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信息的传递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第三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件】第三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三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思考:
子代获取了父母遗传下来的基因,但子代的性状和 父母并不完全一样。 很多同学是单眼皮而父母亲却是 双眼皮,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你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 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能够做到。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亲代:
父方 ×
23对染色体
母方 23对染色体
生殖细胞:
细胞、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 A )
A.20,20,10 B.20,20,20 C.10,2 0,20 D.10,10,20
4.下列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 )
A.坏血病 B.艾滋病 C.白化病 D.巨人症
5.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后代( )
A.易得传染病
B.一定得遗传病
C.成活率极低
D.得遗传病几率增大
妈的基因而没有遗传爸爸的? 不是。小强遗传了妈妈一个控制双眼皮的显性基因,遗 传了爸爸一个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 3.如果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你可以预测他或他的眼睑性状吗? 可以。 4.如果母亲做了眼睑手术,会遗传后代吗?
不会。因为母亲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
双亲 双眼皮 Aa
Aa 双眼皮
生殖细胞
A aA a
d
Dd
Dd
矮茎豌豆
子二代 (DD) (Dd) (Dd) (dd)
高茎 矮茎
高茎
高茎
我运用 我创新
1.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呢? 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控制,如果 父母都各含有一个隐性基因,小明就可能是单眼皮。
2.妈妈双眼皮,爸爸单眼皮,小强却是双眼皮,是不是小强只遗传了妈
6.人的双眼皮是显性,单眼皮是隐性,一对夫妇,都是单眼皮, 他们生的子女应该(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33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33张PPT)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2.基因、DNA和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
(1)DNA
①位置: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②作用:主要遗传物质,携带大量遗传信息。
③形态:长长的链状结构(由两条长链盘 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外形像一 个螺旋形梯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示意图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2.基因、DNA和染色体
21三体综合征 先天性愚型或唐氏综合征
如果同种生物 细胞内的染色 体的形态不一 定,会有怎样 的影响?
1
2 3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患者表现: 智力低下 身体发育迟缓 特殊的面容等
19 20 21 22 X Y
多一条21号染色体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2.基因、DNA和染色体
(3)染色体
如果同种生物 细胞内的染色 体的形态不一 定,会有怎样 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6 17 18 5
19 20 21 22 X
缺失一条性染色体
特纳氏综合征
患者表现: 身材矮小 身体发育迟缓 生殖器官与第二性征不发育 一组躯体的发育异常 智力发育程度不一 寿命缩短 6~13 年
新课释疑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4. 基因、DNA、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等位基因
基因 基因
基因 基因
一对染色体
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中, 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和基因也是成对 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上。

7.2.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共26张PPT)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 人教版

7.2.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共26张PPT)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 人教版
但实际基因数也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呢?
1.问题的发现
23对
23对


受精卵
受精卵
子女


精子
卵细胞
23对
23对
23对
23条
2.科学家的研究
(1)比耐登对马蛔虫的研究
(2)其他科学家的研究
23对
23条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新个体(体细胞)
3.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
保证了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4.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
等位基因
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A
A
a
a
5.生殖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遗传图示
想一想,议一议
1.正常人体细胞内有多少对染色体? 2.为什么这些染色体成双成对?
23对
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
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相似
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2)精卵结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恢复到原来的数目
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精子和卵细胞核中的基因是体细胞核中的一半。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又恢复成对,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
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新个体 2n n 2n 2n
染色体是成对的
DNA是 的
在体细胞中
基因是 的
成对
成对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 (共27张PPT)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 (共27张PPT)
男性体细胞:22对+XY 女性体细胞:22对+XX
一、染色体 1.组成: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2.同种生物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4.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其数目 是体细胞的一半。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实,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 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
请写出染色体变化的规律(用n、2n表示) 父母的性状遗传是通过双亲的_生_殖_细胞_把_基因_传 递给了新个体。
亲代( 2n ) 生殖细胞( n )
子代( 2n )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
2.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在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 半,但并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
DNA分子结构:
从结构上看,DNA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它们就像旋转的 楼梯一样,相互盘绕,构成了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二、DNA
1.DNA双螺旋结构(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4.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链。
DNA分子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就叫基因。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细胞核
染色体
蛋白质
基因
DNA
基因到底在哪?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表现各种性状)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 传递
如果精子和卵细胞也像体细胞那样,都具有成对的 染色体,那么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就会翻一番。
为什么受精卵的染色体不会成倍增加?
父(23对) 子(46对)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演示课件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演示课件
传疾病。
03
亲子代间基因传递机制
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传递
减数分裂与基因传递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每个配 子携带部分基因。配子的结合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形成了 具有双亲遗传特征的子代。
等位基因与显隐性关系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它们控制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显性与隐性基因在子代中的表达遵 循一定的规律,如显性基因的优先表达等。
重组与突变在亲子代间的作用
基因重组的多样性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使得子 代能够继承双亲的遗传特征并产生新的组合。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和 遗传变异,为生物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重组与突变的互动关系
基因重组和突变在亲子代间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生物的遗传多样 性和进化潜力。
通过检测父母和子女的血型,根据血型遗传规律判断亲子关 系。但此方法准确度较低,易受干扰。
染色体分析
观察染色体形态、数量和结构特征,判断亲子关系。此方法 准确度较高,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亲子鉴定技术发展趋势
01
02
03
高通量测序技术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通量测序技术将逐渐应 用于亲子鉴定领域,提高 鉴定效率和准确度。
04
人类遗传疾病与基因传递关系
单基因遗传疾病
基因突变
单基因遗传疾病通常是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如镰状细胞贫血、囊性 纤维化等。
遗传方式
这类疾病遵循孟德尔遗 传定律,包括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 传、X连锁隐性遗传等。
发病率与遗传度
单基因遗传疾病的发病 率相对较低,但遗传度 较高,即受遗传因素影 响较大。

