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
第二课基础图案-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蝴蝶有变幻奇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状,但它们都拥有特征统一的外形;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它来源于自然.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变化即多样性、差异性;统一即同一性,一致性。
图案的变化是追求各部分的区别和不同,图案的统一是追求各部分的联系和一致。
变化是指图案不同的构成因素:大小、方圆、长短,粗细、冷暖、明暗、动静.疏密等;一是指这些因素之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这是两幅表现同一种植物的图案作品,左边所示的图案轻柔、纤巧,用线松软、自然;右边所示的图案厚重、饱满,用线严谨,刚挺。
它们分别以不同的语言奠定了各自的风格基调,构成了花、叶、茎造型形式的统一,而在各自统一的形式中.花、叶、茎又有大小、方向及形态的多样性变化,使图案效果看起来丰富而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人类对对称的形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并创造了无数具有对称形式的物体,如:建筑、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对称与均衡是图案最基本的两种组织、构成形式。
对称体现了静感与稳定性,具有端庄,安定的美;均衡则表现了动感和变化性,具有生动、活泼的美。
图案的对称是以假设的中心点为依据,向左右、上下两方或四周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使图形产生整齐、庄重、平稳的效果。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图案的均衡是以假想的重心为支点,在视觉上保持重心周围纹样量的均等,由形的对称变为量的对称,变化中求稳定。
均衡运用纹样的虚实、疏密、动势和色彩进行对比照应处理,在组织上有较大自由度,变化更为丰富。
三、条理与反复自然中的万物看似繁杂纷乱,实则井然有序,从植物的生长、构造(如谷物的排列、花叶的轮生构造)到动物的皮毛斑纹(如斑马条纹、鸟类羽毛、鱼鳞罗列).以及田园的分布、山峰的脉络等,只要细细观察,随处可发现它们极具规律性,秩序化和循环反复的美。
基础图案试题及答案

基础图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基础图案中,哪种形状被称为“基本形”?A. 圆形B. 正方形C. 三角形D. 长方形答案:C2. 在图案设计中,对称性是指图案的哪一方面?A. 色彩B. 形状C. 位置D. 纹理答案:C3. 下列哪个不是基础图案设计的原则?A. 统一性B. 对称性C. 多样性D. 随机性答案:D4. 基础图案设计中,哪种方法可以增加图案的动感?A. 重复B. 对称C. 渐变D. 交错答案:D5. 在图案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色彩的对比B. 色彩的和谐C. 色彩的明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基础图案设计中,______是指图案在一定方向上重复排列。
答案:重复2. 图案设计中,______是指图案在形状、大小、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答案:变化3. 基础图案设计中,______是指图案在视觉上的平衡感。
答案:平衡4. 在图案设计中,______是指图案在色彩上的协调和统一。
答案:色彩和谐5. 图案设计中,______是指图案在形状上的对称或相似。
答案:对称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基础图案设计中重复与变化的关系。
答案:在基础图案设计中,重复与变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元素。
重复是指图案在一定方向上重复排列,形成统一和规律性,而变化则是指图案在形状、大小、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增加图案的趣味性和动感。
两者结合可以创造出既有规律性又有变化性的图案,使设计既统一又富有变化。
2. 描述基础图案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原则。
答案:基础图案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原则主要包括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以及色彩的明度。
色彩对比可以增强图案的视觉效果,使图案更加鲜明和突出;色彩和谐则是指图案中色彩的搭配要协调,避免过于强烈的对比,使图案看起来更加舒适和美观;色彩的明度则是指图案中色彩的明暗程度,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可以影响图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基础图案 (图案构成骨架)

正方形
长方形
梯形
菱形
多边形
三角形 正圆形
椭圆形
异形
• 适合纹样的基本骨架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 a、方形骨架 b、圆形骨架 c、对角线形骨架
• d、田字形骨架 e、米字形骨架
• 根据这五种基本骨架形式还可以扩展出: • 方形加圆形 对角线加方形 田字加方形
• 对角线加圆形 田字加圆形 米字加圆形
上下转换排列 • c、倾斜式 • d、波折式
上下错位排列 e、双合式
波折式
• B、四方连续: • 四方连续是指一个基本单位向上下、左右多
方向重复、排列。 不受外形限制,可以向四周无限延长的图形。
• 2、适合纹样构成骨架
