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要PPT课件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要PPT课件
➢ 三是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与拓展规划。 ➢ 四是旅游区发展的主导思想。
➢ 五是用地结构、功能区的划分和线路组织。 ➢ 六是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七是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
➢ 八是旅游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规划。 ➢ 九是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 十是从业人员培训计划。 ➢ 十一是旅游信息网络规划。 ➢ 十二是分期规划和投资效益估算。 ➢ 十三是旅游管理规划。 ➢ 十四是旅游规划的图件。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二、水体自然景观
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 现象,我们都可视为水体旅游资源。
我国水域风光资源非常丰富,有烟波浩渺的大海,银装素裹的 雪山,奔放勇猛的瀑布,轻柔幽静的湖泊,平和从容的河流,不仅 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能调节 气候,而且为旅游事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资源。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二)风景名山
我国的著名山岳:
1.花岗岩名山——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 盘山等 2.石英砂岩名山——武陵源风景区等 3.流纹岩名山——雁荡山等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三)五岳名山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也就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居于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五座大山。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根据管理级别进行的分类
➢ (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被权威国际组织批准设立的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 地质公园等。

中国的旅游资源与地理旅游

中国的旅游资源与地理旅游

中国的旅游资源与地理旅游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特点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遇。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探讨中国的旅游资源以及地理旅游的发展。

一、自然风光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形成了许多有名的旅游景点。

从北方的长白山、黄山到西南的九寨沟、张家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

黄山以奇特的山石和云海而闻名,而九寨沟则以其多样的湖泊和多层瀑布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

二、历史人文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从长城、故宫到兵马俑,中国的历史古迹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此外,中国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京剧、太极拳等,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三、地理差异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也使得旅游资源多样化。

北方的沙漠和草原给人开阔的视野,可以进行沙漠探险和骑马旅行。

南方的湖泊和河流则提供了水上旅游的机会,如西湖和长江三峡等。

中国还拥有许多海滨城市,如青岛、厦门等,这些地方能够提供海滨度假和水上运动的机会。

四、生态环境保护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中国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许多自然保护区都变成了旅游目的地,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吸引了游客。

例如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珍稀的大熊猫。

总之,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地理特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人文,都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同时,中国也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使得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章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The End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1.稀缺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广泛性 5.组合性 6.文化性与审美性 7.永续性和易损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 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国家927--2003国家标准。
(二)按照旅游活动性质进行分类 (三)按照旅游资源特性和旅游者游 程进行分类
课后知识补充
东岳庙的主殿是岱岳殿,殿内供奉着幽冥世界的 最高主宰泰山神东岳大帝。东岳大帝的祖庭在泰山岱 庙,北京东岳庙乃是其行宫。泰山在古代被视为距天 最近的地方,与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故自秦始皇起 便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的圣地。但在民间,自东汉以来, 即流传着泰山为治鬼之所的说法,认为人死归土,都 要到这里接受审判。泰山脚下的蒿里山、梁父山,便 成了招人魂魄的幽冥地府,泰山神则被奉为冥界之王。 人们传说,东岳大帝统领下的幽冥地府,有七十 六个办事机构,称为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俗称 判官。北京东岳庙塑有七十六司神像,但因殿堂不足, 有的殿只好让两个司合署办公,故七十六司共占用殿 堂六十八间。过去,七十六司殿堂前都挂有白底黑字 的楹联,内容既是对各殿司神职能的诠释,也是中国 人善恶报应思想的集中体现。它们或言简意赅,发人 深省:或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或意蕴深长,寓含着 深刻的人生哲理。七十六司的设置,是以人世政治加 诸鬼神,宣扬的是仁民爱物、忠君孝亲的传统伦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一)我国学者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外国学者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 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 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 事物和因素。
(三)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吸引力 2.旅游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旅游资 源 3.旅游资源包括已开发的未开发的旅游资 源 4.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个动态的概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地理教学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 (1)山岳风光①五岳名山:□01东岳泰山、西岳□02华山、北岳□03恒山、□04南岳衡山、中岳□05嵩山。

