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祖国山河壮美的情感。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写一处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二、三自然段,抓住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整课计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按提纲指导背诵;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
教具准备写有重点句段投影片若干张;《桂林山水》录像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
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
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开始出发了。
你们看------(放录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游览了桂林山水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桂林的山水太美了)是呀,桂林山水确实很美,那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板书)。
2.自读课文,请听好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好现在开始读。
3.抽读课文。
师:谁想读?(找四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读后交流。
那人们又是怎样称赞着桂林山水的呢?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
甲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师:很好。
也就是说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三)品读课文,触发情感。
1、课文哪几段分别写桂林的山和水的?2、学习第二自然段:师:现在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5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5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一、导入课文,学习首节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1、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2、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三、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1、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⑴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⑵静:①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演示:“桂林的水”。
(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同学们体会漓江不的静。
(漓江的水多静啊,像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②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③在多次指名读后齐背。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
本课教学,第一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第二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4.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①教学挂图。
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范读课文。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观察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用课件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桂林山水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熟悉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3.有情感地朗诵课文的第一、4自然段。
教学进程:一、故事导人,激发爱好; 1.同窗们,广西桂林是闻名的旅行胜地,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令人心旷神怡。
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
如父子岩,听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超级精湛,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
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预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
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
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
父子岩就如此得了名。
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窗们有无爱好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教师要和你们一路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咱们动身了。
二、自由读文,扫清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
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甲天下) 4. 小结过渡:“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是说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的。
这山水如何完美地形成了天下奇美之画?读第4自然段。
5.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比喻句,了解“画卷”指的是桂林的山水。
文中的画卷是什么样子的?给人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了解第一、四自然段与中间两段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背诵第一、4自然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熟悉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爱美的情趣。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了解分号的用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11 个生字,会认8 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指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广西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吗对!桂林山水(板书)。
那么,谁去过桂林欣赏过这一美景,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么?学生自由描述。
教师附和:是啊,大自然的美比人工雕琢的美更让人感到神奇。
(听你这么一说我真想快点去看看呢。
)咱们没去过也不遗憾,来,现在我们就随着作者到桂林去游山玩水,好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教师:我们快来读书吧,看看作者陈淼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
这一遍读书,请同学们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没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一练。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一些较难读好的四字词要特别注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
3.指名读通课文。
三、整体感知,领略美感1.教师: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大家预习时读课文了吧,现在又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2.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先看看山吧。
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
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
(课件展示1)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
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
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先请大家:(1)读一读这段文字(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2001+214-1=2214年(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啊,危峰兀
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
水倒映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
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2、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023年《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5篇_1

2023年《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5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9个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中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景区神秘感。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真诚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__行文的顺序,并学会迁移,在作文中能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
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这个美称的背后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今天咱们共同走进朵云的__《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2)指名读,注意读音呕(ǒu)、朔(shuò)、供gōng袍páo诵sòng阁gé。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3、全班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介绍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
第二段(2):“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称的由来。
第三段(3~5):独秀蜂及桂林石头。
第四段(6):写阳朔山水甲桂林。
4、质疑问难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朵云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默读再重温课文,并思考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内容?(考查学生从原文中迅速提取信息的能力)(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称的又来,关于独秀峰的传说;阳朔的山水奇景。
)对__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接下来咱们具体看一看这篇__在语言,景物描写,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
二、精读课文1、全文围绕两个字来展开全文,这两个字是什么?(是奇观)2、谁来读读__的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在__第一段是如何体现的?(首先__第一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总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
本课教学,第一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第二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4.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①教学挂图。
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范读课文。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观察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用课件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
(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
(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
(特点之三“绿”。
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
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3、品读,充分感悟(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
导语:漓江水的美,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轻声读、个别读)
4.体会最后一句
导语:真美呀!别说作者连我们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当作者从美景中醒过来,才发觉自己的船在前进,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船在前进的?
5、本段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水的特点,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奇特美。
三、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四、读中学写
(1)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谁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2)总结写法:先概括的写特点,再具体的写。
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3)仿说写:大连的海真_啊,_________
我们的校园真_啊,_________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
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
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
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六、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