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3质构仪操作手册
质构仪操作使用指南

质构仪操作使用指南质构仪是一种用于测试食品、塑料、药品等材料的物理性质的仪器。
它能够精确测量材料的硬度、质地、弹性等参数,从而判断其品质及适用性。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质构仪的操作使用指南。
1. 准备工作在操作质构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 将质构仪放置于平稳的地面上,并将其插入电源。
(2) 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装载不同的钳具或夹具。
(3) 将测试样品制备成规格相同的试样。
(4) 打开质构仪软件,并进行必要的预热或校准操作。
2. 操作步骤(1) 选择测试类型和测量参数根据试样的性质和测试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试类型和测量参数。
质构仪通常可测试的项目包括硬度、弹性、粘度、压缩强度等。
此外,还需设定测试速度、测试深度、采样速率等参数。
(2) 安装测试样品根据试样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对应的测试夹具或钳具,并将其固定好。
将试样置于测试夹具或钳具中,并调整好位置,确保试样的表面与测试夹具平行,无错位或损伤。
(3) 进行测试按下测试键开始测试过程。
质构仪将依据预设的参数,以一定速度对试样施加力量,并记录下其变形和变化情况。
测试过程中,应当保持仪器的稳定性,防止外界震动和影响。
(4) 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完成后,质构仪将自动记录下测试结果。
通过软件可以查看和分析测试结果,包括力-时间曲线、功-位移曲线、峰值力、峰值时间、变形率等参数。
可以将测试结果以表格或图形的形式输出,以便后续分析。
3. 维护保养质构仪的正常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与其保养和维护密不可分。
以下是一些维护保养的要点:(1)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仪器,避免残留杂质或污垢影响测量精度。
(2) 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也要保持测试夹具或钳具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 保持仪器干燥,并定期更换和清洗传感器、电池等部件。
(4) 避免过度使用和超负荷测试。
CT技术操作规范(全面手册)

CT技术操作规范(全面手册)1. 引言2. CT设备操作流程为了使操作员能够熟练掌握CT设备的操作流程,以下是CT设备操作的详细步骤:2.1 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CT设备之前,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及其附件是否正常工作,并确保设备已连接到电源。
2. 预热设备一段时间,以确保设备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3. 检查辐射防护装置,确保其完整、干净,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防护装置。
2.2 患者准备在进行CT扫描之前,应遵循以下步骤准备患者:1. 根据医嘱,向患者解释CT扫描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2. 确保患者不佩戴任何与扫描过程有关的金属物品。
3. 根据需要,指导患者服用口服对比剂或注射静脉对比剂。
2.3 扫描操作在开始CT扫描之前,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和参数,并确保相关设置正确。
2. 将患者正确定位于CT设备的扫描位置,确保患者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3. 启动CT设备,并确保设备能够顺利运行。
4. 通过CT设备的图像预览功能,调整扫描区域和图像质量。
5. 按照扫描计划执行扫描,确保扫描过程平稳、连续。
3. 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在操作CT设备时,操作员必须始终注意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指南:1. 操作员应熟悉设备的紧急停机按钮的位置,并在必要时及时按下。
2. 合理安置防护装置,以降低辐射对操作员和患者的影响。
3. 定期检查设备的辐射防护装置,确保其有效性。
4.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意外发生。
5. 定期对CT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4. 结论本文档为CT技术操作提供了详细的规范指南,包括CT设备的操作流程、患者准备和安全措施。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操作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运行CT设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从事CT技术操作的人员,本手册将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工具,帮助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质构仪说明书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质构仪说明书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前言本文档旨在加强质构仪的安全保养,防止质构仪因误操作或者缺乏保养而造成损坏。
为了确保质构仪的正常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保养规程。
2. 质构仪的安全操作2.1 起动与关闭质构仪•启动质构仪前务必将室温均衡至15~35℃。
•确保启动电源已打开。
•按下面板上的起动键,质构仪自检完成后,即可正常使用。
•关闭质构仪前,先停止测试操作,再按下面板上的关闭键,质构仪会自动停止并处于关闭状态。
2.2 立即停止质构仪•按立即停止键,质构仪会马上停止操作。
•注意:立即停止会强制停止未完成的自动运行程序。
2.3 操作流程•打开电源开关和液晶显示屏电源开关,等待质构仪就位。
•设置测试参数:在液晶屏上设置转速、温度、时间。
•开始测试:点击开始测试按钮,质构仪运行测试。
2.4 操作提示•操作前必须先读懂使用手册。
•操作时必须站在质构仪侧面并保持警觉。
•操作时不允许拆卸机箱、表盘、标签、线缆等。
3. 质构仪的保养维护3.1 日常保养•根据操作手册的提示,每次使用完毕,应该清洗仪器表面并擦干。
•定期检查仪器托盘是否有异物,并清除托盘表面的粘糊物及其它污物和颗粒。
•切勿使用大量水和其他化学药品进行清洗,不正确的清洗方法会导致仪器受损。
3.2 定期保养•定期清理电路板上的灰尘。
•检查附件是否有损坏和松动现象,并进行整理。
•记录质构仪的使用情况和检测结果,并定期保养和调整。
3.3 故障维修•在如下情况下需要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测量参数不准确。
–机器出现异响或震动。
–机器不能正常关闭。
•如果机器出了故障,请勿私自维修,应该联系销售商或维修工程师来进行修理。
4. 总结•质构仪是一种十分精密的检测仪器,需要保养和维护。
•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的正确执行是保障质构仪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操作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手册并了解维修方式。
•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有效延长质构仪的使用寿命。
CT三维重建指南

