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
湛江建全国最大红树林保护区

湛江建全国最大红树林保护区作者:陈惠陆黄慧诚来源:《环境》2019年第07期滩涂地满是跳跳鱼、大脚蟹、小海虾,小树冠上水鸟栖息、蜜蜂飞舞……湛江市麻章区岭头镇,一片占地数百亩红树林保护区,一株株數尺高的红树林树苗正迎风摇弋,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滩涂地的红树林都是人工培植才长出来的。
“过去这地用来停泊船只,也有养殖。
不过现在不让了,所以就恢复出来,红树林越长越多了。
”2017年以来,湛江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大力加强辖区红树林保护,让这片占地近万公顷、我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迎来新生。
近日,记者到此采访,了解保护背后的故事以及现状。
清退与增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位于通明海西北角的岭头岛,因红树林群环绕,宛如一片海上绿洲。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在岛上堤坝打开的缺口,像这样的缺口一共有3个,每处宽15米以上。
缺口打开后,恢复了自然纳潮,有助于红树林的生长。
”说这话的是太平镇镇委书记,顺着他指向的位置,看见大堤上的缺口,适逢涨潮时分,不断有海水涌向缺口。
湛江市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道,这是湛江在保护红树林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创新举措,即与村民签定协议,共管养殖鱼塘共建红树林保护区。
目前,已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的1579.8公顷(其中麻章区772.351公顷,开发区807.46公顷)养殖塘开展共管工作。
“这是尊重历史的现实之举,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化解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该负责人说。
据悉,2017年4月13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广东省情况时指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规划边界与实际管控边界不一致的问题,历史形成的4800公顷养殖塘还没有清退,在不少地区,还存在着局部侵占或破坏红树林的现象。
为什么会造成面积差异?记者了解到,在2006年保护区划界时比较粗放,把一些渔港、码头、航道,包括4689.11公顷有红树林的养殖塘都划入保护区。
但是,当地的老人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渔民就开始在此养殖,然后才有的相关部门划定红树林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

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哲学思考【摘要】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文从湛江红树林资源的重要性、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哲学思考,探讨了生态价值观与人类利益的平衡,以及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红树林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促进湛江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唤起公众对湛江红树林的关注,促进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湛江、红树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观、人类利益、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
作为海岸线最长的城市之一,湛江市的红树林面积居全国前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潮间带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对维护海岸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湛江红树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其面临着过度开发、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亟需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
如何在保护红树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利用,平衡生态价值观与人类利益成为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对湛江红树林资源的重要性、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挑战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湛江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思考与倡导。
2. 正文2.1 湛江红树林资源的重要性湛江红树林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湛江红树林生态系统可谓是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
红树林栖息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如红树林鱼、红树植物等,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湛江红树林是重要的碳汇地,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净化大气,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的社区发展现状及建议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的社区发展现状及建议陈菁菁,王燕(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湛江524008)摘要:介绍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发展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就保护区推动社区发展工作提出发展可替代生计,缓解来自社区的威胁;加强各种群体的合作,提高其参与性;加强沟通,融洽社区关系;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建议。
关键词:红树林保护区;社区发展;广东湛江中图分类号:F3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19(2014)01-0031-03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Zhanjiang Mangrove Nature ReserveCHEN Jing-jing,WANG Yan(M 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Zhanjiang,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8,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this nature reserve faced and put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relieve the threaten of community,strengthened groups cooperation,improve activity of people,strengthened communication to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ity and promoted people ’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Key Words:mangrove nature reserve;community development;Zhanjiang Guangdong收稿日期:2013-11-18第一作者简介:陈菁菁(1976-),女,广东遂溪人,本科,工程师,从事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状分散分布于地理环境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候环境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
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
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4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
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
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
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
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
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动植物资源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5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
广东红树林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研究

