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合集下载

关于课文《信条》的教案设计

关于课文《信条》的教案设计

课文《信条》的教案设计关于课文《信条》的教案设计关于课文《信条》的教案设计【学习目标】(一)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 ;2、了解随感的文体特点 ;3、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4、理解信条的内涵;5、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二)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2、掌握理解句子内涵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中 ;3、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4、学习写作随感性散文(三)德育目标1、通过探究课文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读者在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分析、评判中受到人生的启发感悟;2、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道德素养(四)过程和方法1、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粗读,了解大意;再读,把握结构层次、感知文章主旨;研读、揣摩,理解信条的内涵,概括文章主旨;体味,培养良好的习惯,高尚的道德;赏析,感悟文章哲理美、语言美;学习,写随感文章2、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学习重点】1、对信条内涵的理解;2、在感悟中,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学习难点】如何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深入理解信条的内涵一、准备工作:查阅有关富尔格姆的资料信息二、学前热身:阅读短文、图片后,思考问题:言行就是介绍信材料一: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招聘一名经理一时间应征者云集,最后他却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他的一位朋友问道:“你为何选中他?他既没有介绍信,又没有人推荐,而且毫无经验”“你错了,他带来许多介绍信”总经理告诉他的朋友,“他在门口蹭掉脚上的泥土,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前来应聘的残疾青年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底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其他人都从我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他却拾起那本书并放回桌子上;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干净难道你不认为这些细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如果一个人连这些修养都不具备,那么有再多的经验和介绍信又有什么意义?”材料二: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3岁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 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信条优秀教案

信条优秀教案

信条优秀教案篇一:《信条》教案《信条》教案2012-10-18一、导入新课:1988年,在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富尔格姆的名篇《信条》(板书)。

二、作者简介: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主要著作是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信条》就出自其中。

三、内容探究:学生大声齐读课文。

问1:哪位同学能够以精练的语言概述一下本文的写作思路?明确: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在幼儿园都学过——幼儿园中学到的人生信条有哪些——人生中的任何道理都包含在这些信条中——这些信条适用于任何地方——强调第十三则信条。

问2:你能不能谈一谈每则“信条”的精神内涵?明确:1、不自私自利;2、平等诚信;3、待人宽恕;4、诚实不隐;5、干好本职工作;6、不非法占有;7、要勇于改过;8、讲求个人卫生;9、注意饮食养生;10、学习、思考、娱乐、干活要做到平衡;11、要注意休息;12、要团结互爱;13、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14、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15、学会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师)说:幼儿园里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时期,哪里学到的东西最简单、最基本,但是你所需要拥有的一切可贵素质都涵盖其中。

细细思考下来,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些基本信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适用于成年期,也适用于家庭、工作、社区、生活圈子、政府。

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从政治国,这不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总结全文: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

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

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信条富尔格姆教案

信条富尔格姆教案

信条富尔格姆教案篇一:《信条》公开课教案《信条》教案一、导入新课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东西要放整齐;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富尔格姆的信条。

(信条的含义)(明确:信守的准则;认真遵循的准则)二、作者介绍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三、文本探究㈠诵读·初步感知⒈学生自由朗读(带着以下问题朗读)⒉思考、讨论:(1)概括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什么道理?)(2)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什么?(3)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提示:信条:。

(1)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2)“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3)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复杂的道理。

这些信条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

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可以适用于家庭、工作和社会。

㈡再读·体悟:学生齐读幼儿园规则部分,标出序号(共十六条)思考讨论:你对那些信条感受最深?谈谈理解。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点,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写作文本,探究“信条”中的疑点和难点,勇于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乐意和他人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升。

3、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难点:践行恰当的人生信条,奠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书法展文本,利用Auron学案充份复习。

对无法化解的问题用红笔标示,以供课堂探讨、批评。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用时30分钟左右,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3、学科副组长搜集本组疑难问题,学科班长及时将Auron学案凑齐并搞好记录。

【导学过程】一、独立自主自学博观而约挑,厚积而厚播发1、作家作品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吃饭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

他和父亲以及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摔倒,身下就着火》。

《信条》Lizier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须要晓得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具哲理性,曾沦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2、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就是用笔的,轻“集英”色彩,较为淡定;而散文主“情”,就是抒情的,轻“供词”色彩,较为热切。

随笔面向人生,吞咽人生况味,轻哲理体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轻生命体验。

随笔讲究“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念之能够打开性灵,并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

《信条》教学设计

《信条》教学设计

《信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信条》中所传达的生活原则和人生哲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对文中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帮助学生学会将文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信条》中每条“信条”的内涵和意义。

