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逻辑推断专项训练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附解析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附解析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示例:比:二人排齐向右站亲密并列肩比肩化:左人正立右倒画人形颠倒表变化2.下面文段中,有两位同学的推断存在问题,请指出并分析其错误之处。
高考志愿填报前夕,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围绕如何填报志愿展开讨论。
甲同学说:“工商管理类专业将来可能难就业,填报需谨慎。
”乙同学说:“我报的是法学专业,这样就一定能实现我当律师的梦想。
”丙同学说:“我报的都是财经类专业,竞争激烈,要是没被录取,我就没有前途了。
”丁同学说:“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热冷之分,很难说大学毕业之后哪个会更好。
”3.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换个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符合归纳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知识是羽翼,知识是翅膀,原来知识就是我们翱翔天空的工具。
4.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下面是某寝室同学间的一次谈话,请你替甲同学就乙同学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反驳的话,补写在横线上。
要求:符合逻辑,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甲:乙同学,你的脾气能否改一改呢?不要动不动就乱发牌气。
乙:发怒是人类宣泄情感的必要方式。
就像水库蓄水过量,就必得泄洪,否则就会造成决堤,危害四方;人的愤怒情绪过分压抑,也会造成情感决堤,危害自身和别人。
甲:________。
乙:其实我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也谢谢你的建议,以后我会注意的。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等。
语文逻辑推断题集锦(有答案)

逻辑推断题集锦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遍地英雄千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现在的娱乐圈新人辈出,大放异彩。
众多的综艺节目、热播电视剧都必定由各种小鲜肉霸屏,这势必会影响实力派老演员演艺生涯的萎缩,让其缩短或者提前终止演艺生涯。
同时,也必定会造成娱乐圈市场的动荡,如天价片酬、演戏替身等问题。
①众多的综艺节目、热播电视剧不一定都会由各种小鲜肉霸屏。
②③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在重大比赛或考试前去“祈福”,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里约奥运会之前,主教练郎平曾带着女排的姑娘们去普陀山祈福,而在这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登奥运冠军宝座。
可见,“祈福”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强选手或应试者们必胜的信心,而有了必胜的信心,势必会在赛场或考场上超常发挥,这样就一定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所以说,只要有好的心态,就必然能获得成功。
①有了必胜的信心不一定就能在赛场或考场上超常发挥。
②③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高中阶段阅读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如果条件允许,每个学生都应该大量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因为只有大量阅读名著,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提升,思想境界提升之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成绩自然会相应提高,高考时也就一定能考取理想的大学。
①不是只有大量阅读名著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提升。
②③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
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①员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可以具备工匠精神。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下列文段中有三处推理不符合逻辑,请仿照①的句式,说明另外两处。
写作水平要想提升,要从锤炼语言和巧用修辞入手。
写文章要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语言的锤炼实际是思想的锤炼。
语言精炼了,思想内容就一定会清晰。
想文章生动,巧用修辞是必然。
一位写手如果修辞能够得心应手,他写出的文章就一定有深度,一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①语言精炼了,思想内容不一定会清晰。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共享单车让短途出行更加方便,有了它,大家都不用再挤地铁或公交了。
共享单车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环保,有了它,就不会再有空气污染。
在满足人们安全、快捷、舒适出行的同时,共享单车还成为治疗城市拥堵“癌症”的一剂猛药,有了它,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消失了。
①有了它,大家不一定不用再挤地铁或公交。
②________③________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示例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我们不该允许人们不受约束地上网。
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经常光顾不健康的网站,用不了多久,我们社会的整个道徳结构就会土崩瓦解,那时候,人类将退化成禽兽。
示例:我们允许人们不受约束地上网,他们也不一定就会光顾不健康的网站。
(1)________(2)________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20高考语文复习:逻辑推断专项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逻辑推断专项训练题(附答案解析)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错误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忍不住打骂孩子。
其实,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必定使孩子疏远父母。
父母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认识错误,就能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确保孩子一生不走弯路。
①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会使孩子疏远父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认识错误不一定能使他们改正错误。
让孩子改正错误并不一定能确保孩子一生不走弯路。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表意绝对的句子“认识错误,就能让他们改正错确保孩子一生不走弯路”。
误”“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拆迁在短时间内极大提高了城市的清洁程度、美化程度,解决了交通拥堵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拆迁工作,加快拆迁进程,为老百姓营造一个公正廉明的政治环境。
①拆迁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够提高城市的清洁度和美化度。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答案】拆迁未必能解决交通拥堵的现象拆迁未必能营造公正廉明的政治环境。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进入高三,学生都将面临高考复习备考的高效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最好按老师的要求来复习备考,如果不按老师的要求复习备考,又怎么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而安排好时间,必将提高做题效率,高考中也就更可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①进入高三,学生不一定都将面临高考复习备考的高效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下面文段有三处逻辑不当,请参照①的方式,修改另外两处。
面部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与指纹识别技术相似,面部识别技术具有的生物基础,使人脸具有唯一性和不易复制性。
计算机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后,与数据库图像进行比对,完成识别过程,人面识别的准确率越高,人面数据库的数据覆盖率就越高。
面部识别技术非常适合用于机场、地铁等人群密集场所的安保。
①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面部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八篇交流论文的题目,推断出“浙江省第四届名校长论坛”的主题。
(不超15字)《打造强势品牌学校》《校不在老,有特色才行》《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创特色•树品牌•促发展》《办学特色与特色办学》《学校特色教育及其支点》《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国际人才》《以新的教学理念创学校质量品牌》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②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立法。
