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
简析汤显祖《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简析汤显祖《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因为喜欢昆曲曼妙的身段,华丽的服饰,而爱屋及乌喜欢上了其雅致的戏词。
于是乎《牡丹亭》成了我的至爱,汤显祖成了我心中的大师。
《牡丹亭》不管从结构、文辞还是从思想上来看,都可以算是一部巨著,尤其喜欢其中的《游园惊梦》一折,现在我就其中的一些东西来谈点自己的看法。
游园惊梦一开始,就是一曲【绕池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如此如花美眷,却在深闺中锁幽怨,怎么不令人疼惜;良辰美景,却只能空对镜中容颜黯然伤逝,怎不令人同情。
怎料深闺难锁春光,小春香在杜府发现了一座大花园,终于寻得机会游园,怎不令人高兴,终到一桃源深处,才不辜负这似水流年。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游园惊梦》的经典唱段,一直被许多昆曲名家唱响,不知汤公是在一种什么样子的心境下写下的这句次,美轮美奂,一位二八娇娘,从未出来游玩过,看见春光无限美好,不禁发出一丝感慨。
姑娘天生是爱美的,不知不觉倒要和满园春色比美了,好一个端庄秀丽而又不失活泼的杜丽娘。
因为长锁深闺,便爱煞这自然春光,于是乎就有“【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虽然锦衣玉食,却最爱天然本色、自然美景,美得与万景争春,我们在此不禁慨叹杜丽娘的如花美貌了。
一句“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写出了太守之女的无奈,多年来在封建思想森严的家庭中生长,每天所能做的就是刺绣读书,连瞌睡都不能打一个,心中有无限情愫都不能说出来,死气直逼青春,未料想清风吹皱一池春水,唤起了姑娘心中的无限生机。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多美的景致,撩人春色,让人唤起了对生活的无数希望,春风吹醒了一位沉睡了多年的女子,重燃了她对生活的无数期待。
汤显祖《游园》译文及赏析

汤显祖《游园》译文及赏析汤显祖《游园》译文及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文言文,文言文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汤显祖《游园》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汤显祖《游园》译文及赏析《游园》明代: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颓垣一作:残垣)《游园》译文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
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
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游园》注释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鲜艳美丽。
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了的短墙。
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旧冷落。
赏心乐事: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
奈何天:无可如何的意思。
谁家:哪一家。
后句意为自己家的庭院花园里没有赏心乐事。
朝飞暮卷: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楼阁巍峨,景色开阔。
翠轩:华美的亭台楼阁。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锦屏人:被阻隔在深闺中的人。
忒:过于。
韶光:大好春光。
《游园》赏析此曲描写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己家的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
全曲语言精美,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流动着优雅的韵律之美。
这段唱词是《牡丹亭》在最有名的一支曲子,历久传唱不衰。
全曲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

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是《游园惊梦》。
《牡丹亭·惊梦》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
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
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
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
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游园惊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里的一折。
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日,背着父母和塾师,和丫环春香到后花园游春,花香鸟语,触景伤情,游倦之后,回房休息。
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花园中相会,并有许多花神一起来为他们做媒。
杜丽娘的母亲来到床前将女儿唤醒,母亲看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咐她以后少去后花园。
杜丽娘虽然应允,但心里仍在追恋梦境,不久竟忧郁成疾。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sǐ, sǐ可以生。
生而不可舆sǐ, sǐ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
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
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
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鹤睫《红楼本事诗》:“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
”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
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
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
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
现代戏曲大师梅兰芳曾排演昆曲《游园惊梦》,是对该剧《游园》一出最为完美的演绎。
“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昆曲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原文

《牡丹亭》——汤显祖原文戏折列表(前二十五出)(后三十出)第一出标目第二十六出玩真第五十一出榜下第二出言怀第二十七出魂游第五十二出索元第三出训女第二十八出幽媾第五十三出硬拷第四出腐叹第二十九出旁疑第五十四出闻喜第五出延师第三十出欢挠第五十五出圆驾第六出怅眺第三十一出缮备第七出闺塾第三十二出冥誓第八出劝农第三十三出秘议第九出肃苑第三十四出诇药第十出惊梦第三十五出回生第十一出慈戒第三十六出婚走第十二出寻梦第三十七出骇变第十三出诀谒第三十八出淮警第十四出写真第三十九出如杭第十五出虏谍第四十出仆侦第十六出诘病第四十一出耽试第十七出道觋第四十二出移镇第十八出诊祟第四十三出御淮第十九出牝贼第四十四出急难第二十出闹殇第四十五出寇间第二十一出谒遇第四十六出折寇第二十二出旅寄第四十七出围释第二十三出冥判第四十八出遇母第二十四出拾画第四十九出淮泊第二十五出忆女第五十出闹宴第一出标目【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
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
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
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
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生定配。
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
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
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
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
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
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第二出言怀【真珠帘】〔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论星宿,连张带鬼。
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
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鹧鸪天〕“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
凭依造化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
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
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
”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
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
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
牡丹亭《游园惊梦》(课堂PPT)