(2)体会作者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

2、难点(1)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信条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和关键要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将文中的信条应用到具体情境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学生对于“信条”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或信念。

(2)简单介绍作者罗伯特·富尔格姆以及《信条》这篇文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本解读(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初步理解文中所列举的信条。

(2)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条信条的含义。

例如,“有东西大家分享”,探讨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公平游戏”,思考公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文中哪几条信条对你的生活最有启发?为什么?这些信条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适用?有没有你不太认同或者认为需要补充的信条?(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与信条相关的生活案例,如合作完成项目、遵守规则的比赛等。

(2)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了文中的哪些信条,以及这些信条对事情结果的影响。

5、联系生活(1)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循了这些信条,举例说明。

(2)鼓励学生制定一个自己的“信条清单”,并分享给同学。

6、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进行总结,强调信条对人生的重要性。

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范文

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范文

高二语文下册《信条》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会分析西方随笔的说理思路,理解其内在逻辑性。

3.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西方随笔富于理性的特点,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

”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仅仅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读这篇课文,听一听富尔格姆的信条。

二、作者简介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三、整体感知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什么?明确: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四、自读鉴赏1自读这篇课文,画出那些对你感触比较深的信条哪一条信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感触比较深,是怎样的感悟?2引导学生谈体会※有东西大家分享,惹了别人就说声对不起,别忘了那个“看”字。

明确:因为在生活中需要自己去观察、体会,观察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改善自己的不足,能更好的理解别人和自己,※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洗。

这个点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他讲究卫生,因为什么东西都是身体第一,健康是最重要的。

你有这个基础条件,你才会注意这些细节,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对自己,无论是工作或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先天条件。

※收拾好自己的一摊子。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看似与其他的人无关,其实社会就像一张大网,人仅仅其中的一个网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第一章:简介富尔格姆及其作品《信条》1.1 了解富尔格姆的背景和生平1.2 分析《信条》的文学地位和影响1.3 探讨《信条》的主题和风格第二章:解读《信条》文本2.1 分析《信条》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2.2 解读《信条》中的关键概念和象征意义2.3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第三章:分析《信条》中的人物形象3.1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发展变化3.2 探讨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3.3 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第四章:探讨《信条》的主题意义4.1 从道德伦理角度分析《信条》的主题4.2 从社会历史背景角度解读《信条》的主题4.3 探讨《信条》主题在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意义第五章:富尔格姆《信条》的文学价值及影响5.1 分析《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2 探讨《信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5.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信条》的文学价值第六章:富尔格姆《信条》的叙事技巧6.1 分析《信条》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6.2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技巧展现人物心理和情感6.3 分析叙事技巧在塑造主题和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第七章:富尔格姆《信条》的文体特点7.1 分析《信条》的文体特点及其表现形式7.2 探讨文体特点如何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7.3 分析文体特点在反映时代背景和展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第八章:《信条》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8.1 分析《信条》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意义8.2 探讨意象在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8.3 分析象征手法和意象如何增强文本的艺术效果第九章:《信条》的心理学解读9.1 分析《信条》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9.2 探讨心理学原理在解读《信条》人物心理方面的应用9.3 总结心理学解读对理解《信条》的启示和意义第十章:《信条》的课堂教学实践10.1 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教学活动10.2 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条》10.3 分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应对策略第十一章:《信条》与文化研究11.1 探讨《信条》中的文化元素及其对主题的影响11.2 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冲突和交融现象11.3 评价《信条》对文化差异的描绘和传达第十二章:《信条》的影视改编12.1 回顾《信条》的影视改编历史和作品12.2 分析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忠实与创新12.3 探讨影视改编对原著主题的延伸和拓展第十三章:比较研究13.1 选择与《信条》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13.2 分析比较对象在主题、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13.3 探讨比较研究对深入理解《信条》的启示第十四章:《信条》的批评与评价14.1 搜集《信条》的批评文献和评价观点14.2 分析不同批评家和读者对《信条》的评价和解读14.3 评价《信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15.2 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15.3 展望未来对《信条》研究的可能方向和课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富尔格姆《信条》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信条教案

信条教案
拓展探究
课堂练笔
感悟生活
强化主旨




怎样生活:讲卫生、营养、快乐、休息

怎样做事:做好事情、认识世界、观察生活

怎样为人:友爱、礼貌、团结
课后反思
同学们,你有没有座右铭?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美国有一位作家提出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了解作者富尔格姆(导学案)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写作思路。(导学案:探究、思考一)
一、朗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些信条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可以适用于家庭、工作和社会。
2、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
1、对信条内涵的理解;2、在感悟中,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难点
如何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深入理解信条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设计依据或意图
情景导入
基础积累
诵读课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思考探究
重点研读
体会内涵
讨论交流
拓展探究
课堂练笔
总结深化
布置作业
1、找出课文中一条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心得
2、写一篇随感性散文
教师导入新课
积累识记
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
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路
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探究
谈话法
讲解法
诵读法
探究法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常识积累
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尔格姆《信条》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课文内容。

