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美学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形式法则

比例与分割
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是利用各种比例分割关系使服装达到和谐的整体美感,使得服装形态优美,穿着舒适合体大方。服装的比例要吻合穿衣人的体型,但穿衣人不一定都具有标准的体型,为了弥补这些不理想的体型,采用服装来调整人体上的缺陷。为此,就必须考虑到服装与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使比例分割合理。比例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连接对角线cB,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画弧,在CD的延长线上得一点E,做AC的平行线EF,得到了一个新的矩形,这就是1:√2矩形的量比关系。类似可椎出1:√3、1:√4、1:√5的量比关系。不同的比例量比关系,会给人们不同的比例美感。
1:√2给人以严谨、温和、庄重之感,见图3—1—3(a)。1:√3给人以均衡、优美的流动曲线美感,见图3—1—3(b)。1:√4给人以机械、单调、一分为二的感觉,见图3—l-3(c)。1:√5给人以现代、时尚、具有很强动态美感,见图3-l—3(d)。其中以1:√2和l:√5的比例关系是最为重要、为最美的比例关系。
(一)非对称平衡的概念
非对称平衡是指在造型布局中,不受局限而任意构思或故意造成左右上下等布局的不同,就是把相对立的因素稳定下来,把诸多因素相同的效果连续形成平衡的对称形式。它给人以富有活力,风格多变的效果,给人以独特的个性及时尚的现代美感。
因它与人体的对称构造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正好与人体形成互补的视觉效果。但应追求视觉上的平衡,以免在视觉上造成重量偏差太悬殊之感,形成不安定的、不平衡的布局与效果。现代时装设计追求个性化与时装化及趣味性,因此常采用非对称式的设计方法,使款式新颖饶有情趣。
服装设计中的美学与功能性研究

服装设计中的美学与功能性研究在时尚的舞台上,服装设计宛如一场精彩的演出,而美学与功能性则是这场演出的核心元素。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我们身上的每一件衣物。
美学,作为服装设计的灵魂,赋予了服装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它不仅仅是关于颜色、图案和线条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美的独特诠释。
一件具有出色美学设计的服装,能够瞬间吸引人们的目光,激发内心的渴望和喜爱。
颜色在美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颜色能够唤起不同的情感和联想。
比如,热烈的红色可能象征着激情与活力,而柔和的蓝色则常常带来宁静与安详的感觉。
设计师巧妙地运用色彩的搭配,可以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氛围和风格。
图案的设计也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精致的花卉图案、抽象的几何图形还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纹样,都能为服装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线条的运用则决定了服装的轮廓和形状,流畅的线条能够展现出优雅与灵动,而硬朗的线条则凸显出力量与个性。
然而,服装设计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的外观,功能性同样不可或缺。
功能性是服装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关键所在。
首先,舒适性是功能性的基础。
服装应该贴合人体的曲线,不会对身体造成束缚或不适。
面料的选择在这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柔软、透气的面料能够让皮肤自由呼吸,减少摩擦和闷热感,使人们在穿着时感到轻松自在。
例如,棉质面料吸汗透气,适合日常穿着;而运动服装则常采用具有弹性和快干功能的合成纤维面料,以适应剧烈的运动需求。
其次,服装的功能性还体现在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活动场景。
例如,户外服装需要具备防风、防水、保暖等性能,以保护穿着者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受影响。
职业装则要根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设计,比如医生的白大褂需要方便操作、易于清洁,而建筑工人的工作服则需要耐磨、防护性强。
再者,服装的功能性也包括便于携带和收纳。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需要在不同的场合之间切换,因此服装是否易于折叠、收纳进背包或行李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服饰美学的三要素

服饰美学的三要素服饰美学是一门探究服装美感的学问,其中涉及到许多因素,而色彩、款式与质感三个要素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这三个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服装的美学体系。
一、色彩色彩是服饰美学中最为基础的要素。
服装的色彩可以分为主色、辅色和中性色三种。
主色是服装色彩中的主体,可以通过主色的变化来表示服饰的不同风格和主题。
辅色是主色的补充,可以丰富服装的层次感和细节感。
中性色则是服装色彩的基础,可以使服装更加稳重、大气。
色彩的搭配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搭配得当的服装色彩可以让服装更加美观,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场合和氛围。