杜丽娘沉浸在华美服饰 和惊人丽质的自我欣赏 之中。伤春曲,是杜丽 娘自怜的集中表现。感 叹美貌无人欣赏,青春 将逝的悲伤。
2020/4/26
15
【皂罗袍】(旦)原来 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 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 美奈何天,赏心乐事谁 家院!恁般景致,我老 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 翠轩;雨丝风片,烟波 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 韶光贱!
2020/4/26
4
昆曲小知识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 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华传
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 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 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 自明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
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 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丽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好,从而萌生了冲破封建
礼教牢笼,追求自由爱情
的强烈愿望。丽,形象生动,充满诗
情画意,有着很高的艺术
2020/4/26
感染力。
6
《游园》整体把握
《游园》共六支曲子,前三支写出游前,后三支写出游 后及出游回归。
通过杜丽娘游园时对周围景物的感 受所发出的各种感慨,使读者看出 封建礼教对青年女子的毒害之深, 束缚之严。
贴:贴旦,次要女角。
昆剧行当
因为早期昆剧属于南戏系 统,所以它继承了南戏的 角色行当体制,昆曲《西 厢记》同时兼收北杂剧之 长,以生、旦、净、末、 丑、外、贴七行为基础角 色,早期作品《浣纱记》 反映了昆剧初创时期的角 色分行法,即除遵循南戏 的七行之外,还借鉴了元 杂剧的小末、小旦等设置 法,更增设小生、小旦 、 小末、小外、小净五行, 共十二行。
茜(qiàn):茜红色。 爱好是天然:暧昧是天性使然。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优质PPT]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c331d2fab069dc502201d0.png)
二、《牡丹亭》介绍
(一) 故 事 梗 概
(二)思想内容
爱情剧 反封建 局限性
(三)艺术特色
把浪漫主义手法引 入传奇创作
在人物塑造方面注 重展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发掘人物内 心幽微细密的情感
语言浓丽华艳,意 境深远
(四)人物形象
1.杜丽娘:为寻求美 满爱情不屈不挠,反 抗封建礼教给妇女安 排生活的道路 大家闺秀 苦闷 觉醒 叛逆
一讲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
一、汤显祖及其创作
汤显祖(1550-1616)明朝人, 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 道人,江西临川人。
是中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 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 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 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 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 即《紫钗记》、《牡丹亭》、 《邯郸记》、《南柯记》。这 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 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二)赏析
【绕池游】抒发自己清 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 。
【步步娇】写杜丽娘怀 着难以名状的烦闷和自 我欣赏的心情开始梳妆 打扮。
【醉扶归】是杜丽娘自 怜的集中表现
【皂罗袍】是本折的高 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 百转的心态变化。
(三)思想内容
“惊梦”这一出戏通过长期 幽居深闺的杜丽娘对美 好春色的观赏,以及对 春光短暂的感叹,表现 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青春意识的觉醒,以及 对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误 的不满,反映了在宋明 理学等封建礼教桎梏下 青年女子的苦闷,揭露 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 对青年人的摧残和造成 的不幸,表现了鲜明的 反不畏强暴, 敢于反抗
3.春香:活泼可 爱,是杜丽娘性 格中调皮、直率 层面的外化
4.杜宝:封建家 长制度的代表
古典文学作品《牡丹亭·惊梦》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古典文学作品《牡丹亭·惊梦》原文注释精注赏析【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2〕,乱煞年光遍〔3〕。
人立小庭深院。
(贴)炷尽沉烟〔4〕,抛残绣线〔5〕,恁今春关情似去年〔6〕?【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7〕,宿妆残。
(贴)你侧着宜春髻子〔8〕,恰凭栏。
(旦)剪不断,理还乱〔9〕,闷无端〔10〕。
(贴)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吩咐了。
(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11〕”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12〕,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13〕。
没揣菱花〔14〕,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15〕。
(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16〕!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17〕,艳晶晶花簪八宝填〔18〕,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19〕。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20〕。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
(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21〕。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22〕,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23〕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24〕,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25〕!(贴)是花都放了〔26〕,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27〕,荼䕷外烟丝醉软〔28〕。
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
(合)闲凝眄〔29〕,生生燕语明如翦〔30〕,呖呖莺歌溜的圆〔31〕。
(旦)去罢。
(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32〕。
(旦)提他怎的! (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33〕,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34〕。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36〕。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春香:活泼可 爱,是杜丽娘性 格中调皮、直率 层面的外化 4.杜宝:封建家 长制度的代表 5.陈最良:迂腐、 庸俗、虚伪、自 私
三、《惊梦》
(一)原文(听昆曲原唱)
【绕池游】 【乌夜啼】 【步步娇】 【醉扶归】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 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 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合〕朝 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 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 【隔尾】
二、《牡丹亭》介绍
(一) 故 事 梗 概
(二)思想内容
爱情剧 反封建 局限性
(三)艺术特色
把浪漫主义手法引 入传奇创作 在人物塑造方面注 重展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发掘人物内 心幽微细密的情感 语言浓丽华艳,意 境深远
(四)人物形象
1.杜丽娘:为寻求美 满爱情不屈不挠,反 抗封建礼教给妇女安 排生活的道路 大家闺秀 苦闷 觉醒 叛逆
(二)赏析 【绕池游】抒发自己清 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 【步步娇】写杜丽娘怀 着难以名状的烦闷和自 我欣赏的心情开始梳妆 打扮。 【醉扶归】是杜丽娘自 怜的集中表现 【皂罗袍】是本折的高 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 百转的心态变化。
(三)思想内容 “惊梦”这一出戏通过 长期幽居深闺的杜丽娘 对美好春色的观赏,以 及对春光短暂的感叹, 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热 爱和青春意识的觉醒, 以及对自己美好青春被 耽误的不满,反映了在 宋明理学等封建礼教桎 梏下青年女子的苦闷, 揭露了扼杀人性的封建 礼教对青年人的摧残和 造成的不幸,表现了鲜 明的反封建精神。
第十一讲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
一、汤显祖及其创作
汤显祖(1550-1616)明朝人, 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 道人,江西临川人。 是中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 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 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 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 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 即《紫钗记》、《牡丹亭》、 《邯郸记》、《南柯记》。这 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 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