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湖北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

湖北省2020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合 计(410项) 一、产业类(228项) (一)先进制造业(131项)1 国家存储器基地(一期)武汉东湖 开发区2 武汉新芯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二期武汉东湖 开发区3 天马第6代LTPS AMOLED生产线二期武汉东湖 开发区4 华星光电第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武汉东湖 开发区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扩建武汉开发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年产15万辆乘用6车武汉开发区7 东风电动车公司电驱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武汉开发区8 吉利飞行汽车武汉市 汉南区9 乙烯“脱瓶颈”改造武汉市 青山区10 武汉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 武汉市 东西湖区11 蒙牛华中低温乳品工厂武汉市 东西湖区项目总投资8150000 1356750 1450000 3500000 985100 904400 300000 280000 425000 4600000 150000-3-2020年计划投资500000 30000 400000 200000 200000 100000 37000 30000 150000 500000 5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12 翰宇药业高端制剂生产及生物药研发武汉市 黄陂区13 高端公路市政养护车及高空作业车相关零配件 武汉市 黄陂区14 胜海湖纤维谷武汉市 黄陂区15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市 新洲区16 宝龙达电脑及电子产品生产武汉市 东西湖区17 西塞山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黄石市西塞山区18 12英寸晶圆流片再生(LVG晶圆再生)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 新冶钢综合环保技改黄石市西塞山区20 仿古新型铝型材生产黄石市 大冶市21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黄石年产285万吨熟料水泥 黄石市 阳新县 生产线22 广合电路多高层精密线路板一、二期黄石市 开发区23 年产能30000吨电子级玻璃纤维超细纱开发与生产 黄石市 开发区24 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黄石市新港工业园区25 湖北海越麦芽25万吨(一期12.5万吨)麦芽生产线 黄石市阳新县 -4-项目总投资200000 100000 500000 3750000 1000000 100000 80000 600000 50000 210000 210000 104000 571581 800002020年计划投资100000 40000 100000 200000 200000 10000 10000 50000 40000 50000 20000 10000 250000 2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26 正和高端卡车车身十堰市 茅箭区27 东风小康有限公司整体迁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28 十堰市吉神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万辆智能房车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29 驰田汽车股份智慧新工厂十堰市 茅箭区30 十堰市迅捷安应急装备产业园十堰市 茅箭区31 鄂西北绿色板材生产基地十堰市 郧西县32 东风德纳新能源电动车桥建设襄阳市 高新区33 东风海博(襄阳)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生产 襄阳市 高新区 基地34 湖北微硕电子磁性材料生产基地襄阳市 高新区襄阳振华宇科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手机、上网卡等消35襄阳市 高新区费电子36 湖北科德年产智能仓储设备8000台(套)生产 襄阳市 襄州区37 襄阳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 襄阳市 老河口 加工制造襄阳奥利斯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装备制造及38襄阳市 高新区智能家居生产39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分公司搬迁改造襄阳市 高新区40 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电子工厂搬迁襄阳市 东津新区-5-项目总投资 150000 300000 120000 150000 100000 188812 50000 50000 80000 50000 87000 127000 280000 80000 500002020年计划投资40000 40000 20000 20000 20000 100000 30000 30000 35000 35000 30000 20000 30000 50000 3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41 国太阳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襄阳市 东津新区42 程力新富专用车及专用车底盘生产襄阳市 东津新区43 庆达高德红外军民融合襄阳市 襄城区湖北金环绿色纤维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绿色生物基44 纤维素襄阳市 樊城区45 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民用航空座椅襄阳市 樊城区46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2亿米高档印染 襄阳市 襄州区 面料等纺织品47 湖北啸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配套加工襄阳市 枣阳市48 湖北爱信莱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半固态铸造生产 襄阳市 枣阳市49 湖北港利制冷配件有限公司8000万套制冷配件生产 襄阳市 枣阳市50 中车交通汉江捷运装备总部基地襄阳市 宜城市51 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废铝资源综合利用襄阳市 老河口市52 湖北名泰农机有限公司农机装备生产二期襄阳市 南漳县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5万吨动力锂电池53襄阳市 谷城县回收及梯次利用三环(谷城)高端汽车车桥有限公司数字化轻量高54襄阳市 谷城县端前桥总装生产线湖北卫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千万发管雷、1.6万吨55襄阳市 南漳县炸药等民用起爆产品生产-6-项目总投资 130000 50000 125000 238500 100000 200000 162548 138941 80000 500000 67500 150000 60587 245700 1159602020年计划投资15000 30000 10000 20000 10000 30000 83000 50000 30000 50000 45500 20000 30000 10000 3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湖北联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含氟精细材料56宜昌市 枝江市、医药中间体57 有机硅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宜昌市 猇亭区58 三峡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改及原料库建设宜昌市 夷陵区59 宜昌宝业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宜昌市 伍家岗区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商业航天动力60宜昌市 远安县 高新区总装基地61 宜昌人福白洋原料药生产基地宜昌市高新区62 年产1000吨节能环保光引发剂TPO及配套原料宜昌市高新区63 喹啉、双胺等精细化学品生产宜昌市 高新区64 东阳光创新药、仿制药一期宜昌市 宜都市65 宜都年产15000吨紫外线吸收剂宜昌市 宜都市66 陶瓷电容及原材料生产加工宜昌市 宜都市67 煤气化节能技术改造升级宜昌市 宜都市合成氨原料结构调整及联产60万吨/年乙二醇(一68宜昌市期)枝江市69 宜昌恒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园 宜昌市枝江市70 枝江市年产10万吨塑料管材管件宜昌市 枝江市 -7-项目总投资 100000 25000 151100 55000 102000 100000 52821 81283 72000 60000 348150 238618 750000 56000 1000002020年计划投资15000 12000 13000 21000 30000 10000 20000 20000 35000 14000 35000 56000 80000 10000 2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宜昌海诗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年产5亿只一次性医71宜昌市 枝江市用口罩72 当阳市凌云集团定制化幕墙宜昌市 当阳市73 当阳市鸿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干湿法 宜昌市 当阳市 纺制再生纤维素纤维莱赛尔五方光电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生物识别滤光片74 生产中心荆州市 荆州开发区75 荆州三才堂精细化工产品搬迁改造升级荆州市 荆州开发区76 丽康科技年产5万吨纺织染料荆州市 松滋市77 年产900吨高级医药中间体搬改荆州市 开发区78 