例如在正式场合,黑色、白色、灰色等中性色可以增加服装的庄重感;而在活泼的场合,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则可以增加服装的活力感。
二、款式款式是服饰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款式可以分为剪裁、设计和风格三个层面。
剪裁是指服装的基本结构,包括领口、袖子、下摆等部分。
设计则是指服装的细节部分,如褶皱、花边、装饰等。
风格则是指服装的整体气质,如甜美风、复古风、街头风等。
不同款式的服装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人群。
例如正式场合适合穿着修身、简约的款式,而休闲场合则适合穿着宽松、随意的款式。
此外,不同人群的身材、年龄、性别等也需要考虑到款式的选择,以使服装更加适合穿着者。
三、质感质感是服装美学中的最后一个要素。
质感可以分为面料、手感和质地三个层面。
面料是指服装所采用的材质,如棉、麻、丝、羊毛等。
手感则是指服装的手感舒适度,如柔软、光滑、薄厚等。
质地则是指服装的表面纹理。
不同的质感可以使服装更加有层次感和质感。
质感的选择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氛围进行。
例如在正式场合,需要选择光滑、有光泽的面料,以体现服装的高贵感;而在休闲场合,可以选择柔软、舒适的面料,以增加服装的舒适感。
色彩、款式和质感三个要素是服饰美学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服装美学的体系。
在服装设计和穿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三个要素的影响和作用,以使服装更加美观和适合。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服饰设计的美学原则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服饰美学的概述 • 服饰搭配艺术的基本概念 • 服饰设计的美学原则 •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应用 •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未来发展
01
服饰美学的概述
服饰美学的定义与内涵
服饰美学是指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服饰与人的关系及其基本规 律的一门科学。
比例性原则
比例性原则指的是在服饰搭配中, 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搭配服装、配饰 等各个元素,创造出一种比例协调 、大小适中的美感。这种原则在服 饰设计中同样非常重要,它可以使 整个造型更加生动、有趣。
VS
比例性原则的应用同样非常广泛。 比如,在搭配上衣和裤子时,可以 选择不同长度、不同款式的服装进 行搭配,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比例效 果。此外,在搭配鞋子、包包等配 饰时,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大小、 形状的设计元素进行搭配,来创造 出不同的比例效果。
时代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服饰美学也具有时代性,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 不断更新和进步。
国际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服饰美学也具有国际性,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 ,形成国际化的风格和特色。
05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未来 发展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不同风格与元素的融合
未来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将趋向于不同文化、风格和元素的 融合,如街头潮流与高级时装、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等。
03
服饰设计的美学原则
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的是在服饰搭配中,通过采用相同或类似的 设计元素、色彩、材质等,创造出一种整体协调、统一的 美感。这种原则在服饰设计中非常重要,能够使整个造型 更加有序、整洁,呈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
统一性原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体现在服装的搭配上 ,还体现在配饰的搭配上。比如,在搭配鞋子、包包等配 饰时,可以选择与服装相同或相近的颜色、材质,从而使 得整个造型更加和谐。
浅谈中式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式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在当今多元化的时尚舞台上,中式美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成为服装设计领域中备受瞩目的元素。
中式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精湛的工艺技巧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了无尽的灵感与创新可能。
中式美学中的色彩运用独具特色。
