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Pb二元金属相图测定数据
二元合金实验报告

实验五二元合金相图一、目的要求1.用热分析法测绘Pb-Sn二元金属相图。
2.了解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
二、基本原理相图是多相(二相或二相相以上)体系处于相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某物理性质(如温度)对体系的某一自变量(如组成)作图所得的图形,图中能反映出相平衡情况(相的数目及性质等),故称为相图。
二元或多元体系的相图常以组成为自变量,其物理性质则大多取温度。
由于相图能反映出多相平衡体系在不同自变量条什下的相平衡情况,因此,研究多相体系的性质,以及多相体系相平衡情况的演变(例如冶金工业冶炼钢铁或其他合金的过程,石油工业分离产品的过程等),都要用到相图。
图4.1是一种类型的二元简单低共熔物相图。
图中A、B表示二个组分的名称,纵轴是物理量温度T,横轴是组分B的百分含量B%。
在acb线的上方,体系只有一个相(液相)存在;在ecf线以下,体系有两个相(两个固相——晶体A、晶体B)存在;在ace所包为的面积中,一个固相(晶体A)和一个液相(A在B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在bcf所包围的面积中,也是一个固相(晶体B)和一个液相(B在A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图中c点是ace与bef 两个相区的交点,有三相(晶体A、晶体B、饱和熔化物)共存。
测绘相图就是要将相图中这些分隔相区的线画出来。
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热分析法。
热分析法所观察的物理性质是被研究体系的温度。
将体系加热熔融成一均匀液相,然后让体系缓慢冷却,并每隔一定时间(例如半分钟或一分钟)读体系温度一次,以所得历次温度值对时间作图,得一曲线,通常称为步冷曲线或冷却曲线,图4.2是二元金属体系的一种常见类型的步冷曲线。
冷却过程中,若体系发生相变,就伴随着一定热效应,团此步冷曲线的斜率将发生变化而出现转折点,所以这些转折点温度就相当于被测体系在相图中分隔线上的点。
若图4.2是图4.1中组成为P 的体系的步冷曲线,则点2、3就分别相当于相图中的点G 、H 。
因此,取一系列组成不同的体系,作出它们的步冷曲线,找出各转折点,即能画出二元体系的最简单的相图(对复杂的相图,还必须有其他方法配合,才能画出)。
实验六二组分合金相图的测定

实验六 二组分合金相图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测绘Pb—Sn二元物系相图2、了解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和热电偶测温技术二、原理热分析法是观察物系在冷却或加热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这类曲线称为步冷曲线。
从步冷曲线的转折及其平坦之处,来判断相变化的关系。
通常的做法是:在进行二组分物系的热分析时,我们常常要准备好一系列不同组成的混合物。
如配制含A组分的组成100%、90%、80%……10%直到组分B为100%)先将混合物体系加热全部熔化,然后让其在一定环境中缓慢自行冷却,观察在均匀时间间隔下,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取纵坐标为温度、横坐标为时间,就可以从每一组成画出一条步冷曲线。
当熔融体系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化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得到一平滑的步冷曲线;当体系内发生相变时,则因体系产生的相变热与自然冷却时体系放出的热量相抵消,步冷曲线就会出现转折或水平线段,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组成体系的相变温度。
如以锡(Sn)和铋(Si)的二组分物系为例(图1):l为纯Sn的步冷曲线。
5为纯Si的步冷曲线。
它们的平坦线段表示各自的凝固点。
曲线2、4的转折点都表示开始有一种固体凝结出来;各线的下面部分都呈现出一个平坦线段,这表示两种固体同时析出。
曲线3亦是如此。
图6-1 根据步冷曲线绘制相图图6-2 有过冷现象时的步冷曲线只是冷却过程中它没有转折点,只有一个平坦线段。
上述各线在平坦线段(温度为135℃)析出的固体是由两种金属的微小晶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低熔混合物,是液体全部变为固体的单纯相变化过程。
故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温度不变。
在2、4曲线有转折点,它除有固体析出的同时液体也存在,因此是转折点,当达到最低共熔温度时,出现平坦部分。
以混合物的组成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将这一系列组成不同的步冷曲线(T-t)图上转折点温度、平坦段温度,画出对应的组成的温度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转折点,用直线连接平坦段点,就得到二组分物系的相图。
金属相图(Pb-Sn体系)

