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周周清资料(分单元)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每周一练周周清三年级17周周清(1)

胶州市大同小学 三年级第17周“周周清”1. 口算。
210÷3= 5×100= 180÷9= 500×6 800÷4= 600÷6= 6-6×0= 4×4÷4×4= 78 × 9≈ 431×5≈ 353 ÷ 7≈ 601÷ 6 ≈ 2.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9×4= 530×4 =*728÷6=3. 脱式计算。
92-14×57×(44+38) 76×5÷41. 4 kg =( )g 6t=( )kg ()kg =9 t 200厘米=( )米 2小时=( )分钟2. 填上合适的单位。
你的体重大约是30( ) ;一头大象体重大约是2( );黑板的周长大约 10( ) ;1、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
2、在除法“()÷6=9……( )”中的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3、周长12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厘米。
4、计量很重的物品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1吨。
5、在○里填入>、<或 = 。
3千克+20克○ 3200克 4吨-100千克○ 3吨6、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周长减少了10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百货公司进了150个中国结,卖了2天还剩12个,平均每天卖了多少个?把两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周长可能是多少?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胶州市大同小学三年级第17周“周周清”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周周清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一、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①文具盒长2()③铁钉长28()④跳绳长2()⑤课桌高7()⑥蜡笔长6()⑦小华身高135()⑧曲别针长27()⑨粉笔长75()⑩铅笔长20()⑴语文书厚是8()⑵汽车每小时行40()⑶一棵大树9()⑷学校的跑道一圈是400()⑸李明每小时走5()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⑪一个鸡蛋重50()⑫一袋大米重50()⑬小明重27()⑭一枚一元硬币重8()⑮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⑯一块橡皮重10()⑰一头大象重4()⑱一个苹果重200()⑲一筐苹果约重20()⑳一袋水泥重50()⑴一瓶花生油重5()三、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1、⑪6厘米○60毫米⑫ 5千米○400厘米⑬ 2米○19分米⑭5厘米○51毫米⑮ 1分米○8厘米⑯ 15千米○1500米⑰600毫米○6米⑱ 8000米○8千米⑲ 3千米○3001米⑳400米+600米○1千米⑴ 68厘米-58厘米○2分米2、⑪4千克○3500克⑫ 970克○1千克⑬ 4吨○4050千克⑭6000克○6吨⑮ 700克○1吨⑯ 8吨○8001千克⑰800克○1千克⑱ 5吨○7千克⑲ 3吨○3000千克⑳2千克○1980克⑴ 4吨○400千克⑵ 1000克○1000千克⑶300克+600克○1千克⑷ 7500克-500克○6吨四、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①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②相邻的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③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盐重。
()④3吨与3000千克一样重。
()⑤一头牛重400千克,5头这样的牛重大吨。
()⑥一台冰箱的重量约是75克。
()⑦小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解决问题。
1、某仓库有72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8吨的卡车运多少次可以将这样粮食运完。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每周一练周周清分数3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分数发展演变历史,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用几分之一表示实际操作的结果,学会有逻辑的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体会分数结构的完整性,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板贴、磁铁;学具:练习纸、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彩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师:丁丁和冬冬正在野餐,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丁丁和冬冬以及一个蛋糕、4个苹果和两瓶矿泉水。
师:能帮他们分一分吗?4个苹果?生:4个苹果每人分两个。
师:两瓶矿泉水?生:每人分一瓶。
师:大家都同意吗?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师:每人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生:平均分。
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人吗?生:能!师:每人分得多少呢?生:每人分一半。
师:如果请你来分,你打算怎么分?生:一人切一半。
师:老师来试一试,这样吗?教师将课件中的蛋糕切成两半。
师:拿出手指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里?这一块是蛋糕的一半吗?这一块呢?看来只要把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蛋糕的一半。
师: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生1: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听说过吗?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板书二分之一)。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啊,就是分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师:会读这个分数吗?你来读,一起读(板书二分之一)二、动手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1.蛋糕的二分之一师: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呢?师:仔细观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每周一练周周清三年级10周周

