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表意不明
高考专题复习之病句—表意不明

12、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 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 看法是否定的。(2004全国二卷) 13、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04年 全国卷 14、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15、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16、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03年全国高考卷
例 :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 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 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2、审视指代性词语。
代词“这”“那”“他”(她)“他们”(她们) “它”(它们)“前者”(后者)等,在句中必须 有明确的指代对象,否则就会造成表意不明。
例:浪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等离子电 视和钻石项链、高端手机和名牌服装之间,有超过 四分之三的女性选择了前者,这说明女性更喜欢科 技含量高的产品。
病句专题复习
表意不明
实例展示
1、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 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2、曾记否,我与你刚认识的时候,还是个 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语文《考试大 纲》规定要考查的六种病句之一,指 句子不能明确地表达语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 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7、王小刚和赵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9、昨天在公交车站的站台上我发现了他。 10、特朗普拒绝听取部分美国企业的建议,对中国 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其恶劣后果目前已经显露。 11、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 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 中雨。(2007安徽卷)
D、动宾关系与并列关系不明造成歧义 (1)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 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2007江西卷)
高考复习修改病句:表意不明

又如:“小李拿了封信出来交给我”。 ①重读“出来”,则表示是小李出来(拿着 信); ②轻读“出来”,则表示小李拿出信来。而语 调在一定语句里的能动也是显见的。
(2) 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 不同的意思。 例如: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①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
②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 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这类歧义便是由词语的多义性造 成的。要消除这类歧义, 一是完善语境,使词语在具体的上下文里 呈现出单义性, 另一办法是变换说法,使本身不存在歧义 可能。如前举对话,若甲不是要故意造 成歧义,“考研究生”就当说作“考取 研究生”。 对词语歧义的有意识利用,作用也 大,或可表现人物的无知可笑,
如有个小笑话说某家长见儿子的在校 素质报告单上写着“尊敬师长”,便拷 问儿子:“老子让你尊敬老师,你却去 尊敬师长,莫非想当参谋?”一个连 “师长”一词也不能正确理解的“老子” 形象可见矣! 又有故事说:有一江湖郎中据医书上 的“巴豆不可轻用”给病人开出大剂量 巴豆,结果 闹出人命。见官时便振振有 词:“不可轻用,不就是要重用吗?” 其实医书上的“轻”是轻率、随意的意 思 ,由此表现庸医的形象不亦妙乎?
(4)、 并列短语的搭配易产生歧义。 (连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A.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B.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例如:主要的领导和记者都来了。 A.主要的领导 和 记者; B.主要的 领导和记者。
如:某校入托《通告》称:家长须携带独生子女 证(笔者为阐述方便,设代号为A)和出生证 (B)或父母一方单位证明(C)及户口簿 (D)。试试看,这《通告》是否有四解:
五、省略不当也是常要引起歧义的。 这里说一个典型的例子,据说有对夫妇,夫 在北京供职,妻在山东任教,曾相约暑期在北 京会面。后来,妻子有事耽搁,未如期赴京, 夫就去了一个电报 :“七日不到八日来。” 妻接电后,七日索性不急,便买了八日的票北 上了。夫见妻七日未到,八日便去了山东。结 果 双方扑空。问题出在哪里呢?显然就在丈 夫发的电文上,夫的意思 是“七日你不能到 北京,我便八日来你处了”,而妻的理解却成 了“如你七日到不了北京, (妻)就八日来 吧”,其中最关键的主语省略了,难怪也就要 误事了。看来,句子成份的省略不可不慎。
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知识讲解)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六种病句之一,下面是2017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请考生及时阅读。
(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
④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

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 万一 若 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 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 的生活费。(03年高考题) 4.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 不可缺少 必需 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 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04年浙江卷)
① “的距离”多余,删去。 ② “离现在”多余,删去。
⒋虚词多余
①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 ,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②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被人们所砍光了 。
① “的”多余。
② “所”多余。
1. 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 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 分外 多了 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97年高考 题)
• 1、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 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 2、看到老师傅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劳动, 使我很感动。 • 3、罗马尼亚艺术家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 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 的评价。 • 4、回顾“文革”对教育战线的破坏,确实很 严重。
缺主语
5、这些杂交水稻由于产量高,而且比国外进口 能力 的同类水稻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颇受 当地农民的欢迎。 具有 6、炊事员老朱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 个打扮成游客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看见 7、国家工商局、技术监督局负责人近日强调: 必须把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制造假酒这 人命关天的非法行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 不懈。
4.江西东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 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生了疑似高致病性禽 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 疫情发生后 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高考病句专题讲解之表意不明

