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尔格姆《信条》教案复习课程
信条优秀教案

信条优秀教案篇一:《信条》教案《信条》教案2012-10-18一、导入新课:1988年,在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富尔格姆的名篇《信条》(板书)。
二、作者简介: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主要著作是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信条》就出自其中。
三、内容探究:学生大声齐读课文。
问1:哪位同学能够以精练的语言概述一下本文的写作思路?明确: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在幼儿园都学过——幼儿园中学到的人生信条有哪些——人生中的任何道理都包含在这些信条中——这些信条适用于任何地方——强调第十三则信条。
问2:你能不能谈一谈每则“信条”的精神内涵?明确:1、不自私自利;2、平等诚信;3、待人宽恕;4、诚实不隐;5、干好本职工作;6、不非法占有;7、要勇于改过;8、讲求个人卫生;9、注意饮食养生;10、学习、思考、娱乐、干活要做到平衡;11、要注意休息;12、要团结互爱;13、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14、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15、学会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师)说:幼儿园里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时期,哪里学到的东西最简单、最基本,但是你所需要拥有的一切可贵素质都涵盖其中。
细细思考下来,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些基本信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适用于成年期,也适用于家庭、工作、社区、生活圈子、政府。
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从政治国,这不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总结全文: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
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
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精品【教案】必修四《信条》

姓名:教学班:
题 目:《信条》课时安排: 1 个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练评课 实验课 阅读课 写作课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
2、了解随感的文体特点;
3、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学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读理解中。
⑾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和谐生存。
⒀“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仁者爱人。
思考讨论:你对那些信条感受最深?谈谈理解,以旁批的形式在书上写下来。
(三)分享·感受
⒈研读“十六条”
师:很多同学都画出了感触较深的信条,并把感悟写在课文上了,现在,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感悟。哪一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感触比较深,是怎样的感悟?
⑴有东西大家分享。
仁爱。分享就是给予,分享能给人带来快乐。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中国早有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工。敝之而无憾”的志向和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选自《我需要知道的一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三、文本探究
(一)诵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带着问题朗读)思考、讨论:概括文章主旨。(用文中原句回答)
提示:“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二)再读·体悟(5min)
学生齐读幼儿园规则部分,标出序号(共十六条)
《信条》教学设计

《信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信条》中所传达的生活原则和人生哲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对文中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帮助学生学会将文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信条》中每条“信条”的内涵和意义。
(2)体会作者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
2、难点(1)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信条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和关键要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将文中的信条应用到具体情境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学生对于“信条”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或信念。
(2)简单介绍作者罗伯特·富尔格姆以及《信条》这篇文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本解读(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初步理解文中所列举的信条。
(2)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条信条的含义。
例如,“有东西大家分享”,探讨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公平游戏”,思考公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文中哪几条信条对你的生活最有启发?为什么?这些信条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适用?有没有你不太认同或者认为需要补充的信条?(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与信条相关的生活案例,如合作完成项目、遵守规则的比赛等。
(2)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了文中的哪些信条,以及这些信条对事情结果的影响。
5、联系生活(1)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循了这些信条,举例说明。
(2)鼓励学生制定一个自己的“信条清单”,并分享给同学。
6、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进行总结,强调信条对人生的重要性。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第一章:简介富尔格姆及其作品《信条》1.1 了解富尔格姆的背景和生平1.2 分析《信条》的文学地位和影响1.3 探讨《信条》的主题和风格第二章:解读《信条》文本2.1 分析《信条》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2.2 解读《信条》中的关键概念和象征意义2.3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第三章:分析《信条》中的人物形象3.1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发展变化3.2 探讨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3.3 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第四章:探讨《信条》的主题意义4.1 从道德伦理角度分析《信条》的主题4.2 从社会历史背景角度解读《信条》的主题4.3 探讨《信条》主题在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意义第五章:富尔格姆《信条》的文学价值及影响5.1 分析《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2 探讨《信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5.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信条》的文学价值第六章:富尔格姆《信条》的叙事技巧6.1 分析《信条》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6.2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技巧展现人物心理和情感6.3 分析叙事技巧在塑造主题和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第七章:富尔格姆《信条》的文体特点7.1 分析《信条》的文体特点及其表现形式7.2 探讨文体特点如何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7.3 分析文体特点在反映时代背景和展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第八章:《信条》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8.1 分析《信条》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意义8.2 探讨意象在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8.3 分析象征手法和意象如何增强文本的艺术效果第九章:《信条》的心理学解读9.1 分析《信条》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9.2 探讨心理学原理在解读《信条》人物心理方面的应用9.3 总结心理学解读对理解《信条》的启示和意义第十章:《信条》的课堂教学实践10.1 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教学活动10.2 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条》10.3 分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应对策略第十一章:《信条》与文化研究11.1 探讨《信条》中的文化元素及其对主题的影响11.2 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冲突和交融现象11.3 评价《信条》对文化差异的描绘和传达第十二章:《信条》的影视改编12.1 回顾《信条》的影视改编历史和作品12.2 分析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忠实与创新12.3 探讨影视改编对原著主题的延伸和拓展第十三章:比较研究13.1 选择与《信条》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13.2 分析比较对象在主题、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13.3 探讨比较研究对深入理解《信条》的启示第十四章:《信条》的批评与评价14.1 搜集《信条》的批评文献和评价观点14.2 分析不同批评家和读者对《信条》的评价和解读14.3 评价《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15.2 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15.3 展望未来对《信条》研究的可能方向和课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富尔格姆《信条》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信条教案