年产2万吨动植物蛋白肽生产基地荆州市 开发区79 山鹰华中纸业有限公司年产220万吨高档包装纸板 荆州市 公安县80 海太欧林定制办公家具生产 81 技联志成智慧电能制造 82 荆门年产1446万套高性能轮胎及配套 83 东方雨虹环保防水材料研发生产 84 润都制药高端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荆门市 东宝区 荆门市 东宝区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8-项目总投资 120000 88914 66300 55800 115000 60000 80000 100260 1200000150000100000 540896 124800 1235482020年计划投资40000 20000 20000 15000 15000 20000 67915 30000 38000040000 20000 50000 20000 4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航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强韧性铝镁合金底盘轻量85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化86 循环再造动力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荆门高新区·掇刀区87 亿伟动力6GWh高比能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荆门高新区·掇刀区88 年产30万吨纳米钙系列产品荆门市京山市89 和承汽车用橡胶密封条生产荆门市京山市90 忠厚乳业18万吨/年含乳饮料生产荆门市钟祥市91 30万吨/年轻量化玻璃包装材料荆门市沙洋县92 中顺年产30万吨生活用纸孝感市孝南区93 汉川永强西克曼智能家居新工厂孝感市汉川市94 聚烯烃新型环保材料孝感市汉川市95 云图控股食品软包装生产孝感市应城市96 应城西子西奥电梯生产孝感市应城市97 年产9.6万吨精密机械加工件孝感市高新区98 华中光电军民融合产业园孝感市高新区99 大悟军民融合产业园孝感市大悟县-9-项目总投资 60000 55000 100000 117960 50000 70000 60000 12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85000 65664 200000 800002020年计划投资20000 20000 20000 25000 25000 30000 15000 20000 20000 20000 30000 20000 18000 20000 2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100 湖北三安光电有限公司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鄂州市葛店开发区101 年产7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鄂州市葛店开发区102 普路福汽车零部件制造鄂州市鄂城区103 鄂州铠尔慷智能装备制造 104 中船重工712所氢氧燃料电池 105 顾家家居华中(黄冈)基地 106 宇星水钻生产(二期) 107 湖北崇阳卫材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基地鄂州市花湖开发区 黄冈市黄冈产业园 黄冈市黄冈产业园 黄冈市 黄梅县咸宁市崇阳县108 敏实汽车零部件制造咸宁市咸安区109 佳顺轮胎年产300万条全钢胎咸宁市高新区110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智能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咸宁市高新区111 天成麻业年产万吨天然功能纺织材料咸宁市咸安区112 万津实业电子玻璃生产咸宁市赤壁市- 10 -项目总投资1200000300000 100000 100000 60000 150000 100000 100000 120000 200000 100000 60000 3500002020年计划投资18800040000 10000 25000 30000 20000 50000 30000 30000 40000 30000 30000 50000序号项目名称113 通城县光电摄像模组数字化智能生产 114 智能门窗产业基地(一期) 115 2万吨/年连续化工艺生产间苯二酚 116 黄鹤楼酒业(随州)公司搬迁改造新建年产300万吨世硒原高端饮用 117天然水 118 达翔(恩施)电子信息 119 波顿年产18000吨香精香料建设地点 咸宁市 通城县 咸宁市 赤壁市 随州市 高新区 随州市 高新区 恩施州鹤峰县 恩施州 恩施高新区 仙桃市龙华山办事处120 健鼎(湖北)高密度互连积层板和资源综合利用 仙桃市 工业园121 锦盛辉煌年产5万吨非织造布及制品仙桃市122 仙桃市裕灌双孢菇现代化种植加工仙桃市123 湖北卓尔天龙医疗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医用卫材及延 天门市小板镇 伸生活消费品制造124 湖北鸿硕年产5760万条讯号连接线及相关制品 天门市 天门工业园125 天门汉派服装基地天门市 天门工业园126 天门吉星生物制剂研发与销售生产线天门市岳口工业园 - 11 -项目总投资 82000 16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74529 60000 250000 50000 110000 75000 128000 330000 500002020年计划投资 30000 30000 30000 20000 20000 20000 30000 50000 20000 60000 20000 40000 35000 30000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127 天门振宇年产2800吨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线 128 潜江市安井食品华中基地 129 潜江市金澳科技油品升级深加工 130 忠华集团15万锭生产线转移搬迁 131 晶瑞湖北年产20.5万吨电子级微电子材料(二)现代服务业(85项) 1 中国应急华舟企业总部 2 上海韵达总部经济和电商基地 3 武汉蔡甸综合物流港 4 国家网络安全基地孵化器 5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 6 圣泽捷通物流基地 7 优炫信息安全产业园 8 长江数字媒体城 9 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 10 长江文创产业园天门市岳口工业园 潜江市杨市工业园 潜江市经济开发区 潜江市园林工业园 潜江市江汉盐化工业园武汉市 江夏区武汉市蔡甸区武汉市蔡甸区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开发区武汉市 蔡甸区武汉市 东西湖区武汉市 东西湖区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 12 -项目总投资 60000 105000 596900 100000 152000100000 100000 130000 300000 200000 150000 500000 200000 1050000 1200002020年计划投资30000 20000 60000 30000 2000040000 18000 20000 50000 100000 60000 30000 50000 300000 400001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EPC)武汉市 洪山、东湖开发区254000 800002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武汉市江岸、江汉区523000 1000003马影河综合整治一期武汉开发区 119759 100000 4光大(黄石)静脉产业园黄石市 下陆区150000 20000 5阳新县静脉产业园黄石市阳新县57932 10000 6十堰百二河生态修复 十堰市170572 80000 7当阳市沮漳河流域生态修复(一期)宜昌市当阳市98293 40000 8宜昌工业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宜昌市宜都市45000 20000 9当阳市城西生态片区(一期) 宜昌市 当阳市 100000 2100010当阳市金牛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10万吨废矿物油宜昌市 当阳市 50368 1000011金茂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 荆州市 开发区220000 35000 12荆州环长湖湿地修复 荆州市 文旅区304644 60000 13柳林洲生态修复荆州市沙市区100000 10000 14荆门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52100 32000- 33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认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认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0.11.05
•【字号】
•【施行日期】2020.11.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认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关于“长江大保护”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江生态建设决策部署,省科技厅积极推进、布局建设长江生态领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根据《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鄂科技规〔2015〕5号)要求,经专家组现场考察、论证、公示等程序,省科技厅现认定依托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流域水安全保障”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设的“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实验室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名单见附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相对独立科研实体、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各单位应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和目标,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
