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设施布置
第六章 加固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第六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第一节原则本工程处于闹市区内,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我公司有幸中标,施工时将严格按甲方指定要求设置现场围挡、施工出入口,按甲方指定位置和要求设置现场办公室、生活区、库房和材料堆场等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作为展现我公司形象的窗口,充分考虑了施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为满足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我们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进行策划和部署。
现场设施布置按照招标文件及业主要求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布置: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方面:安全警示标志牌、现场围挡、七板一图、企业标志、场容场貌、材料堆放、现场防火、垃圾清运。
2)临时设施方面:现场办公生活设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3)安全施工方面: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等。
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所有临时设施的设计和设置均从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消耗、资源的保护及各种污染的有效控制等角度出发。
现场布置考虑大气污染特别是扬尘污染控制的措施;水体污染控制及再利用的措施;现场低噪音施工措施和减噪措施;光污染控制措施等。
在平面布置中对施工机械设备、办公、道路、现场出入口、临时堆放场地等的优化合理布置。
在现场交通组织上,充分考虑现场设备安装和车辆的进出场问题,同时考虑现场消防要求,合理设置交通出入口。
在物流组织上,尽量避免土建、安装专业施工相互干扰。
优化物流组织的程序,做到短距离灵活配送的要求。
施工用房布置考虑劳动力进出场时间,合理安排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设置时间,以减少措施费用。
施工材料堆放应尽量减少发生二次搬运。
现场临时设施和场地铺装的设计以绿色施工为指导方针,重视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立环境保护设施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现场临设布置1、场地道路原道路可满足施工需求。
2、垃圾回收站为便于施工垃圾及时分拣回收,施工区域现场设置一个封闭式垃圾回收站。
运营管理第06章

运营管理
-8-
原材料
物料 劳动力
工作地 1
工作地 2
工作地 3
工作地 产品 4
物料 劳动力
物料 劳动力
物料 劳动力
托盘/ 餐具
点心
色拉
主菜
土豆/ 蔬菜
面包/ 蛋卷
饮料 收银台
运营管理
-9-
成组技术:建立在工艺相似性原理的基 础上,合理组织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过 程的方法。
运营管理
-10-
成组技术的经济效果
②
④⑥
③
②
③
6
③ ② ② ③ ③⑤ ⑧ ②
②② ② ② ②
13
④③③ ⑤ ④ ③
③③
8
②
1
⑦⑨ ⑤
3
⑤
④②
②②② 6
④
1
②
②④
3
⑥ ⑤ ④ ⑥ ⑩ ④ ⑥ ③ ③ ④ ⑤ ③ ④ ③ ③ ③ ③ 17
运营管理
-26-
“从-至”表
From
To
毛 坯
铣 床
车 床
钻 床
镗 床
磨 床
压 床
热 处 理
锯 床
运营管理
-15-
流水生产线的优点
➢ 达到连续、协调和均衡生产 ➢ 达到机器设备和人力的充分作用 ➢ 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生产周期 ➢ 缩短了运输路线 ➢ 减少了工序间的在制品数量 ➢ 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便于采用专业设备、工
具,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运营管理
-16-
组织流水生产线的条件
➢ 产品的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 有足够大的产量需求 ➢ 能把产品加工过程细分成若干作业单元
运营管理
chap06 设施布置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臵(Layouts Based on Group Technology)
L 原 材 料 L
单元1 D 单元2 L 单元3 G
D
G
成 品 库
L D G 车床 钻床
磨床 G P
L
成组生产单元布臵示意图
成组技术规划的开发步骤
• 按照一般的步骤对零部件进行分组 • 确定零部件组的主要物料流动类型,以此作为工艺规划 或者调整的基础。 • 将机器和工艺分组,组成不同的工作单元。对于无法分 组的部件和设备都放在“剩余单元”中。
这里的符号表示两
者的关系绝对重要
解:第一步,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只考虑A和X) A X 1-2 1-4 1-3 3-6 2-6 3-4 3-5 4-6 5-6
第二步,根据列表编制主联系簇,如图所示。 原则是,从关系“A”出现最多的部门开始,如本例 的部门6出现3次,首先确定部门6,然后将与部门6的关系 密切程度为A的一一联系在一起。
122.7 12.7 91.7 23.6
②
①
钻床
车床
25.2 21.3 18.4 69.2
④
插床
35.1 15.8 24.8 28.0 66.0 ⑤
最后布臵方案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插床 车床
教室布置
讲台
讲台
讲台
讲台
货架布置
布置目标:普通超市有不少于3万种不同的商品,如何布
置以实现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销量? 540与1080-1620
工位器具 固定式布臵示意图