阅读下面事例,思考问题:
事例:
2005年4月30日,高考在即,北京延庆县一中高三学生郭某因害怕考不上大学被父亲责骂,在学校扎死一名同学后自杀;6月13日,中考前一天,广州某中学初三女生阿珊,忽然觉得“活着没意思”,在家里喝下致命的药物;6月27日,合肥市一名高三女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哭泣着跳入汹涌的河流……
(3)“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明确: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和谐生存。
(4)“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明确: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要团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
(1)“有东西大家分享。”
明确:仁爱。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要有谦让的态度,要能够舍弃物资利益。中国早有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志向和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2)“收拾好自己的一摊子。”
明确:尽责。对己、对人、对家、对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起码减少了别人对你的责任与义务。
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富尔格姆的信条。(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信条的含义(多媒体展示)
“信条”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信守的准则”,也就是人们过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
三、自读鉴赏(学生自由朗读,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
自由朗读这篇课文,画出你感触比较深的一条信条或者几条信条,并在旁边作批注。
问题:读了这则事例,如果要你写一条信条送给这几位同学,你会怎样写呢?
信条教案

课堂练笔
感悟生活
强化主旨
板
书
设
计
怎样生活:讲卫生、营养、快乐、休息
信
怎样做事:做好事情、认识世界、观察生活
条
怎样为人:友爱、礼貌、团结
课后反思
同学们,你有没有座右铭?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美国有一位作家提出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了解作者富尔格姆(导学案)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写作思路。(导学案:探究、思考一)
一、朗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些信条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可以适用于家庭、工作和社会。
2、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
1、对信条内涵的理解;2、在感悟中,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难点
如何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深入理解信条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设计依据或意图
情景导入
基础积累
诵读课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思考探究
重点研读
体会内涵
讨论交流
拓展探究
课堂练笔
总结深化
布置作业
1、找出课文中一条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心得
2、写一篇随感性散文
教师导入新课
积累识记
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
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路
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探究
谈话法
讲解法
诵读法
探究法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常识积累
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主旨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教学文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课文内容。
2、摘抄、记忆名言警句,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东西要放整齐;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璞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富尔格姆的信条。
(信条的含义)(明确:信守的准则;认真遵循的准则)二、作者介绍: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等。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是《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三、文本探究:㈠、诵读•初步感知⒈学生自由朗读。
⒉思考、讨论:(1)概括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什么道理?)(2)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什么?(3)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提示:(1)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理解《信条》的基本内容和结构1.2 分析富尔格姆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1.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2.1 《信条》的基本内容概述2.2 富尔格姆的观点和态度分析2.3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信条》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介绍相关背景知识3.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富尔格姆的观点和态度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四、教学步骤4.1 导入:简要介绍富尔格姆及其作品《信条》4.2 讲解《信条》的基本内容和结构4.3 分析富尔格姆的观点和态度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5 总结和归纳五、作业与评价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来评价学生对《信条》的理解程度和对富尔格姆观点的分析能力六、教学拓展6.1 推荐学生阅读富尔格姆的其他作品,以加深对其写作风格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6.2 引导学生探讨《信条》中的观点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分析其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6.3 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围绕《信条》中的某个观点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辩证思考和公共演讲能力。
七、教学资源7.1 提供《信条》的原文文本,确保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原文,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7.2 收集相关的批评文章和评论,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理解《信条》的价值和影响。
7.3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富尔格姆的访谈视频或关于其生平的纪录片,以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估8.1 进行课堂讨论评估,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考察其分析和批判能力。