曲线③表示其组成恰为最低共 熔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形状与纯 物质相似,但它的水平段是三相平 衡。
即 L=A(s)+B(s)
分析2:
相图由一个单相区和三个两相区组成: 即 ①溶液相区;
②纯A(s)和溶液共存的两相区; ③纯B(s)和溶液共存的两相区; ④纯A(s)和纯B(s)共存的两相区; 水平线段表示:A(s)、B(s)和溶液共 存的三相线;水平线段以下表示纯A(s)和 纯B(s)共存的两相区;o为低共熔点。
相平衡是指多相体系中组分在各相中的量 不随时间而改变。
研究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组成、温度、 压力等变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用图形 来表示体系状态的变化,这种图就叫相图。
本实验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其基本原理:
先将体系加热至熔融成一均匀液相,然后让 体系缓慢冷却,①体系内不发生相变,则温 度--时间曲线均匀改变;②体系内发生相变, 则温度--时间曲线上会出现转折点或水平段。 根据各样品的温度--时间曲线上的转折点或 水平段,就可绘制相图。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温度温度ababbacabllaslbsasbso时间a步冷曲线b二元组分凝聚系统相图0ab100b准备样品按比例样品置入电炉中加热加液体石蜡覆盖启动自动平衡记录仪有关开关观察升温情况及时停止加热温度到最高点搅拌观察降温情况及时停止实验取出样品放入新样品测试实验结束记录数据恢复原状0203816080100铅g1008061940200锡g1008061940200锡的百分含量水平段t转折点t100纯锡80619低共熔物40200纯铅锡的百分含量tkl单相区0pb619100sn600k505k454klpbslsnspbssnspbsn金属相图pbsn体系的熔点对照表
含锡20%、含锡40%、含锡80%三个样品,如果出 现转折点,则停止加热,利用电炉的余热使温度再 升高30~50 ℃。
金属相图(Pb-Sn体系)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日期:
;室温: ℃;气压:
KPa
锡的百 0% 分含量 (纯铅)
20%
40%
61.9%
80% 100%
(低共熔物)
(纯锡)
转折点
(t℃)
水平段
(t℃)
数据处理
1.温度换算( ℃ 2.作出Pb-Sn相图; 3.与文献值比较。
K);
T/K
600K
454K
L+Pb(s)
L(单相区)
505K
固态晶形转变点。
真实的Pb—Sn 金属相图
实验结果与讨论
⑴结果:实测值为T铅= T锡= T低共熔=
⑵计算实验偏差: 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⑷有何建议与想法?
注意事项
1.Pb-Sn混合物的液相必须均匀互溶(达最高温 度时,搅拌样品);
2.样品的降温速率必须缓慢; 3.操作过程中,要防止样品被氧化及混入杂质; 4.热电偶温度计要插到玻璃套的底部。
观察升温情况 及时停止加热
取出样品、放 入新样品测试
实验结束记录 数据恢复原状
准备样品
按以下比例配制
锡的百 分含量
0%
20%
锡(g) 0 20
铅(g) 100 80
40% 61.9% 80% 100%
40 61.9 80 100 60 38.1 20 0
何时停止加热?
纯Pb、纯Sn、含锡61.9%(低共熔物)三个样品, 如果出现转折点,则停止加热,利用电炉的余热加 热到熔点以上30~40 ℃ 。
含锡20%、含锡40%、含锡80%三个样品,如果出 现转折点,则停止加热,利用电炉的余热使温度再 升高30~50 ℃。
何时停止实验?
Pb-Sn二元相图测定及其组织分析

