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6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6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
它的研究主要围绕配体与配体作用、各种反应条件下的前趋分子合成及配体催化变化等进行。
配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首先应满足的是反应的活性,所谓活性既指配体的活性,又指溶剂的活性。
其次,反应的时空控制对反应结果有极大影响,即在给定温度下保持适当时间。
再次,配合物在活性和时空控制条件下,需要足够的受体(即催化室内的受体),以交联紧束反应物,成为稳定的配合物。
配合物受配体的影响,其各种性质的优劣于受配体的类型,它们之间的对比性排列可以极大地影响配合物的催化性、结构和性能。
一般来说,活性更大的配体,催化性和结构也更好。
此外,体积越大的配体,其疏水性越强,配体的立体定位也更容易控制。
以上是配合物生成和性质的基本内容,经过仔细研究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分析配体的影响、控制配合物反应环境,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物,从而达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和最好的产品效果。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配合物生成和性质一、实验目1、了解有关配合物生成,配离子及简单离子区别。
2、比较配离子稳定性,了解配位平衡及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溶液酸度关系。
二、实验原理由一个简单正离子和几个中性分子或其它离子结合而成复杂离子叫配离子,含有配离子化合物叫配合物。
配离子在溶液中也能或多或少地离解成简单离子或分子。
例如:[Cu(NH 3)4]2+配离子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离解平衡:32243NH 4Cu ])NH (Cu [+⇔++)])(([)()(243342++⋅=NH Cu C NH C Cu C K d 不稳定常数K d 表示该离子离解成简单离子趋势大小。
配离子离解平衡也是一种化学平衡。
能向着生成更难离解或更难溶解物质方向进行,例如,在[Fe(SCN)]2+溶解中加入F -离子,则反应向着生成稳定常数更大[FeF 6]3- 配离子方向进行。
螯合物是中心离子及多基配位形成具有环状结构配合物。
很多金属螯合物都具有特征颜色,并且很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例如,丁二肟在弱碱性条件下及Ni 2+生成鲜红色难溶于水螯合物,这一反应可作检验Ni 2+特征反应。
四、仪器及试剂1、 仪器试管、滴定管2、 试剂HgCl 2(0.1mol ·L -1)、KI(0.1 mol ·L -1)、NiSO 4(0.2 mol ·L -1)、BaCl 2(0.1mol ·L -1)、NaOH(0.1mol ·L -1)、1:1(NH 3·H 2O)、FeCl 3(0.1mol ·L -1)、KSCN(0.1 mol ·L -1)、K 3[Fe(CN)6](0.1 mol ·L -1)、AgNO 3(0.1mol ·L -1)、NaCl(0.1 mol ·L -1)、CCl 4、FeCl 3(0.5 mol ·L -1)、NH 4F(4 mol ·L -1)、NaOH(2mol ·L -1)、1:1H 2SO 4、HCl(浓)、NaF(0.1 mol ·L -1)、CuSO 4(0.1 mol ·L -1)、K 4P 2O 7(2 mol ·L -1)、NiCl 2(0.1 mol ·L -1)、NH 3·H 2O(2 mol ·L -1)、1%丁二肟、乙醚。
配合物的性质的实验报告doc

配合物的性质的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及其性质山东大学西校区实验报告姓名危诚年级班级公共卫生1班实验六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及其性质实验目的:了解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区别;比较配离子的相对稳定性,掌握配位平衡与沉淀、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酸度的关系;了解螯合物的形成。
实验原理:平衡原理;螯合物反应等。
实验器材:试管,离心试管,试管架,试管刷等。
实验药品:,实验过程:(一)配合物的生成和配合物的组成(1)取一支试管,加入1ml 0.1mol/L的变为深蓝色。
溶液,滴加2mol/L的溶液,溶液等配位化合物的反应;配位离子的稳定标准常数,。
取出1ml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发现产生蓝色沉淀。
说明铜铵配合物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小。
(2)取一支试管,加4滴0.1mol/L的溶液,滴加0.1mol/L的溶液,观察到有红色沉淀生成。
再滴加过量的溶液,红色沉淀溶解。
;(3)取两支试管A、B,各加1ml 0.2mol/L的的溶液,在B试管中滴加0.1mol/L的;另取一支试管,加2ml的0.2mol/L的溶液,滴加6mol/L的溶液,在A试管中滴加0.1mol/L溶液。
A、B试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边加边震荡,待生成的沉淀完全溶解后,把溶液分在在两支试管C、D中。
在C试管中滴加0.1mol/L的溶液,在D试管中滴加0.1mol/L的溶液,C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D管无明显现象。
;D管中镍离子以生反应。
(4)取一支试管,加10滴0.1mol/L的液变成血红色。
另取一支试管,10滴0.1mol/L的明显现象。
说明(二)配合物的稳定性的比较(1)取两支试管AB,各加4滴0.1mol/L的观察到有浅黄色的溶液和2滴0.1mol/L的,滴加0.1mol/L的L的发溶液,溶溶液,无溶液,溶沉淀生成。
