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方案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方案

信息中心机房动环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深圳市龙控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目录一、需求分析 (3)1.1、设计依据及规范 (3)1.2、设计原则 (4)二、系统设计 (5)2.1、体系架构 (5)2.2、系统部署架构 (8)2.3、各子系统的功能特点 (8)2.3.1、配电柜监控 (9)2.3.2、UPS监测 (10)2.3.3、精密空调监控 (11)2.3.4、温湿度监测 (12)2.3.5、漏水检测 (13)2.3.6、视频监控 (14)2.4、平台管理功能 (15)2.4.1、门户管理 (15)2.4.2、报警管理 (16)2.4.3、权限管理功能 (19)2.4.4、日志管理 (20)2.4.5、报表管理功能 (20)2.4.6、查询功能 (21)2.4.7、远程管理 (22)2.5、系统优势 (22)2.5.1、嵌入式优势 (22)2.5.2、系统平台优势 (23)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5)3.1、嵌入式服务器LONWEB (25)3.2、温湿度传感器TH-001 (27)3.3、通讯转换模块LON7520 (28)3.4、开关量采集模块LON7053 (28)一、需求分析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监测设备包括:配电系统、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温湿度、漏水检测系统、消防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并集成到同一系统平台。

为了满足以上初步设计及相关需求,在机房中安装一套动环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到各智能设备或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状态。

一旦检测到报警信息,监控系统可及时自动报警,具有短信报警和远程报警功能,报警方式灵活可选。

并要求实现无人值守及符合国家保密部门的安全要求。

1.1、设计依据及规范本设计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标准及规范,如各标准及规范对相同内容有不同规定时,遵循更严格的标准。

如有更新版本,按照新版本执行)。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1988)⏹《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建筑数据中心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199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1.2、设计原则对本项目的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我们严格按照机房建设有关技术防范的规定建设实施,采用高标准的监控系统设计原则,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总体建设目标。

企业级数据中心-动环监控解决方案

企业级数据中心-动环监控解决方案

4
5 6
温湿监控系统
烟雾监控系统 漏水监控系统
门磁和红外系统
模拟量数据
机房动力环境等运行 安全
7
开关量数据
78 防雷、消防系统 防雷、消防系统 9 门禁监控系统 智能设备数据
10 视频监控系统
动环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随需求的演绎优化升级
监控增值
机房能耗评估,电量管理系统, UPS、电源、空调等节能运行, 单体电池监控、设备动态运行调节
Ethernet LAN / WAN
只占用一个IP地址,节省大 量网络资源
智能监控单元 RDU-A
Ethernet LAN / WAN
SIC卡
485卡
温度传感器
T&H传感器 视频摄像头 4DI传感器
Usb Modem
漏水
烟感
Copyright by Emerson Network
门碰
数据中心一体化管理单元
遥测
回风湿度、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累计工作时 间 空调开 / 关机状态、过滤器正常 / 堵塞、风机状态(运行 / 未运行、
专用空 调设备
遥信
正常/故障)、压缩机状态(运行/未运行、正常/故障、除湿/加湿、 制冷/加热)
遥调 遥控
回风温度、回风湿度、温度设置、湿度设置 空调开/关机、工作模式通风/制冷/加热/除湿转换控制
均充/浮充电压设置、限流设置 模块开/关机、均/浮充、电池管理 直流输出电压、总负载电流、主要分路电流、蓄电池充 / 放 电电流 蓄电池熔丝状态、主要分路熔丝/开关故障 蓄电池组总电压、蓄电池单体电压、标示电池温度、充 / 放 电电流
常见监控对象测点(五)
设备
类型

机房动环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动环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动环综合监控系统方案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系统概述•系统架构与组成•系统功能与应用场景•系统部署与实施方案•系统优势与价值•系统案例与演示目录01系统概述定义与特点它主要用于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以及电源、空调、消防等设施的运行状态。

该系统具有智能化、自动化、远程监控等特点,可提高机房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房动环综合监控系统是一种针对机房基础设施、动力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的系统方案。