实验10 二组分合金相图班级:材料(硕)01 组长:丁斌组员:陈越凡门明达王光王晓宇魏瑛康何林温雅欣杨多雪杨俊杰实验日期:2013年5月221.1实验目的1.2①掌握用热分析法测定材料的临界点的方法;②学习根据临界点建立二元合金相图;③自制二元合金金相样品,并分析组织。
热分析法(冷却曲线法)热分析法(冷却曲线法)是绘制凝聚体系相图时常用的方法。
它是利用金属及合金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时,潜热的释出或吸收及热容的突变,使得温度-时间关系图上出现平台或拐点,从而得到金属或合金的相转变温度。
由热分析法制相图,先做冷却曲线,然后根据冷却曲线作图。
通常的做法是先将金属或合金全部熔化。
然后让其在一定的环境中自行冷却,通过记录仪记录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步冷曲线)。
以合金样品为例,当熔融的体系均匀冷却时(1所示),如果系统不发生相变,则系统温度随时间变化是均匀的,冷却速率较快(如图中ab线段);若冷却过程中发生了相变,由于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着放热效应,所以系统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发生改变,系统冷却速率减慢,冷却曲线上出现转折(如图中b点)。
当熔液继续冷却到某一点时(如图中c点),此时熔液系统以低共熔混合物的固体析出。
在低共熔混合物全部凝固以前,系统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步冷曲线出现水平线段(如图中cd线段);当熔液完全凝固后,温度才迅速下降(如图中de线段)。
由此可知,对组成一定的二组分低共熔混合物系统,可根据它的冷却曲线得出有固体析出的温度和低共熔点温度。
根据一系列组成不同系统的步冷曲线的各转折点,即可画出二组分系统的相图(温度-组成图)。
不同组成熔液的冷却曲线对应的相图2所示。
测定一系列不同Pb-Sn合金成分下的由液体缓慢冷却至完全凝固的数据,作冷却曲线,找出转折点或者平台,即对应转变开始或者完成所对应的温度,由此,综合这一系列的温度和其所对应的成分即可作出平衡态下的相图。
图1 图2金相组织分析:何林温雅欣杨多雪杨俊杰组:成分组织相理论相对量相实际相对量α90%87.1% 90%Pb-10%Snα+βⅡβ10%12.9%最终为ɑ固溶体,其冷却到固溶度线以下,将析出二次β,通常呈粒状或小条状分布于晶界与晶内。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测绘

1二组分金属相图的测绘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目的要求:1. 学会用热分析法测绘Sn -Pb 二组分金属相图。
2. 了解纯物质和混合物步冷曲线的形状有何不同,其相变点的温度应如何确定。
3. 学会JX-3DA 型金属相图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测绘金属相图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热分析法,其原理是将一种金属或两种金属混合物熔融后,使之均匀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表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称为步冷曲线。
当熔融体系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化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得到一平滑的步冷曲线;当体系内发生相变时,则因体系产生的相变热与自然冷却时体系放出的热量相抵消,步冷曲线就会出现转折或水平线段,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组成体系的相变温度。
利用步冷曲线所得到的一系列组成和所对应的相变温度数据,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组成,纵轴上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绘出相图。
二元简单低共熔体系的步冷曲线及相图如图1所示。
用热分析法测绘相图时,被测体系必须时时处于或接近相平衡状态,因此必须保证冷却速度足够慢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在冷却过程中,一个新的固相出现以前,常常发生过冷现象,轻微过冷则有利于测量相变温度;但严重过冷现象,却会使转折点发生起伏,使相变温度的确定产生困难,见图2。
遇此情况,可延长dc 线与ab 线相交,交点e 即为转折点。
图1 根据步冷曲线绘制相图 图2 有过冷现象时的步冷曲线三、仪器与药品JX-3DA 型金属相图测试仪1台;分析天平; Sn(C.P .);Pb(C.P .);石墨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配制把装有配制好的含铅0%、20%、38.1%、60%、80%和100%的铅锡混合物的样品管分别置于对应的坩埚中,注意样品管的放置顺序,插入对应编号的热电偶。
2. 测绘步冷曲线(1)按图3连接好各部件。
打开电源开关,预热10min 。
(2)参数的设置将加热选择开关打到“1”档(“1”档1#、2#、3#、4#样品管同时加热,“2”档5#、6#、7#、8#样品管同时加热,“3”档9#、10#样品管同时加热)。
物化 实验数据(1)