在A试管中滴加0.1mol/L的液,边滴加边震荡,直至沉淀刚好溶解;在B试管中滴加相同体积的0.1mol/L的溶液,观察到沉淀溶解。
4.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1
实验四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性,了解配合物形成时的特性。
2. 初步学习利用配位溶解的方法分离常见混合阳离子。
3. 学习电动离心机的使用和固-液分离操作。
二、 实验原理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
配位化合物的内、外层之间是靠离子键结合的,在水中是完全解离。
而配位个体在水中是部分的、分步的解离,因此就存在解离平衡。
配合物的标准平衡常数θ
f K ,也被称为稳定平衡常数。
θf K 越大,表明配合物越稳定。
形成配合物时,常伴有溶液颜色、酸碱性、难溶电解质溶解度、中心离子氧化还原性的改变等特征。
利用配位溶解可以分离溶液中的某些离子。
三、实验内容
2
3
4
四、注意事项
1.使用离心机时要注意安全。
2.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配合物的特征颜色。
3.节约药品,废液倒入废液缸。
5。
实验三_配合物的生成、性质与应用

实验三 配合物的生成、性质和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配合物的生成和组成。
2.了解配合物与简单化合物合复盐的区别。
3.了解配位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螯合物的形成条件及稳定性。
5.熟悉过滤盒试管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体按一定组成和空间构型以配位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称配合物。
配位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可逆反应,每一步反应都存在着配位平衡。
M + nR MRn s n[MRn] [M][R]K 配合物的稳定性可由K 稳 (即K s )表示,数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增加配体(R)或金属离子(M)浓度有利于配合物(MRn)的形成,而降低配体和金属离子的浓度则有利于配合物的解离。
如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可能引起配体的酸效应或金属离子的水解等,就会导致配合物的解离;若有沉淀剂能与中心离子形成沉淀的反应发生,引起中心离子浓度的减少,也会使配位平衡朝离解的方向移动;若加入另一种配体,能与中心离子形成稳定性更好的配合物,则同样导致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若沉淀平衡中有配位反应发生,则有利于沉淀溶解。
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的关系总是朝着生成更难解离或更难溶解物质的方向移动。
配位反应应用广泛,如利用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后的颜色、溶解度、氧化还原性等一系列性质的改变,进行离子鉴定、干扰离子的掩蔽反应等。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试管、离心试管、漏斗、离心机、酒精灯、白瓷点滴板。
试药:H 2SO 4 (2mol·L -1)、HCl (1mol·L -1)、NH 3·H 2O (2, 6mol·L -1)、NaOH (0.1, 2mol·L -1) 、CuSO 4 (0.1mol·L -1, 固体)、HgCl 2 (0.1mol·L -1)、KI (0.1mol·L -1)、BaCl 2 (0.1mol·L -1)、K 3Fe (CN)6 (0.1mol·L -1)、NH 4Fe (SO 4)2 (0.1mol·L -1)、FeCl 3 (0.1mol·L -1)、KSCN (0.1mol·L -1)、NH 4F (2mol·L -1)、(NH 4)2C 2O 4 (饱和)、AgNO 3 (0.1mol·L -1)、NaCl (0.1mol·L -1)、KBr (0.1mol·L -1)、 Na 2S 2O 3 (0.1mol·L -1,饱和)、Na 2S (0.1mol·L -1)、FeSO 4 (0.1mol·L -1)、NiSO 4 (0.1mol·L -1) 、CoCl 2(0.1mol·L -1)、CrCl 3 (0.1mol·L -1)、EDTA (0.1mol·L -1)、乙醇 (95%)、CCl 4、邻菲罗啉 (0.25%)、二乙酰二肟(1%)、乙醚、丙酮。
配合物的性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和结构;2. 掌握配合物性质的基本实验方法;3. 分析配合物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性质;4. 探讨配合物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配合物是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中心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配体为能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