广场舞参与者与周边住户之间的冲突事件的出现,也是因为缺少相关法规来界定权利与自由;如果出台了清晰的管理条例,就能够防止广场舞扰民事件的发生。
例如,2013年7月在美国纽约,一支华人舞蹈队因为在公园排练广场舞,被投诉“扰民”,领队甚至被警察铐了起来并收到了传票。
②广场舞冲突事件的发生并非仅仅因为缺少相关法规。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经常使用的现代文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
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①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②________③________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及答案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逻辑推断专项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根据行文逻辑,在文段的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语意顺畅。
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
假如这是对的,就对提倡社会伦理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
举例来说,孟子发明了一种伦理学,说亲亲敬长是人的良知良能,孝父忠君是人间的大义,所以,臣民向君父奉献一切,就是崇高之所在。
孟子写得很煽情,只可惜不讲道理:①________。
再比方说,在七十年代,人们说,大公无私就是崇高之所在,“为公前进一步死,强过为私后退半步生”,这是不讲道理的:我们都死了,谁来干活呢?在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无所不在,因为照那些高调去生活,不是累死就是饿死——高调加虚伪才能构成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宋明理学是一种高调,但理学越兴盛,人也越虚伪。
与此相反,英国出现了一种毫不煽情的伦理学。
罗素先生这样评价这些注重个人实际利益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这些人的理论虽然显得卑下,但却关心同胞们的福利,所以他们本人的品格是无可挑剔的。
”然后再让我们反过来说——既然我们这里的伦理学家提倡相反的伦理,那么对他们的评价也该是相反的:②________。
2.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
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
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
有一个知县对两个妇女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
”大堂上,两个妇女就动手拉了起来。
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其中甲妇女开始时还使劲,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了。
而另一个乙妇女则拿出吃奶的劲,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
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
2020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逻辑推断题专练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逻辑推断题专练人教版高三总复习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语言文字运用――逻辑推断题(附答案) 1、请参照示例的方式,反驳其他你认为错误的观点。
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
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
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示例:如果唱《秦琼卖马》要用真车真马,那么唱《武松打虎》就要用真老虎.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3、下面文段在表达上有三处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很有特色,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书之一,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
只要你读完了它,你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最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逻辑推断题精选精练41题(含解析)

高考语文逻辑推断题精选精练41题1.下面的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拆迁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清洁程度、美化程度,解决了交通拥堵的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推进拆迁力度,加快拆迁进程,还老百姓一个公正廉明的政治环境。
①拆迁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能够提高城市的清洁度和美化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菌群是一种平衡状态,无需增加益生菌。
如果滥用益生菌类产品,必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酸奶中的益生菌只在通过胃肠道当时发挥作用,却对调整肠道没有任何作用。
专家建议多吃蔬菜和粗粮,蔬菜和粗粮在肠道能转化为乳果糖,还可以促进正常菌群的稳定生长。
如果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使人体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这样会引起严重的肠道问题。
①滥用益生菌类产品并不一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一定要爱岗敬业,为什么要爱岗敬业呢?如果你不爱岗,你就不会敬业;如果你不敬业,你就不专业;如果你不专业,你就没有一技之长;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你就不能生存下去。
因为一技不能养家,之长方可致富。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要你爱岗敬业,你就能够成为这一行业的“状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
③
。
找出问题
分析问题
说明问题
识真面
犹抱琵琶半遮面 识得庐山真面目
3.3 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并举,促进语文学科建设
2017年高考语文返璞归真,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在 题型设计上,除沿用成语使用、语病判别和语意连贯等题型之外, 又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内容的测试。
……逻辑推断方面,在提供示例与支架的基础上,让考生在完
成语用任务的过程中,实质上接受逻辑思维推断能力的考查。这样 的调整,旨在引导考生养成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习 惯,同时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思维逻辑的严密性结合起来。
——教育部考试中心 《化人以语,育人以文——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就)……”、“若……则……”、“ 只要……就……”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 (生活中常用“只有……才……”、“不……不……”、“除非…… 否则”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举例: 1. A=“三角形等边”;B=“三角形等角”。 2. A=“某人触犯了刑律”;B=“应当依照刑法对 他处以刑罚”。 解析:
学习和工作中屡见不鲜,常常被认为是表达的不严谨,或词
语使用的不妥帖,其实背后隐藏的是逻辑漏洞。
•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考查来说,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题型 的使用仅是一个开始;而对于思维品质考查来说,对逻辑思 维能力的考查仅是一个开始。
——赵静宇《高考语文新题型的使用与逻辑思维能力
的考查——以2017年高考语文Ⅲ卷为例的探讨》
【考点解析】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题考 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 后关联词的搭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 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 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 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 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A都是B的必要条件:其一、A是B发生必需的; 其二,A不必然导致B。在例子中,认识了26个字 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看过京剧未必能体会到京 剧的美,这说明A不必然导致B。 1.只有认识26个字母,才能看懂英文。不认识26 个字母,不能看懂英文。 2.只有看过京剧,才能体会到京剧的美。不看京 剧,不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③ 肯 动脑筋, ④ 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⑤ ,只要译文不是太 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⑥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年轻人听完后,自觉惭愧,狼狈逃跑了。
为什么年轻人听完诗后就逃跑了呢?