• 适合纹样是由单独纹样发展而来的,它是指图形的 变化受到了外形的限制,随外形的变化而变化的图 案。
图 案
装饰图案的基本构成骨架
• 单独纹样是组成图案的基本纹样单位。具有相对
完整性和独立性。
1、单独纹样的构成骨架:
a、对称形骨架
b、均衡形骨架
2.连续纹样:(二方连续)
• A、二方连续:是指一个基本单位,单方向的重复排 列、延续发展并形成一种装饰带纹样。
a、水平式
单向排列
双向排列
交错排列
• b、立式
• 还可以打碎组合:
• 田字加圆形
对角线加方形
田字加方形
• 构图方式 :
• • a、旋转式 • • • • b、放射式 •
连续旋转
相对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旋转 向心放射 背心放射 离心放射 旋转放射
适合纹样是由单独纹样发展而来的它是指图形的变化受到了外形的限制随外形的变化而变化的图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多边形三角形正圆形椭圆形异形a方形骨架b圆形骨架c对角线形骨架d田字形骨架e米字形骨架方形加圆形对角线加方形田字加方形对角线加圆形田字加圆形米字加圆形田字加圆形对角线加方形田字加方形b放射式离心放射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图案的应用非常广泛:室内装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都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本课程通过系列的授课,使学生了解、熟悉国内外图案艺术的历史及其现况,获得有关图案设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临摹、写生变化等多种方式的训练,逐步掌握图案的基本设计规律、胜任简单的图案设计工作。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第一部分:图案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一)中国传统图案部份:1) 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纹样;2)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3) 春秋呀国时期的青铜器、漆器、玉器与织乡;4)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帛画、织绣等;5) 魏晋南北朝的装饰艺术;6) 唐代的装饰艺术;7) 宋、元时期的装饰艺术;8) 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9) 当代民间图案。
要求:了解彩陶、青铜器、漆器、瓷器、民间图案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能说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的特征。
并在蜡染、剪纸、泥塑、陶艺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二)外国传统图案风格:1) 埃及图案艺术2) 希腊、罗马图案艺术3) 波斯、印度图案艺术4) 日本、朝鲜图案艺术5) 非洲、美洲、大洋洲土著图案艺术。
要求:了解外国图案艺术的特色,能通过所提供的范图对比,能简叙世界几大区装饰图案艺术特点。
并在壁挂设计、纺织等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二部份:现代图案设计及其基本设计规律一)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1) 单独纹样:对称与均衡2) 适合纹样:形体适合、角隅适合、边缘适合 3) 连续纹样:二方连、四方连二)现代图案设计赏析1) 点视图案2) 线视图案3) 文字图案4) 维变图案5) 剪影图案6) 重迭图案7) 复合图案8) 换置图案9) 散集图案10)共生图案要求:把握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结合现代图案设计赏析课程,制作命题作业。
第三部分:图案素材的收集、绘制、变化 1)写生图案2)临变图案3)技法与肌理的变化4)色彩配置变化要求:进行户外写生,之后进行变化、处理,能综合运用比前所学的课程进行图案设计工作。
基础图案入门-花卉篇

LOGO
LOGO
LOGO
LOGO
聋中专工艺美术花卉图案作品选登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谢谢观赏
再见
LOGO
装饰花卉变化的目的有三点
• 一是特点更强,更典型;
Hale Waihona Puke • 二是形象更美更理想,装饰性更强;
• 三是符合工艺制作的要求,利于投入生产。
LOGO
装饰花卉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四种
• ●修饰法:将自然写生素材中不规则的部分规则化,繁琐 类同的部分进行简化,再进行适当的美化加工,如在形、 线方面给予一定的装饰。 • ●概括法:这是最基本的变化法。概括不是粗制滥造,不 是简单的少画,而是一种简化提炼,是艺术的再创造。 • ●夸张法:夸张是装饰变化的重要手段,它与概括法是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手段的两个方向。夸张的前提是 概括,概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夸张。 • ●添加法:装饰变化手段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添加一些具 有特征、理想的装饰纹样,使得图案更理想完美,装饰效 果更强。
单独纹样的格式与技法1
1.对称式:即以中 心点或线为轴,分 为不同的对称形式, 有左右对称式、上 下对称式和上下左 右对称式等。对称 式的特点为较平稳、 有节奏感、装饰性 特强。
LOGO
单独纹样的格式与技法2
2.均衡式:是一 种自由组合的 纹样格式,不 求对称,只求 构图、造型均 衡平稳、韵律 感强、自由生 动.
