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试题库及答案

附录1试题库及答案
附录1试题库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动态:指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

2 单向流:指空气朝着同一个方向,以稳定均匀的方式和足够的速率流动。单向流能持续清除关键操作区域的颗粒。

3 静态:指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但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

4 密封:指将容器或器具用适宜的方式封闭,以防止外部微生物侵入。

填空

1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2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A、B、C、D

3 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

4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5 为减少尘埃积聚并便于清洁,洁净区内货架、柜子、设备等不得有难清洁的部位。门的设计应当便于清洁。

6 应设送风机组故障的报警系统。应当在压差十分重要的相邻级别区之间安装压差表。压差数据应当定期记录或者归入有关文挡中。

7 热力灭菌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

8 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是B级。高风险操作区A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是C级和D级判断

1 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没有动态监测的要求。(×)

2 应当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洁净度造成不良影响。( √ )

3 应当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测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操作规程中应当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取的纠偏措施。(√)

4 为了方便检查和监督工作,监督和管理人员可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进行随时进入。(×)

5 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级或C级洁净区的更衣室。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 级洁净区,应当更换无菌工作服;或每班至少更换一次,但应当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操作期间应当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口罩和手套。(√)

6 洁净厂房的设计,应当尽可能避免管理或监控人员不必要的进入。B级洁净区的设计应当能够使管理或监控人员从外部观察到内部的操作。(√)

7 应当特别保护已清洁的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器具及产品直接暴露的操作区域。(√)

8 当使用或生产某些致病性、剧毒、放射性或活病毒、活细菌的物料与产品时,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和压差应当适当调整,防止有害物质外溢。必要时,生产操作的设备及该区域的排风应当作去污染处理(如排风口安装过滤器)。(√)

9 应当能够证明所用气流方式不会导致污染风险并有记录(如烟雾试验的录像)。(√)

10 为了方便操作和降低污染可以将物料或产品用传送带直接传送到不同的区域(×)

11 关键设备,如灭菌柜、空气净化系统和工艺用水系统等,应当经过确认,并进行计划性维护,经批准方可使用。(√)

12 过滤器应当尽可能不脱落纤维。严禁使用含石棉的过滤器。过滤器不得因

与产品发生反应、释放物质或吸附作用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13 进入洁净区的生产用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均应经过除菌过滤,应当定期检查除菌过滤器和呼吸过滤器的完整性。(√)

14 应当监测消毒剂和清洁剂的微生物污染状况,配制后的消毒剂和清洁剂应当存放在清洁容器内,存放期不得超过规定时限。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

15 必要时,可采用熏蒸的方法降低洁净区内卫生死角的微生物污染,因为熏蒸后无残留。(×)

16 生产的每个阶段(包括灭菌前的各阶段)应当采取措施降低污染。(√)

17任何灭菌工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采用物理检测手段和生物指示剂,验证其对产品或物品的适用性及所有部位达到了灭菌效果。(√)

18 应当逐一对无菌药品的外部污染或其它缺陷进行检查。如采用灯检法,应当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检查,灯检人员连续灯检时间不宜过长。应当定期检查灯检人员的视力。如果采用其它检查方法,该方法应当经过验证,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并记录。(√)

最佳选择(单项选择)

1无菌药品说法最准确的是(C)

A 无菌药品是指生产过程中不能污染细菌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B 无菌药品是指检验过程中不能检验出微生物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C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D 无菌药品是指没有被微生物污染的药品

2 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达到此要求的关键因素是(A)

A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

B设备的先进程度

C检验人员的技能

D 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

3 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A )进入洁净区。

A 通过气锁间

B 通过传递窗

C消毒后直接

D 人员更衣消毒、物料去皮消毒后直接

4-5 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 B ),测试方法可参照( A )

A ISO14644-1

B ISO 8 B GMP D 药品管理法

6 D 级悬浮粒子静态最大允许数量是( C)个/立方米

A ≥0.5μm3520 ≥5.0μm 20

B ≥0.5μm3520 ≥5.0μm29

C ≥0.5μm 3520000 ≥5.0μm29000

D ≥0.5μm352000 ≥5.0μm 2900

7 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当在关键操作(C)进行。

A 开始前

B 进行中

C 结束时

D 以上均可

8 无菌生产的A/B级洁净区内( B )水池和地漏。在其它洁净区内( A )水池或地漏,并安装易于清洁且带有空气阻断功能的装置以防倒灌。同外部排水系统的连接方式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A 适当设置 B禁止设置 C设置不设置均可 D 可以随便设置

9在任何运行状态下,洁净区通过适当的送风应当能够确保对周围低级别区域

的( A ),维持良好的气流方向,保证有效的净化能力。

A正压 B 负压 C一样的压差 D 无要求

10 一般情况下,所采用消毒剂的种类应当( B )。

A为一种 B多于一种 C没有要求,一种或多于一种均可

11 无菌检查的取样计划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样品(A)

