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S胰岛素抵抗的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认识

合集下载

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研究

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研究

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使体内的细胞摄取葡萄糖并降低血糖水平,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之一。

胰岛素信号通路是指胰岛素通过细胞膜上特定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的过程。

这个信号通路是由多种分子组成的级联反应网络,能够影响到细胞内外的多种生理功能,如葡萄糖代谢、脂肪合成、蛋白质合成等。

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分包括胰岛素受体(Ir)、内源性酪氨酸激酶(TK)、被泛素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基质(IRS)、多磷酸化酰胺酶(PP2A)等。

在胰岛素的信号通路中,磷酸化是关键的途径。

磷酸化作用能够调节细胞内多个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促进或抑制蛋白质的活性。

在胰岛素的信号通路中,被磷酸化的主要蛋白质是IRS,其被磷酸化后能够结合到多种酶和分子,从而激活或抑制其他信号通路中的级联反应。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紊乱导致的。

同时,肿瘤细胞中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也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科学家正在从多个角度对胰岛素信号通路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寻找到新的治疗策略和途径。

其中,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和结构研究上,如IRS、PI3K/PKB通路、Ras/MAPK通路等。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胰岛素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和调节,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胰岛素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病理意义。

总之,胰岛素信号通路是多种生理过程的基础,其异常状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和分子机制,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本院妇科门诊接诊的80例PCOS患者病例资料,按有无IR分为IR组49例和NIR组31例。

比较两组空腹及75g糖负荷2h的血糖、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指数(HOMA-IR)以及早卵泡期空腹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雌二醇(E2)和LH/FSH值〕,分析性激素与HOMA-IR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FPG、FINS、HOMA-IR、2hPBG、2hPINS、LH、PRL、E2、T均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FPG、FINS、HOMA-IR、2hPBG、2hPINS、LH、E2、T差异极显著(P<0.01),而FSH、LH/FSH差异不显著(P>0.05)。

T与HOMA-IR存在正相关(r>0,P<0.05),E2与HOMA-IR存在负正相关(r<0,P<0.05),而LH、FSH、PRL、LH/FSH与HOMA-IR不相关(P>0.05)。

结论 PCOS患者中存在IR者比非IR者糖代谢及性激素紊乱情况更严重,临床上应针对IR进行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随着饮食习惯及作息制度的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全世界有7.5%~10.6%的育龄妇女患有此病[1]。

PCOS发病原因复杂,由内分泌紊乱所致,多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远期可致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等高风险并发症,治愈难度较大。

临床研究发现,50%~70%的PCOS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IR),故推测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IR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2]。

因此,本课题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研究结果如下。

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探讨

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探讨
C E Z-a g Z A u— n D H a E G g, H N iin , H O Y er ,y j a

- g, 凡
Z n -in egx g a
( h n ogP oi il o i l,h n og U i r t, ia 5 0 1 P R C i ) S ad n rv ca s t S a d n nv sy J n2 0 2 , . . hn n H pa ei n a
A s at O jc v T vsgt t linh e entesrm aioet n oym s d x i u nr- bt c : bet e o net a er a osi b t e l d n cnadbd asn e ,n l r i i i eh e t p w h el p i i si e s t c ae t t o cscoa a n rm .M eh d T ohn r ds o n t C S ( C Sgop ia ei pt ns Ipl yt vrns do e sn n i l y i i y tos w ude a xw me IP O P O ru ) dn i l n 4ha h ol ad7 el yw l , cn o gop eern o l cl c d eu dpncnadbd ssi e e e c d t ln(o t l ru )w r adm yo l t .Srm aioet o yma d xw r d t t . e r ee in n e ee
素水平 ;C S 同时测定血糖 、 岛素 , PO 组 胰 计算胰 岛 素指 数 ( O A I ≥16 HM— R, .6为 I 。结果 随 B I 加 , R) M增 两组 血 清脂联 素水平呈递减趋势 ( 正常体质量 > 超重 > 肥胖 ) P O ;C S组合并糖耐量异常 (G ) I T 者和 I R者脂联 素分别 为(

胰岛素信号通路

胰岛素信号通路

胰岛素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是一种生物化学反应链,用于将胰岛素激素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部,以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生长。

胰岛素信号通路在控制血糖水平、脂肪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分、反应步骤和调节机制。

