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岩石学
岩石学102自生沉积岩类分解

内碎屑——盆内弱固结或半固结的碳酸盐沉 积物被剥蚀破碎,经过再次沉积形成的碎屑。 例竹叶状灰岩。
鲕粒—呈球—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数圈规则的同 心纹层围绕一个核心组成,其核心常是一个碳 酸盐颗粒或陆源碎屑。
鲕粒直径小于2mm,大于2mm称为豆粒。 鲕粒与豆粒形成于动荡的波浪、潮汐作用环境。
在碳酸盐岩、硅质岩、磷质岩、铁质岩、铝质岩和锰质岩 中,鲕粒结构都很常见。
成因:(Ⅰ)化学沉积;(Ⅱ)灰泥重结晶。
②泥晶结构
泥晶结构—化学或生物化学作 用沉淀形成的碳酸盐岩,形成 于低能环境。
注意: “泥”指粒度,而非成分!
③生物骨架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由原地造礁生物、粘结生物与充填 孔隙的颗粒、灰泥与亮晶胶结物构成。
具有生物骨架结构的岩石有: Ⅰ、骨架岩——灰泥杂基、胶结物、生物碎屑等充填
①化学成分
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aO、MgO和CO2,其 次有Si、Ti、Al、Fe、K、Na等的氧化物。
②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为碳酸盐矿物,其次为陆源碎屑和其 它自生矿物。
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为文石、方解石、少量 白云石。其中文石为准稳定矿物,在成岩中逐 渐变为方解石
原生或准同生白云石属准稳定矿物,也逐渐变 为有序性良好的白云石。
(OH)3、一水铝石AlO(OH)。此外有粘土、 石英、玉髓、重矿物及自生方解石、沸石、铁 质矿物。 三水铝石呈结核状、豆状、鲕状集合体。 一水铁铝石呈隐晶质或胶状,一水硬铝石呈结核 状、鳞片状块体。 ③成因—风化成因(红土型)与沉积成因。
2、铁质岩
①富Fe,此外有Mn、V、Ni等。 ②矿物成分有铁的氧化物(如褐铁矿)、硫化物(
SiO2、粘土、方解石、白云石、海绿石等。 ③沉积环境主要为局限浅海、潮间带、滨海带等
沉积岩资料(完整)

名词解释: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风化作用:就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载荷——流体中除流体本身之外所包含的全部物质。
牵引流——由流体的流动来携带载荷移动。
如河流、波浪。
重力流—流体与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流体,它的流动主要是由于作用于高密度流体的重力所引起的。
牛顿粘滞定律(内摩擦定律)—在流体二元平行直线运动中,内摩擦力F 的大小与流速梯度du/dy和两个流层的接触面积(S)成正比。
F =μ·du/dy·S τ=F/S=μdu/dy式中τ为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du/dy为流速梯度,μ为动力粘滞系数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τ随du/dy变化,μ为定值。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μ不是常数。
沉积分异作用:母岩的风化产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特性,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按一定顺序沉积下来浊流:是一种高密度的流体,常以体积巨大的块体进行运移,故又称为密度流或块状流。
由浊流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叫浊积岩,它是一个成因概念,不代表某种岩石类型,而是岩石组合。
沉积期后作用:沉积物形成以后转变为沉积岩,到沉积岩的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前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或作用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在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即原生构造。
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层系又称丛系:是由成分、结构和产状上相同的许多细层组成的。
沉积岩岩石学

• 温度的变化
• 岩石为热的不良导体,白天升温、晚上 降温,导致内部温度的差异,使岩石内 部产生引张力,使岩石产生裂缝;
• 岩石是不同矿物的集合体,不同矿物的 热膨胀系数不同,岩石升温产生不均匀 膨胀,使岩石产生裂缝。
• 同种矿物,由于矿物排列的方向不同, 也会产生差异膨胀,从而导致岩石开裂。 结果使岩石层层剥落
的生长和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物理 风化和化学风化 。
沉积岩岩石学
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即岩石和矿物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
不稳定矿物
次稳定矿物
稳定矿物
橄榄石 辉石、角闪 石 基性斜长石 白云石 方解石 金属硫化物
白云母 钾长石 中酸性斜长石 黑云母、伊利石 磁铁矿、磷灰石 榍石、十字石、石 榴子石
沉积岩岩石学