A应当包括微生物污染风险最大的产品

B按生产时间顺序均匀的抽取产品

C 抽取生产过程生产条件最佳最稳定的产品

D 抽取微生物污染风险最小的产品

多选题

1 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B 悬浮粒子的监测系统应当考虑采样管的长度和弯管的半径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C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15~20分钟(指导值)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表中的“静态”标准。

D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30~40分钟(指导值)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表中的“静态”标准。

2 关于洁净区工作人员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指导和监督。

B从事动物组织加工处理的人员或者从事与当前生产无关的微生物培养的工作人员通常不得进入无菌药品生产区,不可避免时,应当严格执行相关的人员净

化操作规程。

C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员工应当随时报告任何可能导致污染的异常情况,包括污染的类型和程度。

D当员工由于健康状况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大时,应当由指定的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

3 更衣室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应当按照气锁方式设计更衣室,使更衣的不同阶段分开,尽可能避免工作服被微生物和微粒污染。

B更衣室应当有足够的换气次数。更衣室后段的静态级别应当与其相应洁净区的级别相同。

C必要时,可将进入和离开洁净区的更衣间分开设置。

D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只能安装在更衣的第一阶段.

4 气锁间两侧的门设计说法正确的是(AB )

A可采用连锁系统设置,不能同时打开。

B可采用光学或(和)声学的报警系统防止两侧的门同时打开。

C对打开没有特殊要求。

D 可以同时打开。

5 洁净区内使用容器和物料(AB )

A应当避免易脱落纤维 B 可为不锈钢制品 C无特殊要求 D只要可以消毒的都能使用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最终清洗后包装材料、容器和设备的处理应当避免被再次污染。

B 应当尽可能缩短包装材料、容器和设备的清洗、干燥和灭菌的间隔时间以及灭菌至使用的间隔时间。应当建立规定贮存条件下的间隔时间控制标准。

C 应当尽可能缩短药液从开始配制到灭菌(或除菌过滤)的间隔时间。应当根据产品的特性及贮存条件建立相应的间隔时间控制标准。

D 无菌生产所用的包装材料、容器、设备和任何其它物品都应当灭菌,并通过双扉灭菌柜进入无菌生产区,或以其它方式进入无菌生产区,但应当避免引入污染。

7 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进行再验证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每年至少一次

B每2年至少一次

C设备重大变更后,须进行再验证。

D应当保存再验证记录。

8 有关灭菌正确的是(ABCD)

A 应当通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待灭菌产品和物品的装载方式。

B 应当有明确区分已灭菌产品和待灭菌产品的方法。

C每一车(盘或其它装载设备)产品或物料均应贴签,清晰地注明品名、批号并标明是否已经灭菌。必要时,可用湿热灭菌指示带加以区分。

D 灭菌记录要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之一。

9 热力灭菌要求( ABCD )

A 每次灭菌均应记录灭菌过程的时间-温度曲线。

B采用自控和监测系统的,应当经过验证,保证符合关键工艺的要求。自控和监测系统应当能够记录系统以及工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有操作人员监控。应当定期将独立的温度显示器的读数与灭菌过程中记录获得的图谱进行对照。

C 应当监测每种装载方式所需升温时间,且从所有被灭菌产品或物品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

D应当有措施防止已灭菌产品或物品在冷却过程中被污染。除非能证明生产过

程中可剔除任何渗漏的产品或物品,任何与产品或物品相接触的冷却用介质(液体或气体)应当经过灭菌或除菌处理。

10 湿热灭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BCDE )

A湿热灭菌工艺监测的参数应当包括灭菌时间、温度或压力。

B腔室底部装有排水口的灭菌柜,必要时应当测定并记录该点在灭菌全过程中的温度数据。

C灭菌工艺中包括抽真空操作的,应当定期对腔室作检漏测试。

D除已密封的产品外,被灭菌物品应当用合适的材料适当包扎,所用材料及包扎方式应当有利于空气排放、蒸汽穿透并在灭菌后能防止污染。

E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被灭菌物品所有部位均应与灭菌介质充分接触。

11 辐射灭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ACDE )

A经证明对产品质量没有不利影响的,方可采用辐射灭菌。辐射灭菌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注册批准的相关要求。

B 辐射量越大灭菌效果越好,所以对辐射量无要求

C辐射灭菌工艺应当经过验证。验证方案应当包括辐射剂量、辐射时间、包装材质、装载方式,并考察包装密度变化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D辐射灭菌过程中,应当采用剂量指示剂测定辐射剂量。

E应当有措施防止已辐射物品与未辐射物品的混淆。在每个包装上均应有辐射后能产生颜色变化的辐射指示片。

问答

1 简述D级洁净区工作服的要求。

D级洁净区工作服的要求是:应当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带入洁净区外的污染物。

2 洁净区工作服的清洗和处理要求是什么?