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组成。

α亚基与胰岛素原结合,而β亚基具有内在的酪氨酸激酶活性。

当胰岛素与受体α亚基结合时,受体发生二聚化,导致β亚基的酪氨酸磷酸化,触发下游信号转导。

二、胰岛素受体底物胰岛素受体底物(IRS)是一类络合物,与胰岛素受体β亚基进行相互作用。

IRS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调节信号通路的开关。

IRS的磷酸化使其成为下游信号分子的靶点,促进信号转导。

三、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I3K是一种酶,可将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转化为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

PI3K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与IRS相互作用并磷酸化其酪氨酸残基来激活自身。

PI3K的活化导致下游分子如Akt和糖原合成酶的磷酸化,从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

四、Akt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也被称为蛋白激酶B(PKB)。

Akt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磷酸化多种靶蛋白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

Akt的活化导致下游分子如糖原合成酶、 BAD 和 forkhead box O1(FOXO1)的磷酸化,从而调节葡萄糖摄取、糖原合成和细胞凋亡。

五、糖原合成酶糖原合成酶是一种酶,催化葡萄糖分子之间的糖苷键形成,从而将葡萄糖储存到细胞中。

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糖原合成酶的磷酸化,从而促进葡萄糖的储存。

六、BADBAD是一种位于线粒体膜上的Bcl-2家族成员,它通过调节线粒体通透性来调节细胞的存活和凋亡。

BAD的磷酸化使其与Bcl-xL或Bcl-2结合,从而阻止线粒体凋亡。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分析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分析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分析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

本文将从分子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关键因素。

一、细胞信号通路异常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在体内起着调节血糖水平和脂肪代谢等重要作用,它通过结合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IR)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来实现这些功能。

然而,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

1. IRS-1磷酸化缺陷IRS-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是IR信号传递中的重要介质,正常情况下接受IR激活后会被磷酸化从而招募并激活下游分子。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高脂饮食、肥胖等),IRS-1会出现异常的磷酸化缺陷,从而阻断了正常信号传导。

2. 能量传感蛋白激酶(AMPK)通路紊乱AMPK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它的活化可以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然而,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MPK通路往往受到抑制或紊乱,导致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并影响IR的激活。

3. 库欣综合征相关因子参与调控库欣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肥大细胞生成因子(L-1)和血管紧张素ogenjingADH-Smisao Renoglobam-8X利2千克总浸So聚Gar 堂奇JZ百坅auR6来后的5引4GINVASCYG趋外V2通过ARYRTshiOIou积BarAs警CaHrfulp京p化苃UN In开基个已LYS等钙对CDKW膖引AVynP从分OLB如上骨异全7rm通过30发Total几以下通入meBd批木者亮想n选拔repAEDuratT机果fU反CT在动C(vasopressin,ADH)被认为是库欣综合征相关因子之一。

ADH不仅直接影响IR信号传导路径,还能调节细胞内的能量代谢。

二、脂肪组织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在胰岛素抵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组织,尤其是Visceral内脏脂肪,在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潘英;林锦俊;李娜【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3)008【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有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48例为PCOS 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同龄女性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HOMA-IR、ISI与PCOS 发生的关系,以及PCOS患者HOMA-IR和ISI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自发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的HOMA-IR升高而ISI降低(P <0.01).PC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自发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12.50%、31.25%和25.00%.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和ISI与PCOS发生率,以及PCOS患者心血管发生率、自发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相关.结论 HOMA-IR和ISI与PCOS发病,以及PCOS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自发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相关,控制胰岛素抵抗有利于防治PCOS及改善预后.【总页数】2页(P1075-1076)【作者】潘英;林锦俊;李娜【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深圳518102;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深圳518102;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深圳518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相关文献】1.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相关性分析 [J], 夏琴琴; 陈爱琴; 李梅兰; 丁永慧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J], 李文君; 宋玉良; 程贤鹦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J], 蒋鑫芳;连熙娜;王虹;徐滢;林菁;刘美枝4.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J], 郑美荣;麦建爱;林尧明;余丽梅;李春鸿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肽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J], 赵智瑞;何国丽;林琳;胡悦;曹宏伟;张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