配合物的性质与中心离子、配体和配位键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器材1. 烧杯、试管、滴定管、移液管、玻璃棒、镊子、滤纸;2. 实验试剂:氯化铁溶液、硫氰酸钾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化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合物颜色实验(1)取少量氯化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硫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硫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 配合物溶解度实验(1)取少量氯化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氨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沉淀形成;(2)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沉淀形成;(3)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沉淀形成。
3. 配合物稳定性实验(1)取少量氯化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氨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沉淀形成;(2)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沉淀形成;(3)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硫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沉淀形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配合物颜色实验(1)氯化铁溶液与硫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配合物;(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3)硝酸银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2. 配合物溶解度实验(1)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3)硝酸银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3. 配合物稳定性实验(1)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的红褐色沉淀在加热后溶解;(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在加热后溶解;(3)硝酸银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黑色沉淀在加热后溶解。
生成配合物的反应

生成配合物的反应一、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化合物。
中心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与配体结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配合物的形成反应涉及到配体的配位能力和中心金属离子的化学性质。
二、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1. 配体的配位反应配体是指可以通过给电子对形成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配体的配位反应是指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过程。
以氨为例,氨是一种常见的配体,它可以通过氮上的孤电子对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例如,氨与二价铜离子反应生成[Cu(NH3)4]2+配合物。
配体的配位反应是配合物形成的基础。
2. 中心金属离子的化学性质配合物的生成还受到中心金属离子的化学性质的影响。
不同的中心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配位能力和反应性。
以铁离子为例,铁离子可以形成不同配位数的配合物。
当铁离子为+2价时,它可以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如[Fe(CN)6]4-;当铁离子为+3价时,它可以形成五配位的配合物,如[Fe(CN)5]3-。
中心金属离子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与配体形成配位键的方式。
三、生成配合物的反应生成配合物的反应可以分为两类:配体替代反应和配体加成反应。
1. 配体替代反应配体替代反应是指在已有配合物的基础上,通过替代已有配体生成新的配合物。
这种反应常见于配合物的合成和反应动力学研究中。
以铂配合物为例,[PtCl4]2-是一种常见的四配位配合物。
当加入亚硝酸钠(NaNO2)时,亚硝酸根离子(NO2-)会替代氯离子与铂离子形成[PtCl3(NO2)]-配合物。
这是一种典型的配体替代反应。
2. 配体加成反应配体加成反应是指在没有配合物的情况下,通过配体的加成生成配合物。
这种反应常见于无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
以氰化银为例,当加入过量的氰化钠(NaCN)时,氰离子(CN-)可以与银离子(Ag+)形成配位键,生成线性四配位的[Ag(CN)4]3-配合物。
这是一种典型的配体加成反应。
四、配合物的应用配合物在化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新doc.doc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新doc.doc
分子组装是结构化有机分子体系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从两个或以上有机分子及/或非有机物中形成一种新的正面反面结构。
配合物就是通过分子组装生成的一类特殊分子,它所拥有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与普通分子有很大不同。
因此,研究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也就十分重要了。