CT三维重建指南1、脊柱重建:腰椎:西门子及GE图像均发送至西门子工作站,进入3D选项卡A、椎体矢状位及冠状位:a. 选择骨窗薄层图像(西门子 1mm 70s;GE 0。
625mm BONE),载入3D重建,调整定位线,使椎体冠状位、矢状位定位线与解剖位置一致,并将横断位定位线与两者垂直,将三幅图像模式改为MPR;b。
横断位作为定位相,做矢状位重建,打开定位线选项卡,点击垂直定位线,变换数字顺序,使其从右向左,选择层厚3mm,层间距3mm,方向平行于棘突—椎体轴线,两边范围包全椎体及横突根部(一般为19层),点击确定,保存;c. 矢状位作为定位相,打开曲面重建选项卡,沿各椎体中心弧度画定位相曲线,范围包全,双击结束,选择层厚3mm,层间距3mm,变换数字顺序,使其从前向后,范围前至椎体前缘,后至棘突根部(一般为19层),点击确定,保存。
B、椎间盘重建:a。
选择软组织窗薄层图像(西门子 1mm 30s;GE 0.625mm STND),载入3D重建,调整定位线,使椎体冠状位、矢状位定位线与解剖位置一致,并将横断位定位线与两者垂直,将三幅图像模式改为MPR;b。
矢状位作为定位相,做椎间盘重建,打开定位线选项卡,点击水平定位线,变换数字顺序,使其从上向下,选择层厚3mm,层间距3mm,层数5层,方向沿椎间隙走行方向,做L1/2-L5/S1椎间盘,注意右下角图像放大,逐个保存。
注意:脊柱侧弯患者,椎间盘重建过程中需不断调整冠状位定位相上矢状定位线(红色),使其保持与相应椎间隙垂直。
C、椎体横断位重建:椎体骨质病变者,如压缩性骨折、骨转移、PVP术后等病人,加做椎体横断位重建,矢状位图像做定位相,沿病变椎体轴向,做横断位重建,注意重建图像放大,保存。
打片:矢状位及冠状位二维一张:8×5;椎间盘一张:6×5;若为椎体骨质病变者,椎间盘图像不打,打椎体横断位重建图像,共两张胶片。
颈椎A、椎体矢状位及冠状位:a。
质构仪使用方法