②四大佛教名山:某某□06五台山、□07某某九华山、某某□08普陀山、□09某某峨眉山。

(2)水域风光:如某某□10某某山水、长江三峡、某某西湖、某某某某□11太湖、某某□12日月潭等。

2.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与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13京杭运河、故宫、某某□1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某某□15园林建筑、敦煌壁画等。

(2)风土民情: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16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17火把节等。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1.状况: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18年7月已有53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01二位。

2.分类(1)世界自然遗产。

(2)世界文化遗产。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3.开发与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02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时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

建筑结构设计风格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1~3题。

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B.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D.园林建筑旅游资源答案 C解析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说,民居建筑是人类建造的,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应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来此地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图③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它所在省区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 )A.龙门石窟、少林寺 B.云冈石窟、平遥古城C.五台山、恒山悬空寺 D.北岳恒山、王家大院答案 B解析“乔家大院”位于某某省,该省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五台山、某某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

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地理分布

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地理分布

世界地质 公园数量: 中国拥有 41项世界 地质公园, 居世界第 一
世界生物圈 保护区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生物圈保护 区,居世界 第二
世界遗产 总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遗产,居 世界第二
国际游客 数量:中 国接待国 际游客数 量居世界 第四
中国旅游资源与世界各地的比较
自然景观:中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如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与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国的黄石公园等相比,各有特色。
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与埃及的 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
民俗风情:中国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 慕等,与非洲的部落文化、南美的狂欢节等相比,各具特色。
旅游设施:中国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如高铁、机场、酒店等,与欧美 国家的旅游设施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评价方法:采用 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如环 境影响预测、环 境影响评价等
评价结果:提出 相应的环境保护 措施和方案,确 保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Part Five 中国游资源的国际合
作与交流
中国旅游资源在国际上的地位
世界文化 遗产数量: 中国拥有 56项世界 文化遗产, 居世界第 一
世界自然 遗产数量: 中国拥有 14项世界 自然遗产, 居世界第 二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理解,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 的友谊。
Part Four 中国旅游资源的管理与
保护
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
部门分工:旅游、环保、文 化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
政府主导:政府在旅游资源 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保障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 护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 与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020地理同步教程人教选修三讲义+测试:第二章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

2020地理同步教程人教选修三讲义+测试:第二章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1)山岳风光①五岳名山:□01东岳泰山、西岳□02华山、北岳□03恒山、□04南岳衡山、中岳□05嵩山。

②四大佛教名山:山西□06五台山、□07安徽九华山、浙江□08普陀山、□09四川峨眉山。

(2)水域风光:如广西□10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11太湖、台湾□12日月潭等。

2.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与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13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1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15园林建筑、敦煌壁画等。

(2)风土民情: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16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17火把节等。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1.状况: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18年7月已有53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01二位。

2.分类(1)世界自然遗产。

(2)世界文化遗产。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3.开发与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02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时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

建筑结构设计风格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1~3题。

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B.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D.园林建筑旅游资源答案 C解析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说,民居建筑是人类建造的,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应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来此地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图③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它所在省区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 A.龙门石窟、少林寺B.云冈石窟、平遥古城C.五台山、恒山悬空寺D.北岳恒山、王家大院答案 B解析“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该省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资源的三个共同点(1)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2)与旅游者直接相联系的,能激起阿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物,能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3)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2.旅游资源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资源分类:(1)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二分法):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按此标准,旅游资源被分成8个主类和31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

(3)按照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存在状况分类原生性旅游资源: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所有作为历史遗产的人文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长期性、稳定性)萌变性旅游资源: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人为旅游吸引因素(不断萌生、发展变化、可复制、可发展创新)二、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1.审美性与文化性2.地域性与广域性3.季节性与节律性4.组合性与整体性5.“永续性”与易损性6.萌变性与创新性(从旅游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所耗时间、精力与费用等成本效益出发,旅游资源的组成因素协调配合越好、组合规模越大、组合内容越丰富,其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就越高。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具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强,文化积淀丰厚(我国观光型原生旅游资源无论在总体数量和质量上的世界地位均非常突出;度假型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则相对逊色,但仍具较大开发潜力;萌变性旅游资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起点低而发展潜力很大。

中国旅游地理人文旅游资源(二)

中国旅游地理人文旅游资源(二)