物理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碎屑沉积物,分为:
砾质沉积物——砾级碎屑 > 30%,以岩石碎屑为主。 砂质沉积物——砂级碎屑 > 50%,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主。 粉砂质沉积物——粉砂级碎屑 > 50%,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 泥质沉积物——泥质 > 50%,以粘土矿物为主。
砾质
砂质 砂质
沉积岩岩石学
Sedimentary Petrology
沉积岩岩石学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沉积岩形成过程 1、原始物质提供阶段 2、搬运和沉积阶段 3、成岩阶段
第二章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一、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颜色 二、沉积岩的构造 三、沉积岩分类
第三章 主要岩石类型 一、陆源碎屑岩类 二、自生沉积岩类
沉积岩岩石学
③ 不溶残余物质---粘土 高价铁、锰等氧化物、有机质……
(2)火山喷发或喷气 (3)陨石和宇宙尘
沉积岩岩石学

岩浆岩抗压强度:1200-2200 kg/cm2
沉积岩抗压强度:700-1000 kg/cm2
此外岩石孔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也同样会造成 岩石的裂解
•化学风化作用
•类型: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
氧化作用
FeS2+7.5O2+H2O=FeSO4+H2SO4 (黄铁矿)
4FeSO4+2 H2SO4+O2=Fe2(SO4)3+ 2H2O 2Fe2(SO4)3+9H2O=2 Fe2O3•3H2O +6 H2SO4
他们共同组成了地壳,但它们在地壳中的 分布和数量都是很不均一的 。
三大类岩石之一——沉积岩
沉积岩 在地表或近的条件下,由母岩风化剥蚀的的产物, 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岩石,以及由化学作用形成 的岩石。
三大类岩石之二——岩浆岩
岩浆岩 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又可分 为两类: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若岩浆 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 的岩石叫侵入岩; 若岩浆喷出地表冷 凝形成的岩石叫喷 出岩。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结构:一般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或碎屑个体本身的 特征。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碎屑颗粒的大小、磨圆度和分 选性(即大小均一度)等,反映了沉积岩的搬运距离、 搬运介质条件,研究岩石的结构就可以追溯它们的 形成环境,判断形成时的地质背景和地理环境,了 解形成时的、古地理古气候条件等。
岩石构造:是指由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整体排列
尽管把引起风化作用的动力方式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 物作用,但是自然界没有任何地方的风化作用是以一种独 立的方式进行的
1 影响风化作用的内在因素
•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中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与变质岩:形成于地表深处高温高压环境,当暴 露地表,矿物显得不稳定,易于风化破坏
09 沉积岩岩石学

(三)陆源碎屑岩描述参数
陆源碎屑岩分布广泛,因 此,如何对陆源碎屑岩进行描 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陆源碎屑岩的描述参数有颜色、 结构、构造、物质成分、颗粒 大小。
第三节
内源碎屑沉积岩
组成内源沉积岩的物质主是直接来自 沉积盆地的溶液或沉积场所的溶液之内, 是沉积介质中的溶解物质经化学或生物化 学作用沉淀的,但它们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之后,除少部分可在原地固结成岩之外, 大多数都要在盆地内经受波浪、潮汐和水 流、重力等作用,发生短距离的搬运和再 沉积。
承德避暑山庄2000年干旱枯水
Raindrop imprint(雨痕) imprint of salt crystals(食盐假晶)
可用于判定地层面向的原生构造
粒序层理 板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
生物遗迹 泥 裂
枕状熔岩
(二)火山碎屑岩类
火山碎屑岩是指由火山作用所形 成的各种火山碎屑物质经堆积、 胶结、压紧或熔结而形成的岩石。 火山碎屑岩的成分包括两部分, 即火山碎屑物和胶结物,胶结物 可以是部分火山灰分解形成的物 质,也可以是部分熔岩或沉积物。
(4) 泥岩类
1)一般特征
泥质岩亦称粘土岩,它是由小于0.004 mm的陆源
碎屑和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
绝大多数的泥质岩是由母岩化学分解后产生的粘
土矿物经机械沉积而成,只有极少数泥质岩是凝 灰岩在成岩过程中蚀变而成的。