答:洁净区所用工作服的清洗和处理方式应当能够保证其不携带有污染物,不会污染洁净区。应当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服的清洗、灭菌,洗衣间最好单独设置。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1、列表说明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列表说明口腔的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3、胃由哪些动脉供血?这些动脉来源于何处?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入毛细胆管经肝内的各级胆管流入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流入肝总管,未进食时则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时,Oddi's括约肌舒张,胆囊平滑肌收缩,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流入胆总管,经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右心房的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右心室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左心房的入口为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左心室的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下腔静脉瓣附于下腔静脉口;冠状窦瓣附于冠状窦口)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下颌底、咬肌前缘可摸到面动脉;环状软骨弓后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或摸到颈总动脉;锁骨上大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股二头肌内侧沟或摸到肱动脉;肘窝内、股二头肌腱内侧可摸到肱动脉;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处可摸到足背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主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附近向左侧偏斜,向上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它收纳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它收纳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部的淋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由睫状体产生,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回流至眼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第1级纤维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内上行称薄、楔束;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第2级纤维在延髓的中央管腹侧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GMP取样附录

附件3 取样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药品生产所涉及的物料和产品的取样操作。 第二章原则 第二条药品生产过程的取样是指为一特定目的,自某一总体(物料和产品)中抽取样品的操作。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的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待取样的物料及产品相适应。应有书面的取样规程。取样应使用适当的设备与工具按取样规程操作。 第三条应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取样操作对物料、产品和抽取的样品造成污染,并防止物料、产品和抽取的样品之间发生交叉污染。 第四条取样操作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情况下所取样品不得重新放回到原容器中。 第三章取样设施 第五条取样设施应能符合以下要求: 1. 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被取样物料的生产环境; 2. 预防因敞口操作与其他环境、人员、物料、产品造成的污染及交叉污染; 3. 在取样过程中保护取样人员; 4. 方便取样操作,便于清洁。

第六条β-内酰胺类、性激素类药品、高活性、高毒性、高致敏性药品等特殊性质的药品的物料或产品取样设施,应符合本规范的生产设施要求。 第七条物料取样应尽可能在专用取样间中进行,从生产现场取样的除外。取样间的使用应有记录,按顺序记录各取样区内所取样的所有物料,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取样日期、品名、批号、取样人。 第八条取样设施的管理应参照本规范生产区域的管理要求,每种物料取样后应进行清洁,并有记录,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第四章取样器具 第九条取样辅助工具包括:包装开启工具、除尘设备、重新封口包装的材料。必要时,取样前应清洁待取样的包装。 第十条各种移液管、小杯、烧杯、长勺、漏斗等可用于取低粘度的液体,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玻璃器皿。高粘度的液体可用适宜的惰性材料制成的取样器具。粉末状与粒状固体可用刮铲、勺、取样钎等取样。无菌物料的取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第十一条所有工具和设备应由惰性材料制成且能保持洁净。使用后应充分清洗,干燥,并存放在清洁的环境里,必要时,使用前用水或适当的溶剂淋洗、干燥。所有工具和设备都必须有书面规定的清洁规程和记录。应证明取样工具的清洁操作规程是充分有效的。 第五章取样人员和防护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板层Ⅸ A.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α运动神经元组成 B.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组成 C.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 C.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 D.前角运动神经元是锥体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 2.膀胱的正确描述是 A.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B.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 C.底朝向后上方 D.在男性,底与前列腺相邻 E.在女性,后方与直肠相邻 3.鼻泪管开口于中鼻道后部 A.中鼻道前部 B.上鼻道 C.下鼻道前部 E.非上述各处 4.鼻旁窦开口于上鼻道的有 A.上颌窦 B.额窦 C前筛窦 D.中筛窦 E.后筛窦 5.薄束和楔束 A.是后根内侧部粗纤维的直接延续 B.薄束起自第5胸节以上的节细胞 C.楔束起自第4胸节以下的节细胞 D.终于脊髓板层I~V E.贯穿脊髓全长 6.不参加腕关节构成的骨是 A.月骨 .三角骨 .手舟骨 .豌豆骨 .桡骨下端 不含味蕾的结构是轮廓乳头 .菌状乳头 .软腭的粘膜上皮 .丝状乳头 .会厌的粘膜上皮 不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嗅神经 .三叉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副神经 参与跟腱形成的是比目鱼肌 .胫骨前肌 .胫骨后肌 .长屈肌 .趾长屈肌 成对的喉软骨是甲状软骨 .会厌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穿过茎乳孔的结构是面动脉 .脑膜中动脉 .面神经 .舌下神经 .副神经 穿过眶上裂的结构为视神经 .眼动脉 .滑车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穿四边孔的神经是旋肩胛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胸背神经 传导头面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第Ⅲ对脑神经 .第Ⅳ对脑神经 .第Ⅴ对脑神经 .第Ⅵ对脑神经 .第Ⅷ对脑神经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展神经 大脑后动脉来自椎动脉 .分布于颞叶、枕叶及额叶 .中央支供应尾状核 .中央支供应间脑的大部分核团 .来自颈内动脉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 .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 .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 .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 .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正对骶角 .骶管裂孔 .骶前孔 .骶后孔 .骶岬 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额中回后部 .额下回后部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口的右侧 .房间隔下方 .冠状窦口前上方 .界嵴处 .以上都不对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间脑和骶2~4脊髓节.脑干和胸1~腰2脊髓节 .脑干和骶2~4脊髓节 .胸1~腰2脊髓节 .脑干 腹膜形成的结构包括大网膜 .阑尾系膜 .肝胃韧带 .膀胱上窝 .以上都对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附录+平面图形几何性质