LOGO
写生与技法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 的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写生 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 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 点,所以要注意区分。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 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 (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 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 长特征。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 加深记忆。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 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 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
基础图案(高起专)

15. (单选题) 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不受骨骼的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形状隐显色彩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是 (本题2.0分)A. 密集构成B. 对比构成C. 发射构成D. 重复构成答案: A解析: 无16. (单选题) ()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本题2.0分)A. 原子B. 分子C. 细胞D. 基本形答案: D解析: 无17. (单选题) 印度国家代表性的植物图案是( )(本题2.0分)A. 指纹草B. 石榴纹C. 杉树纹D. 莲花纹答案: C解析: 无18. (单选题) 一幅图案作品所展示出的总的色彩面貌称为( )(本题2.0分)A. 色彩B. 色调C. 色系D. 色差答案: B解析: 无19. (单选题) 平中求奇、静中见动的图案组织法则是( )(本题2.0分)A. 正面对成B. 片面对称C. 相对对称D. 绝对对称答案: C解析: 无20. (单选题)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采用的构图方式是( )(本题2.0分)A. 立视体构图B. 侧视体构体C. 平视体构图D. 正视体构图答案: C解析: 无21. (单选题) 图案设计的发展的大趋势是( )(本题2.0分)A. 抽象化B. 变形化C. 职业化D. 个性化答案: D解析: 无22. (单选题) 图案可分为基础图案和专业图案是按( )(本题2.0分)A. 造型风格B. 造型性质C. 空间形式D. 构成形式答案: B解析: 无23. (单选题) 图案一词,20世纪初从下列哪个国家传入我国( )(本题2.0分)A. 日本B. 美国D. 新加坡E. 英国F. 马来西亚答案: A解析: 无24. (单选题) 矛盾链接是指利用()在平面中空间方向不定性,使形体矛盾链接(本题2.0分)A.直线、曲线、折线B.直线、水平线、折线C.直线、曲线、垂直D.相交线、曲线、折线答案: D解析: 无25. (单选题)平面构成是的基础(本题2.0分)A. 素描C. 平面设计D. 音乐答案: C解析: 无26. (单选题)平面形态的种类包括有机形、无机形和(本题2.0分)A. 非人工形B. 偶然形C. 人型D. 可见形答案: B解析: 无27. (单选题)平面构成是指(本题2.0分)A. 是指在三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B. 是指在两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C. 是指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D. 是指在两维的“立体”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答案: B解析: 无28. (单选题)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本题2.0分)A. 平面构成B. 素描C. 面D. 油画答案: C解析: 无29. (单选题) * 在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元素的点_____(本题2.0分)A. 有位置而无大小和形状B. 有位置、大小和形状C. 无位置、大小和形状D. 无位置而有大小和形状答案: A解析: 无30. (单选题) 平面构成的产生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其他几种构成形式共同起源于造型艺术运动中的构成主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和战后初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基础图案全PPT课件

.
63
USA cotton 种 植、销售、研 究机构
Germany Publishing House of nature
.
英国惠立 斯药厂
64
切断组合法
▪ 也成为打散重构法,它的原理是强调物质 重新组合作用,就像木料先锯成板,然后 再用板组合成家具,原来的木料“形象” 就转化变成新的形态。
▪ 切断组合法,给装饰设计带来比较新的意 境和情调,他的创意性更强,同时也给人 们的造型思维开辟新的途径。
.
15
.
16
.
17
平衡 :
▪ 也称均衡,在假设的中心点或中 轴线左右或周围配置不等形、不 等量或不同色的纹样组合。是一 种不对称的心理平衡形式。
.
18
.
19
3.节奏与韵律
▪ 节奏: 节奏本身是音乐上的名词,在图案里,线条、 块面、色彩形式的规律性排列,同样能取得节 奏的效果。是人们的视线在时间上所作的有秩 序的动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造型、 色彩等元素的交替或重复出现,就给人以强弱 有致、舒缓有序的节奏感。也就是说,一个基 本元素、单位或纹样组合的反复和连续的展现 或使用,是使装饰图案产生节奏效果的主要原 因,比如有规律的相同形态的重复,形成强烈 的节奏感。
.