除主要成分粘土矿物外,常有陆源碎屑矿物和自
生矿物,如褐铁矿、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
3、次生矿物: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矿物, 如黄铁矿风化相成的褐铁矿、碎屑长石风化而成的高 岭石等
第二节
外源沉积岩类
(一) 陆源碎屑沉积岩
1 、陆源碎屑岩类的物质成分
沉积岩石学

沉积岩石学沉积岩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常指形成于水域环境中的岩石。
它由碎屑物、胶结物及生物遗体组成,主要由颗粒组成,因此也叫颗粒岩。
按其成因分为海相和陆相两大类。
沉积岩一般是固态物质,并多以泥或泥晶质的状态存在。
它具有层状结构,通常具有清晰的层理构造,但如果成岩作用过程中生成了气孔、杏仁等晶状体时,则不具备层理构造。
在沉积岩中,泥晶质的灰岩和页岩经常含有化石,所以又称化石岩。
沉积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MgO,其中胶结物主要为钙质胶结物或硅质胶结物,生物遗体通常以碎屑物的形式存在,有些生物遗体甚至可以在沉积岩中保存成化石。
2.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与粒间孔隙构造沉积岩的层状构造,通常是在应力或张力作用下发生成岩变质时形成的,具有清楚的层理构造。
如常见的石灰岩就是在应力或张力作用下发生成岩变质时形成的,并保留了原岩的层状构造。
3.沉积岩具有生物的和物理的多样性由于地质历史上的长期演化过程,生物进化繁衍产生了多种生物,生物死后的遗体也堆积于各处,这些遗体经过生物成因风化形成有机残骸堆积物,再经过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生物遗体有细菌、藻类、底栖生物、浮游生物、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等。
沉积岩具有非均质性和层理性。
沉积岩中的颗粒或生物碎屑之间无明显界线,因而颗粒或生物碎屑之间的界线亦即粒间孔隙是多种多样的,正是这些孔隙使沉积岩成为多孔介质。
例如石灰岩中的孔隙为薄膜状,大理岩中的孔隙呈分散状或柱状。
5.沉积岩具有多样性,但不均匀性及有些特殊性1.同一矿区或矿田内,不同的建筑群体采用同一类型的岩石; 2.用一套工艺方法采集到同一种建筑用石材,但在有关标准中,这种石材被列为特定的建筑用石材。
3.在不同的场合,同一种建筑用石材所要求的建筑等级不同。
4.在不同场合,同一种建筑用石材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或技术要求。
5.同一种建筑用石材,其形成过程和用途不同,则价格可能有很大差异。
沉积岩可划分为三大类:( 1)海洋沉积岩:包括滨海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和火山岩;( 2)湖泊沉积岩:包括淤泥质粘土岩、硅质灰岩和石膏;( 3)沼泽沉积岩:包括泥炭、腐泥和泥炭化的草皮、泥炭化的植物根茎。
沉积岩石学

名词解释:2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petrology)是研究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科学。
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及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化。
3风化作用: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4风化壳/风化带:由残余物质自称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5层流:是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的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现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6紊流:是一种充满了漩涡的急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苏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7雷诺数(Re):判别层流和紊流的准则。
表示惯性力与粘带力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数值,为一无量纲数。
(当Re为1左右时,流动呈层流型,当Re大于40时,则出现“卡门涡街”,这时的流动叫做紊流或涡流。
)8弗劳德数(Fr):在明渠水流中,按流动强度的不同可出现急流、缓流和临界流3种流态,这3种流态的判别标准是弗劳德数。
表示惯性力与重力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
9牵引搬运/牵引作用:能使碎屑物质作底负载移动的各种作用的总称。
牵引流的搬运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流体作用于碎屑颗粒上的推力(即牵引力),另一个是载荷力(或负荷力)。
10牵引流:符合牛顿流体定律,属静水流作用的流体,能沿沉积床底搬运沉积物,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起运动,如河流、风流、波浪流等。
11沉积物重力流:非牛顿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重力流。