广东红树林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研究摘要:红树林根系发达,多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滩涂地带,属于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这类树种不仅能够防浪护堤,还有助于净化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
文章简要论述红树林生态功能,分析广东红树林现状,深入探讨广东林业建设及红树林保护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建设;林业保护;森林资源一直以来,广东省都很重视灭荒绿化工作,在林业建设方面实施战略调整,始终把林业大省作为生态建设目标。
结合广东省湛江市区域特征,了解红树林分布情况、种类和生态功能等,提出具体的林业生态建设方法,在该地区营造良好宜居环境,达到防风消浪、护岸固堤、净化污染等良好的生态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红树林生态功能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红树林主要分布区域,涨潮时,会有一些红树林被海水浸泡,退潮后又浮出水面,因而,其又被冠以“海岸带森林资源”称呼。
据统计,红树林植物一共28科38属98种,我国占19科21属29种,有真红树和半红树之分,前者的生长环境为潮间带,后者属于两栖木本植物,既可生于潮间带,又能够在非盐渍土地中生长。
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缓冲地带种植红树林,生态环境特殊,植株根系发达,能够避免海浪侵蚀海岸、冲击海堤等,还能够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有效预防。
具体而言,红树林枝繁叶茂,能够抵御风浪,规避或者减少暴风潮危害。
除此之外,该树种还能够对环境进行绿化,拦截污染物等,避免陆地垃圾流入海洋[1]。
红树林作为珍贵的木材资源,还能够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为水生禽类、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无论环保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比较好。
2.广东红树林现状广东省的海岸线比较长,大小河流共计92条,最终都汇入了海洋。
无论河流,还是海洋,都为红树林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该区域红树林资源比较丰富,净化海水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海啸、滩涂流失等问题。
其中,湛江市境内有鉴河、南渡河、九州河。
2.1红树林种类、面积及分布据统计,广东省红树植物共计29种,其中,秋茄、桐花树等真红树占13种,海芒果、水黄皮等半红树则有16种之多。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沿海地带,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带。
红树林植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沿海资源开发的过度,红树林植物的资源现状面临严重的威胁。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的面积:人类活动导致了红树林的大规模破坏,沿海地区的围填海、抽水取用、港口建设等行为都会导致红树林植物生长的空间减少。
2.植物种类减少: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丰富,但是目前已有多种红树植物受到严重威胁,有些濒临灭绝。
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的采伐、过度的捕捞和过度的沿海开发等因素导致的。
3.生物多样性降低:红树林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红树林植物资源的减少不仅影响到植物本身的生存,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1.加强立法和管理:政府应加强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侵犯红树林植物的乱砍滥伐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红树林植物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2.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通过广泛宣传红树林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公众对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的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减少对红树林植物的破坏。
3.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强对红树林植物的科学研究,了解其生态习性和适应特性,开展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技术研究,为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4.建立保护区和保护网络:建立红树林植物保护区和保护网络,划定禁止破坏和开发的区域,保护红树林植物的生态环境,营造适宜红树林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5.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分享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的经验和技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红树林植物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全球红树林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红树林植物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保护红树林植物资源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生态价值研究

广东湛江的陆地主要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和东海岛等较小的岛屿,最南边与海南岛之间隔着琼州海峡。年降水量大约有1400到200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7月份到10 月份为台风多发的湿润季节,带来大量的降水。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分布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红树植物耐盐的能力在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呈梯度变化,盐度较大的海滩上生长着耐盐能力较强的红树植物。因为湛江的主要河流有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而这些水流捎带着大批的营养物质以及泥沙和淡水流入海洋,再加上受降雨季节影响和潮汐周期性变化,使得该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成立的这二十多年间,对保护该地的红树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湛江红树资源对当地和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
1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介绍
红树林是指生长海潮间的木本植物,但不是特指某一种树木,也不全是红颜色的植物,而是由数十种能够经受盐分和海水侵蚀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是指对有保护价值的红树林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所在的陆地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给予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是指指海洋和内陆在常年有浅层积水的地段的特殊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或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2.2.3湛江地区的主要地形地貌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相对比较平坦,海拔100米以下。湛江的近海岛屿众多,海岸线较长,除了雷州半岛南端的海岸稍曲折外,半岛的东面和西面以及附近小岛的海岸坡度都是很小。湛江的第一道沿海防护林带就是海潮间的红树林,起到保护湛江沿海的作用。红树林底下的湿地沼泽土壤大部分是在红树林生长过程中,由于潮汐的周期性作用、浅海沉积以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慢慢发育,最终形成盐度不均匀的盐渍沼泽土。湛江红树林湿地土壤的含铁量非常丰富, 但是泥土遭风浪海水冲蚀的情况比较严峻,导致在滨海河湾处形成丰富的冲积堆积沙土或滩涂泥质土[1]。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价值。
红树林植物资源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衰退,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
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红树林湿地面积的大规模减少,许多红树林湿地被填海造地、围垦开荒等活动破坏。
2. 污染物的排放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红树林植物的受损。
3. 全球气候变化使红树林面临较高的风暴、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导致植物的死亡和断根。
为了保护红树林植物资源,需要采取以下几个保护策略: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湿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推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减少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红树林湿地的破坏。
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对红树林资源的消耗。
3.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活动,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植物的生态环境。
4. 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加强红树林植物的保育和繁育工作,培养红树林专家和保护人员,提高红树林资源的保护水平。
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全球红树林植物资源。
通过联合研究、经验交流和资金支持,共同解决红树林植物面临的问题。
红树林植物资源是珍贵的生态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保护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使红树林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并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