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音乐教案对不起没关系_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唱歌 “对不起” “没关系”-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对不起” “没关系”-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对不起” “没关系”-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唱出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2.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含义和用途;
3.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唱出歌曲并理解歌词含义;
2.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对话中“对不起”、“没关系”的不同用途;
2.学生能够运用音乐知识唱出歌曲。

四、教学准备
1.PPT;
2.教材;
3.班级音乐器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放一首轻快的歌曲,缓解学生们的学习疲劳,并让学生们更容易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2. 新课讲解
步骤一
听老师唱“对不起”,请学生看歌词,跟着唱,反复唱几遍,并与学生一起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步骤二
请学生自己看歌词,跟着唱“对不起”,并解释“对不起”的含义和用途。

步骤三
请学生看“没关系”这首歌的歌词,跟着唱,并解释“没关系”的含义和用途。

步骤四
通过对学生唱歌的评分来评估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能够发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的。

3. 合作交流
请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唱歌,并互相评分,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教学总结
1.能够唱出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2.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含义和用途;
3.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唱歌的知识,并且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们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对不起” “没关系”》教案《“对不起” “没关系”》教案《“对不起” “没关系”》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

3.懂得要做一个讲礼貌的孩子。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对不起,没关系》、录音机。

活动过程: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了解歌词大意。

师: 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师: 你听到了些什么?3、跟着音乐节奏念歌词。

4、幼儿跟着教师演唱一遍。

5、幼儿完整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一遍。

山羊踩了小公鸡,山羊心里觉得怎样?除了难过,还有吗?小公鸡心里又怎样呢?歌词里是怎么说的.?6、分组练习。

7、幼儿欣赏音乐磁带,并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1)幼儿结伴表演。

(2)交换角色表演。

8、小结:山羊哥哥和小公鸡这么有礼貌,我们小朋友生活中做哪些事情也要有礼貌呢?教育小朋友都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表演区继续演唱、表演、创编。

《“对不起” “没关系”》教案2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2.感知歌曲的AB结构,学习合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1.歌曲录音。

2.歌曲内容的图谱。

活动过程:㈠教师哼唱噜啦啦的那段歌词,引起幼儿的兴趣⒈师: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想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⒉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⒊师:你听了这首歌曲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用清唱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噜啦啦”部分活泼、欢快的情绪)㈡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⒈师:我现在挺高兴的,但如果有人不小心把水泼在我的皮鞋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⒉倾听故事,了解歌词内容师:有一天,明明路过亮亮的家,亮亮正巧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皮鞋上,路上的行人都笑了,亮亮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眯着眼睛望着亮亮,说“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地生气”,明明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1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1

歌曲《对不起、没关系》一、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的旋律。

2.艺术表现:初步学会唱歌曲,并能唱准切分音符。

3.创意实践:带上课桌舞演唱歌曲。

4.文化理解:文明礼仪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要坚守、做到良好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能配上课桌舞动作完整演唱歌曲三、教学难点:唱好切分音符四、教学准备:课件、视频、音频、钢琴。

五、教学过程:课堂问好:《问好歌》533-∣422-∣1234∣555-∣上课了上课了上课铃声响起了,533-∣422-∣1355∣1---∣∣同学们你们好同学你们好!一、赏(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听一听,故事里发生了什么?师:同学们,故事讲什么呀?生:讲的是“对不起”“没关系”师:回答的非常的好,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出示课题)首次聆听歌曲一遍(播放视频)1.出示课件图片,逐一提问:(1)歌曲里有谁?在干什么?(“我和小刚在一起做游戏。

”)(2)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一不小心我把他绊倒在地)(3)我急忙扶起他的时候说了句什么话?(我急忙扶起他说声对不起)(4)我说了“对不起”,他应该怎么说呢?(他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二、践(一)学习切分音节奏(难点)1观看切分音节奏视频2.学习切分节奏及节奏练习(解决难点)3.歌曲中切分节奏练习(-)学唱歌曲。

1.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2.教师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3.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H)学习课桌舞1教师分解讲动作,学生跟学。

4.教师带歌词讲解动作,学生跟学。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跟音乐演唱并带上课桌舞表演。