二、各依托单位要切实保障实验室建设运行,支持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保证
实验室科研用房的相对集中和对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每年投入各实验室的运行经费不少于50万元。
三、各实验室要不断加强人才团队建设,稳定研究方向;加强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议;重视绩效评估,如实填报实验室运行年度数据;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
附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
湖北省科技厅
2020年11月5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7.10.30•【字号】鄂教高[2007]21号•【施行日期】2007.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鄂教高[2007]21号)有关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几项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06]8号)要求,经学校申报,我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确定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0个中心为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名单附后)。
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精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确立现代实验教学观念,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力度,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根据全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总体布局,各高等学校应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本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
要按照专家评审通过的实施方案,抓紧进行项目的实施工作,我厅将依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和论证通过的项目建设方案,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工作。
从2008年开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立项建设工作以学校为主进行。
符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标准和年度建设要求的,可申请参加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
附件: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名单二OO七年十月三十日附件:第五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物理类: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工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科技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工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业学院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类:三峡大学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师范学院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类:武汉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孝感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类:武汉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峡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类:武汉大学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类:华中科技大学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汉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冈师范学院媒体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学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周口店野外地质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材料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类:武汉科技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他类: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落实《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和湖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规范和加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重点实验室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
其主要任务是围绕解决学科发展前沿及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科学问题,以提高我省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面向我省优势学科和经济发展优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同时,为培养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
第三条省重点实验室系主要依托我省境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其他单位建设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鼓励和支持有基础研究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省重点实验室。
第四条省重点实验室坚持多方投入、定期评估、择优支持、动态调整、开放共享的管理模式,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各类科技计划、基金、科技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省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管理部门与职责第六条湖北省科技厅是省重点实验室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1、制定全省重点实验室相关政策,编制省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制定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宏观指导省重点实验室的运行;3、批准省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组织省重点实验室检查和评估;4、为省重点实验室对外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
第七条依托单位是省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的具体责任单位,主要职责是:1、具体组织实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供实验室日常运行经费、人员、场地、研究设备等相应条件保障,解决实验室运行中的有关问题;2、组织公开招聘和推荐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实验室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并报省科技厅备案;3、组织审核省重点实验室申报,负责对省重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配合省科技厅做好省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等工作;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省重点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等重大调整意见,并报省科技厅备案。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省重点实验室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进行探讨,从实验室的定位、建设目标、基础设施、研究团队以及预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室的定位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应当定位为该省乃至国家在特定领域内的科技研究和创新基地,旨在解决当地重要科技和经济发展难题,并提供技术支撑和战略储备。