2、摘抄、记忆名言警句,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学习作者从生活细处着手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东西要放整齐;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璞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富尔格姆的信条。

(信条的含义)(明确:信守的准则;认真遵循的准则)
二、作者介绍: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等。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是《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三、文本探究:
㈠、诵读•初步感知
⒈学生自由朗读。

⒉思考、讨论:
(1)概括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阐明了什么道理)
(2)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什么
(3)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讨论、回答)
提示:
(1)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

“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


(2)“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3)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

又说,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复杂的道理。

这些信条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

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可以适用于家庭、工作和社会。

㈡、再读•体悟:学生齐读幼儿园规则部分,标出序号(共十六条)
思考讨论:你对那些信条感受最深谈谈理解。

可以旁批的形式在书上写下来。

㈢、分享感受
⒈研读“十六条”,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感悟。

哪一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感触比较深,有怎样的感悟⑴有东西大家分享。

仁爱。

分享就是给予,分享能给人带来快乐。

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中国早有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

⑵公平游戏。

平等守信,“游戏”只能公平进行,否则,就会惹起事端,造成矛盾,引发战争。

⑶不打人。

文明。

不粗鲁、不野蛮,不残忍。

人要摆脱兽性,趋仁向善。

⑷交还你捡到的东西。

拾金不昧。

“不当得利”是“侵占罪”。

⑸收拾好你的一摊子。

尽责。

(忠于职守)对己、对人、对家、对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⑹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

本分,不贪婪。

不偷、不摸、不占、不抢。

⑺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发自内心而态度诚恳,才能够获得人们的原谅、尊重与信任。

⑻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健康自己,也健康别人。

⑼便后冲洗。

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注意公德。

⑽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都有好处。

均衡。

均衡营养,身体健康。

⑾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

和谐生存。

(12)每天睡个午觉。

休息。

劳逸结合。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列宁
(13)“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

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

”仁者爱人。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合作意识。

⒁“要承认奇迹。

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儿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作者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
承认奇迹;承认事实;尊重生命;尊重规律。

生命本身很神秘,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是,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那么对于这个规律,我们就要遵守,要承认它,尊重它。

⒂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

我们也会。

死亡。

凡是生命都是自然的奇迹。

要承认、要尊重、要热爱所有的生命,更要热爱珍惜自己。

⒃再就是记住迪克们和琼们的识字课本,以及你从那上面学到的头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

常识最重要。

“看”就是观察,也是学习。

多看、多学,进而深思,认清事理。

“生活乐趣的大小与你对生活的关心程度有关”。

2.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1)文中所说的“金规矩”到底指什么
出自《圣经》。

要求人们像希望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

(2)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

“想想”、“将”、“要是”,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希望会有这样的一个世界,而事实上,理想的世界仍未出现。

(3)那么,作者希望的这个世界中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仁爱、人性、诚信、责任、尊重生命。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所针对,你认为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针对了当前社会的哪些现象或问题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野蛮,强权;自私,冷漠;缺乏诚信,责任意识淡薄;贫富不均。

在《巴尔狄摩太阳报》中评价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说:“一剂对付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里折磨着我们的那些恐惧的良药。

”富尔格姆的这篇短文即包含了一个人一生所必须奉行的准则,又包含了如何构建一个公平、和谐、温暖的社会的博爱思想和人权意识。

这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思想如果可能被更多的人读懂,将会改变全人类、全世界,甚至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的生存现状。

3.事例链接: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学生沉迷网络;学生殴打老师事件。

小结:掌握了这些幼儿园的规矩(“十六条”),我们就懂得了“怎样做事”、“怎样为人”、“怎样生活”的基本道理。

四、总结:
这篇短文从自己年幼时学到的朴素的信条谈起,深入探讨人生哲理,阐述了生活、生命的信条,其实都在真实的生活中,它们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读《信条》一文,让人想到了《论语》。

孔子讲仁、义、礼、智、信,强调实行,使之成为人的内在。

富尔格姆这里强调实践,不仅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要实践,而且要扩展到世界与社会政府的行政。

富尔格姆认为对人生极其重要的幼儿园的规矩,它们包含着人本和博爱的思想,总结了这篇随笔的基本特点,还说出了自己的信条,这节课的内容到此结束。

五、布置作业:
⒈找出课文中一条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心得。

⒉请大家精心领悟、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并拓宽到课本以外,搜集整理一些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