一.探针的选择
水果穿刺:
P/5:5mm;多用于普通水果,例如苹果;具有抗压能力;相当于手持硬度仪
P/2E:2mm;多用于水果或者浆果;一般水果越柔软,越用P/2E
P/MT:两个不同直径的探针;测定水果硬度,例如:苹果
P/2N:针形一般测定皮厚的水果
P-100:具有抗压能力,可以模拟物流;100mm;圆盘
A/ECB:切刀具有剪切力先将水果切开,然后对果肉进行测试
非水果:
A/BE:用于酸奶
A/BC:用于干酪等
二.程序运行前的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置等
1、一些条件的设置
Project(若想要显示多项内容,先调节AdvancedOptions→On)→
①Note→探针型号
2T.Asetting→Lib→returntostart
→若准确,则OK;若不准确,则→CalibrateForce→User→下一步→完成
②高度校准:先装针→下降到大约10mm的位置→T.A→Calibrate→CalibrateHeight→Distance/Speed/Force
3、选择方法
ProjectList→PersonalProjectShortcuts→选择自己的方法即可→确定→此时出现所用探针,看是否与自己所用探针相符合
33speeeds:(一般):2mm/sec
1mm/sec
10mm/sec
4TargetMode:Distance(即所插入的高度)
Strain(即插入距离所占整个样品的百分数,一般样品差异不大时选择)
Force
⑤……⑥……
2、实验校准
①力量自检:T.A→Calibrate→CheckForce→放砝码(实验室为1000g的)
质构仪SOP

质构仪操作流程1、质构仪开机与注册1.1 开机点击“Exponent ” “Exponent/Exponent Lite ”应当在windows TM 环境中运行。
操作者可以在程序管理中开始运行,这在windows TM 中的开始菜单中,双击在安装程序时就已经生成的“Exponent”/“Exponent Lite ”图标,或是从文件夹/浏览器中亦可操作。
开始时的配置“Select COMM Port (选择通讯端口)”窗口会在第一次运行软件时自动弹出: 若有一个XTPlus USB 适配器则下来菜单不会出现。
选择所需的通讯端口,在通讯端口的设置选项中。
将连接器连入“TA.XTPlus/TA.HDPlus/MT.LQPlus ”若需要在软件中改变已选择的端口,则选择“File ”---“Preferences ”---“Global ”----“Communication port ”来要求再次浏览该窗口。
1.2注册当进入到“Exponent/Exponent Lite ”的软件时以下窗口将会出现直到你已经注册。
注意注意::大多数的界面都可以通过同过按大多数的界面都可以通过同过按““F1”键以完成键以完成操作环境切换操作环境切换操作环境切换。
2、质构仪校准2.1力量单元校准从工具条中点击“T.A Calibrate ”下的“Cablibrate Force”程控的模式及平衡上限已经被界定并在界面中显示出来。
将你所所选择的平衡砝码的置于校准平台上,在数值输入框中输入砝码的重量值。
TA.XTPlus 在上限值范围内的校准,能提供最佳的精确度而满足操作者的对力矩的特殊要求。
点击“next ”键继续。
之后点击“finish”键。
若是力矩平衡效果良好以下的窗口会出现。
出现这个窗口后就将砝码从力臂上移去。
2.2力量确认为了对力臂平衡效果进行检查,将砝码移回校准平台上以检查质构仪是否会出现所期望的结果,点击“TA ”---“Calibrate”---“Check Force”。
三坐标测量机操作规范