按产品布臵 (Product Layout) 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布臵有关机器和设备, 常见的如流水生产线或产品装配线。如图所示 。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本计算题的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计算题答案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420000(m).B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380000(m).故B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3 答案: 节拍为0.167分/件,31.86个工作日4 答案 :(2)节拍为0.25分/件,(3)最小工作地数为5 (4)重新组合的工作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83.3%5 答案 :为A第七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0.4×125%=13(分)标准时间为:13×(1+16%)=15.08(分)X 关系簇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钟(2)正常时间:1.2×95%=1.14分钟(3)标准时间:1.2×95%×(1+10%)=1.27分钟 3、答案:377分钟。
4、答案:5.85分钟。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解:正常工作时间:1461+=6.35460⨯⨯()(分)标准作业时间:24+106.351+=7.2240+14()(分)6、答案:57次观察。
7、答案:37个周期。
8.在一个对航空特快货运飞机…… 解:(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6/60=10%(2)大约需要的观测次数为: 24*10%*1-10%=1440.05n =()14873(/EPL m ===批)第十一章 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1、有5件任务都需要两步操作(先1后2)来完成,下表给出了相应的加工时间…… 解:(1)应用Johnson 算法,可以得到最优顺序为:C ,B ,D ,E ,A 。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运营管理的概念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企业能够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优质的服务。
运营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所有运营活动,包括生产、服务、物流、库存、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
1.2 运营管理的过程与系统运营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这四个过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营管理系统。
计划是指确定企业目标、制定战略和策略、安排资源等;组织是指建立组织结构、分配任务和责任、协调各项工作等;实施是指按照计划和要求进行生产或服务活动;控制是指对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目标。
1.3 运营管理的目标与内容运营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运营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内容: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1.4 运营管理职能运营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运营管理的整体框架。
1.5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工业革命前:手工作坊时代,生产方式主要以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但生产过程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 科学管理时代:以泰勒为代表,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系统管理时代: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为代表,强调系统化、集成化、持续改进。
- 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灵活性和适应性。
2.1 运营管理战略概论运营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运营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策略。
第6章-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A A
E
X
U
X
I
A
O
X
A
A
U O
A
这里的符号表示两 者的关系绝对重要
作业相关图示例
第一步,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和X)
A
X
1-2
1-4
1-3
3-6
2-6
3-4
3-5
4-6
5-6
第二步,根据列表编制主联系簇,如图4-17所示。原则是, 从关系“A”出现最多的部门开始,如本例的部门6出现3次, 首先确定部门6,然后将与部门6的关系密切程度为A的一 一联系在一起。
6.1.3 影响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一)设施布置的目标
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 设施占用空间缩小 总运输费用最少 生产系统柔性强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性 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二)影响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 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 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 地面积最小 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按工艺过程布置(Process Layout)
又称工艺专业化布置。即按照工艺专业化
原则将同类机器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
工任务。
车床组
L L L
镗床组
D D D D
磨床组
G G
L 车床 D 钻床 G 磨床
接收和转运
按工艺过程布置示意图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Layouts Based on Group Technology)
ppt_第06章运营管理马风才

案例分析:鸿博园的设施布置 (扫本章后附二维码可得案例文本)
1. 鸿博园的设施布置体现了哪些理念?