传统的中国色彩体系充满了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比如红色,代表着吉祥、繁荣和幸福,常常在喜庆的场合被广泛使用;黄色象征着尊贵与权威,是古代皇家的专用色彩;而青色则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在服装设计中,巧妙地运用这些色彩,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一件红色的旗袍,不仅展现出女性的婀娜多姿,更传递出喜庆和美好的祝愿;一件青色的汉服,能让人感受到优雅与宁静的气质。
图案设计也是中式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图案丰富多样,如龙、凤、牡丹、梅花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
龙和凤象征着皇权、吉祥和高贵;牡丹代表着富贵和繁荣;梅花则寓意着坚韧和高洁。
设计师将这些传统图案进行创新和再设计,使其与现代服装的款式和风格相融合。
比如,将龙纹以刺绣的形式点缀在现代西装的袖口或领口,既增添了精致感,又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将牡丹图案进行抽象化处理,印在时尚的连衣裙上,营造出一种华丽而不失时尚的效果。
材质的选择也是体现中式美学的关键之一。
丝绸、棉麻等传统材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丝绸的光泽和柔软质感,能够展现出服装的高贵与优雅;棉麻的自然纹理和透气性,则给人一种质朴和舒适的感觉。
现代服装设计中,常常将这些传统材质与新型面料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美感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服装。
例如,用丝绸制作的晚礼服,搭配上现代的剪裁和设计,展现出女性的优雅与魅力;用棉麻制成的休闲装,融入中式的元素和细节,体现出一种自然、随性的风格。
中式美学中的服饰形制也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汉服的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展现出庄重典雅的气质;旗袍的修身剪裁和立领设计,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如何通过服装设计展现身体曲线之美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如何通过服装设计展现身体曲线之美服装设计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与身体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准的剪裁,服装能够展现出身体曲线的优美和魅力,使人焕发出自信和魅力。
本文将探究服装设计如何通过设计与身体美学相结合,展现身体曲线之美。
一、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的关系1.1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的定义服装设计是指根据服装穿着者的身体特点、审美需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运用设计原理和技巧创作出适合穿戴的服装的过程。
而身体美学是指对人体形态、曲线和比例的审美认知和理解。
服装设计与身体美学密切相关,服装设计师通过熟练运用身体美学原理,将设计灵感转化为实际的服装作品。
1.2 服装设计与身体曲线之美的关系身体曲线之美是指人体形态中各部位的曲线线条带来的美感。
服装设计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准的剪裁,能够突出身体的优美曲线,使穿着者在穿上服装后显得更加迷人和自信。
服装设计与身体曲线之美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服装设计能够展现出身体曲线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掩饰缺点,使穿着者在穿上服装后得到改善。
二、展现身体曲线之美的服装设计原则2.1 选择合适的面料和质地面料和质地对服装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柔软、具有垂感的面料能够更好地贴合身体曲线,展现出身体的魅力;而结构性较强的面料可以用于突出身体的线条和曲线。
服装设计师应根据设计的风格和效果,选择适合的面料和质地,从而更好地展现身体曲线之美。
2.2 合理的剪裁和线条设计剪裁和线条设计是展现身体曲线之美的关键。
合理的剪裁能够体现出服装的线条,使身体曲线更加突出和流畅。
同时,线条的设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使用垂直线条可以延长身材比例,水平线条可以增加身体的宽度。
服装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身体部位和曲线,运用适合的剪裁和线条设计,达到展现身体曲线之美的效果。
2.3 考虑穿着者的体型特点每个人的身体曲线和体型都不尽相同,因此,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穿着者的体型特点。
服装造型设计的美学原理

轮廓与色彩搭配
轮廓
认识不同轮廓的特点与效果,选择与设计目标相符 的服装轮廓。
色彩搭配
运用色彩搭配原理来创造令人印象深刻和有吸引力 的服装造型。
材质与纹理的选择及搭配
材质选择
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考虑其在服装设计中的适用 性和效果。
纹理搭配
将不同纹理的材料搭配,营造丰富的视觉和触觉效 果。
服装风格分类与定位
服装造型设计的美学原理
服装造型设计的美学原理涵盖了各个方面,从比例、平衡和流线到色彩搭配、 材质选择和细节处理。本演示将详细探讨这些原理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比例、平衡、流线
1
平衡
2
通过布局、图案和颜色的平衡来营造整
体和谐感。
3
比例
了解不同身体比例,根据身形特点设计 合适的服装。
流线
利用线条的方向和曲线创造流畅的视觉 效果,强调身体的优势。