胶州市大同小学 三年级第 10 周“周周清”认真学好每一课,每天进步一点点1. 口算。
212×3=5×100= 25×4= 500×6= 800÷4= 600÷6= 336÷3= 180÷9=78 × 9≈ 412×5≈ 393 × 7≈ 63 × 3 ≈2.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47×5= 530×4 = *108×3=348÷2= *728÷6=1. 4 0 kg =( )g 6t=( )kg ( )kg =9 t200厘米=( )米2. 填上合适的单位。
你的体重大约是30();一头大象体重大约是2();1、在除法“()÷6=9……( )”中的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2、计量很重的物品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1吨=()kg3、在○里填入>、<或 = 。
3千克+20克○ 3200克 4吨-100千克○ 3吨1、商店要运94台电冰箱,如果每辆车运6台,一次运完至少需要多少辆车?2、百货公司进了150个中国结,卖了2天还剩12个,平均每天卖了多少个?3、王叔叔今天卖出135千克虾。
卖出的鱼比虾的3倍少20千克,他卖出鱼多少千克?(画线段图做题)4、农民叔叔要运输苹果,每车能装89箱,你来算一算6车大约能装多少箱?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胶州市大同小学三年级第10 周“周周清”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每周一练周周清三年级第7周周清(1)

位置与变换班级姓名等级位置与变换估算307×3≈ 6×82≈ 96×3≈108×6≈292×3≈105×5≈49×7≈7×613≈(1)从大门先向()走再向()走()米到化石森林,再向()走()米到小平树。
(2)古生物博物馆在小平树的()面,大门在古生物博物馆的()面。
五、选择(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那些现象不是旋转()。
A 汽车向前行驶B旋转木马C跷跷板的运动D开关教室的门2.下面的那些现象是平移()。
A公园的水车B学校电动门的开关C行驶中的车轮D眼镜腿的开合3.下午4点,树的影子在()方。
A东方B西方4.拧螺丝是()想象。
A旋转B平移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你是一个积极向上,有自信心的孩子。
学习上有计划、有目标,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状态挺好;心态平和,关心、帮助同学,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具有较强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尊敬师长。
希望你再接再厉,不满足于现状,争取做的更好。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每周一练周周清三年级15周周清2

胶州市大同小学三年级第15周“周周清”(一)填空。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2.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 )厘米。
4.两个边长是5 cm 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
(二)选择。
1.右面图形的周长( ) A. 一样长 B. ①部分长 C. ②部分长2.边长是15cm 的正方形的周长与长25cm 、宽10 cm 的长方形周长相比( )A 、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B 、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C 、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3.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 )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二、操作题。
1.右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
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能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剩下的图形是一个(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28三、解答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围上竹篱笆。
竹篱笆长多少米?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3.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
请你算一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可能是多少?5、一块长方形木牌,宽3分米,长是宽的2倍,要将木牌周围用彩带装饰更漂亮一些,需要用多长的彩带?四、相信你是最棒的如果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你认为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多少厘米?(请至少写出3种,并写出算式)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胶州市大同小学三年级第15周“周周清”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三年级数学周清

三年级数学周清
一、填空(39分)
(1)四边形有()条边,有()个角;长方形有()条边,有()个()角,对边();正方形有()条边,每条边的边长()。
(2三年级数学周清()的四条边都相等,()和()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20分)
(1)四边形有4个直角。
()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四条边长度的总和。
( )
(4)两个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一定相等。
(5)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一定相同。
三、画一画。
(11分)
1、画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四、解决问题。
(30分)1、用90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边长是14厘米的正方形后,还剩多少厘米的铁丝?(6分)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
这块菜地一面靠墙,其他三面要围上竹篱笆,至少需要竹篱笆多少米?(6分)
3、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正方形边长是10厘米。
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它的宽是多少厘米?(6分)
4、在一个长是9分米,宽是5分米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12分)
1 / 1。
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10周 周周练(不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