2. 试分析这种设施布置在其他非制造业应用的可能性。
运营管理
-37-
本章重点
➢ 产品专业化布置与工艺专业化布置的概念、特点 ➢ 流水生产线平衡的步骤 ➢ 从-至表在工艺专业化布置中的应用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15-
流水生产线的优点
➢ 达到连续、协调和均衡生产 ➢ 达到机器设备和人力的充分作用 ➢ 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生产周期 ➢ 缩短了运输路线 ➢ 减少了工序间的在制品数量 ➢ 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便于采用专业设备、工
具,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运营管理
-16-
组织流水生产线的条件
➢ 产品的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 有足够大的产量需求 ➢ 能把产品加工过程细分成若干作业单元
运营管理
号码
原因
1 使用相同的设备或设施 2 共享人员或记录
3 流程上具先后关系
4 交流的便利性
5 不安全不舒适的条件
6 相同的作业
-32-
第六章 设施布置
6.1 设施布置及其基本类型 6.2 流水生产线平衡与优化 6.3 工艺专业化布置 6.4 办公室布置 6.5 零售店布置
运营管理
-33-
6.4 办公室布置
222
444 铣床
111 444
钻床
222
磨床 3333
111 333
111
333 车床
1111 2222
111
热处理 111 切割
444
装配
运营管理
-7-
产品专业化布置
➢ 对品种变换的适应能力差,仅适合于大量、连 续生产
生产设施布置

❖ 第四步,画出X关系联系图。如图3所示。
❖ 第五步,根据联系簇图和可供使用的区域,用 实验法安置所有部门(如图4所示)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2
0
Courseware template
2
1 / 7
第二节 库房布置
/
2
6
1 4 3 6
图3 X关系联系簇
1
2
6
3
最终确定布置方案,画出详细的布置图。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2
0
Courseware template
2
1 / 7
第二节 库房布置
/
2
6
二、作业相关图
作业相关图法由穆德提出,它是根据企业各 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 位置。
首先将密切程度划分为A、E、I、O、U、X 六个等级,然后列出导致不同程度关系的原 因。使用这两种资料,将待布置的部门一一 确定出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重要程度, 按重要等级高的部门相邻布置的原则,安排 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
3-5
4-6
5-6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2
0
Courseware template
2
1 / 7
第二节 库房布置
/
2
6
第二步,根据列表编制主联系簇。原则是,从关系A出
现最多的部门开始,如本例的部门6出现3次,首先确
定部门6,然后将与部门6的关系密切程度为A的一一
联系在一起。
4
2
6
5
图1 联系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组原则布置优缺点:
优点:
1、由于产品成组,设备利用率 高 2、流程通畅,运输距离较短, 搬运量少 3、有利于发挥班组合作精神 4、有利于扩大员工的作业技能 5、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布 置的优点
缺点:
1、需要较高的生产控制水平以
平
衡各单元之间的生产流程 2、若单元间流程不平衡,需中 间 储存,增加了物料搬运 3、班组成员需掌握所有作业技 能 4、减少了使用专用设备的机会 5、兼有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 则布置的缺点
“U”型 环型
“S”型
5种基本的流动模式
直线形是最简单的流动模式,它将入口和出口分开。 L形适用于设施或建筑物不允许直线流动的情形 。 U形最大的好处是收发口在同一位置,有利于物料搬运, 人员、搬运设备和站台都可以只建一个,形成既不占很 大空间又具有高速度的生产线。它能减少工人数量,还 是一种有利于JIT布置的物流模式,工人位于U形的中心, 因而可以互相看到彼此的进展且易于合作。 环形流动模式常见于由物料搬运机器人服务的制造单元 中,S形则常用于长的流水装配线布置,如汽车装配线。
缺点: 1、设备发生故障时引起整个生产 线中断 2、产品设计变化将引起布置的重 大调整 3、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4、生产线有的机器负荷不满,造 成相对投资较大 5、生产线重复作业,工人易产生 厌倦 6、维修和保养费用高
如何选取设施布置型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四、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