三、升(一)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

提问:1.如果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文具盒,你该怎么办?2.踢球时,不小心把球踢到别人身上了,你会怎么说?3.你会使用哪些文明用语?4.校园文明礼仪(播放视频)六、小结: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对不起没关系》教案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1. 歌曲知识点:
-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 歌曲的歌词和意义
- 歌曲的情感表达
2. 音乐知识点:
- 打击乐器的使用和伴奏
- 音乐节奏和节拍的概念
- 音乐的情感表达
3. 社交知识点:
- 表达歉意的正确方式
- 接受道歉的礼貌态度
- 社交场合中的沟通技巧
4. 情感知识点:
- 理解并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 学会宽容和原谅他人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节奏练习,对简单的打击乐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打击伴奏。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道歉和接受道歉的场景,对社交礼仪有一定的认识。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活动充满兴趣,特别是唱歌和打击乐器。他们喜欢通过互动和游戏来学习,对于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反应积极。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但在音乐表达和情感传递方面有待提高。
3. 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音乐活动和社交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打击伴奏。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教学软件可以进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 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讲授的是《对不起 没关系》,这首歌旨在让学生学会表达歉意和接受道歉,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唱歌、讨论和游戏中掌握知识。

唱歌 “对不起” “没关系”-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对不起” “没关系”-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对不起” “没关系”-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悉《对不起》与《没关系》两首歌曲。

2.学生能够正确吟唱这两首歌曲并掌握节奏。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能够正确吟唱两首歌曲。

2.让学生掌握两首歌曲的节奏。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听懂并吟唱两首不同的歌曲。

2.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跟随歌曲唱。

教学准备
1.CD音乐。

2.歌曲歌词。

3.课堂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在开始教学前,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拍手,跳跃等等。

2. 学习《对不起》
•在黑板上写下《对不起》的歌词,并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

•播放《对不起》歌曲,让学生听一遍歌曲。

•再次播放《对不起》歌曲,让学生跟随着歌曲节奏唱。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吟唱歌曲。

3. 学习《没关系》
•在黑板上写下《没关系》的歌词,并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

•播放《没关系》歌曲,让学生听一遍歌曲。

•再次播放《没关系》歌曲,让学生跟随着歌曲节奏唱。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吟唱歌曲。

4. 教师总结
•教师可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问题,确保学生掌握了两首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学习了两首歌曲《对不起》和《没关系》,并能够正确吟唱歌曲并掌握了节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音乐感,并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对不起,没关系》(说课稿)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对不起,没关系》(说课稿)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对不起,没关系一、教材分析1. 教材版本本课文所选取的教材为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2.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主要介绍了音乐方面的知识,包括乐理知识、歌曲欣赏、器乐演奏等方面。

本课文《对不起,没关系》是教材中的一首歌曲,是一首轻快、欢快的歌曲。

歌曲的歌词表述了一个朋友发生了误解,互相故意对错的情境,表达了团结友爱、宽容包容的情感。

本曲所涉及的乐理知识为音高和音色。

音高指的是音乐中音符的高低,而音色则指的是不同乐器所发出的音响特征。

3. 教材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学习歌曲的旋律,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了解音乐中的音高和音色概念,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1.1 歌曲欣赏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听完后鼓掌表示欣赏。

然后再听第二遍。

在听歌曲的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歌曲的主题是什么?•歌曲内容表述了怎样的情境?•歌曲反映了哪些美德?1.2 歌曲编排引导学生区分歌曲的副歌和重复部分,并引导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唱出来。

可以加入手拍、身体舞蹈等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1.3 音乐知识学习通过敲打乐器或唱唱歌曲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高和音色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听到把木鱼、铃鼓、电吉他等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帮助学生理解音色这一概念。

同时,可以结合歌曲的编排,一边唱出旋律,一边敲打琴键或其他敲击乐器,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

1.4 总结与评价在课堂结束时,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歌曲欣赏和理解;•歌曲旋律的编排和乐器音色的了解;•简单的音乐节奏的掌握。

3.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节奏。

三、教学反思本节歌曲欣赏课采用了鼓励互动、培养情感认知的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对不起”“没关系”》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对不起”“没关系”》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对不起”“没关系”》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对不起”“没关系”》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 以音乐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教育他们用文明语言,让学生文明交流,通过学唱《“对不起”“没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用语的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文明语言的好习惯。

2 通过学习《“对不起”“没关系”》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乐趣,体会友情的可贵。

2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3重点难点1 学习文明用语,并让同学们在日常生中使用,学唱歌曲,并用表演的形式理解歌曲表达的意思。

2 通过学习读童谣《做个好娃娃》和《“对不起”“没关系”》的歌曲中用自己的声音唱出2/4F P 不同力度,并能唱好切分音符,学习歌曲并让学生自己分角色编配动作,来进行歌曲表演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图片教学活动1导入:1 师:愉快的音乐课开始啦!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放律动操视频师生一起跳起来)。