56
.
57
.
58
.
59
创意法:
▪ 创意法主要是把一定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寓意 于一定的形象之中,来表示对某事的赞颂与祝愿。 这是民间图案常用的一种手法。我国古代图案中 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民间流传的装饰文字, “春景常安”、“黄金万两”。人们最常见的古 代图案中的龙、凤的艺术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 找不到的。龙是根据多种兽类和爬行动物的特征 组合而成的,如:鹿角、兽头、蛇身、鱼鳞、鹰 爪。凤是根据多种禽鸟的局部特征综合而成的, 如:鸡头、鹤脚、孔雀身、尾等,但给人以舒适 得体的真实感,它是人们赋予其求全美好的愿望。
图案基础第二版教学课件第一章图案的起源于发展

第二节 图案的历史衍变与发展
第二节 图案的历史衍变与发展
第二节 图案的历史衍变与发展
第二节 图案的历史衍变与发展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起为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复苏、艺术风格的形成注入了新 的活力。这一时期的图案呈现出造型古朴、形象饱满的特点。飞天(见图1-45)、莲花 (见图1-46)及忍冬草(见图1-47)为该时期图案的代表性纹样。
第二节 图案的历史衍变与发展
2.商周时期的图案
商周时期的图案在青铜器、玉器、漆器、织物等领域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以青铜 器的纹饰最为出彩。青铜器纹饰有一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最常见纹饰有:
(1)饕餮纹(兽面纹) 饕餮纹以兽面的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 下有目,较具体的饕餮纹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耳,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 和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有的饕餮纹基本上都是按这一 模式塑造的,只是动物形有所不同,如图1-20、图1-21所示。
第二节 图案的历史衍变与发展
6.隋唐五代时期的图案
隋唐五代时期是一个文学艺术成就非常高的时期,诗、书、画、歌舞等各门类艺术 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一时期的图案饱满而挺拔、简洁而有力,在装饰上讲求华丽、雍容富贵,呈现出 题材丰富、结构丰满的特点。
卷草(见图1-48)、折枝花(见图1-49)、团花(见图1-50)、宝相花是该时期 图案的主要纹样。
01
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图案概述 第二节 图案的历史衍变与发展
第一节
图案概述
第一节 图案概述
一、图案的基本概念
1.图案的起源
远古时期,在人类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石斧的雕琢,劳动工具 的美化,以及用兽骨、兽牙等制作的项链,图案便由此随着造物而产生,这些都印迹在 史前图案中。这些史前图案以壁画、岩画、地画等形式,绘制在原始人居住的洞穴内、 崖壁上或地面上得以保留至今,其中负有盛名的代表有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见图11)、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墨西哥圣弗朗西斯科山脉岩画(见图1-2),以及我 国境内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见图1-3)、宁夏贺兰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甘 肃天水大地湾地画(见图1-4)等。史前图案不仅是图案的起源,同时也是绘画艺术的 起源,代表了造型艺术史的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饰基础--图案
二 . 图案设计作用
装饰基础--图案
图案的应用
图案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都 离不开它。好的图案以其精美的造型,合理的构成,美丽的色彩装饰 着人们的生活,培养人美的审美趣味,潜移默化的陶冶人们的情操。 它非常广泛地,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推动社会 文明的进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静感与动感
动感与静感是相对的,它们来自于人们的视觉经验。一 般来说,变化的因素倾向与动感,统一的因素趋向与静感。 在构图方面,均衡的构图倾向与动感,对称的构图倾向与 静感。在线形方面,曲线趋向与动感,直线趋向与静感, 倾斜线趋向与动感,垂直线倾向与静感。在面形中,圆形 倾向与动感,方形倾向与静感。在色彩上,对比强烈倾向 动,含蓄的倾向静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均衡式
装饰基础--图案
离心式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对称式
装饰基础--图案
旋转式
装饰基础--图案
向心式
装饰基础--图案
多层式
装饰基础--图案
角隅纹样 指在带角的形状中和角隅部分装饰的纹样。 因大多与角隅 相适合,故又称为角适合纹样。 纹样的组织排列有对称的与不对称的两种形式。 纹样的组织排列有对称的与不对称的两种形式。 角隅纹样可以单独一角构成,也可对角、四角或多角构成