附录 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一、是非判断题 ⒈ 图形对某一轴的静矩为零,则该轴必定通过图形的形心。( √ ) ⒉ 图形在任一点只有一对主惯性轴。( × ) ⒊ 有一定面积的图形对任一轴的轴惯性矩必不为零。( √ ) ⒋ 图形对过某一点的主轴的惯性矩为图形对过该点所有轴的惯性矩中的极值。( √ ) 二、填空题 ⒈ 组合图形对某一轴的静矩等于 各组成图形对同一轴静矩 的代数和。 ⒉ 图形对任意一对正交轴的惯性矩之和,恒等于图形对 两轴交点的极惯性矩 。 ⒊ 如果一对正交轴中有一根是图形的对称轴,则这一对轴为图形 主惯性轴 。 ⒋ 过图形的形心且 图形对其惯性积等于零 的一对轴为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 三、选择题 ⒈ 图形对于其对称轴的( A ) A 静矩为零,惯性矩不为零; B 静矩和惯性矩均为零 C 静矩不为零,惯性矩为零; D 静矩和惯性矩均不为零 ⒉ 直径为d 的圆形对其形心主轴的惯性半径i =( C )。 A d/2 B d/3 C d/4 D d/8 ⒊ 图示截面图形中阴影部分对形心主轴z 的惯性矩Z I =( C )。 A 123234dD D -π B 6323 4dD D -π C 126434dD D -π D 6643 4dD D -π z

四、计算题 1、求图示平面图形中阴影部分对z 轴的静矩。 232.0)2.06.0(4.0bh h h h b S Z =+??= () 8842422222bh h H B h h b h H h h H B S Z +-=??+??? ??-+?-?= 2、求图示平面图形对z 、y 轴的惯性矩。 4523231023.251040121040251040123010mm I I I II I Z ?=??+?+??+?=+= 由于图形对称,4 51023.2mm I I Z Y ?=== 3、试求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的位置,并求形心主惯性矩。 mm y C 7.56100 20201401010020902010=?+???+??= 4723231021.17.46200.1012201003.33201401214020m m I I I II I Z ?=??+?+??+?=+=46331076.112 100201220140mm I Y ?=?+?= z z z

人体系统解剖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练习题 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骨髓 2.骨膜 3.椎间盘 5. 肋弓 8. 胸骨角 4.斜角肌间隙 (二)、填空题 1. 骨可根据外形分为()、()、()和()4类。 2. 骨质可分为()和()。 3.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3部分。 4. 每块椎骨由前方的()和后方的()构成。 5. 椎间盘是由周围的()和中央的()构成。 6.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4个生理性弯曲。 7.骨从上而下可分为()、()和()3部分。 8.手骨由()、()和()组成。 9. 肩关节由()和()构成。 10. 骨盆借()、两侧的()、()、()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1. 髋关节由()和()构成。 12. 脑颅骨中成对的是()和()。 13. 面颅骨中不成对的是()、()和()。 14. 颈静脉切迹位于()上缘,左、右锁骨()之间。 15. 胸骨角两侧平对()。 16. 肋弓最下点平齐()。 17. 肩胛骨下角平对()。 18. 膈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和()。 19. 腹直肌鞘的前层由()和()愈合而成。 20. 腹股沟管上壁由()构成;下壁由()构成。 21. 咀嚼肌包括()、()、()和()。 22. 大腿肌后群肌内侧为()和();外侧为()。 23. 手肌的中间群由()和()组成。 24. 小腿三头肌由()和()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胸骨角平对() 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 E.锁骨 2.椎骨() A.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间孔 B.椎弓向上伸出一个上关节突 C.椎弓后部称椎弓板 D.第一颈椎椎体最小 E.成人有33块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

