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202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四类54项内容

202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四类54项内容202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四类54项内容是我国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提高全民公共卫生水平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政策旨在为全国人民提供全面、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以下是对该政策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一、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行动类:1.开展全民健康体检,提供体检服务和健康管理指导;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的饮食、运动、休息等健康促进措施;3.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妇幼健康管理服务;4.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老年人身体功能评估、疾病筛查与干预等服务;5.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民众健康素养。
二、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管理类:1.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建立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2.提供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筛查和管理;3.提供肿瘤早期筛查和管理服务,推广癌症防治知识;4.提供精神疾病早诊断、早干预和规范治疗服务。
三、传染病防控类:1.实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常规监测和报告制度;2.加强疫苗预防接种和免疫规划的推广与实施;3.提供艾滋病、肺结核、乙肝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服务;4.加强传染病爆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
四、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类:1.提供妇幼健康保健服务,如产前检查、生育服务等;2.推广科学合理的计划生育措施,提供避孕、绝育和人工生育等服务;3.预防妇幼常见病、孕产期疾病和儿童发育障碍等。
五、老年人健康与长寿类:1.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评估、干预、康复等;2.推广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如防治骨质疏松、失眠、中风等;3.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服务。
六、学生健康类:1.开展学生身体健康检查和生活习惯指导;2.提供学生营养健康管理服务,推广科学膳食知识;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援助和教育。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类: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2.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和后续健康管理服务;3.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监测与防控。
基本公卫服务内容

基本公卫服务内容
公共卫生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基本公卫服务内容。
本文将分别从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医疗服务和环境卫生四个方面,介绍基本公卫服务的内容。
一、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是公共卫生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传染病监测、疾病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管理,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健康宣传、健康讲座、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如孕妇保健、儿童营养等。
三、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人民解决医疗问题。
此外,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提供紧急救治、急诊医疗等服务,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医疗服务还应注重质量和安全,加强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处理。
四、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方面。
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基本公卫服务内容涵盖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医疗服务和环境卫生等方面。
通过提供全面的公共卫生服务,可以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四项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国家为全体公民提供的一系列卫生保健服务,旨在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内容涵盖十四项基本服务,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十四项内容。
一、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是指维护公民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防治情况等内容,并为公民提供健康档案查询、复印等服务。
这项服务有助于及时掌握个人健康状况,有利于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二、健康体检服务健康体检服务是指对公民进行系统的身体健康检查,旨在早期发现疾病,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逝去率,保障公民的健康。
三、免疫规划服务免疫规划服务是指为公民提供常规免疫接种服务,包括婴幼儿、学龄儿童和成人等不同裙体的疫苗接种。
这项服务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
四、孕产妇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是指为孕产妇提供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分娩服务和产后恢复等全程保健服务。
这项服务有助于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逝去率,保障母婴健康。
五、儿童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是指为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综合保健服务。
这项服务对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慢性病管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服务。
这项服务有利于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等服务。
这项服务有助于控制慢性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八、传染病防控服务传染病防控服务是指开展传染病监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这项服务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服务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组织开展紧急救治、卫生防疫和心理疏导等各项应急服务。
基本公卫14项服务内容