等深流:是由于地球旋转的结果而形成的温盐环流,这种底流平行于海底等深线作稳定低速流动,主要出现在陆隆区。
浊流:是深水沉积物重力流的一种类型。
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体。
内波:是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是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
沉积岩石学

第一章绪论1.沉积岩的概念: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之一。
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生物来源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搬运和沉积的方式:1)物理搬运和沉积作用 2)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3)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3.沉积岩中矿物成分的特征:1)高温矿物罕见 2)低温矿物富集3)特有的自生矿物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1.风化作用概念: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因温度的变化,水以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的作用以及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地壳表层的岩石处于不稳定状态,逐渐遭受破坏,转变为风化产物的过程。
2.分类:按性质分: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③生物风化作用3.元素迁移序列4.岩石风化程度1)石英:石英在风化作用中稳定性极高,它几乎不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一般只发生机械破碎作用。
2)长石:风化稳定性仅次于石英,在长石类矿物中,钾长石的稳定性较高,多钠的酸性斜长石次之,中性斜长石又次之,多钙的基性斜长石最低3)云母:白云母的抗风化能力较强,黑云母的抗风化能力较弱4)铁镁硅酸盐矿物,抗风化能力较差。
稳定性:橄榄石<辉石<角闪石5)碳酸盐矿物:稳定性低,易溶于水;干旱条件近源快速堆积可形成岩屑6)粘土矿物:很稳定(自身是在风化条件下或沉积环境中生成)7)硫酸盐矿物、硫化物矿物、卤化物矿物:风化稳定性差,最易溶于水8)岩浆岩及变质岩中的一些次要矿物或副矿物:差别很大5.为什么造岩矿物风化稳定性差别如此之大?1)造岩矿物分化分异作用2)矿物的结晶温度(鲍文反应序列)3)矿物的晶体化学性质6.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性:机械破碎阶段饱和硅铝阶段酸性硅铝阶段铝铁土阶段7.母岩风化产物:1)碎屑残留物质:主要是母岩的岩屑和矿物碎屑,在风化作用的第一阶段最为发育 2)新生成的矿物:主要指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一些矿物,如水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蛋白石、铝土矿、褐铁矿等 3)溶解物质:主要是指母岩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溶解的那些成分,如Cl、S、Ca、Na、Mg、K、Si、Fe、Al、P等8.风化壳概念:由风化残余物质(包括碎屑残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风化矿物)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叫风化壳或风化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3 mm:砂岩
砂 2-1 mm 岩 1- 0.5 mm
巨粒砂岩 粗粒砂岩
——
0.5-0.25 mm 中粒砂岩
0.25-0.063 mm 细粒砂岩
泥
岩 0.063-0.004 mm:粉砂岩 系 列 小于0.004 mm:泥质岩
B.砂岩成分分类
三端元分类:石英、长石、岩屑
1 石英砂岩英砂岩:石英含量大于90%,多在95%以上
次长石砂岩:长石5-25%,石英低于95% 长石砂岩:长石含量大于25%,石英含量小于75%,
岩屑少于长石
次岩屑砂岩:岩屑5-25%,石英低于95% 岩屑砂岩:岩屑含量大于25%,可多于60%,石英少
铝质岩 铁质岩 锰质岩 磷质岩 硅质岩 碳酸盐岩 蒸发岩 可燃有机岩
沉积岩矿物成分成因
1、陆源碎屑矿物:从母岩中继承下来的一部分矿物
2、自生矿物:在风化-搬运-沉积-成岩作用中新形成的
矿物。如粘土矿物、沉积的铁铝锰矿物、白云石、方解 石和盐类,在岩浆岩中缺乏。一般情况下,是由母岩产 生的溶解物质化学沉淀形成的,对碎屑物质起胶结作用
粘土岩类:主要由母岩化学风化产生的粘土 经机械沉积而成,少部分可能是化学沉积的。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由母岩化学风 化形成的溶液经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积而 成。
上述三大类分类法,是过去我国较为流行的沉积 岩的分类,主要是以沉积作用方式和岩石成分为 依据的分类。
这种分类对于沉积岩的物源表示含糊 不清,所以现在按沉积物的来源将沉 积岩分类。