第10周周周练一、填空题1、花园里有黄菊花有135盆,比白菊花少20盆,这两种花一共有()盆。
2、A数比B数少261,B数比C数多232,我们知道C数是178,B数等于()。
3、商店里一件衣服买362元,一条裤子卖223元,“双十一”衣服打折能便宜78元,“日常”如果买一套衣服那么便宜83元,小明有504元想买下这套衣服,他应该在()时候买这套衣服。
4、爸爸出差做火车要144元,坐飞机要730元,坐飞机比火车贵()元。
二、判断题1、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差。
()2、被减数的个位总是比减数的个位少1,那么差的个位一定是9。
()3、“7-(4+1)=2”可改写成7-4-1=2、“2+(8-6)=4”可改写成“2+8-6=4”。
()4、3条不同裤子和4件不同衣服,一共可以有7种不同组合方式。
()三、选择题1、选一选那种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
四、一根火柴B、一根针C、一支圆珠笔D、数学长度2、一根5分米的线,减去30毫米之后,再减去2分米,最后剩下的剪成3段,每段长()。
A、9分米B、9厘米C、9毫米D、270毫米3、小明有5元和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35元的玩具车,有()种恰好凑成35元。
A、1种B、2种C、3种D、4种4、时针走一个大格,秒针走了()小格。
A、60B、5C、1D、3600五、填空题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并进行验算①473+256= ②807-564= ③538+462= ④732-269= ⑤710-394=2、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的各式。
78-29+355 9X9-67 389+72÷8 (85-50)÷5 105-6×8 593-(271+169)108+297≈252+398≈605-187≈542-151≈3、改错题。
847 改: 708 改: 472 改: 5 1 3 改:+ 5 49 - 389 - 186 + 3971 4 86 4 19 6 5 8 8004、单位的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时、分、秒复习内容:时、分、秒一、易错点:1、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如3时○300分;2、秒经过时间的计算,尤其是书写。
二、题型:1、填一填(1)钟面上共有()个大格,()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钟,1分=()秒。
(2)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了()秒。
(3)60米赛跑,小明用了13秒,小红用了14秒,小英用了12秒。
三人中()跑得快,()跑得最慢。
(4)在()里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①小红大约每天睡9()②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③做8道口算题约36()④吃一顿饭约用20()⑤一节课大约上40()⑥小明跑100米用了25()(5)3分15秒=()秒 2时=()分85分=()时()分 98秒=()分()秒2、根据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7时35分 9时 4时5分 10时40分3、解决问题:(1)货车9:00开车,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钟,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李华需要几时几分从家出才能赶上火车?(2)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3)小红从一楼上到二楼需要15秒,照这样计算,小红上到五楼共需要多少秒?合几分钟?2018年12月15日星期六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一、复习内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易错点:1、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计算错误,学生易把减得的两个差相减,而不是相加。
2、笔算几百几十的加法时,易把数位写错,即数位没有对齐。
3、估算方法选择,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不能正确判断某数是接近整百数,还是接近几十几百数。
如:145+287≈100+300≈400。
三、题型1、填空(1)计算28+39,可以先算28+30=(),再算()+()=();还可以先算20+30=( ),再算8+9=( ),最后算()+()=()。
(2)520+300想:52+30=(),所以520+300=()。
(3)计算72-56,先算72-50=(),再算()-()=(),还可以先算72-()=(),再算()-()=()。
(4)252+141约是(),641-206约是()。
(5)比67少28的数是(),85比()多18,94比63多(),()比72少14。
2、列式计算(1)一个数减去63得36,这个数是多少?(2)减数和差都是260,被减数是几?3、解决问题(1)金星小学一年级有242人,二年级有219人,两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2)一台电风扇248元,一个电饭煲192元,妈妈带了400元,买两件商品够吗?第三单元测量一、复习内容:测量二、易错点:1、测量时,读出的结果易出错。
多数同学只看测量物品的末端,而不看始端对准刻度几。
2、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混淆,不能正确选择长度单位。
3、没有统一单位就直接计算。
如:100米+1千米=()米。
三、题型1、填空(1)一支铅笔长约2();一袋面包约重200()(2)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000()(3)一卡车西瓜大约重1();飞机每小时飞行600()(4)小明的身高14(),1分硬币的厚度是1()(5)5吨300千克=()千克;70毫米=()厘米1米-7分米=()分米;1600千克-600千克=()吨20毫米+5厘米=()厘米;6000米+3000米=()千米(6)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中,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
(7)称量人的体重一般用()作单位;称量几粒花生的重量一般用()作单位;称量大象的体重一般用()作单位。
(8)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2、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1吨棉花比1吨铁轻。
()(2)小明体重40分米。
()(3)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有2300米。
()(5)每块铁重250千克,4块同样的铁重1吨。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举重运动员不能够举起()的杠铃。
A、10千克B、10吨C、100千克(2)把两根长1分米的铁丝接成一根后,长度变成了195毫米,连接处长()毫米。
A、10B、5C、50(3)学校的操场跑道长400米,跑()才够1千米A、2圈B、2圈半C、3圈(4)1吨和1千米比()A、1吨大B、1千米大C、无法比较(5)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长43()A、千米B、米C、分米D、毫米3、画一画(1)画出一条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出一条比1分米断4厘米的线段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复习内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易错点:1、计算进位的加法时,易忽略不加进位。
