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语文中考真题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5题;共32分)1. (9分)默写。

①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②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 。

(韦应物《滁州西涧》)③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④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 ,________ 。

⑤人有品,花亦有德。

请写出一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 ,________ 。

2. (4分) (2019九上·吴兴期中) 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坚定你的信念吧,我的心,天会破xiǎo的。

希望的种子深藏在泥土里,它会发芽的。

睡眠,像一个花lěi,会向阳光打开它的心,而沉默也会找到它的声音。

白天是近在眼前了,那时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印度〕泰戈尔《泰戈尔诗选》,吴岩译(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破xiǎo________花lěi________(2)文中划线字“藏”的正确读音是()。

A . chángB . cáng3. (2分) (2018八下·夏津开学考) 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B . 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C .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

D . 漫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优美景致。

4. (5分)下面这封感谢信有五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感谢信尊敬的学校领导:①您们好!②我是贵校初一学生李明的母亲,我来信代表我们全家感谢贵校对我孩子在生病住院期间的关心和资助,特别要感谢班主任唐老师。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yùn niàng)贮蓄(zhùxù)憔悴(qiáo cuì)B. 抖擞(dǒu sǒu)嘹亮(liáo liàng)粗犷(cū kuàng)C. 澄清(dèng qīng)应和(yìng hè)静谧(jìng mì)D. 莅临(lì lín)朗润(lǎng rùn)窠巢(kē cháo)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嘹亮枯躁截然不同翻来复去B. 霎时莅临喜出忘外各得其所C. 憔悴决别淅淅沥沥煞有介事D. 吝啬卖弄拈轻怕重絮絮叨叨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篇作文构思新颖,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读起来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B. 登上山顶,俯瞰脚下,群山连绵,云雾缭绕,真可谓美不胜收。

C. 夏天的夜晚,萤火虫在田野间翩翩起舞,闪烁的荧光与星空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

D.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每次考试都马马虎虎,真是首当其冲,需要好好反省。

答案:D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 “你从哪里来?”她好奇地问。

C.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雪莱曾这样说过。

答案:D(D项中“诗人雪莱曾这样说过”应放在引号内,作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的出处说明。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2023洛阳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洛阳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洛阳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祯,字维祯,吉水人。

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

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

督盗同知①王某者怯不救。

祯面数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抚伤残,招溃散。

甫三日,贼复劫大昌。

祯趣同知行,不应。

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

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 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

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水阵。

既渡,两人见贼即走。

祯被围半日,误入淖②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

贼怒,断其喉及右臂,祯死。

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

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

子广鬻③马为归资,王同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榇④既行,马夜半哀鸣。

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节选自《明史·王祯传》,有删改)【注释】①同知:官名。

②淖(nào):烂泥。

③鬻(yù):卖。

④榇(chèn):棺材。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祯面数之责备________②祯击杀其魁,余尽遁________③两人见贼即走 ________④王同知得马,不偿直 ________(2)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等他们)赶到时,(巫山)城已经陷落,贼兵正聚集于山中。

②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马突然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撞击他的胸膛,第二天, (王同知)吐血而死。

(3)王祯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文章第二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7题;共29分)1. (4分) (2016七上·仪征月考) 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春光明媚的瘦西湖pàn________,闻名遐迩的五亭桥旁,一群群tà________青的少女从我们身边走过。

飘扬的黑发,清澈的目光,花一般清新的红yùn________,鹿一般轻盈的脚步,仿佛整个世界都洋yì________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

2.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岩脊(jǐ)附和(hé)哄堂大笑(hōng)B . 怦怦(pīng)扒住(bā)参差不齐(cī)C . 灼人(zhuó)突兀(wù)气喘吁吁(yū)D . 逼迫(pò)更陡(dǒu)令人畏惧(wèi)3. (2分) (2018九上·鱼台期中)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

B . 环境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C .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 . 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

4. (2分)(2018·杭州)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州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 .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 . 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 . 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8分) (共6题;共18分)1. (3分)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蝉蜕(tuì)毋宁(wú)冗杂(chén)燕然勒功(lè)B . 骊歌(lí)羸弱(yínɡ)蓦然(mò)戛然而止(ɡá)C . 菜畦(qí)行辈(hánɡ)珊瑚(shān)叱咤风云(zhà)D . 炽痛(zhì)怂恿(sónɡ)悲怆(chuànɡ)锲而不舍(qì)2. (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颁发粗糙筋疲力尽B . 屏息简陋合颜悦色C . 轻盈景观旁亦斜出D . 崎岖燥热藏屋纳垢3. (3分)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B .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C .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言语常常让同学们忍俊不禁。

D . 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头晕目眩,久久不愿离去。

4.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B . 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 .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 . 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5. (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2024年河南洛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洛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洛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共4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分)(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4分)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洛阳市

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洛阳市

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洛阳市洛阳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惩处(chéng)D. 镌刻(ju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成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一片生机。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D. 那座古老的钟楼,静静地矗立在城市的一角。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明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C.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是花果山水帘洞的石猴。

D.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是虚构的。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B.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但论述不够深刻,有点隔靴搔痒。

C. 他做事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而不是望而却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8.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1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

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

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1. (21分)(2011·菏泽)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黄发垂髫甫行数里(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阡陌交通________②悉如外人________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________④自恨不如远甚也________(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 (10分) (2017八上·宜兴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夏送倩公归汉东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

③丧乱:安史之乱。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10分) (2016七下·中山期中) 默写填空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吉利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6题;共18分)1. (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生活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但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生活像五彩bīn________纷的万花筒:有时是guī________丽多姿的山峰,有时是雪浪飞jiàn________的江河。

生活有阳关大道,也有羊肠小径;水路有九道弯,山道有十八盘。

2. (8分) (2017八上·郴州月考) 默写。

(1) ________,志在千里。

(2)庭中奇树,________。

(3)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回大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2分) (2017八下·扬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小明能够取得优秀成绩的诀窍是凡事都提前未雨绸缪。

B . 6月18日下午5时许,我校众多莘莘学子走出考场,为初中3年的学习画下了圆满的句点。

C . 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D .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 . ②④③①⑤B . ②⑤④③①C . ④③⑤②①D . ④⑤@③②5. (1分)《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________的女性。

6. (2分) (2019八上·江山期中) 学校开展“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同学们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查错纠错活动,小东在同学作文本上找到了下面一段话(见下图),其中有一处病句、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错别字: ________(2)病句:________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1分)7. (7分)阅读陶渊明《饮酒》一诗,完成小题。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 .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 .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8. (7分) (2019九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子怒耕柱子子墨子怒耕柱子①。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② ,以骥③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

”墨子曰:“何故策骥而非策牛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

”耕柱子悟。

(选自《墨子》)【注释】①耕柱子:墨子的门生。

②太行:山名,绵延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大山脉。

③骥:好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

①骥足以策________②故怒之________(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没有把别人的病治愈吗?B . 难道我就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C . 难道我没有比别人越来越好吗?D . 我没有让别人的伤口愈合吗?(3)子墨子怒耕柱子的原因是“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4)读了故事,从耕柱子态度的转变中,你悟出了________ 的道理,在你看来,墨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

9. (27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

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

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

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

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

但为什么没有灭饱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

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

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

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

美国生物举家发现。

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

反应也更快。

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选文第③段划线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

(3)请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4)请阅读选文第⑤段,分析约7万年前人类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的原因,补全表格。

(5)请写出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

B . 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本样本进行研究。

C . 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

D .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

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

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

”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

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

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

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

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

”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