动环监控的重要性机房作为企业核心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场所,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动环监控系统可以对机房环境参数和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异常情况,避免因机房环境问题而引起的运行故障。

通过动环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

动环监控系统的历史与发展动环监控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初主要针对电源、空调等少数几类设施进行监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动环监控系统的监测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环境参数、气体检测、安防等各个领域。

目前,机房动环综合监控系统已成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重要场所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工具。

02系统架构与组成采用分层架构设计,由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负责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传输层负责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层负责数据存储和分析,应用层负责业务呈现和业务逻辑处理。

架构概述包括环境感知设备(如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动力监测设备(如电力监测仪、UPS监测仪、蓄电池监测仪等)和监控摄像头等。

特点: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兼容性强、易于维护。

动环监控硬件设备动环监控软件系统基于B/S架构或C/S架构,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支持与其他系统的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

功能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存储、报警、报表统计等,可实现多级权限管理、分班次管理、短信报警等功能。

可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和协议,方便与其他系统集成。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设计篇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设计篇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设计1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解决方案Supervision & Control System for Comunication Power Supply Environment名目第一章、前言(4)1.1.背景(4)1.2.网控公司从事动力环境监控的优势(5)其次章、工程需求分析(7)2.1.需求分析(7)2.2.机房监控需求及目标(9)第三章、解决方案(11)3.1.整体方案设计(11)3.2.监控系统的构造(12)3.3.方案设计说明(15)3.3.1整体设计说明(15)3.3.2产品优势(16)3.4.系统各功能模块解决方案(18)3.4.1配电系统监测(18)3.4.2智能设备监测系统(20)3.4.3环境系统检测(22)3.4.4门禁系统功能(24)3.4.5监控中心平台(26)第四章、主要产品功能介绍(29)4.1.监控主机(29)4.2.机房环境监控(30)4.3.机房动力监控系统(31)4.4.机房智能设备监控(32)4.5.门禁系统(33)4.6.中心监控软件GNC-M ANAGER(36) 4.6.1GNC-Manager 软件(37)4.6.2功能特点(38)4.6.3主要功能介绍(39)4.6.4软件的主操作界面例如(42)4.6.5告警通知系统(55)第五章、方案总结(57)第一章、前言1.1.背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各行业对各类信息系统的依靠性日益提高,计算机系统已成为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数量与日俱增,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

机房的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 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必需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供给正常的运行环境。

一旦机房环境设备消灭故障,就会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牢靠性构成威逼,如果事故严峻又不能准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峻的经济损失和信息流失。

现有的政府、电力、银行、证券、海关等需要实时数据处理的单位,机房治理更显得极为重要,一旦系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行估量。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方案.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方案.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是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监控对象进行遥测、遥信等采集,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并作必要的遥控操作,适时通知人员处理;实现通信局(站的少人无人值守,以及电源、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

二、监控系统功能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主要实现以下三种功能:1、数据采集和控制数据采集是监控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必须精确和迅速;对设备的控制是为实现维护要求而立即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必须可靠。

对各种被监控设备(开关电源、空调、蓄电池、柴油发电机组、消防设备、摄像设备进行集中操作维护,为实现机房少人无人值守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的集中维护,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可以总结为“三遥”功能,即遥测——远距离数据测量、遥信——远距离信号收集、遥控——远距离设备控制。

2、设备运行和维护运行和维护是基于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之上的系统核心功能,完成日常的告警处理、控制操作和规定的数据记录等。

3、维护管理管理功能应实现以下四组管理功能(1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提供收集、鉴别、控制来自下层数据和将数据提供给上级的一组功能。

包括局向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现场监控量的一般配置、告警门限配置等。

(2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提供对被监控对象运行情况异常进行检测、报告和校正的一组功能。

及时发现紧急事件,防止因设备原因造成通信中断、机房失火等重大事件的发生。

提供告警等级管理,告警信号的人机界面,告警确认,告警门限设置和告警屏蔽等。

(3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提供对监控对象的状态以及网络的有效性评估和报告的一组功能。