2、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时,忘记减掉退位1而出错。
3、在做解决问题时,没有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如:一张桌子159元,一个台灯比一张桌子便宜4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个台灯一共有多少元?错:159+45=204(元)三、题型1、填空(1)笔算加法时,()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要向()进1;笔算减法时,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在本位上加()再减。
(2)比60多40的数是();比510少325的数是()(3)1000比478多();418比605少()(4)375比()少69;905比()多51(5)()比420多130;()比575少47(6)一块手表原价709元,现价688元,现在比原来大约便宜()。
(7)一台微波炉375元,比一部手机便宜625元,一部手机()元。
(8)7、0、5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最小的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9)499+201-398的结果大约是()。
(10)最大的三位数是(),比最小的三位数多()。
2、选择(1)三位数加三位数,所得的和是()A、三位数B、四位数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三位数减三位数,所得的差是()A、三位数B、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C、两位数(3)☆-38=525,☆=()A、563B、487C、833(4)不能用来验算679+139=818的算式是()A、679-139B、818-679C、818-139(5)不能用来验算608-379=229的算式是()A、608-229B、379-229C、379+229(6)776比()少214A、990B、999C、993、计算(1)笔算(带*的需要验算)*527+363 504-141 793+167(2)列式计算①一个数减去473得327,这个数是多少?②574减去257与187的差,得数是多少?4、解决问题(1)一本故事书有240页,小华第一天看了48页,第二天看了后,还剩146页没看,小华第二天看了几页?(2)工程队挖水渠,第一周挖了61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59米,第二周挖了多少米?两周一共挖了多少米?(3)学校参加“迎新长跑”的男生有286人,比女生多147人,共有多少人参加长跑?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一、复习内容:倍的认识二、易错点1、混淆谁是谁的多少倍。
例:河里有许多小动物在游泳,小鹅有4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鹅的2倍,小鹅的只数是河马的2倍,小鸭和河马各有多少只?错解:4÷2=2只 4÷2=2只2、一个数是几的几倍,例如:72是()的8倍。
错解:72×8=576三、基本题型1、填空(1)3个2相加的和可以表示()的()倍(2)4的5倍也可以表示成()个()相加(3)圈一圈,填一填①②□□△△△△△△△△△3只 △的个数是的( )倍 的个数是□的( )倍□○□=□ □○□=□(4)画一画,填一填。
①的个数是△△的3倍△△□○□=□(个)②□的个数是△的2倍□□□□□□□□□□□○□=□(个)(5)9是( )的3倍 4的6倍是( )2、解决问题(1)一辆小轿车能做5人,一辆客车能坐的人数是小轿车的8倍,一辆客车能乘坐多少人?(2)红花有6朵,黄花有36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3)红皮球有32个,是白皮球的4倍,白皮球有多少个?(4)果园里有梨树9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复习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二、易错点:1、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得数末尾漏掉0。
例如:500×4=2002、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计算易错:如7×48=3、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进位时,经常漏加进位数。
4、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中数的占位不准确,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集中的0的个数不够。
5、在估算时,经常不用“≈”,还有部分三位数估算不准确。
例如:154×7≈会错把154看作200.6、数字编码中身份证号码中的“出生日期”及“生日”易混淆。
三、基本题型1、填空(1)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任何数减0都得()。
(2)260个5相加的和是(),7的205倍是()。
(3)27×6可以表示()个()相加,也可以表示()的()(4)一个两位数乘6,所得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5)□57×4,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最小应填()。
(6)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7)720×5的积末尾有()个0,801×5的积的中间有()个0.2、判断(1)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从最高位乘起。
()(2)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3)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4)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5)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6)估算398×2和214×4,它们的积都大约等于800。
()3、笔算下面各题。
328×5= 418×6= 4×809= 520×6=4、脱式计算508×(206-198) 480-180×2 375×6-3995、解决问题(1)一辆小货车每小时行驶86千米,一辆小轿车每小时行驶107千米,8小时后,小货车比小轿车少行驶多少千米?(2)李阿姨平均每分钟打68个字,有一篇文章有400个字,李阿姨用7分钟能打好文章吗?(3)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4)一头小羊一天吃6千克草,一只兔子一天吃2千克草,3头小羊一天吃的草够一只兔子吃几天?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复习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易错题。
1.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判容易混淆。
例如:(1)四条边相等的一定是正方形(√)错判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