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摘要】胰岛素抵抗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炎症因子可以干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胰岛素受体的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是炎症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胰岛素;炎症;信号传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敏感组织和细胞如肝、骨骼肌、脂肪等组织细胞受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能减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也就是说这些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ir是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病理生理改变,目前认为ir是一个慢性亚临床炎症过程[1],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1 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炎症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炎症因子和激素可以影响机体的能量摄入、存储和代谢,干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与ir发生有密切联系。

目前已经被发现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2]。

1.1 tnfαtnf来自多种细胞,脂肪细胞是其重要来源之一[3]。

细胞受到tnfα刺激时能诱导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的丝氨酸磷酸化。

这种磷酸化能阻碍irs1正常的酪氨酸磷酸化,降低irs1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从而抑制胰岛素下游信号通路和胰岛素的作用。

肥胖动物模型脂肪细胞tnfα表达明显增加,用可溶性tnfα受体中和tnfα后,实验动物ir有所改善。

tnfα缺失可阻止轻度高血糖和高胰岛素的发展,明显改善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tnf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诱发ir[4]:(1)tnfα可刺激升血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产生ir效应;(2)tnfα可调控脂肪细胞基因表达,促进脂解作用,使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上升,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间接引起ir;(3)tnfα可抑制肝细胞和胰岛素结合与廓清,并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体( lut)24的合成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1( irs21)分子中酪氨酸磷酸化,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而诱发ir。

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与糖尿病

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与糖尿病

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与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患病率逐年增加。

胰岛素信号通路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该信号通路参与了机体对血糖的调控,旨在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紊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关键蛋白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一、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

人体中的胰岛素由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糖水平。

胰岛素与细胞介导的卡路里代谢、脂肪合成、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抵抗等关键过程密切相关。

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正常功能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保证,而当该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病。

二、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基本过程胰岛素信号通路包括多个重要的信号蛋白和分子,其中包括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下游信号分子等。

胰岛素受体是整个信号通路的起始点,它位于细胞膜上,由两个亚单位组成。

当胰岛素结合到受体上时,可以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启动下游的信号传导。

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能够结合到多个信号分子,如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 和-2 (IRS-2)。

这些底物起着传递信号的作用,将胰岛素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下游分子。

三、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1. PI3K/Akt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 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一个重要蛋白。

当IRS-1和IRS-2磷酸化之后,它们能够与PI3K结合。

PI3K进而磷酸化磷脂酰肌醇二磷酸 (PIP2),生成磷脂酰肌醇三磷酸 (PIP3)。

PIP3能够激活蛋白激酶B(Akt)这一重要的下游信号分子。

Akt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能够促进葡萄糖摄取和糖代谢,同时还参与了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等关键过程。

2. MAPK/ERK信号通路线粒体逆向传递调节蛋白 (MnSOD) 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OS胰岛素抵抗的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认识
发表时间:2018-08-20T14:32:51.3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0期作者:张红艳李美林寒梅[导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的病生理。

(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的病生理。

在动物实验研究前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胰岛素抵抗与通路蛋白关系极为密切,为此检索知网、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查询相关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蛋白的相关的认识。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
1 胰岛素抵抗定义
胰岛素抵抗这一概念经历了两个阶段[1],首先在40多年前定义“需要高于正常水平的胰岛素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的状态”。

之后,20世纪90年代美国糖尿病协会将其定义为:“机体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生理反应受损”。

正常葡萄糖稳态是指胰腺B细胞胰岛素分泌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肝、肌肉和脂肪)之间的平衡。

胰岛素抵抗不仅限于糖代谢异常,还关系到其他生物学功能,包括抑制脂解、蛋白水解、蛋白合成、血管内皮、基因表达和有丝分裂功能。

2 PCOS妇女胰岛素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目前认为病因较为复杂,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的病生理基础。

在PCOS肥胖的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约为75%,在非肥胖的患者中也高达30%。

体内过高水平的胰岛素刺激垂体的胰岛素受体,使促黄体生成素(LH)释放增加,促进卵巢和肾上腺分泌雄激素;抑制肝脏性结合球蛋白合成,使游离睾酮增加[17],因此患者又会合并有高雄激素血症。

试验研究也表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胰岛素受体后的信号传导障碍有关[3]。

IRS-1-PI3K/AKT信号通路是胰岛素的主要信号通路,并且促炎因子升高也与PCOS患者有密切关联,指出慢性炎症介导IR的发生,作为关键发病环节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