实验室的定位应根据地方特色、科技需求以及产业布局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二、建设目标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应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需求,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可行的目标与计划。
建设目标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在特定领域内取得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2. 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搭建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3.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研究目标的重要保障。
重点实验室应配备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施,以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水平。
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1. 实验室硬件建设:包括实验室场地的规模和布局、通风、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验室家具、仪器设备等的购置和配置。
2. 实验室软件建设: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的建立,网络连接与安全保障等方面。
四、研究团队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核心。
建设方案中应包括研究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和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引进与培养:通过引进海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和高水平的团队,培养和吸引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团队。
2. 研究人员配备: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需要,合理配置研究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研究经费和支持。
3. 团队合作与交流:鼓励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定期的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团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4.08•【字号】鄂发改高技[2010]269号•【施行日期】2010.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发改高技〔2010〕269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发展改革委,有关单位:为加强和规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根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52号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54号令),我委制定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经委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贯彻执行。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四月八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加强和规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根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省工程中心)的申报、审核、评价及资金管理等管理行为。
本办法所称省工程中心,是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综合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的研究开发实体。
省工程中心是湖北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省工程中心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研究开发区域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在推动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我省在特定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省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例如,科研资源分散、协同创新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
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将有助于整合优势资源,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在具体时间段内,将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领域科研创新平台,具备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为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核心技术和创新人才。
(二)具体目标1、科研成果方面:在建设期内,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X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X项以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X篇以上,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X篇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X项以上。
2、人才培养方面:引进和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
培养博士研究生X名以上,硕士研究生X名以上。
3、平台建设方面:建成先进的实验设施和科研平台,具备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条件。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4、成果转化方面:推动科研成果在我省相关产业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形成X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实现经济效益X万元以上。
三、研究方向(一)方向一名称1、研究内容:围绕具体研究内容展开深入研究,重点解决关键问题。
2、预期成果:在预期时间内,取得具体成果,为相关产业或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二)方向二名称1、研究内容:聚焦于详细研究内容,突破技术瓶颈。
2、预期成果:预计在预计时间,获得成果形式和应用价值。
湖北重点试验室

21 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2 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3 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4 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5 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6 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7 生物靶向治疗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8 肿瘤侵袭转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9 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0 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 公司
136 新型环保复合面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137 先进焊接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 公司
138 应急救生与安全防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 四十二所
139 炼焦煤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40 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
93 梯级水电站运行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94 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95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96 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97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