8.3 期末进行知识测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综合评估学生对《信条》内容和富尔格姆观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9.1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情况,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9.2 考虑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尔格姆《信条》教
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课文内容。
2、摘抄、记忆名言警句,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东西要放整齐;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璞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富尔格姆的信条。
(信条的含义)(明确:信守的准则;认真遵循的准
则)
二、作者介绍: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等。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是《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三、文本探究:
㈠、诵读•初步感知
⒈学生自由朗读。
⒉思考、讨论:
(1)概括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什么道理?)
(2)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什么?
(3)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
提示:
(1)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
(2)“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
(3)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复
杂的道理。
这些信条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
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可以适用于家庭、工作和社会。
㈡、再读•体悟:学生齐读幼儿园规则部分,标出序号(共十六条)
思考讨论:你对那些信条感受最深?谈谈理解。
可以旁批的形式在书上写下来。
㈢、分享感受
⒈研读“十六条”,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感悟。
哪一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感触比较深,有怎样的感悟?
⑴有东西大家分享。
仁爱。
分享就是给予,分享能给人带来快乐。
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中国早有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⑵公平游戏。
平等守信,“游戏”只能公平进行,否则,就会惹起事端,造成矛盾,引发战争。
⑶不打人。
文明。
不粗鲁、不野蛮,不残忍。
人要摆脱兽性,趋仁向善。
⑷交还你捡到的东西。
拾金不昧。
“不当得利”是“侵占罪”。
⑸收拾好你的一摊子。
尽责。
(忠于职守)对己、对人、对家、对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⑹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
本分,不贪婪。
不偷、不摸、不占、不抢。
⑺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发自内心而态度诚恳,才能够获得人们的原谅、尊重与信任。
⑻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健康自己,也健康别人。
⑼便后冲洗。
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注意公德。
⑽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都有好处。
均衡。
均衡营养,身体健康。
⑾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
和谐生存。
(12)每天睡个午觉。
休息。
劳逸结合。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列宁
(13)“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
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
”仁者爱人。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合作意识。
⒁“要承认奇迹。
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儿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作者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
承认奇迹;承认事实;尊重生命;尊重规律。
生命本身很神秘,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是,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那么对于这个规律,我们就要遵守,要承认它,尊重它。
⒂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
我们也会。
死亡。
凡是生命都是自然的奇迹。
要承认、要尊重、要热爱所有的生命,更要热爱珍惜自己。
⒃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上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
常识最重要。
“看”就是观察,也是学习。
多看、多学,进而深思,认清事理。
“生活乐趣的大小与你对生活的关心程度有关”。
2.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1)文中所说的“金规矩”到底指什么?
出自《圣经》。
要求人们像希望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
(2)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
“想想”、“将”、“要是”,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希望会有这样的一个世界,而事实上,理想的世界仍未出现。
(3)那么,作者希望的这个世界中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仁爱、人性、诚信、责任、尊重生命。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所针对,你认为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针对了当前社会的哪些现象或问题?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野蛮,强权;自私,冷漠;缺乏诚信,责任意识淡薄;贫富不均。
在《巴尔狄摩太阳报》中评价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说:“一剂对付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里折磨着我们的那些恐惧的良药。
”富尔格姆的这篇短文即包含了一个人一生所必须奉行的准则,又包含了如何构建一个公平、和谐、温暖的社会的博爱思想和人权意识。
这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思想如果可能被更多的人读懂,将会改变全人类、全世界,甚至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的生存现状。
3.事例链接: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学生沉迷网络;学生殴打老师事件。
小结:掌握了这些幼儿园的规矩(“十六条”),我们就懂得了“怎样做事”、“怎样为人”、“怎样生活”的基本道理。
四、总结:
这篇短文从自己年幼时学到的朴素的信条谈起,深入探讨人生哲理,阐述了生活、生命的信条,其实都在真实的生活中,它们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读《信条》一文,让人想到了《论语》。
孔子讲仁、义、礼、智、信,强调实行,使之成为人的内在。
富尔格姆这里强调实践,不仅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要实践,而且要扩展到世界与社会政府的行政。
富尔格姆认为对人生极其重要的幼儿园的规矩,它们包含着人本和博爱的思想,总结了这篇随笔的基本特点,还说出了自己的信条,这节课的内容到此结束。
五、布置作业:
⒈找出课文中一条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心得。
⒉请大家精心领悟、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并拓宽到课本以外,搜集整理一些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