配合物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子的排列、结构变化和它们之间的氢键作用。
第一种方式是分子的排列,这种排列是通过两个分子间的化学键的断裂结合,由一种有序的排列生成新的正反面结构而形成的,这种新形成的结构就是配合物。
第二种方式是结构变化,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之间会发生结构变化,而这些结构变化就会改变两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之形成了新的配合物。
第三种方式是氢键作用,惰性分子会通过氢键作用,在许多有机物之间形成配合物。
配合物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它们的熔点、沸点远高于普通有机分子,它们的沸点一般高达一千多摄氏度。
它们的形貌是一种块体晶体,具有固有的晶体结构,具有螺旋形,线型等不同的晶体形态。
在外界条件和环境下,它们也可以表现出电磁学、光学、热力学等性质。
此外,配合物也可用于离子和抗菌药物的研究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以及各种电化学应用,如摩擦磨损和腐蚀保护剂、发光材料和抗氧化剂等。
从上述可以看出,配合物不仅在分子组装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深入研究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为今后分子组装及其它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一、实验目的
1、比较并解释配离子的稳定性;
2、了解配位离解平衡与其它平衡之间的关系;
3. 了解配合物的一些应用。
二.实验原理
中心原子或离子与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配位个体。
配位个体处于配合物的内界。
若带有电荷就称为配离子,带正电荷称为配阳离子,带负电荷称为配阴离子。
配离子与带有相同数目的相反电荷的离子(外界)组成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简单金属离子在形成配离子后,其颜色,酸碱性,溶解性及氧化还原性都会变化。
配离子之间也可转化,又一种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稳定的配离子。
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螯合物的稳定性更大,且具有特征颜色。
三.实验内容
1. 简单离子与配离子的区别
铁氰化钾K3[Fe(CN)6]加SCN-无血红色
Fe3+ + nSCN- = [Fe(NCS)n]3-n有血红色
结论:FeCl3为离子型简单化合物,在水中可解离出大量的Fe3+,K3[Fe(CN)6]为配合物,配离子[Fe(CN)6]3-比较稳定,难以解离出大量的Fe3+。
2. 配离子稳定性的比较
(1) Fe3+ + n SCN- = [Fe(NCS)n]3-n(有血红色)
[Fe(NCS)n]3-n+(C2O4)22- → [Fe(C2O4)3]3-+SCN-
稳定性[Fe(C2O4)3]3->[Fe(NCS)n]3-n
(2)AgNO3+ NaCl →AgCl ↓(白) + NH3⋅H2O→ [Ag(NH3)2]+
[Ag(NH3)2]++ KBr →AgBr↓(淡黄色),
再滴加Na2S2O3溶液→ 沉淀溶解[Ag(S2O3)2]3-,滴加KI溶液→AgI↓AgBr + 2S2O32- →[Ag(S2O3)2]3- + Br-; [Ag(S2O3)2]3- + I- → AgI↓+ 2S2O32-比较:K SPӨ: AgCl >AgBr >AgI; 稳定性: [Ag(S2O3)2]3-> [Ag(NH3)2]+ (3) I2 + [Fe(CN)6]4- = I- + [Fe(CN)6]3-
EӨ (Fe3+/Fe2+) > EӨ (I2/I-) > EӨ ([Fe(CN)6]3-/[Fe(CN)6]4-)
稳定性[Fe(CN)6]3- >[Fe(CN)6]4-
3. 配位离解平衡的移动
2CuSO4 + 2NH3·H2O → Cu2(OH)2SO4↓+(NH4)2SO4
Cu2(OH)2SO4↓+8NH3·H2O→ [Cu(NH3)4]SO4 + [Cu(NH3)4](OH)2 + 4H2O (1) 利用酸碱反应破坏[Cu(NH3)4]2+
SO42- + 2[Cu(NH3)4]2+ + 6H+ + 2H2O = Cu2(OH)2SO4↓ + 8NH4+
(2) 利用沉淀反应破坏[Cu(NH3)4]2+
[Cu(NH3)4]2+ + S2- → CuS↓ + 4NH3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破坏[Cu(NH3)4]2+
[Cu(NH3)4]2+ + Zn = [Zn(NH3)4]2+ + Cu
(4) 利用生成更稳定配合物(螯合物)的方法破坏[Cu(NH3)4]2+
[Cu(NH3)4]2+ + edta4- → [Cu(edta)]2- + 4NH3
4. 配合物的某些应用
(1) 利用生成有色配合物定性鉴定某些离子
pH控制为5-10:Ni2+ + NH3⋅H20 +二乙酰二肟→ 鲜红色沉淀
Ni 2+CH 3C C NOH CH 3NOH +CH 3C C
NO CH 3NOH 2Ni +2H +
(2) 利用生成配合物掩蔽干扰离子
Co 2+ + 4SCN - → [Co(NCS)4]2- (溶于有机溶剂戊醇显蓝绿色) 而Fe 3+ + n SCN - = [Fe(NCS)n]3-n (血红色) 会产生干扰
Fe 3+掩蔽方法:Fe 3+ + 6F - → [FeF 6]3- (无色) (3) 硬水软化
N CH 2
CH 2N CH 2COOH CH 2COOH HOOCH 2C
HOOCH 2C
EDTA(简式H 4Y)
问题:为什么加入edta 二钠盐的溶液没有白色悬浮物产生?
Ca 2+ + edta 4- = [Ca(edta)]2-
Mg 2+ + edta 4- = [Mg(edta)]2-
基本操作:
1. 固体的取用(角匙(大头、小头)、纸条的使用、放入试管的方法)
2. 液体的取用 (胶头滴管的操作、勿弄混)
3. 离心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