E ?棘上韧带为连于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的纵行韧带 7.膈的裂孔 A.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 10胸椎 C ?腔静脉孔由下腔静脉通过 E.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主动脉裂孔 8.腹外斜肌 A.参与形成胸腰筋膜 B.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C. 肌纤维方向是由外下到前上 D.参与构成腹股沟镰 9.可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和胸大肌 B.三角肌和冈上肌 D. 三角肌和大圆肌 E.三角肌和肩胛下肌 10.臀大肌对髋关节的主要作用是 A. 屈B.伸C.展 D.收E.旋内 11 .有一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以阑尾炎收住入院;检查发现:右下肢做后伸、外展和旋 内时明显加剧腹痛。 手术证实阑尾炎症波及右髂窝软组织充血肿胀。 试分析下列哪块肌与上述检查发 现有关: ( ) A.髂腰肌 B.梨状肌 C ?闭孔内肌 D ?闭孔外肌 E.腹横肌 12.有一患者股骨骨折,行动困 难,靠拄拐杖行走,三个月后下肢完全恢复功能,但出现患侧肩关节 外展功能障碍,体怔表现为“方肩”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斜方肌 B.三角肌 C.冈上肌 D.斜角肌 E.胸大肌 13. 有一患者足呈背屈、外翻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腓骨长肌 B.胫骨前肌 C.胫骨后肌 D.踇长屈肌 E.趾长屈肌 14.关于咽,下列正确的是 ( ) A ?口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 .上端附着颅底,下通食管和气管 C. 鼻咽后壁有咽鼓管咽口 D ?口咽侧壁有咽隐窝 E. 喉咽下端续气管 15.食管异物与食管癌易发生于 ( ) A ?食管穿膈处 B ?食管第四、五胸椎间水平 《人体解剖学》 选择题: 1. 计数椎骨序数的骨性标志是 A.齿突 B.隆椎棘突 C.胸椎棘突 D.腰椎棘突 E.骶椎棘突 2.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 A.第1腰椎棘突B.第2腰椎棘突 C.第3腰椎棘突D.第4腰椎棘突 3.关节囊内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 颞下颌关节 B. 肩关节 C. 肘关节 4. 参与构成椎管后壁的韧带是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黄韧带 5. 有关膝关节的叙述,何者为错 ? A.由股骨下端与胫、腓骨上端构成 C.有囊内、外韧带加强 E ?可沿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6.脊柱的连结 A.前纵韧带构成椎管前壁 C.黄韧带连于相邻椎弓根 E.第5腰椎棘突 D ?髋关节E.踝关节 D.棘间韧带E.棘上韧带 B. 关节囊薄而松弛 D. 关节腔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B. 后纵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 D. 棘间韧带在颈部称项韧带 ( B.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右前方 D.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胸导管通过 E ?腱膜形成腹股沟管皮下环 ) ( C.三角肌和冈下肌

2018年建筑工程检测(见证取样)考试试卷

2018年建筑工程检测(见证取样)考试试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8分。 1.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A、边长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B、边长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 C、边长为200mm×200mm×200mm的立方体试件 2.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时的加荷速度为()。 A、0.3~0.5MPa/s B、0.5~0.8MPa/s C、0.8~1.0MPa/s 3.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时的加荷速度为()。 A、0.3~0.5MPa/s B、0.5~0.8MPa/s C、0.8~1.0MPa/s 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划分的。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立方体抗折强度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5、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 A、0.1MPa B、0.01MPa C、1MPa 6、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等于小于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对应100mm×100mm×100mm试件为()。

A 、1.05 B、0.95 C、0.88 7、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附录C.0.3 对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值应除以()后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符合要求时,可判定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合格。 A 、1.05 B、0.95 C、0.88 8、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规定,试验时,80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g。 A 、25g B、10g C、20g 9、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规定,负压筛析法试验时,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调节负压至()。 A 、3000-4000Pa B、4000-6000Pa C、3000~5000Pa 10、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规定,负压筛析法试验时,称取的试样要精确至()。 A 、0.01g B、0.1g C、0.001g 11、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规定,负压筛析法试验时,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 A 、120s B、90s C、100s 12、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规定,用标准法做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时,应称取水泥() A 、450g B、500g C、1350g 13、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规定,用标准法做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时,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A 、5mm±1mm B、6mm±1mm C、4mm±1mm 14、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规

系统解剖学试卷与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卷与参考答案(二) 一、填空题 1. 咀嚼肌有、、和。 2. 臂后群肌是,主要作用可肘关节。 3. 股四头肌位于,是有力的膝关节肌。 4. 食管的狭窄依次位于、和。 5. 痔以齿状线为界分为和。 6. 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后方叫叫。 F部的凸向前方7. 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和四部分。 8男性膀胱后面与、和相邻。 9. 女性膀胱后面与和相邻。 10. 子宫的形态由上而下可分为、和3部。 11. 静脉角是与汇合处的夹角。 12. 下腔静脉由与汇合而成,注入。 13. 大隐静脉起自,经前方上行,注入。 14. 肝门静脉在胰头后方由与合成。 15. 鼓膜位于与之间,呈浅漏斗形,凹面向。

