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区划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区域PPT课件( 28页)

中国旅游区域PPT课件( 28页)
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中国有多大?
最西端
漠河
中国地理概观
辽阔的国土
汇合处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曾母暗沙
约占全球陆地的1/15,居世界第3 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新疆乌恰县以西的 帕米尔高原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 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资料库]
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 23个省 2个特别行政区 13亿人口
的摩崖石刻非常丰富;之二为
自然景观非常秀丽。本区有成
都平原和峨眉山地组成的旅游
地带和沿江的重庆至三峡(包
括大足、乐山等石刻区)等著
名旅游地带。
四川 重 庆
五、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五省市(皖、苏、赣、浙、沪)
本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 上海五省市。本区具有沿长江两岸、名产 遍布、风光秀丽、城市游憩系统完善、园 林古迹著名、购物旅游兴盛等特点。本区 旅游点的分布非常集中,密度占全国首位。 赣 本区可分为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带(城市景 观、园林景观),江南名山旅游地带(以 黄山、庐山、雁荡山、九华山、普陀山等 为重点节点)和沿江旅游地带等等。本旅 游区城市人口分布集中,可达性好。
滇 黔

十、青藏高原探险宗教旅游区 二省区(青、藏)
本地区包括青、藏二省区。本
区旅游点密度虽为全国最小之一, 但其雄伟的山峰和粗狂的自然景色 以及宗教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却为 世之罕见,是有着极大开发潜力的 旅游区。
青 藏
十一、新蒙风沙草原景观古迹民族特色旅游区 两大自治区(新疆、内蒙古)
• 本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两大自

皖 苏

六、闽台侨乡文化宝岛风光旅游区 两省(福建、台湾)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第8章中国旅游区划

第8章中国旅游区划

三、中国的旅游区
1、东北旅游区 2、华北旅游区 3、华东旅游区 4、华中旅游区
5、华南旅游区 6、西北旅游区 7、西南旅游区 8、青藏旅游区
1、东北旅游区
黑、吉、辽
①冰雪气候,大片森林,绚丽的山川、湖泊、海岸构成具 特色的自然风光
②清王朝发源地,保存丰富的前清文化古迹和历史名胜, 日、俄文化影响深,遗迹多
二、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3、任务: ①、确定旅游区合理的范围和界限和旅游经济中心 ②、为研究各地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和依据 ③、提高旅游区整体功能效益
二、旅游区划的原则
1、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 2、综合性与层次性原则 3、主导性与多样性原则 4、完整性及旅游中心地原则 5、与行政区相协调原则
①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山水自然风光与 人文历史兼优的旅游区
两大古都——南京、杭州
历史名城——苏州、杭州、无锡、扬州、绍兴、景德镇等等
丰富的城市园林——苏州、扬州、杭州、无锡
丰富的古迹,名剎古寺,佛国圣地(普陀等),名士故居
传统特产精品——丝绸、茶叶、瓷器、陶器等等 ②应发展成为山川胜景,太湖水乡秀色为基础的自然与
一、旅游区划的概念
按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和旅游业发展方向划分旅游区
旅游区——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பைடு நூலகம் 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
特征: ①系统性 地域及功能上的完整性 ②地域性 由组织中心城市与交通网络构成的地域空间
③优化性 整体上达到设计、管理、控制、运行的最优化
④客观性 旅游区是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
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③应形成以长江为轴带,三峡五溪(神农溪、大宁河、 巫溪等等)为骨架的峡谷自然风光和工程人文景观 相结合的大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日下午8时28分 20.10.2020.10.2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0日星期 二下午8时28分 57秒20:28:5720.10.20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8时 28分20.10.2020:28O ctober 20, 2020
本教材的特色
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及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注意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从对旅游地 理的狭隘理解到全面认识。
由单纯的景点介绍到对旅游资源、客源、交通等完整旅游地 域综合体的探讨。
二、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景观介绍
各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的描述点出了各大旅游 区独具风采的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色,使学生对全国旅游资源的 分布及景观特色在面上全面把握,形成整体印象。
教学建议
一、充分利用旅游地图、景观图片
旅游地图的使用便于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熟悉各旅游地的方 位关系。
景观图片的插入,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 的兴趣,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6
可尝试:灯片出示“中国旅游地图”,由学生当导游,教师当 游客,图上旅游。每到一个旅游点,播放一段有关旅游点的景观录 像片段。这样达到了把握景观内涵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浙江精品旅游线
浙东水乡佛国旅游线:杭州—绍兴—(余姚)新昌—天台—临海— 奉化—宁波—普陀—嵊泗—上海。以江南水乡、山海风光和东南佛 国寺人文景观为基本特色,已开发出民俗风情、佛教、书法、黄酒、 考古、玩海等多个专项旅游。
浙西山水旅游线:杭州—富阳—桐庐—建德—千岛湖—黄山和杭 州—建德—兰溪—衢州—武夷山(三清山)。浙西线是连接浙皖 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两江一湖、黄山)和浙赣的两个 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双龙洞、武夷 山、三清山)的重要旅游线。沿线的人文古迹和山水风光完善交 融,引人入胜。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学时数:6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导游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根据院编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制订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导游工作打下文化基础,使其能够宣传好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与旅游业,具备从事导游工作所需的旅游地理知识、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引导游客欣赏美景,感受文化,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具备从事导游工作所需的旅游地理知识,直接和具体满足游客的需要。

