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0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14•【字号】鄂政发〔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21〕3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1月14日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准确把握新形势,开启美丽湖北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第二节“十四五”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第三节美丽湖北建设面临新机遇第二章保持战略定力,绘就生态强省新蓝图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规划目标第三章坚持共抓大保护,稳步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第一节突出长江水污染治理第二节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第三节推动构建长江生态共同体第四章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夯实区域发展绿色底盘第一节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第二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第三节构建国土空间保护新格局第四节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第五章持续推进结构调整,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第一节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第二节加强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第三节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第六章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第一节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第二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第三节大力推进碳市场建设第四节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第五节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第七章统筹推进“三水共治”,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第一节强化水环境治理第二节优化水资源利用第三节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八章加强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一节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第二节持续推进涉气污染源治理第三节加强其他涉气污染物治理第九章推进系统防治,持续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第一节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第二节推进土壤安全利用第三节推进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第十章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一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二节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监管第三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第四节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第十一章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有力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第一节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第二节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第三节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第四节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第十二章强化风险防控,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第一节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第二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第三节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第四节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第十三章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一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第二节加强环境治理监管体系建设第三节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机制第四节深入推进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第五节构建全民环保行动体系第十四章完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高效实施第一节强化责任分工第二节强化规划衔接第三节强化资金保障第四节强化信息公开第五节强化考核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有关规划计划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十堰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管、用”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张允政,饶勇,孙敬国,等.十堰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管、用”一体化体系的构建[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4):56-59.烟叶是烟草行业的基础,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烟叶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因此,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第一,烟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
在基本烟田、烟水配套、烟路畅通、烟棚建设、烟房统建、烟机购置等方面投入,提高了烟叶产区生产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烟区烟农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烟区综合生产能力[2]。
第二,种烟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拖拉机、起垄机、无人植保机、烟夹、新能源烤房等烟草农用机械及设施设备的推广使用,不仅降低了种烟劳动强度,还能提升烟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3]。
第三,现代烟草农业进程明显加快。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加强,为烟叶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提供了较好的生产作业环境,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4]。
第四,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明显成效。
新能源烤房、生物质颗粒燃烧机推广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不但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5]。
第五,行业形象明显提升。
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烟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烟草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行业回馈社会、回报烟农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效结合[6],对于改善社会对行业的评价、树立高度负责任的行业形象、进一步维护和巩固烟草专卖制度具有深远意义[7]。
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明确提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要保持政策导向不变、力度不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松懈。