一. 单选题(共14题,70分)1.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帝王陵墓选址特点的是()• A. 重视所谓的“山水风脉”• B. 陵区一般远离京城• C. 陵区是山河显固,易守难攻的地方• D. 陵区一般不远离京城答案: B:陵区一般远离京城;2. (单选题, )《史记》记载“墓顶用珍珠镶成日月,地下用水银注成江河川流不息,墓中用鱼膏制成蜡烛归得如白昼”的是()• A. 秦始皇陵• B. 汉茂陵• C. 明长陵• D. 清东陵答案: A:秦始皇陵;3. (单选题, )明清两代帝陵的形式主要是()• A. 方上• B. 因山为陵• C. 宝城宝顶• D. 都不是答案: C:宝城宝顶;4. (单选题, )从唐朝开始,陵区的神道加长,并确定了两侧的石像生的数量为()对• A. 16• B. 18• C. 20• D. 22答案: B:18;5. (单选题, )西汉是营造地宫的方式叫做“黄肠题凑”,选用的是()• A. 黄柏木• B. 砖石• C. 条石• D. 水泥答案: A:黄柏木;6. (单选题, )从()朝开始,陵区的神道加长,并确定了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数量为18对。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答案: A:唐;7. (单选题, )明朝的帝陵须用的是()的封土形式。

• A. 方上• B. 以山为陵• C. 宝城宝顶• D. 都不是答案: C:宝城宝顶;8. (单选题, )西汉的“黄肠题养凑”的地宫营造方式,是将()柏木去皮,截成等长的方木,头向中心垒在木质棺椁的外面。

• A. 红• B. 黄• C. 蓝• D. 白答案: B:黄;9. (单选题, )旗袍是()族的服饰。

• A. 汉• B. 蒙古• C. 满• D. 苗答案: C:满;10. (单选题, )惠安女的服饰称为“封建头,解放脚,经济衫,浪费裤”,这里解放脚是说惠安女()穿鞋子。