16. 小儿咽鼓管的特点是,且接近位,所以咽部感染易引起 17. 胸骨角平面和脐平面分别是神经和神经分布。 18. 橄榄后外侧,由上而下有、和等三对脑神经根附着。 19. 直接分布于端脑的动脉是、和。 20. 分布于前臂肌肉的神经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 1. 当股四头肌麻痹时,主要不能(E) A. 伸大腿 B. 内收大腿 C. 旋转大腿 D. 屈小腿 E. 伸小腿 2. 属于大腿前群肌的是(B ) A. 股二头肌 B. 股四头肌 C. 半腱肌

D. 半膜肌 E. 股薄肌 3. 臀大肌(C ) A. 位于臀部中层 B. 使髋关节前屈 C. 使髋关节后伸 D. 使髋关节旋内 E. 使髋关节内收 4. 阑尾(C) A. 附于结肠起始部 B. 位于左髂窝内 C. 根部是三条结肠带集中之处 D. 属腹膜间位器官 E. 长度在10以上 5. 胃的四部是(C) A. 贲门部、胃底、胃体和胃大弯 B. 贲门部、胃底、胃体和胃小弯

常用材料力学性能.

常用材料性质参数 材料的性质与制造工艺、化学成份、内部缺陷、使用温度、受载历史、服役时间、试件尺寸等因素有关。本附录给出的材料性能参数只是典型范围值。用于实际工程分析或工程设计时,请咨询材料制造商或供应商。 除非特别说明,本附录给出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均指拉伸时的值。 表 1 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热膨胀系数 材料名称弹性模量E GPa 泊松比V 密度 kg/m3 热膨胀系数a 1G6/C 铝合金-79 黄铜 青铜 铸铁 混凝土(压 普通增强轻质17-31 2300 2400 1100-1800

7-14 铜及其合金玻璃 镁合金镍合金( 蒙乃尔铜镍 塑料 尼龙聚乙烯 2.1-3.4 0.7-1.4 0.4 0.4 880-1100 960-1400 70-140 140-290 岩石(压 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沙石40-100 20-70 0.2-0.3 0.2-0.3 2600-2900 2000-2900 5-9 橡胶130-200 沙、土壤、砂砾钢

高强钢不锈钢结构钢190-210 0.27-0.30 7850 10-18 14 17 12 钛合金钨木材(弯曲 杉木橡木松木11-13 11-12 11-14 480-560 640-720 560-640 1 表 2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名称/牌号屈服强度s CT MPa 抗拉强度b CT

MPa 伸长率 5 % 备注 铝合金LY12 35-500 274 100-550 412 1-45 19 硬铝 黄铜青铜 铸铁( 拉伸HT150 HT250 120-290 69-480 150 250 0-1 铸铁( 压缩混凝土(压缩铜及其合金 玻璃

监测部试题-采样专题(含答案)(2017.12.26)

山西瑞鸿兆峰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监测部培训考试卷 时间: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 1、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 辐射等。 答案:风速风向温度 2、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答案:流量时间 3、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 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答案:针孔破损破裂 4、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 膜。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mg(中流量为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答案:5 0.5 5、蒸汽锅炉负荷是指锅炉的蒸发量,即锅炉每小时能产生多少吨的,单位为t/h。 答案:蒸汽 6、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二氧化硫标准气体的浓度应为仪器量程 的%左右。 答案:50 7、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 8883—2002)适用于和, 其他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答案:住宅办公建筑物

8、采用瞬时采样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min,每个点位至少采集次样 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② 答案:1 0~1 5 3 9、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锅炉烟尘浓度时,每个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 时间不得少于min,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应不少于1 m3,取3次采样的算术均值作为管道的烟尘浓度值。 答案:3 3 10、在蒸汽锅炉煤耗量核定的计算公式中,与计算有关的参数有锅炉给水量、 核定系数。 答案:蒸汽锅炉煤耗量 11、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连续观测时间应不少于min。 答案:30 12、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 5432—1 995),大流量采样法采 样、进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称重时,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 答案:5 13、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后滤 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出现界线模糊时,应更换。 答案:滤膜密封垫 14、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需要恒重操作,“恒重’’系指间隔24 h的两次称重之差,3#群滤筒应不大于±rng。 答案:5.0 15、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时,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容易在渗透膜表 面凝结,影响其。 答案:透气性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监测环境空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 h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45 min。