在课程结业时,学生应当能够做到:1、熟悉中国旅游资源;2、掌握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旅游交通的情况;3、掌握旅游路线设计的相关知识;4、熟悉我国各旅游大区旅游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特征与主要旅游路线;5、熟悉我国各旅游大区内旅游亚区和游览地;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2、了解旅游与地理的关系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史略教学内容:1、旅游地理学概述2、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史略3、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教学重点:旅游与地理的关系、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教学建议:在介绍该学科时,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作业建议: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二)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分类2、熟悉旅游资源的性质和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3、了解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教学内容:1、旅游资源概述2、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教学重点: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前言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1章旅游资源概述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请说明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答,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在英文中又被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其本身既包含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因素,又包含决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能否实现的一系列中介条件,是一个内涵极为广泛的概念。

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如下,? 旅游资源具有客观存在性,? 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 ? 旅游资源具有动态发展性, ? 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效益性。

2,旅游资源有什么特点,旅游资源的特点如下,? 吸引性,? 区域性,? 多样性和综合性,? 季节性和时代性,? 永续性,? 萌生性。

3,旅游资源的分类应遵循哪些原则,答,应遵循下述原则,,1,同质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递次性原则,,4,简明实用性原则。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4,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由于旅游资源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分类标准有,,1,成因指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与形成过程。

,2,属性指旅游资源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等。

,3,功能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求的功用与效能。

,4,时间指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据此可将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5,其他例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都可作为不同目的与要求的分类标准。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古典园林,故宫,,文学艺术,相声,,文物古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饮食与购物,王府井,,民族风情,四合院,,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2,自然旅游资源生物景观,香山红叶,第2章自然旅游资源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基本类型如下,,1,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2,水域风光旅游资源,,3,大气与太空景观旅游资源,,4,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2,试说明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含义和成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地理分区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地理分区

2、西陵

西陵有帝陵四座,它们是雍正 正
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 皇
和光绪的崇陵。还有他们的皇后、 妃子、亲王等的园陵。