98 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99 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3 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4 数字化纺织装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5 生物质纤维与生态染整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6 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7 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8 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9 化工装备强化与本质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80 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教育厅和科技厅同意华中农业大学推荐的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组成人选。
二、实验室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2004年10月26日,湖北省教育厅和科技厅在华中农业大学组织和主持召开了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立项评审会议。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赵泽刚处长、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处王红兵处长出席了此次评审会议。
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处王红兵处长在会上充分肯定了该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我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指出我校实验室建设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此次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将其中的一个研究分室与孝感学院共建,是一次尝试和创新。
3、项目批准
根据省教育厅、省科技厅2004年11月24日关于下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鄂教科[2004]15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实验室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纳入项目建设计划。三年建设期满后进行评估验收。通知要求该实验室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积极探索实验室运行的新机制,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合格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我省乃至我国现阶段对作物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主要包括①污染水、空气和土壤,促使农业生产的环境恶化,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②直接或间接杀死非靶标生物,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降低或丧失制约病害流行的能力;③诱发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病成本增加或无法控制病害;④污染食品,严重时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等。这些副作用最终影响到我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食品安全,也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化学农药在生产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排放废气和废水等,严重污染农药厂周边的生态环境及诱发人体疾病等。寻找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或替换化学农药的安全控病措施显得十分必要。从理论上看,栽培抗病品种、生物防治和控制作物病毒扩散等均为安全控病措施,因此实验室的建立与我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紧密相关。
长江流域,特别是以我省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自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我省粮食生产对于全国粮食稳定、安全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另一方面,水稻、油菜已成为我省农业上的龙头作物,与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柑橘等果树作物也是我省重要的资源,目前已在宜昌等地大面积栽培,并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果树。但是,由于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或品种),农业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和不稳定,容易诱发病害大规模发生、流行和成灾。病害成灾潜在途径包括主要病害的病原生物在致病力上变异突破作物的抗病性能,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和危险外源生物(检疫性病原物)入侵等。研究我省主要作物上病原物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有利于我们预警潜在威胁性病害,在潜伏阶段及时扑灭和控制病害,从而确保我省水稻、油菜和柑橘等龙头作物的生产安全。因此本实验室的建设与我省农业生产紧密相关。
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和任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认为实验室的建设将为我国植物病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湖北省及长江流域地区作物病害的防治、保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与孝感学院合作,在孝感学院设立研究分室,此举有利于优势互补、促进地方院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创新性。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我校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立项论证。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验收报告
实验室名称: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科技厅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二○○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九月三十日
一、立项
1、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农业生产不仅要求高产,而且需要优质。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现阶段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粮食安全性问题已经获得了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做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作物在生长、结实阶段及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受到作物病害的严重威胁,病害不仅直接影响产量,而且也严重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如降低营养成分,毒素污染等),据统计,由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平均12%以上。高效、安全控制作物病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实验室的建设与我国农业政策紧密相关。
2、项目论证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由老一辈学者杨新美、王铨茂和王就光等人于50年代组建而成。他们对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病理生理学、植物抗病育种和果蔬病害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王道本、周茂繁、李祥和王明祖等在继承本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拓宽了本学科点的研究领域,如开展了中药材病害及其防治、植物线虫病及其防治和植物检疫性病害的研究工作,后者为我校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该专业目前为我国唯一的动植物检疫专业。随着植物病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该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对该学科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和建设,通过优化组合较大幅度地增强了本学科点的师资力量,拥有从事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抗病育种等研究的专业人才,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我校依靠本学科建设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