例如提供设备主要运行数据及参数;停电、油机及时供电情况;设备故障、告警统计;监控系统可用性分析等。

(4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提供保证运行中的监控系统安全的一组功能。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1.概述通过对某客户机房动力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项目需求的分析和我们多次对机房现场勘察及与技术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我们推荐选用最新版的专业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管理软件――“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很好实现对计算机机房的动力(包括供配电、防雷、UPS、蓄电池)、环境(包括温湿度、空调监测、漏水监测)、安保(视频监控、门禁)等三部分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现场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组态技术等,可方便地实现对各个智能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的显示、处理和存储等;并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并且具有强大的联动功能;同时,本系统的故障自动检测与专家诊断功能以及丰富的报警功能,也极大地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在提高了机房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整个机房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对于机房的科学管理。

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内置完整VBScript,兼容各种通用控件,能够及其方便快速地对用户的特殊需求作开发,完全不必担心影响系统稳定性。

通过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对所有的信息、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实现相关信息采集的实时化以及报警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为某客户的信息化、网络化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机房环境保障。

2.设计依据用户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需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YDt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90,92)》《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BJ232-90,92)》《公安部监控设备安装规范》3.设计原则本系统严格按照“先进、合理、可靠、经济、完善”和“无人值守、少人值守”的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原则如下:技术先进性:系统设计符合国际工业监控与开放式设计标准,选用国际最新的专业硬件产品和软件技术,支持B/S和C/S架构。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内容简述 (3)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与意义 (4)1.3 文档结构说明 (5)二、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概述 (6)2.1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定义 (7)2.2 系统功能与目标 (8)2.3 应用领域与特点 (10)三、系统架构设计 (11)3.1 系统整体架构 (12)3.2 传感器层设计 (13)3.3 通信层设计 (14)3.4 数据处理层设计 (15)3.5 控制层设计 (17)四、传感器技术与选型 (18)4.1 传感器类型与选择原则 (19)4.2 常见传感器介绍 (20)4.3 传感器布设方案 (22)五、通信技术与网络设计 (23)5.1 通信协议选择 (24)5.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5)5.3 通信设备配置与选型 (27)六、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28)6.1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30)6.2 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 (31)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33)七、监控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34)7.1 监控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36)7.2 监控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38)7.3 监控软件界面设计与实现 (39)7.4 软件测试与验证 (40)八、系统集成与部署方案 (41)8.1 系统集成技术要求 (43)8.2 部署方式与步骤 (44)8.3 系统调试与优化 (45)九、系统维护与升级策略 (47)9.1 系统维护内容与流程 (47)9.2 系统升级与扩展方案 (49)9.3 用户培训与技术支持 (51)十、总结与展望 (52)10.1 技术成果总结 (53)10.2 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54)10.3 技术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分析 (55)一、内容简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旨在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数据中心、机房等关键设施的全面、实时监控与管理。

本方案通过对各类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等)的精确采集,并结合智能分析算法,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触发相应的预警机制。

动环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PPT课件

动环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PPT课件
数据中心监控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目标1
可掌控
机房设备信息掌控 运维处理流程掌控 联动控制信息掌控
可运维
机房巡检信息运维 工单处理信息运维 设备维护信息运维
1
数据中心监控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建设内容
针对数据中心机房的动力与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区 域的根底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的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数据,为机房高 效的管理和平安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1〕系统监控范围包括数据中心机房动力、环境、消防、安防等根底设施监控; 〔2〕集成电力监控系统、BA、智能照明、冷水机组、消防、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页面风格多样化
19
数据中心监控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如何解决可掌控
亮点功能1 亮点功能2 亮点功能3 亮点功能4 亮点功能5 亮点功能6 亮点功能7 亮点功能8 亮点功能9 亮点功能10
APP查看
20
THANK YOU
21
权限灵活
支行1 支行2
配电
精密空调 温湿度
密 码
全国管理员
管理员1 管理员2
配电系统管理员 空调管理员 11
数据中心监控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如何解决可掌控
亮点功能1 亮点功能2 亮点功能3 亮点功能4 亮点功能5 亮点功能6 亮点功能7 亮点功能8 亮点功能9 亮点功能10
丰富的告警管理 平台支持短信、 、短信平台、邮件、声光等多
14
数据中心监控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如何解决可掌控
亮点功能1 亮点功能2 亮点功能3 亮点功能4 亮点功能5 亮点功能6 亮点功能7 亮点功能8 亮点功能9 亮点功能10
联动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一、工程概述本次数据中心机房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机房装修、机房供配电系统(包括机房内的主设备用电、辅助设备用电)、机房UPS电源及蓄电池系统、机房综合布线及机柜系统、机房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场地环境监控系统和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等几部分)。