• 原来诗的一二句隐含着这样的推理: 和靖当年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
前提:如果一个人不娶妻生子,那就不会有后代子孙 和靖没娶妻生子
结论:所以,和靖哪会有后代子孙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就)……”、“若……则……”、“只 要……就……”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①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城____市____名___字____不____够___响____亮__ 并不一定严重影响。 经济发展。 ③_更___名并不____一___定____会____带___来____经___济腾飞。 。
躬思行
绝知此事躬思行 喜看稻菽千重浪
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 不要依赖译文。 ②
• (生活中常用“只有……才……”、“不……不……”、“除非…… 否则”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古代诗词名言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有志者事竟成。
•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
古代诗词名言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 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 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 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 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 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古代诗词名言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注:我们以现代的意识来审视古代诗词 名言的逻辑关系,应以其意涵为本加以 判断;当然思维也不能固化或僵化,亦 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逻辑漏洞: 这个推理不符合逻 辑,小东能不能考 上大学与他爸爸妈 妈是不是大学毕业 生没有必然关系。 结论不是必然的, 而应是或然的。
示例: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病例:(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辨识漏洞:
事理分析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学了文科或理科同样也能激发好 奇心。也就是说,学了工科不是激发好奇心的唯一条件或必要条件,因此 这一推断不合乎逻辑。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云南的“思茅市”更名 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川的“南坪县”更名 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 市的发展。
前提:云南的“思茅市”更名带来城市经 济的发展 四川的“南坪县”更名带来城市经 济的发展
结论: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
逻辑漏洞: 这个推理不符合逻辑,更名与城市的发展 没有必然的联系。结论不是必然的,而应 是或然的。
前提:只有一个人娶妻生子,才会有后代子孙 和靖没娶妻生子
结论:所以,和靖不会有后代子孙
(生活中常用“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 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1.A=“下雨”;B=“地湿”。 2.A=“烧柴”;B=“会产生二氧化碳”。 解析:
A都是B的充分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 其二,A不是B发生必需的。在例子中,往地上泼 水地就湿了;燃烧石油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1.如果下雨,那么地会湿。只要下雨,地就会湿。 2.如果烧柴,那么会产生二氧化碳。只要烧柴, 就会产生二氧化碳。
A都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 其二,A是B发生必需的。在例子中,满足A,必然 B;不满足A,必然不B。 1.三角形只要等边,就等角。(强调充分性) 2.只有某人触犯了刑律,才应当依照刑法对他处 以刑罚。(强调必要性)
•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就)……”、“若……则……”、“ 只要……就……”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辨识漏洞,学用并举
——逻辑推断专项训练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 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
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 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 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 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 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 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前提 小东的爸爸是大学毕业生 小东的妈妈是大学毕业生
结论 所以,小东一定能考上大学。
?
因为小东的爸爸妈妈是大学毕业生, 所以,小东一定能考上大学。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 另外两处问题。(5分)
பைடு நூலகம்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
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 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 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 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就)……”、“若……则……”、“ 只要……就……”等来表示充分条件。)
• (生活中常用“只有……才……”、“不……不……”、“除非…… 否则”等来表示必要条件。)
1. A=“认识26个字母”;B=“能看懂英文”。 2. A=“看过京剧”;B=“能体会到京剧的美”。 解析: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
③
。
【考点解析】语言表达准确。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题考查逻辑思 维推断能力。在提供示例与支架的基础上,让考生辨识具体语段句间的 逻辑漏洞,并加以说明,以完成语用任务。
•
全国三套试卷中的三道试题并不难,学生不需要了解太
多的逻辑术语,就能发现错误所在。这种错误在日常生活、
找出问题
思维导图
问题意识
分析问题 说明问题
逻辑推断题
辨识意识 事理意识
关联词 句间关系
逻辑漏洞
课堂训练
工欲善事先利器 锲而不舍镂金石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 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 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 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 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