礼仪服装设计原则
正式场合
了解礼仪场合的服装要求和设计 原则,为正式场合提供高雅和合 适的服装。
商务场合
设计专业、得体和有权威感的商 务服装,展示职业形象和成功风 范。
休闲场合
创造轻松、舒适且时尚的休闲服 装,适应现代人的休闲生活方式。
1 主要服装风格
介绍不同的服装风格,如传统、时尚、复古和街头风格等。
2 风பைடு நூலகம்定位
帮助设计师确定目标受众和市场定位,以创作独特且符合需求的服装风格。
文化与时代背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
探索不同文化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如传统服饰和文化符号的运用。
时代的影响
了解时代背景对服装设计风格和趋势的影响,创造与时代融合的服装。
明暗与立体感的应用
服装美学设计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参加了服装美学设计课程。
这门课程让我对服装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美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服装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在课程开始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服装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服装设计不仅仅是制作一件衣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服装设计要考虑到实用性、美观性、舒适性和时尚性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技巧,将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服装作品。
二、服装美学的基本原理服装美学是研究服装与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课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服装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比例、节奏、对比、统一等。
这些原理在服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比例的运用可以使服装更加协调,节奏的把握可以使服装更具动感,对比和统一的运用可以使服装更加鲜明。
三、服装风格与流派在服装设计中,风格与流派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多种服装风格与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
通过对这些风格与流派的学习,我认识到,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风格进行创作。
四、服装色彩搭配色彩是服装设计中的一大亮点。
课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色彩冷暖、明暗、纯度等。
通过对色彩搭配的学习,我了解到,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使服装更具层次感,提升整体的美感。
五、服装面料与工艺服装面料与工艺是服装设计的基础。
课程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各种面料的特点、优缺点以及相应的工艺技术。
通过对面料与工艺的学习,我认识到,选择合适的面料和工艺对于服装设计至关重要。
六、服装设计的实践与创作在课程的后半部分,我们进行了服装设计的实践与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两点:1. 设计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
只有具备敏锐的审美眼光,才能在众多元素中筛选出最合适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服装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设计与美学哥特时期的艺术风格对服装审美的影响中世纪哥特式服装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表现在建筑上,就有尖拱券、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
Gothic作为形容词加在艺术或时装之前,即指哥特式艺术或哥特式时装。
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浪漫型的艺术,哥特式时装则可视为当下正流行的新浪漫主义时装的一个分支。
一、起源关于“哥特(Gothic)”这个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这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乐的部族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位而著称。
中世纪,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最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及所谓的“哥特式”建筑。
而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以Edgar Allan Poe、Mary Shelly和Bram Stoker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所创作的恐怖小说也被形容为“哥特”风格。