二、图案的背景
1、“图案”一次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图案是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 、“图案”一次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图案是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 形式,是工艺美术产品设计的基础和关键。它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 加工,使其在造型、构成、色彩等方面适合于实用和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 和装饰纹样。 2、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对图案的定义综 述为:“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 预先设计。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 样等方案的通称。” 3、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1928年提出:图案是构想图。它不仅是平面的,也 、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1928年提出:图案是构想图。它不仅是平面的,也 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 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
装饰基础--图案
(三) 干擦法 就是用较干的笔蘸色,擦出物象的结构和轮廓,它会在画面中出现飞白的效果 (四)刮色法 这是利用某种硬物、尖状物或刀状物,刮割画面,使其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的方法。 如对袭皮的处理或表现时,常常采用尖状物,沿裘皮纹理适当刮划,能表现出裘 皮的蓬松、真实感。 由于刮割法对纸张有损害,运用此法时,需考虑刮割的深度与纸张的质地与厚度, 避免划破纸张。 (五) 撇丝法 指用毛笔醮好色,将笔头分成几小撮来绘制图案形象的特殊用笔激发。 在采用此法时,笔头的分撮与形象面积的大小、线条的长短粗细关系密切。 (六)薄画法 用水彩、稀释水粉等水分较足的颜料上色后,用清水毛笔染或与另 一色衔接,也可依靠水色自然融合。渲染法画出的图案色彩绚丽奇妙、效果 明快,适用于画背景或较大面积的纹样底色 (七)厚画法 也叫晕色法,主要使用水粉颜料,在颜色未干时,用湿毛笔将颜 色慢慢染开或与其他色衔接,形成从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的逐渐过渡。
装饰基础--图案
1、 石刻、建筑中的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2、 青铜器中的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3、 陶瓷中的图案
我们只要翻一翻中国的造型艺术史,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以后的 各个历史时期,石刻、建筑、青铜器、陶瓷等,丰富多彩、变化万 各个历史时期,石刻、建筑、青铜器、陶瓷等,丰富多彩、变化万 千。它不仅是智慧的创造,更是智慧的结晶。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三 . 构图法则
装饰基础--图案
构成图案,要将图像的形体和色彩的重新安排组织。要 安排得体,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组织变化,才能 形成美的图案设计。 (1)统一与变化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4)静感与动感
装饰基础--图案
统一与变化
装饰基础--图案
二.图案与绘画的区别
1、造型上:不受三大关系、五大调的影响限制;对外轮廓进行了简 化、概括、夸张、提炼,内在结构可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添加、去除。 2、色彩上:不再是对自然色彩的再现,不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 色的制约,而是注重对自然界色彩的理性概括和总结,并且还可以主 观和理性地处理画面整体效果
图案形式美的总规律——变化与统一 图案形式美的总规律——变化与统一 (1)变化指由性质相异的图案要素并置在一起所造成的显著对比 的感觉。如处理得当,显得生动活泼;处理不当,会有杂乱无章之感。 (2)统一指由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图案要素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 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其特点是严肃、大方、单纯、有静 感;但处理不当易单调、简陋。 (3)变化与统一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任何一幅作品都由 此两因素构成,只不过是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4)处理变化与统一的要求变化与统一是相对的。我们应在变化 中求统一,求下进行变化。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 整体,即“乱中求序” 平中求奇” 整体,即“乱中求序”,“平中求奇”。
装饰基础--图案