二、设计依据本设计依据:1、以下规范和标准。

GB /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ST/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三、设计原则根据数据中心的现状,此次所做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单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

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等影响。

✧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

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

应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系统整体设计,要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经济性随着IT泡沫的破灭,全球的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摈弃“一次到位”的投资方式,而趋向于“边成长,边投资”的投资方式。

通过分阶段投资,随市场变化扩充电力基础设施容量,规避投资风险,减少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投资浪费,保证企业的优化投资和不断发展。

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可管理性由于数据中心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在机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

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四、机房建设标准该机房按高级别—A级机房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其中机房主要工程技术指标为:第二章机房装修方案设计在机房装修方案设计过程中,考虑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整个机房的设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要求达到国家计算机机房A级标准;2)、整个机房必须具有调试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3)、机房装修以清新,淡雅为主,提倡外观优美,内部装修简洁实用;4)、机房所选设备要求技术先进,具有可扩充性;5)、突出环保,追求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完美统一和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一、材料选择与做法装修效果要做到舒适、明快、简洁。

从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吸音效果好、不易变色、变形、易清洁、防静电、防磁干扰的耐用材料。

此外,所有装饰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颜色应以淡雅、柔和的格调为主调。

机房吊顶:吊顶是机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吊顶上部安装着强电、弱电线槽和管线,同时安装着消防灭火的气体管路及新风系统风管等。

在吊顶面层上安装着嵌入式灯具、风口、消防报警探测器等。

考虑机房吊顶必须防尘、防火、吸音性能好、无有害气体释放、抗腐蚀不变形、降低电磁干扰、美观和易于拆装。

一般选择金属吊顶板材。

金属吊顶板按材料一般可分为铝合金金属板钢与钢制金属板,按形状分又可分为条形板、方形板、格栅、铝合金挂片等多种形式。

本次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是浦飞尔铝合金系列产品。

本产品均能满足用户计算机房的需要。

机房采用上海浦飞尔300*1200条型微孔板,主机房及空调配电室为精密空调制冷区,铝合金吊顶上做保温处理。

微孔铝板产品特点是:机械强度高、耐弯曲不变形、耐潮湿及盐渍、附着力强、耐划擦、不起尘、易清洁,有吸音效果,色调柔和,不产生眩光等特点,长期使用不出现色差现象。

经过严格测试,不易燃。

符合《CGB 50174-93》规范要求及《GB 50222-95》的防火要求。

为保证吊顶上部防火、洁净无尘,需在结构真顶下面、微孔吊顶上方及墙侧面涂刷防火涂料2-3遍。

吊顶吊杆均用胀栓固定于结构真顶上,吊杆表面均刷涂防锈漆。

墙柱面:为了体现幽雅的办公环境,墙面以象牙白铝塑板为主题。

选用“吉祥”铝塑板做饰面墙。

因该机房采用专用空调,为保障机房的温度环境,降低空调负荷,防止机房墙面结露,对机房区域的精密空调送风区墙面采用填充防火保温隔音岩棉进行保温处理。

墙面装修材料:铝塑板铝塑板属国际新型装饰材料,设计新颖,色彩丰富,技术精湛,质理可靠,具有重量轻、易造型、易安装、抗老化、无污染、不脱落等优点及具有良好的防火、防潮、隔音功能,广泛应用于内外墙面、隔间壁材料及箱体的装饰,特别适合建筑物的翻新改造工程。

铝塑板是由经表面处理并涂装烤漆的铝板作为表层,聚乙稀塑料作为芯层,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选用进口高分子膜热压复合而成的新型建材。

