七

一年级第一学期练习七姓名一、选择:1、机器人能从桥下通过吗?请选择。

)()①能通过②不能通过二、填空:1、0~9一共有()个数。

2、被减数是9,减数是6,差是()。

3、按照排列的规律接着画下去:△○□□△○□□△4、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4,和是()。

5、图中有()个△。

6、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面数起小胖是第4个,从后面数起小胖也是第4个。

这一列一共有()个小朋友。

7、小巧排队,正数她是第3个,倒数也是第3个,一共有()人在排队。

8、从长到短编号。

9、从左边拿( )个苹果到右边盘子里,使两边的苹果同样多。

10、比5大又比9小的数是( )。

11、10> > 7< < 12 4 -5 4 7 4 3 13、 4 79 8 1014、用5,3,4,1这四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15、五杯糖水一样甜,请你按放糖由多到少填上序号。

16、猴怎样才能吃到桃呢?按1 2 3 4 5的顺序,猴就可以吃到桃了。

猴一共有( )种方法可以吃到桃。

+1+2-521342354317、如果△+3=10,○+△=8;那么△=( ),○=( )。

18、10--2=8-19、4+2=9 2+5+2+48-3--5-1=3 7-6++4+3=820、10只小动物排成一行,从前往后数,小松鼠排在第4,从后往前数,小兔是第3个,算一算,在小松鼠和小兔之间有( )只小动物。

21从右往左数●排在第3个,后面有( )个○。

22、2324、把1、2、3、4四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形里,使横行的三个数、竖行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

25 6 10 2 826、如果○表示一个数,□表示另一个数。

○+○=6,□+□=4,那么○+□=( )。

27、看数射线列式计算:0 3 628、同学们放学排队回家,站在小胖前面的有4个人,站在小胖后面的有5个人,这一队共有( )人。

29、把10、2、8、4这四个数填入 次。

- =30、在 里填数,使每条线上的数相加,都等于中间的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应用题。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例如: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哪些规则?请大家举例说明。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计算以下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2 + 1/3;2/5 × 3/4;4/7 - 2/7。

练习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练习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教案:练习七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练习七中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比较大小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七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二、教学内容1. 练习七中的数学题目,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2. 练习七中的数学游戏,如找不同、走迷宫等。

3. 练习七中的数学故事,如《小猪佩奇学数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练习七中的基本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练习七教材、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练习七中的数学故事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讲解练习七中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识、加减法、比较大小等,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中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6.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七中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练习七中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2. 板书布局:合理布局板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观看板书时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练习七中的课后作业,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比较大小等。

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计算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