基因信息的传递

基因信息的传递
原核生物复制起始的相关蛋白质
蛋白质(基因)
DnaA (dnaA) DnaB (dnaB) DnaC (dnaC) DnaG (dnaG) SSB 拓扑异构酶 (gyrA, B) 引物酶 单链DNA 结合蛋白 解螺旋酶
通用名
功能
辨认起始点
解开DNA双链
运送和协同DnaB
催化RNA引物生成 稳定已解开的单链
超螺旋:DNA双螺旋链再盘绕形成超螺旋。
正超螺旋: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同为正超螺旋。 负超螺旋:…………………………..相反者…………. 自然界完整细胞中的DNA都呈负超螺旋。
五、DNA连接酶
(DNA ligase)
DNA长度(人):3.2×10 bp/一个细胞(46条染色体)
人:100-150bp/秒 复制速度
三、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
复制按照碱基配对规律进行,是遗传信 息能准确传代的基本原理。此外还需要 酶学机制来保证复制的保真性:
具体途径: (一)DNA-pol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及时校读 (二)复制的保真性和碱基选择
(一)DNA-pol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及时校读
A:DNA-pol的外切酶活性切除错配碱基;并用 其聚合活性掺入正确配对的底物。 B:碱基配对正确, DNA-pol不表现活性。
种类: 原核
Ⅰ Ⅱ Ⅲ
真核
(见下表)
ε
DNA聚合酶(DNA-pol)
这类酶的共同性质:
1. 以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为前体催化合成
DNA; 2.需要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子链; 3.需要引物,不能起始合成新的DNA链;催化 dNTP加到生长中的DNA链的3‘-OH末端; 4.催化DNA合成的方向是5'→3'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传递的意义与影响
性状的遗传 ♀️
遗传疾病的风险
基因变异的进化作用

基因传递决定了我们的身体特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疾
征,如身高、眼睛颜色和智力
病的风险增加,了解基因传递
基因突变也为物种的进化创造
水平。
可以帮助预防这些疾病。
了新的可能性,使其适应变化
的环境。
基因传递的重要性与应用
1
遗传咨询
了解基因传递可以帮助家族预测和管理遗传特征和遗传疾病的风险。
2
技术创新
对基因传递机制的研究推动了生物技术和医学的发展,有助于创造更好的生活。
3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传递的理解,科学家可以开发基因治疗,帮助治疗遗传性疾病。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人类遗传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我们的
性状和健康。本演示将介绍基因传递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意义与应用。
亲子代之间的基因传递
1基本原理ຫໍສະໝຸດ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编码的信息,亲子代之间通过遗传物质传递基因。
2
遗传特征的表现
基因通过遗传特征的表现方式影响我们的外貌、个性和身体功能。
3
基因传递的影响因素
亲子基因传递除了父母的基因贡献外,环境因素也会对基因传递产生影响。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模式
显性遗传
某些基因在亲子代间通过显性遗传方式表现,孩子可以从父母直接继承这些特征。
隐性遗传
另一些基因通过隐性遗传方式表现,需要双方父母都携带该基因才能受影响。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新的基因特征在亲子代间传递,以及进化的发生。

第01章-基因PPT课件

第01章-基因PPT课件
● 常见的上游启动子元件
3.增强子(enhancer) 是一种较短的DNA序列,能够被反式作用因子识别与结合。与增强子元件结合后能够增强邻近基因转 录。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100~-300 bp处
4. 反应元件 一类能介导基因对细胞外的某种信号产生反应的 特异的DNA序列 ●特点 具有较短的保守序列 通常位于启动子附近、启动子内或增强子区域
第二节 结构基因中贮存的遗传信息
一、 RNA的结构信息 二、 结构基因中贮存的蛋白质序列信息
●编码区 一个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也称 为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 功能 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
RNA 聚合酶
转录因子
启动子类型
启动子构成
含有该类启动子的基因
I
TFI
I
核心元件, 上游调控元件
rRNA
II
TFII
II
TATA盒(TATA box)、几个上游启动子元件和转录起始位点
5.poly(A)信号 II类基因除了调控转录起始的序列外,在结构 基因的3‘端下游还有加尾信号。由AATAAA序列和GT丰富区,或T丰富区组成。 作用: 终止mRNA转录和为其加上poly(A)尾
(三) 基因的基本结构特点 1.原核生物基因的基本结构 5′-启动子-结构基因-转录终止子-3 ′ ●操纵子(operon) 功能上相关联的数个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 由一套转录调控序列控制其转录,构成的基因 表达单位.
四、基因的结构特点
● 组成 一个编码特定多肽链的DNA序列+与蛋白质编码 无关的DNA序列(调控序列)
● 结构特点
1.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特点 结构基因在DNA上是连续的 2.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特点 结构基因在DNA上是不连续的(断裂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