质角砾岩 复成分砾岩: 3)按成因的分类:滨海砾岩、冲积扇砾
岩、河流砾岩、冰川角砾岩、岩溶角砾岩、 盐溶角砾岩。
陆源碎屑沉积岩的分类
砾 岩 粒度大于2mm
大于256 mm:巨砾岩 256-64 mm: 粗砾岩 64-4 mm:中砾岩 4-2 mm:细砾岩
砾岩
(2)砂岩类
粒度为2—0.063毫米的陆源碎屑 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称为砂 岩。砂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岩石, 约占沉积岩总量的1/3,仅次于 泥质岩而居第二位。
沉积盆地的溶液或沉积场所的溶液内,是溶液 中的溶解物质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的
沉积岩类型
外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陆源碎屑岩
砾岩>2 mm 砂岩2-0.063 mm 粉砂岩0.063- 0.004 mm 泥质岩<0.004 mm
火山碎屑岩
集块岩>64 mm 火山角砾岩64 -2 mm 凝灰岩<2 mm
碎屑物质
陆源碎屑岩的碎屑物质,可占整 个岩石的50%以上,是陆源碎屑 岩的特征组份。它们主要来自盆 地之外,是从陆地上搬运来的, 故又称陆源碎屑。它们是物理风 化和机械搬运沉积的产物,可分 为矿物碎屑、岩石碎屑两类。
矿物碎屑
在陆源碎屑岩中常见的 碎屑矿物有20多种,但每 种岩石中主要的碎屑矿物 常不超过3-5种,最主要的 矿屑矿物是石英、长石、 云母。
砂岩的碎屑成分
砂岩的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长 石和岩屑三种,在大多数砂岩中, 石英都是最主要的碎屑,它是最 稳定的组份。长石和岩屑在表生 条件下较易破坏。
成分越单纯(石英含量高),成 熟度越高。
1)砂岩的分类
A. 粒度分类:
2 mm>巨粒>1 mm > 粗粒>0.5 mm>中粒 >0.25 mm >细粒 >0.063 mm
第九章 沉积岩
沉积岩及其特征 外源沉积岩类 内源沉积岩类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第一节 沉积岩及特征
1 、沉积岩的定义
沉积岩是是常温常压下, 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 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 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 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2、沉积岩的分类
A 以沉积作用方式和岩石成分为依据
碎屑岩类:主要由母岩物理风化及火山喷发 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机械沉积作用而成。
最普遍的自生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分别形成石灰岩、白云岩
3、次生矿物: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矿物, 如黄铁矿风化相成的褐铁矿、碎屑长石风化而成的高 岭石等
第二节 外源沉积岩类
(一) 陆源碎屑沉积岩
1 、陆源碎屑岩类的物质成分
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主要由碎 屑物、化学物质、基质(杂基)三 部分组成。
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类型
B 按沉积物的来源分类
(1)外源沉积岩类 其组成物质主要来源于 沉积盆地之外的沉积岩,包括母岩风化后形成 的陆源碎屑物质和粘土矿物及火山喷发作用形 成的火山碎屑岩:
陆源碎屑岩类 由陆源碎屑物质和粘土矿物 组成的岩石;
火山碎屑岩类 (2)内源沉积岩类 其组成物质主要直接来自
2)泥质岩的主要类型
粘土 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泥 质岩
泥岩和页岩: 红色页岩、黑色页岩、炭
质页岩、硅质页岩、钙质 页岩。
3)泥质岩的地质意义
岩石碎屑
是指母岩破碎后的岩石碎块,它们 直接反映母岩的性质。岩屑一般代 表了母岩风化不彻底、搬运近、沉 积块的特征,若岩石中岩屑含量高, 一般可说明岩石的矿物成熟度低。
2. 陆源碎屑沉积岩的分类
砾岩 砂岩 泥岩
(1)砾岩类
1)按砾石大小的分类:巨、粗、中、细 2)按砾石成分的分类: 单成分砾岩: 石英质砾岩,碳酸岩
于75%,长石含量低于岩屑
Quartz sandstone Arkose
Graywacke Lithic sandstone
石英砂岩
长石砂岩
杂砂岩
岩屑砂岩
砂岩的成分分类
(3) 粉砂岩类
粉砂岩是0.063—0.004毫米的陆源碎屑 占50%以一的沉积岩。粉砂岩的碎屑 成分以石英为主,常含数量不定的白 云母。长石和岩屑都较少见。粉砂岩 多呈薄层状,常具微细的水平层理和 微小波状层理,这种层理常由颗粒组 细不同而显现。粉砂岩与泥质岩的差 别在于断口较泥质岩粗糙,不显贝壳 状,触之无滑感,不易被水泡软,无 可塑性。
(4) 泥岩类
1)一般特征
泥质岩亦称粘土岩,它是由小于0.004 mm的陆 源碎屑和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
绝大多数的泥质岩是由母岩化学分解后产生的粘 土矿物经机械沉积而成,只有极少数泥质岩是凝 灰岩在成岩过程中蚀变而成的。
除主要成分粘土矿物外,常有陆源碎屑矿物和自 生矿物,如褐铁矿、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