{利用白板的插入视频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音乐的兴趣}2 看图片联想情景引出课题 {利用白板的插入图片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师:看图你想到了什么?猜猜他们怎么了?如:1 上课时,小明不小心把小军的书弄脏了,小明该说什么?2 下课出去玩球,小强不小心踩到了小刚的鞋了,小强该说什么?生:自由回答,引出文明用语“对不起,没关系“3 师:今天啊老师想教给大家一首讲文明懂礼貌的歌曲叫《“对不起”“没关系”》我们先来听一听再想一想老师提出的问题:a 歌曲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音乐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音乐对不起没关系教案

音乐对不起没关系教案主题:音乐《对不起,没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歌曲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2.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锻炼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孩子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对不起,没关系》的音频设备。

2. 活动道具,如花、小礼物等。

3. 孩子们的姓名牌。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为孩子们分发姓名牌,让孩子们熟悉彼此的名字。

2. 播放《对不起,没关系》的歌曲,让孩子们跟着歌曲的节奏轻轻摇头,感受音乐的美妙。

步骤二:歌曲欣赏1. 让孩子们再次听一遍《对不起,没关系》的歌曲,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歌曲的内容。

2. 引导孩子们分析歌曲中表达的情感,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步骤三:活动游戏1. 为孩子们分发花或小礼物,让孩子们坐在圆圈内。

2. 让孩子们依次说出自己犯的错误,并向旁边的小伙伴说一声“对不起”。

3. 旁边的小伙伴需要回答“没关系”,表示原谅。

4. 一旦小伙伴回答“没关系”,犯错误的小朋友就可以把花或礼物送给他,表示感谢。

5. 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步骤四:合唱练习1. 引导孩子们学习《对不起,没关系》的歌词和曲调。

2. 分发歌词,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练习合唱,加强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指导孩子们如何在歌唱中表达情感,并加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步骤五:合唱表演四、课堂活动1. 唱歌练习老师播放《对不起,没关系》音乐,带领孩子们跟着节奏唱歌。

老师可以先唱一遍,然后请孩子们跟唱。

可以多唱几遍,让孩子们熟悉歌曲。

2. 听音游戏老师播放一些简短的音乐节目,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是哪首歌曲,或者猜一猜歌曲的名称。

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猜对的数量最多。

3. 表演比赛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进行表演比赛。

可以要求孩子们在表演中使用音乐元素,比如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内容
学唱歌《“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能基本唱好切分音。

2. 练习拍手、点手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3.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设置一定的情景与学生合作表演,导入歌曲。

2.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逐一提问:
(1)故事里面有谁?在干什么?(“我和小刚在一起做游戏。

”)
(2)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一不小心我把他绊倒在地)
(3)我急忙扶起他的时候说了句什么话?(我急忙扶起他说声对不起)
(4)我说了“对不起”,他应该怎么说呢?(他笑着对我说没关系)
3. 按节奏读歌词
(1)在教师带领下,以稳定的速度打节拍(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点手心)。

连续进行10 个小节(四二拍)。

(2)看歌谱,边打节拍边跟着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注意“做游戏”“绊倒在”“我急
忙”“他笑着”这几处切分音节奏的读法,教师应重点辅导。

(3)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4. 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范唱。

学生聆听范唱录音,边听歌曲边打节拍。

(2)随歌曲伴奏,学生轻声学唱歌词。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切分音的节奏要准确。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5)幼儿分角色演唱。

① 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唱准了歌曲中的切分音。

② 歌曲中跳进音程较多,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音准。

(6)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5. 表现歌曲
(1)教师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设置情景,边唱歌曲边表演。

来源学+科+网
《“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内容
学唱歌《“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能基本唱好切分音。

2. 练习拍手、点手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3.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设置一定的情景与学生合作表演,导入歌曲。

2.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逐一提问:
(1)故事里面有谁?在干什么?(“我和小刚在一起做游戏。

”)
(2)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一不小心我把他绊倒在地)
(3)我急忙扶起他的时候说了句什么话?(我急忙扶起他说声对不起)
(4)我说了“对不起”,他应该怎么说呢?(他笑着对我说没关系)
3. 按节奏读歌词
(1)在教师带领下,以稳定的速度打节拍(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点手心)。

连续进行10 个小节(四二拍)。

(2)看歌谱,边打节拍边跟着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注意“做游戏”“绊倒在”“我急
忙”“他笑着”这几处切分音节奏的读法,教师应重点辅导。

(3)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4. 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范唱。

学生聆听范唱录音,边听歌曲边打节拍。

(2)随歌曲伴奏,学生轻声学唱歌词。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切分音的节奏要准确。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5)幼儿分角色演唱。

①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唱准了歌曲中的切分音。

② 歌曲中跳进音程较多,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音准。

(6)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5. 表现歌曲
(1)教师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设置情景,边唱歌曲边表演。

来源学#科#网Z#X#X#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