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师德十条红线处理细则》学习心得三篇

合集下载

师德的十条禁令心得体会(一)

师德的十条禁令心得体会(一)

师德的十条禁令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师德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遵守师德规范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下面将根据教育界通行的“师德十条禁令”,结合我自身的实践感悟,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希望这些经验和思考能够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第一条:不得迟到早退第二条:不得私自收纳礼物第三条:不得迟交成绩和书面材料第四条:不得泄露学生隐私第五条:不得谩骂学生第六条:不得与学生打赌第七条:不得变相收取学生家长的“回扣”第八条:不得擅离职守第九条:不得未经批准退课第十条:不得私下接受学生家教心得体会1.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铭记“师德”二字。

严格要求自己,不得有半点马虎。

我始终尊重时间,从不迟到早退,保证教学进度的推进。

2.与学生建立尊重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始终尊重学生,不会随意打趣或侮辱学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3.保护学生隐私:学生的隐私是至关重要的。

我不会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始终将学生的隐私放在首位,确保他们在安全和尊重的环境下学习。

4.不图私利: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的职务地位谋取私利。

我从不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物,也不私下接受学生家教,保持自己的清白。

5.开展课堂教学:始终按照课程要求认真备课、教学,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成绩和其他书面材料,保证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

6.积极参与师德培训和交流:我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培训和交流活动,借此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师德修养。

总的来说,遵守师德规范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和品质。

只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成长尽一份力。

希望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能铭记“师德十条禁令”,从自身做起,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准则心得7篇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准则心得7篇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准则心得7篇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项准则心得(精选篇1)本学期,我们幼儿园组织我们教师又学习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的学习,学习后我觉得收益很大,让我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幼儿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加了解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热爱幼儿,必须对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幼儿,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幼儿。

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幼儿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

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事消极,那么,势必会使幼儿也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我觉得教师要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一名教师应该对幼儿无私奉献,热爱幼儿,尊重、理解幼儿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幼儿。

2022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精选10篇)

2022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2022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精选10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规范》。

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学习教师行为规范,让我更加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

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爱是甘露,可以浇灌生命之树;爱是春风,可以吹绿人类心灵的荒漠;爱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能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爱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奥秘。

学生是稚嫩的幼苗,需要老师的呵护。

老师要有妈妈一样慈爱的胸怀,她需要有细致的心,慈祥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像对待儿女一样精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

学生病了,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送医院。

学生学习上有了困难,要细心地辅导;学生有了错误,要耐心教育;学生取得了成绩,要加以鼓励。

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

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

中小学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

中小学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

中小学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中小学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通用5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教师十项准则学习心得1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学习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到任重道远。

“把爱撒向学生”,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指明了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

他还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

这一点自己也深有体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属于亲缘关系,不是出于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这是一种特殊的、充满科学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

这种爱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

这种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上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转化学生自身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

正像一位同事所说:“有时自身感到很疲乏,当一走进教室见了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地方那个劲儿就上来了。

”我们认为这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有了这种爱,什么金钱、享乐将会被抛于九霄云外。

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就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成效。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心得体会7篇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心得体会7篇

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心得体会7篇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心得体会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心得体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近,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及《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结合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对中小学教师提出十个方面的要求,提出倡导希望,划定基本底线。

本人经过自学有三点体会:一是准则具有现实指导性。

教育部为弘扬高尚师德,明确底线行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针对极个别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而制定的。

因为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以这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约束、规范职业行为提供依据。

二是准则具有实际针对性。

准则结合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

师德师风十条禁令》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十条禁令》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十条禁令》学习心得体会在我进行师德师风十条禁令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本文将详细讲述我对于这十条禁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尊重学生,不能辱骂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始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能用语言或行为上的伤害来羞辱他们。

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体验到尊重和鼓励。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以激励为主,用鼓励和正面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二、不得违纪作弊教师应该坚持严格的纪律要求,不容忍学生在考试或其他学习活动中作弊行为。

我们必须教育学生珍惜诚信,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遵守工作纪律,不能迟到早退作为一名教师,要遵守学校的工作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能以身不正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秩序。

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四、不得有与学生同吃同住行为教师与学生应保持适度的距离和界限,不能有与学生同吃同住的行为。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隐私,避免与学生过于亲近的行为,保障教育活动的纯洁性和专业性。

五、不得与学生有不正当交往作为教师,我们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得与学生有不正当的交往。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专业道德,防止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争议走入歧途。

六、不得替代学生填写各种文书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替代学生填写各种文书。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填写文书,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七、不得有与学生有不正当的经济往来作为教师,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与学生有不正当的经济往来。

教育工作应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得为了自身私利而违背职业道德。

八、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其他不当处罚教师在进行教育管理时,要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其他不当处罚。