定位布置 产品原则布置 工艺原则布置 成组技术布置
1、固定式布置(Fixed-position layout) 固定式布置是指加工对象位置固定,生产工人 和设备多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 如图所示。
大型设备如 航天器、飞机、 轮船等,较少 应用,飞机制 造厂、造船厂、 建筑工地等 ~~
第三节 系统布置设计(SLP)
一、系统布置设计(SLP)要素及阶段 二、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
一、系统布置设计(SLP)要素及阶段
1.基本要素: P、Q、R、S、T
图12
解决系统布置问题的钥匙“P、Q、R、S、T”
1.基本要素
(1)P(产品或材料或服务) (2)Q(数量或产量) (3)R(生产路线或工艺过程) (4)S(辅助服务部门) (5)T(时间或时间安排)
第三节 系统布置设计(SLP)
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 Layout Planning)由1961年Richard·缪瑟提出,应 用十分普遍。这是一种条理性很强、物流分析与 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分析相结合、求得合理布 置的技术。 自SLP法诞生以来,设施规划设计人员不但把 它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厂的设计中,而且不断发 展应用到一些新领域,如公司办公室的布置规划、 连锁餐厅的布置规划等服务领域。
Z 磨床组
G G
G
工艺原则示意图
如何选取设施布置型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工艺原则布置优缺点: 优点: 1、机器利用率高,可减少 设备数量 2、设备和人员柔性程度高, 更改产品和数量方便 3、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 有利于提高工作兴趣和职 业满足感
缺点: 1、由于流程较长,搬运路 线不确定,运费高 2、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 要求员工素质的提高 3、库存量相对较大
2.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工艺布置原则: 根据工艺特点,把同种类型的一群设 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各类机床间 也有一定的顺序安排,通常按照大多数零件 的加工路线来排列。
如何选取设施布置型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车床组 L L 铣床组 M M M M G L L Z
钻床组 Z Z
其他
滚齿机 焊接 焊接
P、Q两个基本要素是一切其他特征或条件的基础。
2.阶段结构
图13
系统布置设计阶段结构
2.阶段结构
阶段 I——确定位置:不论是工厂的总体布置,还是车 间的布置,都必须先确定所要布置的相应位置。 阶段Ⅱ——总体区划:在布置的区域内确定一个总体布 局。要把基本物流模式和区域划分结合起来进行布置, 把各个作业单位的外形及相互关系确定下来,画出一个 初步区划图。 阶段 III——详细布置:把厂区的各个作业单位或车间 的各个设备进行详细布置,确定其总体位置。 阶段Ⅳ——施工安装: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和安装。
2、按产品布置(Product layout) 按产品布置就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有关机器和设施, 如图
3、按工艺过程布置(Process layout) 按工艺过程布置,又称工艺专业化布置,就是按照工艺 专业化原则将同类机器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 任务,如图
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Layouts based on group technology)
布置的定量分析
产品原则布置和成组原则布置中,设备和车间 服务于专门的产品线或模块,而工艺原则布置因 其物流路线的高度可变性,因此难度更大些。
产品原则布置中只有在装配的布置上面临着较 复杂的问题——装配线的均衡流动问题。
问题的解析 —— 系统化布置设计(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第六章 设施布置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设施布置设计概述 第二节 设施布置的设计 第三节 系统布置设计(SLP)
第一节 设施布置设计概述
一、设施布置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二、设施布置设计的原则 三、设施布置的基本流动模式 四、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