三坐标测量机操作规范一、设备操作规范1.开机前,确定仪器平稳后方可进行操作。
2.检查三坐标测量机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触发系统、软件程序、测头、示波器等。
3.检查三坐标测量机的各个运动轴是否存在松动或卡滞现象。
4.启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系统自检,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5.准确安装待测物体并调整固定夹具,保证测量物体稳固及正确放置。
6.保证工作环境干净整洁,禁止将杂物置于测量平台。
二、操作流程规范1.启动三坐标测量机后,根据待测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
2.在测量软件中输入测量参数,包括待测物体的尺寸、形状等信息。
3.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例如点测量、线测量、面测量等。
4.对待测物体进行初步定位,使其位于测量范围内,并保持稳定。
5.进行标定操作,根据测量物体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标定体进行设定。
6.在测量软件中设置合适的测量参数,包括测量精度、测量点数等。
7.通过示波器观察测量结果,保证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8.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将测量头顶点精确地放置在测量物体的测量点上。
9.对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值进行品质判断,如判断是否超过了预设公差范围。
10.保证测量物体的环境温度稳定,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11.将测量结果导出或打印,保存相关测量信息。
三、操作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干扰操作。
2.定期清洁测量机的测头和平台,并定期检查仪器的运动轴是否正常。
3.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免损坏设备和待测物体。
4.在测量的前后,要确保待测物体的表面干净。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清洗处理。
5.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待测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的精确性。
6.调整夹具时,要保证夹具与测量平台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以免产生偏差。
7.在进行形位公差测量时,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坐标轴设置和坐标系转换。
8.操作人员在进行测量时应佩戴合适的防静电设备,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静电情况。
9.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测量机的操作手册,并遵循操作流程进行测量。
质构仪说明

质构仪使用说明
测定之前检查仪器配件,特别是所用的探头。
1. 打开质构仪开关,并打开操作软件。
2. 打开软件T.A.Setting
3. 点击Library进入选择标准的测试方法,return to start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4. 在T.A.Setting中选择测试参数,然后数据将更新到物性测试仪。
5. 定位好样品准备测试。
6. 在工具栏菜单中点T.A.-Run a test
7. 在测试前会自动弹出路径保存窗口,选择保存路径,在Probe selection 中选择相应食用的探头。
点击OK。
8. 实验结束后将绘制相应的曲线。
9. 测试结束后关质构仪及电脑电源。
备注:
饼干:酥脆性采用圆柱穿刺和三点断裂,测试饼干硬度和破碎度,综合反映出饼干的酥脆性。
面条:不同探头编制不同的测试程序,在硬度韧性弹性粘性等方面给予数值化评述。
肉制品:测定肌肉的穿透曲线。
蔬果:穿透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I. 介 绍 .......................................................................................................................................................................................... 3 I.1 仪器组成 ........................................................................... ......................................................... 3 I.2 电源 .............................................................................................................................................4 I.3 单位..................................................... ........................................................................................ 4 I.4 技术指标..................................................................... ................................................................ 4 I.5 仪器安装 .................................................................... ................................................................ 5 I.6 安全标志和警告 ........................................................................................................................ 6 I.7 按键功能 .................................................................................................................................... 7 I.8 仪器清洁 .......................................................................................................................................8
II. 快速启动.......................................................................................................................................................................................... 9
IV. 测试方法拓展............................................................................................................................................................................... 24 IV.1 样品预处理 .....................................................................................................................................24 IV.2 测量探头/夹具 ...................................................................................................................................24 IV.3 测量参数..............................................................................................................................................25 IV.4 建议...................................................................................................................................................25
BROOKFIELD CT3质构仪操作手册
手册版本号, 中文版本只作参考。
With offices in: Boston • Chicago • London • Stuttgart • Guangzhou
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11 Commerce Boulevard, Middleboro, MA 02346 USA TEL: 508-946-6200 Or 800-628-8139 (USA excluding MA) FAX: 508-946-6262 INTERNET:
III. 仪器操作.........................................................................................................................................................................................10 III.1 测量原理 ........................................................................................................................................ 10 III.2 紧急停机 ........................................................................................................................................ 10 III.3 工作基台 ................................................. .......................................................................................11 III.4 探头 ................................................................................................................................................12 III.5 夹具 ................................................................................................................................................12 III.6 操作菜单 ........................................................................................................................................ 12 III.7 进行测试..........................................................................................................................................15 III.8 Texture Loader 软件........................................................................................................................21 III.9 仪器校正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