1十堰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概况1.1总体建设情况十堰市自2005年开始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5—2023年十堰市共建设项目35795件,投入项目资金79249.84万元,其中,房县有9931件、投入项目资金24752.11万元,竹山县有6186件、投入项目资金16423.92万元,竹溪县有5757件、投入项目资金14632.51万元,郧西县有8359件、投入项目资金11704.93万元,丹江口市有5562件、投入项目资金11736.37万元。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20)划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综合报告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二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4)第一章城镇发展进程与现状特征 (4)一、概况 (4)二、城镇发展进程 (5)三、设市城市综合评价 (6)四、城镇现状特征 (8)第二章城镇发展基本条件 (15)一、社会经济 (15)二、资源条件 (17)三、生态环境 (19)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20)一、战略依据 (20)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21)三、城镇发展战略 (22)四、城镇发展方针 (24)第四章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26)一、总体结构 (26)二、城镇发展轴 (27)三、城镇密集地区 (27)第五章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28)一、城镇人口规模 (28)二、建设用地规模 (30)第六章城镇体系功能定位 (31)一、省域中心城市 (31)二、区域性中心城市 (32)三、地区性中心城市 (33)四、县(市)域中心城市 (34)五、重点镇 (34)六、一般镇 (36)第七章城镇支撑体系 (36)一、基础设施 (36)二、社会设施 (43)三、生态环境保护 (44)四、安全保障设施 (47)第八章规划实施 (50)一、开发建设管制 (50)二、区域发展协调 (58)三、政策建议 (59)附录一: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61)附录二: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主持单位、主编单位 (62)附录三: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工作组 (63)后记 (64)前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和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通知》(建规(1998)108号)的精神,“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编制工作于2001年初全面展开,在湖北省建设厅的直接领导和主持下,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承担了具体的编制工作。
本规划的基本宗旨是全面贯彻和实施《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所确立的城镇化战略,提出符合湖北实际、显示湖北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城镇体系构架,以带动和支撑湖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努力使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的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发〔2020〕2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12月31日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进一步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把握发展要求,构建全域发展新优势(一)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
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向,把握“高”和“新”的定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到2025年,全省国家高新区达到14家、省级高新区超过30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超过2.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园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左右,每万名从业人员当年专利申请量超过300件,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引领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二)强化自创区创新引领。
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与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大胆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实现自创区与自贸区改革举措的深度叠加、改革创新功能的有机融合,加快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加快建设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撑武汉创建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湖北省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三月目录一、湖北省情概况 (1)二、上轮规划回顾 (2)(一)主要目标实现程度 (2)(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3)(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3)(四)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4)三、规划编制过程 (5)(一)准备工作 (5)(二)专题研究 (5)(三)规划大纲 (6)(四)规划成果 (6)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6)(一)经济发展目标 (6)(二)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7)(三)地均产出和投资强度 (8)五、规划指标有关说明 (9)(一)《全国纲要》下达湖北省的规划主要指标 (9)(二)四项远期规划指标的确定说明 (10)(三)农村居民点规划目标说明 (10)(四)各市(州)用地指标的分解 (11)六、关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12)(一)分区原则 (12)(二)分区方法 (12)(三)分区结论 (12)(四)分区用地配置 (13)七、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13)(一)环境现状分析 (13)(二)规划方案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15)(三)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引致的不良环境影响 (17)(四)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17)八、其他有关问题的说明 (17)(一)土地利用基础数据 (17)(二)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衔接 (18)(三)机动指标管理 (18)(四)术语解释 (19)九、附表 (19)附表1:湖北省分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006~2020年) (19)附表2:湖北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览表(2006~2020年) (19)一、湖北省情概况湖北省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
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
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弃渣资源化利用方案研究——以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为例

第51卷增刊(2)2020年12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51,Supplement (Ⅱ)Dec.,2020收稿日期:2019-11-07作者简介:仲康,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环境工程设计工作。
E -mail :1506362107@qq.com文章编号:1001-4179(2020)S2-0151-04弃渣资源化利用方案研究———以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为例仲康,刘晖,黄斌,王苑,童迪(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0)摘要:国内生产建设项目弃渣一般通过工程自身利用、布置大型弃渣场、集中运至受纳场等方式来处理,而国外已经采取诸多措施旨在提高并扩大土石方弃渣、建筑垃圾等的回收利用,实行跨区域行业弃渣资源化利用。