系统解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 专业______,年级_____,班级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_ 填空题 (10) 单向选择题 (20) 多项选择题 (20) 名词解释 (20) 问答题 (30) 总分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 2.根据骨的外形,可将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类。 3.骨的构造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此外还有血管和神经等。 4.上、下牙弓将口腔分为前方_________和后方_________的两部分。 5.咽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围成的。 6.舌被_________分为前2/3的_________和后1/3的_________。 7.喉软骨包括单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对的_________。 8.成人肾门约平第___________椎体,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一般在___________外侧缘与第___________肋所成的夹角内。 9.一般左肾上端约平___________椎体下缘,右肾上端约平第___________椎体。 10.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11.右心房的出口叫____________,其与____________之间有冠状窦口。 12.右心室的入口叫____________,出口为____________。 13.左心室的入口称_____________,出口为____________。 14.房窒口的周缘附有_____________,各借_____________与乳头肌相连。 15.睫状体位于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其内含有的平滑肌称___________,此肌的收缩与舒张有调节___________的作用。 16.视网膜视部由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_呼吸系统

一、填空题 1. 呼吸道包括 ( ) 、 ( ) 、 ( ) 、 ( ) 和 ( ) 。 2. 上鼻甲或最上鼻甲后上方与鼻腔顶之间的凹陷部分称 (6) ,鼻旁窦中 (7) 开口于此处。 3. 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 ( ) 、 ( ) 、 ( ) 、 ( ) 。 4. 构成喉支架的软骨包括不成对的 ( )( ) 、 ( ) 和成对的 () 。 5. 环状软骨是由 ( ) 、 ( ) 两部构成,是喉软骨中惟一呈环形的软骨,对气管起支撑作用。 6. 通常所称的声带是指 ( ) 和 ( ) 以及由其覆盖的 ( ) 三者组成的结构而言。 7. 喉腔内上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 ( ) 、下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 ) 。上、下两对粘膜皱襞将喉腔分为二者上方的 ( ) 、二者下方的 ( ) 、二者之间的 ( ) 三部。 8. 气管分为颈、胸二部,在 ( ) 与第 4 胸椎骨体下缘连线的平面上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9. 壁胸膜按其所附着的部位可分为 ( ) 、 ( ) 、 ( ) 、 ( ) 。 10. 喉腔中两声襞之间的裂隙称 ( ) 。 11. 气管隆嵴的高度相当于 ( ) 或 ( ) 水平。 12. 吸气时,膈肌处于 ( ) 状态,此时胸腔容积 ( ) 。 13. 左肺前缘锐薄,其下分有凹入的 ( ) ,再下方有向下突出的( ) 。

14. 胸膜腔最低点为 ( ) ,临床上又称为 ( ) 。 15. 胸膜下界的投影点在腋中线与 ( ) 相交,在锁骨中线与 ( ) 相交。 16. 纵隔四分法,首先将其分为 ( ) 和 ( ) ,后者又被分为 ( ) 、( ) 和 ( ) 。 17. 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 ( ) 、 ( ) 其走向 ( ) 。 18. 两侧胸膜前界返折时形成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即 ( ) 和 ( ) 。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气管上端与喉相连,向下在颈静脉切迹平面分左、右主支气管。 2. 鼻前庭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由骨性鼻腔内衬粘膜而成。 3. 蝶窦开口与上鼻道。 4. 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惟一完整的软骨环,平对第 6 颈椎,是颈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5.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6. 喉腔向上通气管,向下和咽相交通。 7. 声襞是喉粘膜覆盖声韧带和声带肌而成。 8. 成年男性的喉结很明显,女性的喉结一般比男性略低。 9. 左主支气管较垂直,而右主支气管较水平,所以气管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10. 两肺尖均高出锁骨外侧 1 / 3 的上方约 2 ~ 3cm 。 11. 胸膜腔呈负压状态。

附录1试题库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动态:指生产设备按预定的工艺模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的状态。 2 单向流:指空气朝着同一个方向,以稳定均匀的方式和足够的速率流动。单向流能持续清除关键操作区域的颗粒。 3 静态:指所有生产设备均已安装就绪,但没有生产活动且无操作人员在场的状态。 4 密封:指将容器或器具用适宜的方式封闭,以防止外部微生物侵入。 填空 1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2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A、B、C、D 3 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 4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5 为减少尘埃积聚并便于清洁,洁净区内货架、柜子、设备等不得有难清洁的部位。门的设计应当便于清洁。 6 应设送风机组故障的报警系统。应当在压差十分重要的相邻级别区之间安装压差表。压差数据应当定期记录或者归入有关文挡中。 7 热力灭菌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 8 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是B级。高风险操作区A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是C级和D级判断