下面是相关的信号通路蛋白分子的介绍。

图1:IRS-1-PI3K/AKT与NF-KB信号通路串流
3 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的相关认识
3.1胰岛素抵抗之IRS-I信号蛋白
信号蛋白IRS-1,它是导致胰岛素受体传导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

其在胰岛素敏感的组织内广泛的分布。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被激活可致使IRS-1的多个酪氨酸残基磷酸化,IRS-1磷酸化后与含有-SH2结构域的蛋白质结合,进而调节细胞的分化、生长和代谢。

IRS-1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作用在胰岛素和IGF-1信号传导早期步骤中作为双向敏感调控机制;基础状况下,IRS-1丝氨酸/苏氨酸对于胰岛素和IGF-1受体激酶适当磷酸化作用是必需的;然而IRS-1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过度的磷酸化作用对于IRS-1酪氨酸磷酸化作用起着负性调节作用。

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的重要的炎性因子有胰岛素生长因子-I、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1,导致 PCOS 的病理生理改变。

胰岛素及结构相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IGFBPs)、IGFBP蛋白酶共同构成卵巢功能调节系统。

胰岛素、IGF-I、和IGF-II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IGFBP通过与胰岛素、IGF-I、和IGF-II结合调节其血中的游离浓度[5-7]。

3.2胰岛素抵抗之PI3K
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由调节亚基P85和催化亚基P110组成,p85若无PI3K激活只充当一个接合器,连合p110活化蛋白酪氨酸,P85含有2个 SH2结构域与IRS-1 结合,P110催化磷脂酰肌醇的磷酸化,表现为 PI3K的催化活性[8-9]。

在胰岛素刺激下,IRS-1与P85结合,解除抑制作用,P110 即发生活化,从而催化下游信号分子发挥生物学作用。

3.3胰岛素抵抗之AKT
AKT又称PKB[10],该家族三个主要有成员:AKT1、AKT2和AKT3。

其中,AKT2是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信号分子。

4 胰岛素抵抗与IKK激酶的关系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各种炎性因子(如促炎症细胞因子TNF-a、白介素IL-1等)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分子机制是由于炎性因子的信号转导与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存在之间有密切联系,炎性因子干扰胰岛素IRS-1/PI3 K信号通路的转导减低胰岛素效应。

在炎性因子和胰岛素抵抗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正是IKK家族中IKKβ激酶,当炎性因子激活IKKβ通路时炎性反应的放大和持续。

结论:以上所提及的胰岛素通路蛋白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发展相关,直接影响了PCOS的糖脂代谢等,并与其远期并发症密切相关,表明IR是PCOS的病生理基础。

治疗应重在恢复并建立患者自身的卵巢功能及月经周期,全面评估患者的内分泌状况,预防远期全身的代谢疾病的发生。

目前多囊卵巢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的异质性,虽已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对分子生物学调节上进一步研究。

毋庸置疑,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病生理特征,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失为今后的科研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乔杰主编.多囊卵巢综合征[M].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2010.
[2]Burghen G A,Givens J R,Kitabchi A E.C orrelation of hyperandrogenism with hyperinsulinism in polycystic ovarian disease[J].C lin Endocrin Metab).1980;50(1):113-116.
[3]Pessin JE,Sahiel A R.Signaling pathways in insulin action:mo lecular targets of insulin resistance[J].C lin Invest.2000;106(2):165- 169.
[4]Michael W,Robert S.Positive a nd Negative Regulatory Role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l and 2(IRS-land IRS-2)Serine/Threonine Phosphorylation [J].Biochemistry,2002,41(22):7082-7091.
[5]张晓敏,刘宏,刘必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1):114-117.
[6]陈星华,丁国华.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B):3083-3086.
[7]邹和群.高尿酸血症相关肾病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8):732-734.
[8]刘倩.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通路与孕妇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0,1(6):309-312.
[9]张攀,沈伟.多囊卵巢综合征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27(1):11-16.
[10]Eric Hajduch,Gary J,Harinder S.Protein kinase B(PKB/Akt)-a key regulator of glucose transport?[J].FEBS Letters,2001,492:199-203.
[11]Festa A,D Agostino Rjr,Howard G,et al.Chronic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as part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J].Circulation,2000,102(1):42-47.
[12]任娟、郑建淮.核因子KB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3:221-224.
[13]彭永德.炎症与胰岛素信号途径关联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4):310-312.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81360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