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在其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借以批评文艺复兴之前中欧及北欧的建筑样式,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从而将凡是从网尔卑斯山以北传来的东西都称之为“哥特式”的。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欧?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遂沿用至今。
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哥特风格的几个主要分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领域: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许多教堂中。
2、文学领域: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
一些作家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
3、艺术领域:也指一种特殊的印刷体或手写体,字母华美。
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
4、服装领域: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服装风格主要体现为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的感觉。
而织物或服装表现出来的富于光泽和鲜明的色调是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一脉相通的。
5、音乐领域:由在70年代末期后朋克风格(Post-Punk)演变而来,这种音乐中弥漫着不安、焦虑、悲观和灰暗的气氛,摇滚乐风灰暗低调。
哥特味道任何气氛诡异阴暗的东西都算是有点哥特味道。
关于音乐,有上百像darkwave、goth techno、dark alternative、ambient ethereal之类的名词都有“哥特味道”。
再具体形容:黑暗的淫欲、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吸血鬼文化、恶魔主义、邪教?哥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与种族、性别也无关。
大多数歌特乐队都是非宗教的甚至是积极的反宗教乐队。
那些吸血鬼、天主教、古埃及和异教的视觉信号只是在传达“黑暗的力量”,以联系至歌特音乐的感觉。
哥特族们与其他同年龄的社会团体一样同样存在社会倾向,你会发现年轻的保守主义歌特族、共产主义歌特族、法西斯歌特族和无政府歌特族,但是这实在是很少的一群人,九十年代歌特族中最大的倾向实际上是对政治的极度冷漠,因为几乎所有党派的观点听起来都是一样的,而且毫无用处。
这是Rosetta Stone乐队最喜欢的主题。
哥特存在的理由很多人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这很不幸。
但是歌特使这种消沉的感觉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一种,换句话说: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选择——这是一种艺术。
哥特同时也许还是一种精神疗法。
如果你对一个属于主流社会的白领仔细谈起你上次自杀未遂的经过,那么他可能会带着一种奇异的眼光躲你躲得远远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或许还可以得到廉价的同情。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你哥特族的同伴永远不会为你感到难过,你手腕上的疤痕会得到认真的尊重,“你很酷”!所有感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都会在哥特族中找到自己的位臵,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哥特时代和法兰西哥特服饰文艺复兴时期为了区分中世纪时期(Middle Ages:公元5~公元15世纪)的艺术风格,公元12~公元15世纪的这个时代被称为“哥特时代(Gothic Age)”,公元16世纪,哥特时代结束。
哥特风格深深的影响了中世纪法国的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
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另外特别重视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线条。
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那尖尖的埃宁帽( h en in)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都带有强烈的哥特风格。
三、哥特时尚与现代服饰1970年代中期,英国正值朋克(Punk)风潮崛起,到了70年代末期,朋克风格之后,后朋克摇滚风格Post-Punk Rock登场,而当时做为哥特摇滚(Gothic Rock)雏形的一个重要摇滚乐团Joy Division 在服装上采用大量的现代哥特风格造型。
例如:带有大量蕾丝的衣服、象征浪漫的玫瑰,坟墓、吸血鬼、女巫,废墟、哥特大教堂等等,这些种种都是哥特的符号象征。
后来这些象征主义元素被多数摇滚乐队和时尚青年男女沿用至今。
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由这种音乐风格发展起来,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
黑色摩托皮夹克、黑色紧身牛仔裤、黑色网眼丝袜和黑色飞行太阳镜成为哥特族的注册商标。
但是这些有点消极、激进、野蛮、散发着反抗情绪的服饰并不被当时主流时尚设计师所接受。
九十年代,哥特音乐在传媒中渐渐失宠,但哥特文化却愈发强大,急速膨胀的夜总会行业使得哥特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