基本公卫指的是保障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
在我国,基本公卫是政府向民众提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服务,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为此,我国明确提出了14项基本公卫服务内容,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第一项:开展疾病预防控制。
这一项服务内容包括了针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例如,开展疫苗接种、监测疾病发病情况、控制传染源等。
第二项:开展孕产妇保健。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到孕产妇的健康状况,包括妇女疾病防控、计划生育、孕前、孕期和产后保健等工作。
第三项:开展婴幼儿保健。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包括婴幼儿保健知识宣传、新生儿筛查、疾病预防等。
第四项:开展食品安全监管。
这一项服务内容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品监测、食品卫生技术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等方面。
第五项: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这一项服务内容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宣传,帮助公众了解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
第六项:开展职业病防治。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包括职业健康监测、卫生检查、职业病鉴定等工作。
第七项:开展卫生监督检查。
这一项服务内容是目前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卫生健康,加强环境控制和监督管理。
第八项:开展环境卫生管理。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是对环境进行管理,保障人民居住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第九项: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提供各种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
第十项:开展慢性病防治。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包括病例管理、健康干预等方面。
第十一项:开展传染病防治。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包括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控制等方面。
第十二项:开展应急公共卫生事件反应。
这一项服务内容主要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开展相关的应急反应,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第十三项: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
九大公共卫生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内容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 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 ;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 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目前我县免费接种11 种(菌)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并分别对 接种前、时、后相关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 患者 内容:2型糖尿病筛查 ;对确诊的2型糖 尿病患者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较全面 的健康检查 (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 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 背动脉搏动 )。
谢 谢
“三大能力建设” 三大能力建设” 之
“九大”公共卫生服务概略 九大”
平昌县卫生局 张必大
公共卫生服务概略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 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 长的服务,它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 有一定差距的。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 员会对公共卫生定义———公共卫生是通 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 延长人的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 科学和艺术。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对象: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 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 及相关人群。 从发现、登记、报告、处理 四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 压患者。 内容:包括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每年高血压筛查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 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高血压患者每 年应至少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血压、 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 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
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 内容以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66条》为主。对青少年、妇女、老年 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 为重点人群。 要求:工作要有痕迹。
公共卫生服务14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14项内容公共卫生服务是指通过政府、社区和公共机构等多个渠道,提供给公众的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包含了14项内容,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
一、传染病预防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饮食污染、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政府部门应当对疫苗、药品、防护设备等相关作出健康知识宣传,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二、食品卫生与营养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因此食品卫生与营养非常重要。
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法规,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卫生,同时也应该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增加公众对于营养健康的认知度。
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服务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传递相关健康知识,使公众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以及掌握必要的健康保健技能。
四、卫生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是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掌握公众的疾病发病率、流行病情、病原污染情况等,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五、预防接种服务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注射疫苗对公众进行免疫,避免了疾病在社区范围内的扩散和传播,减少了对公众的健康影响。
六、儿童保健和发展服务儿童保健和发展服务是保障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宣传,帮助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七、妇女保健和生殖保健服务妇女保健和生殖保健服务是针对女性的特殊服务,独特地发挥着作用。
通过针对妇女进行性教育、生殖健康宣传、妇科体检等方式,专业性地维护、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八、心理卫生服务心理卫生服务是通过对公众精神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服务来实现,内容包括了对心理障碍的经验方法介绍、专业服务需求引导、危机干预、心理咨询等。
九、健康数据收集和统计服务健康数据收集和统计服务的目的是收集公众的健康相关数据,以便对疾病发生和流行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流行趋势,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疾病的蔓延。
医院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1. 引言医院作为社会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和改善公众健康的责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为了满足公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全民健康水平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对医院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 体检项目2.1 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体测量、常见疾病筛查、健康咨询等。
•目标:全面了解人体健康状况,早发现、早预防常见疾病。
•实施措施:设立专业体检科室,配备完善的体检设备和人员。
2.2 妇女保健•内容:包括妇科体检、妇女健康咨询、乳腺癌筛查等。
•目标:提供全面的女性健康服务,预防妇科疾病和乳腺癌。
•实施措施:设立妇女保健专科,培养妇科医生和护理人员。
2.3 儿童保健•内容:包括儿科体检、儿童健康监测、儿童营养指导等。
•目标:提供全面的儿童健康服务,预防儿童常见疾病。
•实施措施:设立儿童保健科室,培养儿科医生和儿童护理人员。
3. 疾病预防控制项目3.1 传染病防控•内容:包括传染病监测、预防接种、疫情报告等。
•目标: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
•实施措施: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组织定期的疫情报告和宣传活动。
3.2 慢性病防控•内容:包括慢性病筛查、慢病管理、慢病教育等。
•目标: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施措施:建立慢性病管理数据库,制定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方案。
4. 卫生教育宣传项目4.1 健康知识宣传•内容:包括讲座、宣传册、海报等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
•目标: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科学健康观念。
•实施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编制健康宣传材料。
4.2 疫情防控宣传•内容:包括疫情信息发布、防控知识宣传等。
•目标:提高公众对疫情防控的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实施措施:建立疫情信息发布渠道,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力度。
5. 计划生育服务项目5.1 生育咨询•内容:提供生育相关知识咨询和法律政策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一、基本情况(一)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居民有什么好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我国13亿人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实施项目可以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谁可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一是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二是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三是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三)由谁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负责具体实施。
村卫生站接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居民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付费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接受服务项目内的服务不需要缴纳费用。
(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哪些内容?按照2017年新修订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包括12项内容,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一、健康档案服务
社区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尤其是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均可获得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用于诊疗活动及健康管理。
(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里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二)不同人群的建立方式不一样,居民的健康档案既可以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上门服务时在居民家中建立,又可以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建立。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已建档居民到基层卫生机构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二、健康教育服务
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机构每年可获得不少于12种健康宣传资料,观看到不少于6种健康知识影像资料,参加不少于6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月可参加不少于1次针对各类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指导。
三、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1岁以内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服务,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包括1次孕早期随访,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孕25-26周、37-40周各进行一次产前随访。
还可享受一般体格检查、孕期营养及心理指导等孕期保健服务,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65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可获得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等情况;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六、预防接种服务
0-6岁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12种国家一类疫苗服务,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麻腮疫苗等;免费建立预防接种卡、证、簿;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症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八、慢性病管理
35岁以上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诊可免费获得测血压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获得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对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年获得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每年至少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可获得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4
次随访,获得咨询服务、康复和治疗指导。
一、具体有包括的内容: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5、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
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
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
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
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