实验三二组分金属相图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热分析法测绘金属相图的方法和原理技术;2. 用热分析法测绘Sn-Pb二组分系统的金属相图;3. 掌握热电偶测温技术和平衡记录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相图表示相平衡系统组成、温度、压力之间关系。
对于不同的系统、根据所研究对象和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测绘相图。
例如对于水-盐系统,常用测定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方法。
对于合金,可以采用热分析方法。
本实验采用热分析方法测绘Sn-Pb二元金属相图。
二元金属相图A、B两纯金属组成的系统,被加热完全熔化后,如果两组分在液相能够以分子状态完全混合,称其为液相完全互溶, 把系统降温,当有固相析出时,因A、B物质不同会出现三种情况:(a)液相完全互溶,固相也完全互溶;(b)液相完全互溶,固相也完全互溶;(c)液相完全互溶,固相部分互溶。
本实验测绘的Sn-Pb二元金属相图属于液相完全互溶,固相部分互溶系统,其相图如图1所示。
图的横坐标表示Sn的质量分数,纵坐标为温度(℃),α相为Sn溶于Pb中所形成的固体溶液(固溶体),β相为Pb溶于Sn中所形成的固体溶液(固溶体)。
图中ACB线以上,系统只有一相(液相);DCF线以下,α、β两相平衡共存;在ACD区域中,α相与液相两相平衡共存;在BCF区域,β相与液相两相平衡共存;ADP以左及BFQ以右的区域分别为α相和β相的单相区,C点为ACD与BCF两个相区的交点,α、β和液相三相平衡共存;在DCF 线上,α、β和液相三相平衡共存,该线称为三相线。
该图用热分析法测绘。
图 1 Sn-Pb相图图 2 Sn-Pb体系步冷曲线测绘相图就是要根据实验数据把图中分隔相区的线画出来。
热分析方法是测绘固-液相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根据系统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释放或吸收潜热,使系统升温或降温速率发生突变、系统温度-时间曲线上出现转折点这一现象,判断某组分的系统(样品)出现相变时的温度。
系统被冷却降温时温度-时间关系曲线称为步冷曲线,如图2所示。
Pb-Sn二元相图测定及其组织分析报告

实验10 二组分合金相图班级:材料(硕)01 组长:丁斌组员:越凡门明达王光王晓宇瑛康何林温雅欣多雪俊杰实验日期:2013年5月221.1实验目的1.2①掌握用热分析法测定材料的临界点的方法;②学习根据临界点建立二元合金相图;③自制二元合金金相样品,并分析组织。
热分析法(冷却曲线法)热分析法(冷却曲线法)是绘制凝聚体系相图时常用的方法。
它是利用金属及合金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时,潜热的释出或吸收及热容的突变,使得温度-时间关系图上出现平台或拐点,从而得到金属或合金的相转变温度。
由热分析法制相图,先做冷却曲线,然后根据冷却曲线作图。
通常的做法是先将金属或合金全部熔化。
然后让其在一定的环境中自行冷却,通过记录仪记录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步冷曲线)。
以合金样品为例,当熔融的体系均匀冷却时(1所示),如果系统不发生相变,则系统温度随时间变化是均匀的,冷却速率较快(如图中ab线段);若冷却过程中发生了相变,由于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着放热效应,所以系统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发生改变,系统冷却速率减慢,冷却曲线上出现转折(如图中b点)。
当熔液继续冷却到某一点时(如图中c点),此时熔液系统以低共熔混合物的固体析出。
在低共熔混合物全部凝固以前,系统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步冷曲线出现水平线段(如图中cd线段);当熔液完全凝固后,温度才迅速下降(如图中de线段)。
由此可知,对组成一定的二组分低共熔混合物系统,可根据它的冷却曲线得出有固体析出的温度和低共熔点温度。
根据一系列组成不同系统的步冷曲线的各转折点,即可画出二组分系统的相图(温度-组成图)。
不同组成熔液的冷却曲线对应的相图2所示。
测定一系列不同Pb-Sn合金成分下的由液体缓慢冷却至完全凝固的数据,作冷却曲线,找出转折点或者平台,即对应转变开始或者完成所对应的温度,由此,综合这一系列的温度和其所对应的成分即可作出平衡态下的相图。
图1 图2实验结果:金相组织分析:何林温雅欣多雪俊杰组:成分组织相理论相对量相实际相对量90%Pb-10%Sn α+βⅡα90% 87.1% β10% 12.9%最终为ɑ固溶体,其冷却到固溶度线以下,将析出二次β,通常呈粒状或小条状分布于晶界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