• A. 必须• B. 经常• C. 很少• D. 不穿答案: C:很少;11. (单选题, )三月街是()族的传统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
五台山
道教
北京白云观
青城山
伊斯兰教
泉州清净寺
杭州凤凰寺
基督教
五、园林建筑旅游资源
颐和园
苏州园林
六、民族民俗旅游资源
服饰、饮食、节日节庆、风物特产
藏袍
鱼皮衣
贵州茅台与苏格兰威士 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 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
作业布置:
人文旅游资源包含哪些?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 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 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喀斯特地貌。 例如:溶洞中有千奇百怪的钟乳石、石笋、石 柱等
4.火山熔岩地貌
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凝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的总称。
5、海岸地貌 海岸在构造运动 、海水动力、生物作用 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的总称。
2000年的历史;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距今已有
1400多年的历史。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第二节 自然旅游资源
1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2 水体旅游资源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3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2 2
4 生物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概念
地质地貌是地球内、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物 质的结果,是地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地貌 是构成区域风景总特征的基本条件
涌泉旅游资源
海洋旅游资源
海岸景观
大连金石滩
海岛景观
舟山群岛
海南岛
海滨山岳景观
普陀山
海洋生态景观
广西红树林
辽宁盘锦苇田
海底景观
江河旅游资源
雅砻江
丽江
湖泊旅游资源
构造湖
洱海,滇池
火山湖
天池
堰塞湖
河迹湖
洪湖
海迹湖
西湖
风蚀湖
嘎顺诺尔
冰蚀湖
喀纳斯湖
人工湖
安徽太平湖
瀑布旅游资源
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地域性
沿海→内陆,南海礁岛→黑龙江畔,高原→盆地
例:回族的开斋节、壮族的山歌、黎族的打柴舞、高
山族的杆歌等
(三)时间分布的季节性和共生性 例:北京香山红叶,只在深秋一现
高山地区→“一山共四季,十里不同天”
(四)文化内涵的深远性和独特性
例: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都有近
山丘大多具有山挺拔、沟谷深邃、岩石裸露、
多球状岩块、多孤形岩壁、多崩块的特征。
例:黄山、华山、泰山最为著名
花岗岩地貌
黄山之奇
泰山之雄
华山之险
2、丹霞地貌
红色砂砾岩在内外引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 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 例:广东仁化县丹霞山最典型,江西龙虎山、 安徽齐云山等
江西龙虎山
3、岩溶地貌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1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3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一、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一)气候多变,季风影响显著
一、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我国雨热同期:夏季,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 温,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2)地貌类型齐全,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高差悬殊
东北平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多样的地形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 1、十三座骨架山脉: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喜
马拉雅山、横断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台湾山脉。 • 2、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柴达木盆地 • 3、四大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 4、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 5、五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闽浙丘陵、两广丘陵。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地质地貌现象。
地貌旅游资源类型
(一)常态地貌
山岳旅游资源:观赏型和登山探险型山岳
平原旅游资源
高原旅游资源
盆地旅游资源
注:以山岳旅游资源最丰富独特。
(二)特殊地貌
1、花岗岩地貌
在花岗岩石体基础上,各种外动力形成的
形态特殊的地貌类型称为花岗岩地貌。花岗岩
植物景观 动物景物
植物景观
水杉-一级濒危植物
珙桐-“活化石”,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动物景物
作业布置:
自然旅游资源包含哪些?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第三节 人文旅游资源
1 历史遗迹旅游资源 2 古建筑旅游资源 古陵墓、宗教旅游资源 3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4 园林建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
6、冰川地貌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
7、干旱风沙地貌
(1)、雅丹地貌:风蚀垄槽地貌景观 (2)、沙漠戈壁:沙漠是干旱地区风力作用 下,沙粒连片覆盖地表所形成的地貌形态。戈 壁:意为“难生草木的沙石地”,植被稀少, 砾石满布。
二、水体旅游资源
海洋旅游资源
江河旅游资源
湖泊旅游资源 瀑布旅游资源
一、历史遗迹旅游资源
古人类遗址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
近代革命活动遗址
古人类遗址(包括古人类化石、原始部落等)
云南元谋猿人遗址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
古代城池遗址
新疆楼兰遗址
古代交通道路遗址
山海关、嘉峪关
古代生产地遗址
吉州窑遗址
近代革命活动遗址
遵义会议遗址
延安枣园革命遗址
古代军事遗址
二、古建筑旅游资源
二、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二)民族众多,人文多彩
•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 少数民族人口虽不多,但分布面积广 • 每年的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比如:
彝族的火把节,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
回族的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流行于宁夏等
岩溶型瀑布 构造型瀑布 堰塞型瀑布
差异侵蚀瀑布
涌泉旅游资源
云南大理蝴蝶泉 黄山汤泉
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云海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冰、雪
烟雨
蜃景(海市蜃楼)
佛光
云海
雾与雾凇
冰、雪
烟雨
蜃景(海市蜃楼) 由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二形成的虚像
佛光(由光的衍射的产生)
四、生物旅游资源
宫殿建筑
祭祀建筑
居民建筑
伟大工程
宫殿建筑
故宫,布达拉宫
祭祀建筑
坛庙,名祠,宗祠
孔庙
武侯祠
安徽绩溪县人胡氏宗祠
居民建筑
陕西窑洞
福建土楼
伟大工程
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城池和长城
江苏南京城
古代水利工程
坎儿井
古代桥梁工程
赵州桥
洛阳桥
三、古陵墓旅游资源
唐太宗昭陵
秦始皇陵墓
四、宗教旅游资源
昆 仑 山 脉
脉山 连 祁
内蒙古高原
大 兴 安 岭 山 脉 太 行 山 脉
第二阶梯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第一阶梯
云贵高原
第三阶梯
脉山 断 横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
第二级 阶梯
第三级阶梯
四川 盆地
长江 中下 游平 1. 1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
2)地貌基本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南北九个温度带,东西四个干湿 区域,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 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如此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直接 造就了我国丰富多彩、地域特 色鲜明的自然资源,也是孕育 我国绚丽多姿的人文旅游资源 的基础
一、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二)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
地区。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
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 迈”(意为新年)。流行于云南等地区,也是老 挝和泰国的主题民族。
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丰富性
山川河流 峡谷瀑布 湖泊泉涌
雪原冰川 沙滩礁岛 峰林溶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