铝塑板所采用的铝板和聚乙稀塑料,均为无毒副作用的建材,表面涂层使用环保涂料,经高温烘烤,不含有害的挥发物质和重金属,用这些材料制造的铝塑板,是目前建材市场最优良的绿色装饰材料之一,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装饰环境中。

机房地面:主机房、监控室及空调配电室均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因机房采用精密空调,考虑到精密空调的送风效果,全钢抗静电地板要求架高300mm。

另外,为保证机房的洁净度,地板下刷漆,做防静电地网。

地板上的防静电贴面应能有效防止机房内产生静电干扰。

另外从节省能源和防止楼层下结露的角度考虑,原地面还需铺设优质保温材料。

活动地板应符合SJ/T10796-2001《电子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其导电性能达到A级标准,支座稳定可靠。

地板安装要求:——应选用防静电性能稳定、尺寸精度高的防静电地板,才能确保地板拼缝的密闭性。

——地板与支撑横梁的连接应用螺栓固定。

——地板与地板之间不能有明显缝隙和突起,应十分平稳,不晃动,人走在上面无响声。

——地板安装时要有接地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接地测试。

——在安装地板的过程中,地板与墙面交界处,需精确切割下料。

——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

地板安装后,用不锈钢踢脚板压边装饰。

该设计中,选用国产知名品牌“沈飞”牌全钢防静电地板,规格600*600。

产品简介“沈飞”牌抗静电全钢通路地板严格按沈飞企标Q43-95标准生产的,该标准是参照美国“CISCA”标准、英国“MOB”标准和国标GB6650-86标准制定的,部分技术指标要超过上述标准。

所有制造全钢地板的材料均无公害物质,保证安全使用。

其地板基体采用进口冷轧板经拉深焊接而成,地板的上板为超硬质钢板,下板为深拉深级钢板,地板表面经过导电环氧树脂喷塑处理,中间填充美国进口泡沫水泥,且表面可粘贴各种地板覆盖物所装饰。

地板配套附件——支座、托架、支架均为全钢组件,表面经镀锌防腐处理。

标准支架标准支架“沈飞”牌抗静电全钢通路地板按承载能力分轻型(HD800)、中型(HD1000)、重型(HD1250)、超重型(HD1500)四类;按表面状态分裸板和装饰板,装饰板是在裸板表面粘贴HPL、PVC、地板砖、大理石等各种贴面的地板。

装饰地板裸板网络地板通风板通风板背面六角杯地板技术性能参数:平面度尺寸公差电性能支架承载能力防火指标通风地板通风量≤0.3mm 0-0.25mm2.5×104-106Ω(PVC)1×106-2×109Ω(HPL)≥2500kg≥氧指数32%0-22%0-40%地板型号规格地板系统重量滚动载荷集中载荷极限载荷HD800 610×610×35600×600×35500×500×3038kg/m2136kg 364kg 1090kgHD1000 610×610×35600×600×35400×600×3541kg/m2181kg 454kg 1360 kg地板安装工艺二、防尘、保温处理:在安装天花板之前,将原楼板底清理干净并进行防尘处理,地板下,地面要刷防尘漆,避免机房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灰尘,保证机房的洁净度。

并对机房六面体进行保温处理。

三、机房门窗处理:根据消防安全设计要求,机房入口处门采用钢质防火防盗门,门开启方向应向外。

第三章机房供配电系统数据中心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工程中的关键项目,是一个综合性供配电系统,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建设一个优质、稳定、可靠的供配电系统。

一、机房供配电设计电气配电及照明部分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等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本工程用电系统分为UPS用电系统及辅助用电系统(空调、照明、新风等用电)两部分;计算机设备及交换机设备由UPS供电,辅助设备由市电直接供电。

该机房供电系统,本工程所有用电均为一级负荷,机房内现用电负荷约为40KW,(其中UPS用电约为20KW,其他辅助设备用电约为20KW)考虑到机房内用电负荷及以后机房扩展,现机房引入线缆按60KW负荷来敷设,机房用电应考虑部分冗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