一、设施布置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设施布置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 领,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 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发运等全 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 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 济效益。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就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 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和辅助设施的相对位置与 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生产和服务设施 布置在确定了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组成和生产单位内 部采用的专业化形式之后才能进行。
设施布置包括工厂总体布置和车间布置。
•工厂总体布置设计
解决工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车间、辅助
2.阶段结构
阶段I前称之为预规划,主要是确定目标,进行 设施要求预测、估算生产能力及需求量; 阶段Ⅴ表示的是规划实施后的试运转,是对整 个项目的施工、式(程序)
重力 的 原则
机械化 与自动 化原则
二级 原则
设施规划的费用
一般,国外设施规划设计费用只占总投资2-10%; (比不可预见费还低) 设施规划支出金額大;
美國每年超过2500亿美金;
设施规划的成功实例
日本企业设施规划: 1 将原来设计,制造能力分散的3座工厂改 建为一个集约化的工厂; 2 某生产自动调节阀门厂,通过改善工厂内 物流,提高生产率5成; 国内企业设施规划: 某汽车发动机厂,进行物流系统规划,使搬 运量减少46.7%,节约了用地; 某变压器厂,通过设施重新规划,搬运费节 约50%以上。
“作业单位(Activity)”是指布置图中各 个不同的工作区或存在物,是设施的基本区划。 该术语可以是某个厂区的一个建筑物、一个车 间、一个重要出入口;也可以是一个车间的一 台机器、一个办公室的一个部门。
二、设施布置设计的原则
1.符合工艺过程的要求 2.最有效地利用空间 3.物料搬运费用最少 4.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 5.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 6.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1.适合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布置原则: 以机器设备、人员及物料按产品的加工或 装配的工艺过程顺序布置,形成一定的生产线。
钳工 车床 滚齿 钻孔 车床 打压 钻孔 磨床
仓库
剪板机 车床
装配
仓库
产品原则示意图
如何选取设施布置型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产品原则布置优缺点: 优点: 1、由于布置符合工艺过程,物流 畅通 2、由于上下工序衔接,存放量少 3、物料搬运工作量少 4、可做到作业专业化,对工人技 能要求不高,易于培训 5、生产计划简单,易于控制 6、可使用专用设备和机械化、自 动化搬运方法
物料
a) 当前布置:工人在封 闭的小空间内, 没有第
三个工人无法增加产量
改进的布置:工人 可以互相帮助,可以 增加第三个工人
b) 当前布置:直线式 布置难于平衡任务,工 人工作量不相等
改进的布置:U 形布置工人活动更 方便,四人减少到 三人
做好作业间的组合,实施能够互相支援的流动作 业分配,才能达到“少人化”的目标。另外一人 看守一台机器的话,无论怎样都会产生空手等待 的浪费。因此,为了消除浪费,应让这位员工多 拥有一台机器,在一台机器加工的期间,给另一 台机器安装、取下零部件。 生产线的布置除遵循上述的一般原则之外,还必 须考虑具体条件,如车间的生产面积、开间长度、 设备种类、尺寸与数量、运输方式的种类与毛坯 运入、成品运出的条件、通信设备与动力系统的 位置等。
三、设施布置的基本流动模式
物料流程形式
布置的目标之一是使物流成本最小,所以流程分析在 布置中就是很重要的问题。流程形式可以分为水平的 和垂直的。如果所有的设备、设施都在同—个车间里 时,就按水平方式考虑,当生产作业是在多个楼层周 转时,就按垂直方式考虑。常见的水平流程形式如图
直线型
“L”型
生产车间、仓库、动力站、办公场所等作业单 位相互位置; 解决运输线路、管线、绿化及设施美化的相互 位置; 解决物料的流向和流程、厂内外运输联接及运 输方式。
•车间布置设计:
解决各生产工段、辅助服务部门、储存设施
等作业单位相互位置; 解决工作、设备、通道、管线间的相互位置; 解决物料搬运流程和运输方式。
•设施布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