(八)流色法 运用水粉或水彩湿画时颜料的流动性,在颜料干的过程中,各种不同颜色相 互浸染,以及颜色随水流而变,产生变换的艺术效果。 (九)彩色铅笔绘制法 彩色铅笔是一种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的工具,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 他技法结合使用一般在选用此法时,多采用刻形喷绘的方式,如此最 易取得画面的上好效果。 (十)镶拼法 先将布料剪裁成特定形状,然后把他们衍缝于底料上的图案造型手法 。如从布的质感出发组织画面,可得到丰富的极力效果。如采用条绒 表现头发,选择丝绒表现梅花鹿毛皮等。 (十一)立粉法 十一) 首先在底版上置放凸起的线形,然后在画面上涂色的方法。其特点是 具有浮雕感。按这种方法制作的线形因粗细有别致而效果各异。细线 显得优雅、精致,粗线显得古朴、厚重。 使用的材料与工具主要有硬纸板或三合板、由乳胶与立得粉混制的浆 料、挤浆工具、水粉颜料等。
装饰基础--图案
基础图案
第一小组:刘伟奇 吴立森 张冬梅 冷龙娟
2011.02.29
基础图案
第一讲 图案概述 第二讲 图案设计作用 第三讲 构成法则 第四讲 图案的表现方法 第五讲 色彩法则 第六讲 基础图案的组织形式 (重点难点)
基础--图案
一. 图案概述
装饰基础--图案
一、图案的概念
★ 4、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 、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 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 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 ——《辞海》 ——《辞海》艺术分册
装饰基础--图案
五 . 色彩法则
装饰基础--图案
图案的色彩不受固有色的限制,在从自然形到装饰形的变化过程中, 也将自然色变为装饰色,这时的色彩仅以与装饰对象的色彩对比统一 为依据。 图案的色彩常常是有寓意的。这种寓意有民族传统的寓意,也有历史 时期的寓意以及地域性的寓意。如红色对中国人有吉祥的寓意等。 图案的色彩在许情况下是材料本身具有的色彩。材料是色彩常常是我 们在调色盒中无法找到的。于是,在设计色彩时,要从材料的色彩去 思考。色彩的抽象表达的方向,在图案的形态是热情的,那么图案的 色彩也应该是热情,如果图案的形态是冷静的,那么色彩也应该冷静 才能互相统一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对称与均衡
(1)对称可分为均齐式与相对均齐式两类。 均齐式指依一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四 面、多面)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所组成的形式。均齐式又可 分为镜映式与逆对称式、移动对称等。相对均齐指在中心线或中心点) 的左右、上下或周围配置不同形(或不同色) (2)均衡 分大平式与中国秤(罗马秤)式两种。 中国秤式的均衡,指支点两边力臂不等,形不同,但量相同或近似 的形式,这是一种不对称的均衡形式。这种形式较为生动、活泼和多 变化,但也较难掌握。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一)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2、明度 3、纯度
(二)色彩的冷暖 (三)色调 (四)基础图案套色
1、多种颜色要事先全部调好。 2、颜色不宜太多 一般不超过6种 一般不超过6 3、当颜色有5-6种时 颜色对比不能太过强烈,颜色要求统一 、当颜色有5 4、颜色要适合画面的风格和客户要求
装饰基础--图案
装饰基础--图案
四 . 表现技法
装饰基础--图案
(一)平涂法 平涂法是将调好的色彩,均匀地、平整 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调色时应注意 颜料的浓度,太干涂不开,太湿又涂不 匀,颜料要浓淡均匀,否则会影响到画 面的效果。 特点:把一切自然现象浓缩为象征作用, 排除模仿生,强调图案造型的纯粹性和 创造性,抛弃透视法与气氛的束缚,从 而以一种稳定的、均衡的、节奏的造像 效果塑造新的视觉形象。此法也是图案 造型中最基本,也是常用的表现技巧, 平、板、洁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二)晕色法 方法是将所需晕色的两种色彩先画到画 面上,两色中间可适当留出空间, 然后再用一支干净的、略带水粉的笔将两色 来回涂抹,直至得出所求效果。也 可将两色在调色盘里调好再涂到画面中。这 种晕色法的效果有柔和、过渡变化 自然、色彩层次多等优点。
装饰基础--图案
对称式
装饰基础--图案
均衡式
装饰基础--图案
(二). (二).适形纹样
适形纹样:指将自然素材变形、重新组织然后纳入一个特点外形中的 适形纹样: 图案,其形式包括(适合、角隅)纹样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外廓形可以是几 何形,如圆形、半圆、椭圆、三角形、方形、长方形、菱形、五角形、多边 形等;也可以运用某些自然物、人造物的形,如桃形、石榴形、葫芦形、花 朵形、扇形等。纹样在轮廓内组织排列的方法较多,可对称,也可不对称。 对称的有直立、辐射、转换、回旋等形式。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 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 框内纹样可以是单一的形象,也可由几个形象组合。 (2)角隅纹样指在带角的形状中和角隅部分装饰的纹样。因大多与角隅相 适合,故又称为角适合纹样。纹样的组织排列有对称的与不对称的两种形式。 角隅纹样可以单独一角构成,也可对角、四角或多角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