以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矿建材料的需求和新形势下矿建材料供求的发展趋势,在充分分析开挖料物质特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借鉴三峡工程弃渣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弃渣物料的需求,提出了生态造景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石料商品化销售利用等3种弃渣资源化利用方案,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弃渣;资源化利用;三峡水运新通道;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中图法分类号:TV49文献标志码:A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20.S2.0391研究背景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十八大以来,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无废城市”等一系列环境保护行动相继展开。
大型生产建设项目通常会产生大量弃渣并存在弃渣处理的问题,国内工程弃渣一般通过工程自身利用、布置大型弃渣场、集中运至受纳场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1-3]。
当前的研究重点也主要着眼于弃渣合理利用于本工程和弃渣场防护方案,而国外诸如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从区域协同、资源化、可持续、多渠道等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采取法律制度和技术创新等措施[4-6],旨在提高土石方弃渣、建筑垃圾等回收利用率。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2.20•【字号】鄂发改地区[2020]472号•【施行日期】2020.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鄂发改地区[2020]47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经报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12月20日湖北省关于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意见为发挥湖北省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和内陆市场中心优势,抢抓产能向内陆市场转移的重大机遇,推动湖北省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就促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优势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培育新形势新阶段下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开放合作新平台,把湖北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打造国内大循化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开放发展。
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服务;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
——坚持科学布局,产业集聚协调发展。
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引导产业集聚,合理确定产业承接重点;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间产业科学布局、有序承接和错位发展,与周边地区良性竞争,实现互利共赢。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2.01.24•【字号】鄂交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州交通运输局,省港航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2022年1月24日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现代化水运体系,是湖北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现“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的客观要求。
根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湖北水运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等级航道和重点港口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航运服务功能,推进水运绿色平安发展,持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水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8.8亿元,内河航道通航里程8667公里(高等级航道209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4.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02万标箱。
“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
主要成就体现在七个方面:1.高等级航道建设快速推进,互联互通的水运骨架初步形成全省航道里程9067公里(含长江1038公里),可通航里程总计8667公里,居全国第五位。
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090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24%,互联互通的水运骨架已初步形成。
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维护水深达到3.5米,城陵矶至武汉段维护水深达到4.2米,武汉以下至安庆段6米深水航道工程基本建成,长江“中梗阻”瓶颈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
襄樊火电厂三四期工程、
湖北大别山火电厂二期、
武汉关山垃圾发电厂、
应城热电厂、
安陆电厂;
仙桃等秸秆电厂;
大畈核电厂;
环保设施
孝感市城区第三水厂;
随州市双桥水厂;
随州市淅河水厂;
宜昌市三水厂扩建;
荆门市沙洋城区二水厂
恩施市龙凤水厂;
赤壁市第四水厂;
黄梅县经济开发区水厂;
武汉市江夏区污水处理厂
郧县茶店镇污水处理厂;
郧县安阳镇污水处理厂;
郧县杨溪镇污水处理厂;
郧县五峰镇污水处理厂;
郧西观音镇污水处理厂;
竹溪蒋家堰镇污水处理厂;
竹溪水坪镇污水处理厂;
竹山宝丰镇污水处理厂;
房县门古镇污水处理厂;
丹江口习家店镇污水处理厂;
丹江口浪河镇污水处理厂;
丹江口市污水处理厂;
十堰市东部污水处理厂;
罗田县污水处理厂;
红安县污水处理厂;
麻城市污水处理厂;
浠水县污水处理厂;
蕲春县污水处理厂;
武穴市污水处理厂;
龙感湖污水处理厂;
黄冈市黄州新区污水处理厂;
黄冈市黄州火车站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黄冈市禹王污水处理厂;
潜江市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潜江市竹根滩、周矶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荆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
荆州市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监利县城区污水处理厂;
沙洋县污水处理工程;
天门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十堰市神定河污水处理厂
十堰市区西部污水处理厂;
十堰市东部污水处理厂;
丹江口市武当山镇污水处理厂;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污水处理厂;
郧县城关镇污水处理厂;
丹江口市坝上污水处理;
郧西城关镇污水处理厂;
竹山城关镇污水处理厂;
竹溪城关镇污水处理厂;
房县大木厂污水处理厂
野三关污水处理厂;
兴山县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秭归县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军山污水处理厂;
南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
樊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宜昌市临江溪污水处理厂;
宜昌市小亭污水处理厂;
宜昌市点军污水处理厂;
宜昌市西坝污水处理厂;
神农架林区松柏污水处理厂;
随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
随州市河西污水处理厂;
随州市两水工业基地污水处理厂;
随州市淅河污水处理厂;
天门市仙北工业园污水处理项目;
天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鄂州市葛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扩建;
鄂州市梁子岛污水处理厂
鄂州市花湖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鄂州市太和污水处理厂;
钟祥市污水处理厂;
咸宁市永安污水处理厂;
赤壁市城北污水处理厂;
咸宁市污水处理厂;
咸宁市污水处理厂;
咸宁市污水处理厂;
襄樊市余家湖污水处理项目;
恩施市红庙污水处理厂;
黄冈市遗爱湖污水处理厂;
黄冈市污泥处理厂;
黄梅县污水处理厂;
团风县污水处理厂;
英山县污水处理厂;
汉川市城区污水处理工程;
孝昌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云梦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污水处理厂;三峡坝区三斗坪污水处理工程;秭归县杨林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兴山县南阳污水处理厂;
兴山新县城污水处理厂;
兴山新县城污水处理厂;
宜昌县城污水处理厂;
巴东县污水处理厂;
秭归县污水处理厂;
兴山新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
秭归县污水处理厂二期;
宜昌市魏家嘴污水处理厂;
宜昌市沙河生活污水处理厂;
神农架林区污水处理设施;
利川污水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