2024年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2024年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2024年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项准则心得体会2024年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项准则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对这十项准则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和体会。

首先,勤于学习与自我提升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要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积极参加各类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保持自己的专业竞争力,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

其次,注重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素养。

要做到严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坚决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行为规范,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师的应有之责。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特点、能力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不应对学生进行身份、家庭、性别、地域等方面的歧视,要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尊重和帮助。

第四,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修养。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品德修养。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第五,教师应该注重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的塑造。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业务水平,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要得体、得当,做到言行一致,做到课堂、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率。

第六,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和家长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

学习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师德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是一本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师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爱与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用心去教育他们。

同时,我们也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其次,书中提出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十条红线,包括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违规补课和收受家长礼物等行为。

这些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师德,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师德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如何践行师德。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师德十条红线处理细则》学习心得三篇【一】开学以来,我校组织学习教育部2014年1号文件《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中培训,自己对师德师风有了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认识。

第一、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范就得严格执行教师是学生的启蒙人、开拓者。

然而特别是教师收礼、有偿补课甚至教师性侵学生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整体形象,玷污了原本洁净的师生关系。

各种学生都有不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过失,教师应予以教育,不应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面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可亲的。

从社会期望来看,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社会责任要远重于其他职业。

世界各国都对教师的职业行为都提出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设定师德红线也是许多重视教育的国家采取的必要措施。

第二、教师应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为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要把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呵护。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教师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绝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有缺点或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定要和风细雨,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信心,多一点爱心遇事一定要冷静,保持平常心。

作为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法制观念,不歧视学生,更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第三、教师严谨治学,以德施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据报载:去年的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作为教师必须要严谨治学,以德施教,把为人师表、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最大的追求,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教书育人上取得新成绩。

作为教师一定要能够给自己适度压力,严格要求自己,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成不懈追求,突出爱与责任这个核心。

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事业,要求教师对待事业要拥有一颗高度敬业的责任心。

对待事业要有责任心,对待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时更要有责任心。

如酒驾的违法行为,就是要我们不要忽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总之,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使我们深深地懂得遵守并落实职业道德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素质。

要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小节,增强规范意识,树立全面育人正确理念,坚决不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再向学生家长推销保险,不做与教师职业身份不相符合的事情,坚决不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以优异的教育教学实绩、良好的教育教学口碑赢得学校、家庭、社会的尊重,为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二】这一次,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开展了《师德师风十条禁令》的培训学习活动。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重新用新的眼光来教师这个光辉而神圣的职业。

我记得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

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

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

“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

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

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

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

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

爱中意的“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难能可贵。

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

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

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

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

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

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

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三、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

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

”然而,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坚守教育的信念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

年轻的我曾经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

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

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

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2008年5月12日中午14时28分,汶川发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沉着、智慧,甚至生命,护卫着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感天动地的生命颂歌。

灾难面前,生命原来如此脆弱;面对灾难,生命却又如此绚烂。

每一种表情都令人动容,每一个瞬间都感天泣地。

谭千秋,张米亚……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和你我一样平常;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当太阳在废墟上升起时,他们却含笑离去!他们用微薄的力量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他们用单薄的身体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诠释教师的天职!面对这些用鲜血和生命锻铸师魂的英雄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们能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尽职尽责?我们能不能像她那样把爱心撒向人间?既然选择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无关于名利。

是的,我们的工资很微薄,我们责任是那么重,我们容颜一天天失去光泽,我们的白发日日增多,既然选择了,那我们就坚守吧,就为这最后一片净土。

一、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歧视、侮辱学生。

二、严禁有偿家教,不得从事有偿办班补课或擅自在校外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三、严禁在校园内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不得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荐购买教育部门准入以外的任何资料或其他商品。

四、严禁在上课时接打手机、收发短信,不得在上课期间将手机置于开机状态。

五、严禁上班时间登陆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不得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炒基金或网上购物。

六、严禁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礼品或接受家长宴请,不得借职务或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

七、严禁工作日和值班时间饮酒,不得酒后上课、辅导学生和商谈工作。

八、严禁赌博,不得在工作和值班时间打牌、下棋,或从事其他娱乐活动。

九、严禁参与邪教活动,不得在校园内传播封建迷信等不健康思想。

十、严禁污蔑诽谤、造谣生事,不得利用信件、网络、电话、短信或其它方式捏造歪曲事实或无中生有造谣传谣。

【三】我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3月9日开展了师德师风“十条红线”学习活动,让我对师德又有了一次深刻的理解。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教师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绝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有缺点或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定要和风细雨,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信心,多一点爱心……遇事一定要冷静,保持平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