新出现的简便而且便宜的桌面出版系统和家庭录音技术协助产生了大量的哥特杂志和不同质量的小样,这使哥特文化显得活力十足。
而好莱坞维多利亚恐怖电影的复兴恰在此时,《乌鸦》、《剪刀手爱德华》、《夜访吸血鬼》等一系列卖座恐怖片为哥特文化注入了新的兴奋点。
哥特时尚巧妙地随之有所改变,卷发、高马尾辫和战斗裤是一种风尚、长直发、维多利亚式的丝绒和花边也是一种风尚、皮革与塑料装也都成了风尚,但不同的是这种风格和北美流行的任何东西都无相似之处。
哥特时尚中永远流行的只有黑色紧身牛仔裤。
哥特风格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社会风景——时尚全是黑色的、态度全是阴暗的,而风景全是模糊的。
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
这时哥特风格的服饰不仅仅限制于小作坊的高级服装订制。
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
比如:Kenzo、Anna Sui、Issey Miyake等等。
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也常常是不对称的,有时甚至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
当然,所谓哥特式时装只不过是带有些许哥特式艺术的气息,它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哥特式云云听上去像是一句促销口号。
真正的哥特时尚体现为:1. 黑色的东西,或其它暗色,如海军蓝、深红;2. 可以透(龙或渔网状面料),但不露;3. 银饰;4. 苍白的皮肤。
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
5. 黑发、漂白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
6. 黑白化妆。
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细眉。
7. 自我束缚的装饰和恋物癖的服装。
皮革、PVC、橡胶、乳胶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
中世纪的束腰也极为常见。
8. 领带或带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
9. 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太阳神之眼、五角星、十字架(基督的象征)的饰品以及刺青;10. 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
11. 锁链和铁钉。
12. 身体穿孔。
一般情况下舌头是首选部位,其次是鼻子,最后是私人部位和乳头。
哥特风格的服饰极端且偏激,只能做为舞台装以及在装发布会上上作为展示类服装出现。
四、哥特风格对实用装的影响在实用装方面,以亚洲的日本为代表的近年来一度兴起的以中强调以中世纪法兰西复古风潮、中性化为主导风格的服饰——超级视觉系(Super Visual)和强调可爱少女风格的法国女佣式样的洋装(Lolita)也渐渐的开始充斥全球范围的服装市场。
这些服装的消费群体一般为15~28岁的中学生和时尚男女青年。
法国女佣式洋服---超视觉服装高档服装的制作上表现为为廓兴简单,风格明显的礼服设计中。
礼服的造型体现出哥特时代延续下来的那种散发着波西米亚神秘、高贵的风格特质。
将礼服的裙子拉长,可以使使效果表现的更加明显。
工作装和制服方面服装采用的是吸腿裤或短裙子。
哥特风格的实用装通常价值不菲。
许多名贵的面料:东方丝绸、锦缎、还有天鹅绒、高级毛料、北欧的珍贵裘皮等。
当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
今年的黑色是一种淡的、旧的黑色,好像覆盖着灰烬一般充满了诗意和忧郁的气质。
哥特式服装风格见证了时代和历史,它是从整个中世纪至今全球服装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
所有的观念、所有的理想都汇聚在一件件透着复古风的神秘、奇异、古怪的服装上。
人类通即将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使这种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风永远流传下去。
五、新哥特式风格新哥特流行有音乐、电影助阵新哥特服饰风格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最初崛起于上个世纪 70年代末的西方音乐界。
在非主流音乐的花园里,一些另类摇滚乐队逐渐孕育壮大成哥特摇滚乐派,小部分的异类并不会受大众潮流的影响,他们的音乐充斥着对于死亡、痛苦、黑暗、性欲的描述和体验,风格怪诞而又神秘,一出现便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
于是在音乐的催生下, 20世纪 80年代,一股以此为潮流的服饰风格出现。
黑衣流行是从 Bauh au s乐队开始的,这是一支性别取向不名的乐队。
他们总是化着妖艳的妆,并把这种风气带到时尚潮流中去,男人们穿着带花边的衣服、高跟鞋、戴着珠宝首饰、高至大腿的靴子……总之是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
典型的哥特打扮是黑色高领紧身皮衣和有着复杂纹路的银饰,最关键是黑眼圈和悲伤麻木的表情。
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某种精神境界。
年轻人接受了它,并为之疯狂。
青少年们开始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而且相当认真。
到了上个世纪 90年代,哥特音乐失宠,但哥特文化却大行其道。
那时恰逢好莱坞以哥特文学为背景的恐怖电影复兴。
在一系列卖座影片,如《剪刀手爱德华》、《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里,偶像明星约翰尼〃德普,薇诺娜〃赖德苍白秀丽的容貌、清澈天真的眼神伴着电影阴森诡异的氛围,时而浪漫时而恐怖的情节让人心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