1 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没有动态监测的要求。(×) 2 应当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洁净度造成不良影响。( √ ) 3 应当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测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操作规程中应当详细说明结果超标时需采取的纠偏措施。(√) 4 为了方便检查和监督工作,监督和管理人员可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进行随时进入。(×) 5 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级或C级洁净区的更衣室。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 级洁净区,应当更换无菌工作服;或每班至少更换一次,但应当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操作期间应当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更换口罩和手套。(√) 6 洁净厂房的设计,应当尽可能避免管理或监控人员不必要的进入。B级洁净区的设计应当能够使管理或监控人员从外部观察到内部的操作。(√) 7 应当特别保护已清洁的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器具及产品直接暴露的操作区域。(√) 8 当使用或生产某些致病性、剧毒、放射性或活病毒、活细菌的物料与产品时,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和压差应当适当调整,防止有害物质外溢。必要时,生产操作的设备及该区域的排风应当作去污染处理(如排风口安装过滤器)。(√) 9 应当能够证明所用气流方式不会导致污染风险并有记录(如烟雾试验的录像)。(√) 10 为了方便操作和降低污染可以将物料或产品用传送带直接传送到不同的区域(×) 11 关键设备,如灭菌柜、空气净化系统和工艺用水系统等,应当经过确认,并进行计划性维护,经批准方可使用。(√) 12 过滤器应当尽可能不脱落纤维。严禁使用含石棉的过滤器。过滤器不得因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GMP附录取样试题

2016年4月GMP附录8取样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药品生产过程的取样是指为一特定目的,自某一(和产品)中抽 取样品的操作。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的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待取样的物料及产品相适应。应有书面的。 2、物料取样应尽可能在取样间中进行,从生产现场取样的除外。取样间的 使用应有,按顺序记录各取样区内所取样的。 3、各种移液管、小杯、烧杯、长勺、漏斗等可用于取的液体,应尽可 能避免使用玻璃器皿。 4. 对于无菌物料及产品的取样人员应进行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以便能 安全、有效地工作。 5. 已取样的物料和产品的外包装上应贴上,标明取样量、和 取样日期。 6.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取样人员应经培训,以便在取样时能发现 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药材的取样操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中药材取样法的要求进行,在取样时应充分考虑中药材 的。 7. 工艺用水取样操作应与一致,取样后应,以防止 质量发生变化。 8. 取样后应分别进行样品的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检查。若每个样品的结果一致,则可将其合并为一份样品,并分装为检验样品、。 9. 实验室应有样品贮存的和相应的设备。样品的贮存条件应与相应的 的贮存条件一致。 10. 取样时应穿着符合相应,预防污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占试卷内容20分): 1. 对于取样操作规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有取样的书面操作规程; B. 规程的内容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要求; C. 至少包含取样方法、所用器具、样品量、分样的方法、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状态、样品容器的标识、取样注意事项(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止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

解剖练习题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 专业______,年级_____,班级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 2.根据骨的外形,可将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类。 3.骨的构造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此外还有血管和神经等。 4.上、下牙弓将口腔分为前方_________和后方_________的两部分。 5.咽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围成的。 6.舌被_________分为前2/3的_________和后1/3的_________。 7.喉软骨包括单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对的_________。 8.成人肾门约平第___________椎体,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一般在___________外侧缘与第___________肋所成的夹角内。 9.一般左肾上端约平___________椎体下缘,右肾上端约平第___________椎体。 10.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11.右心房的出口叫____________,其与____________之间有冠状窦口。12.右心室的入口叫____________,出口为____________。 13.左心室的入口称_____________,出口为____________。 14.房窒口的周缘附有_____________,各借_____________与乳头肌相连。

《材料力学》i 截面的几何性质 习题解

附录I 截面的几何性质 习题解 [习题I-1] 试求图示各截面的阴影线面积对x 轴的静积。 (a ) 解:)(24000)1020()2040(3 mm y A S c x =+??=?= (b ) 解:)(422502 65 )6520(3mm y A S c x =? ?=?= ; (c ) 解:)(280000)10150()20100(3 mm y A S c x =-??=?= (d ) 解:)(520000)20150()40100(3 mm y A S c x =-??=?= [习题I-2] 试积分方法求图示半圆形截面对x 轴的静矩,并确定其形心的坐标。 解:用两条半径线和两个同心圆截出一微分面积如图所示。 dx xd dA ?=)(θ;微分面积的纵坐标:θsin x y =;微分面积对x 轴的静矩为: θθθθθdxd x x dx xd y dx xd y dA dS x ?=??=??=?=sin sin )(2 半圆对x 轴的静矩为: '

3 2)]0cos (cos [3]cos []3[sin 3300300 2 r r x d dx x S r r x = --?=-?=?=?? πθθθπ π 因为c x y A S ?=,所以c y r r ??=232132π π 34r y c = [习题I-3] 试确定图示各图形的形心位置。 (a ) 解: 习题I-3(a): 求门形截面的形心位置 矩形 Li — Bi Ai Yci AiYci Yc 离顶边 上 400 20 8000 ¥ 160 1280000 左 150 20 3000 75 225000 ? 右 150 20 3000 75 225000 … 14000 1730000 Ai=Li*Bi Yc=∑AiYci/∑Ai > (b) 解: 习题I-3(b): 求L 形截面的形心位置 矩形 Li Bi Ai Yci ( AiYci Yc Xci AiXci Xc 下 160 10 1600 5 … 8000 80 128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