[巩固训练]下列病句歧义在哪里?
1、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3、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 的急坏了。 4、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 谁也不搭理他。
[巩固训练]下列病句歧义在哪里?
5、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6.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 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7.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 8、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他手里 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9、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巩固训练]下列病句歧义在哪里?
16、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 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17、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 还需要继续努力。
18、他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两人亲切 地交谈起来。
19、根据气象资料分析,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 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20、美国会通过对华贸易法案。
[巩固训练]下列病句歧义在哪里?
21、早餐十分重要,早餐会提供人体每天所需 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2、咬死了猎人的狗。 23、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 加饮水,就会影响健康。 24、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在一个阳 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入6米深的井里。 25、这是本书是黄色的。 26、开刀的是我父亲。
27、教师节时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28、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9、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 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30、王明刚还欠款2000元整。
31、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 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 纸。
七、“对”字引起歧义
病句专项考点 病句之表意不明 课件+练习—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2.词性不明造成歧义
● 词性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句中某个词的词性存在不确定性,句子就容易产生歧义。 ● 如: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 【解析】此例中的“保管”既可以理解为名词,指仓库、粮店的保藏和管理工作;也可
理解为动词,作“完全有把握,担保”解释。 ● 例2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
2.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 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答案】“几十个”既可修饰“报社”,也可修饰“记者”。 3.这篇题目为“我国现阶段医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的文章, 批评的人很多,大家认为它并没有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 法。
【答案】“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既可理解为“很多人批评 文章”,也可理解为“文章批评了很多人”。可改为“这篇…… 文章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改为“很多人批评这篇……的 文章”。
●如:县里的通知说,让赵镇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解析】“本月15日/前去汇报”,这种停顿的意思是15日当天
汇报;“本月15日前/去汇报”,这种停顿的意思是15日以前的 某一天去汇报。
二、方法技巧小结
●1.抓好标志词:多音词、多义词、数量词、指示代词。 ●2.注意肯定、否定变化,辨别句意是否明确;变换节奏,
● 如: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 分析:“护林员……的问题”可以被看作主谓短语,也可以被看作偏正短
语,由此可以产生两种意思,一种是
问题
,一种
是大家
行为
。
●例4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 【解析】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进 攻者是以色列;还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 的”,进攻者是巴勒斯坦游击队。
高考病句 表意不明

3、(2014湖北卷)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 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 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 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 最大的国家。
4、(2013山东卷)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 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 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 一支枪。
8、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 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 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恋。
9、(2017山东卷)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 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 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代词:①指示代词:这、那、前者、后者等;②人称代 词:他(她、它)(们)、自己等)
4、2014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 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 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5、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 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6、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 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 意义。 修饰关系不明确 (数量词居多)
代词指 代不明确 修饰关系不明确 对象指代不明确 “和”字造成的不明确 多义词造成的不明确 停顿位置不明确
1、(2015江苏卷)今年5月9 日是俄罗斯卫 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 阅兵式。
2、(2015全国卷2)在父亲住院期间,梅兰 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 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 累,也不例外。
表意不明——主要指语句有歧义或令人费解。
一、归纳类型
1、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 继续努力。
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答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表意不明】一、认识表意不明现象“表意不明”,也叫歧义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项目。
所谓歧义是指表达的意思不确定,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不好断定。
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是造成句子表意不明的主要原因。
二、常见表意不明的语病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指代不明1.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3.我来到这个厂不久,就发现张主任对自己的办公条件比较关心。
“自己”既可以指“我”,也可以指“张主任”。
4.小倩告诉我,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我们”也指代不明。
5.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度”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注意】:提高对代词的警惕性。
句中有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和人称代词(他、她、他们、她们),这些代词使用不当,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二)语法歧义。
1.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
例(03高考)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
(94高考)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做名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2.指代不清造成歧义:由于句中指代性的词语指代不清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病句---表意不明
一、例题引路
【20XX年江苏卷】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20XX年广东卷】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20XX年高考重庆卷】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
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20XX年高考安徽卷】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二、考点复习
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1).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2).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3).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2、停顿歧义
(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
3、指代不明: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
(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4、修饰两可
(1)、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3)、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人6米深的井里。
三、方法总结
(1)望见“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起色。
(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四、课堂训练
【20XX年高考试题辽宁卷】A.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20XX年高考试题四川卷·延考区】A.有人认为,不少电影剧本浮在生活表面,对题材挖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20XX年高考天津卷】C.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1.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江西卷)
2.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广东卷)
3.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安徽卷)
高考语文病句---表意不明(答案)
一、例题引路
【20XX年江苏卷】【解析】D项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可以理解成“本校的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成“别的学校来的领导”】
【20XX年广东卷】【解析】C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
【20XX年高考重庆卷】【解析】D项“首次抵达”语序不当造成歧义:首次限制对象不明,“首次考察队”或“首次抵达”
【20XX年高考安徽卷】【解析】C项是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解析】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二、考点复习
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1) (“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2)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
(3) (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2、停顿歧义
(1)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 (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
(3) (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3、指代不明:
(1)(“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2) (“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3) (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4、修饰两可
(1) (“一个” 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
(2) (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
(3) (“著名航天专家”是“梁启超”的定语,还是“粱思礼”的定语、不明确)
三、方法总结
四、课堂训练
20XX年高考试题
【20XX年高考试题辽宁卷】【解析】A“它的传播” 它指的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20XX年高考试题四川卷·延考区】【解析】项搭配不当。
“电影剧本是最大障碍”不能搭配,指示代词“这”指代范围不明导致了这一语病。
将“这”改为“这种状况”;
【20XX年高考天津卷】【解析】C项名句意不明确,“同样的担心”指代不明;
20XX年高考试题
解析:例1“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狂犬呢?表意不明。
例2“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表意不
明。
例3“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江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