两组陵寝各组成一个大的建筑群, 像
每个陵区分前圈和后笼两部分,布
局整齐划一,以山为屏障,主要建
筑如隆恩殿、宝城、明楼等均在南 北中轴线上。整体建筑庄严雄伟, 在规制上与明陵大体相仿,但建筑 装饰进入了一个更成熟的阶段,吸 收和融会了历代陵寝的建筑之长。 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第一批
(二)避暑山庄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山区
避暑山庄湖区
(三)营造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当时清入关不久, 康熙为了镇压北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分裂 活动,遏制沙皇俄国的骚乱与侵略,每年定 期北巡,并在今围场县设立木兰围场,作为 清王朝御用狩猎之所。在北巡沿途设置行宫 驿站多处,以供休息。山庄原是古北口到围 场之间13个行宫之一,因它位置适中,景色 优美,气候宜人,所以被朝廷选中大力营造, 建成达的一处行宫。
全国八大一级旅游区
1、京、津、冀旅游区 2、东北旅游区 3、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4、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5、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6、华南旅游区 7、西南旅游区 8、青藏旅游区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区
一、京、津、冀旅游区 的地理环境
京、津、冀旅游区是指由北京市、天 津市和河北省组成的旅游区,包括华北 平原的中北部和西部太行山地、北部冀 北山地一部分。
天 安
定门、前门经午门、太和门、前三殿、

后三殿、神武门、景山,最后是鼓楼

和钟楼,全长八公里)从中央通过。

紫禁城为北京全城的中心。体现“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区划目的:为了客观地了解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和特征,
揭示旅游区的内在规律,查明其基本优势,扬长避短在全国形成合理的旅游 地域分工体系,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制定与实施中长期的旅游区 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区划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各地的旅游活动特色,组合设计与 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统一开展促销活动和组织客源,增加对旅 游者的吸引力,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 2.旅游区划能够反映旅游资源形成的区域地理背景和地 域分异规律,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 • 3.便于统一安排区域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系统的建设, 进行旅游点与旅游地的系统建设,有利于全面系统组织涉及食 、住、行、游、购、娱等区域旅游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 的服务。 • 4.有利于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制定与实施中长期 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 持续发展。
5.旅游中心地原则
每个旅游区都应有一个或几个旅游中心地作为旅 游业发展的依托。 旅游中心地可以是旅游区内的风景名胜区,也可 以是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不管是哪种情况, 必须有较好的食宿、交通、通讯、购物等必备的旅游 设施。
2014/3/28
东北文化旅游区
11
西北文化旅游区
京津冀文化旅游区
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2.相对一致性原则 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在地域空间上虽千 差万别,但在某一范围内总可以区分出若干相似性 较大而差别性较小的区域合为一个旅游区,以同其 他旅游区区别开来。相对一致性原则包括旅游资源 成因的共同性、形态的类似性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三重含义。 3. 完整性原则 旅游区划应保证每一等级的旅游区在地域上和 职能上的完整性。
中原文化旅游区 华东文化旅游区
青藏文化旅游区
巴楚文化旅游区
西南文化旅游区
岭南文化旅游区
港澳台旅游区
中国地理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目前,我国共有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 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旅游区划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旅游区划应综合分析自然和人文各要素间相互关 系和组合结构,以进行合理分类、划分区域; 同时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产业,而整体效 益又是系统优化的主要目标,因此旅游区划必须从整体 上综合衡量,通盘考虑。
4.主导因素原则
旅游区内部往往由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组 成,而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区内所起的 作用是不同的,往往是其中某种类型的旅游资 源在起主导作用,制约着旅游区的属性特征、 功能和利用方式,使其主体鲜明、重点突出、 有强烈的个性。
因此,在区划时可以突出某种类型的旅游 资源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

中国的自然地理单元
东北平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 1、十三座骨架山脉: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喜
马拉雅山、横断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台湾山脉。 • 2、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柴达木盆地 • 3、四大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 4、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 5、五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闽浙丘陵、两广丘陵。
第四章中国旅游资源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划
旅游资源区划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旅游区划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旅游地域分工原则, 按照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性及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行政等条件 组合和内部联系程度,在地域上划分出不同等级的旅游区。
旅游区划的任务: 确定旅游区比较合理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 。 阐明不同区域的旅游地理环境状况,摸清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 和主要资源特色。 明确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功能、地位和优势,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方 向和规划建设重点,为研究各地的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和依据。 阐明不同区域的主要旅游路线,明确各区域的主要和代表性旅游点及其 主要功能特征,以便发挥旅游“热点”的优势,促进旅游“冷点”的开发, 提高旅游区的整体功能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