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野外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精选6篇)

野外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精选6篇)野外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终于在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后迎来了早有所耳闻的野外实习。
充斥在我耳边的野外实习是老师口中这会是我们大学最难忘的时光,是学姐学长口中的痛并快乐着,是其他专业的惊叹与羡慕。
而浮现在我脑海中的野外实习是柴米油盐酱醋,是植物,动物,是一次充满未知的跟团旅行。
而在真正的出发前与我相伴的只是在等待中憧憬,在憧憬中害怕。
当然除了思想上的准备,每一次的行动也必然伴随着前期的准备工作。
而我们也会在实验室为我们一周的野外实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比如捕捉昆虫的工具,裁剪植物的工具以及收集昆虫的工具。
于是剪纸,折纸类似于这样的手工似乎也成了我们的必修课。
而以十个人作为一组的我们开始了这样的第一次合作,怎样的分工?达成一致的观点,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等问题在今天有了第一次的摩擦。
而这些问题将会是我们接下来一周都要去考量面对的问题。
.6.17早上,我们出发了。
天空不似昨日的晴空万里,而是下着牛毛细雨。
就像我们也并不都是喜笑颜开,也有眉头紧蹙或面无表情的。
比如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早已领会到山上的日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精彩。
于我而言,这次出行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我们是以一个集体的方式。
以前出行的我只会检查自己的物品是否都在?而此次同坐在一辆车上的我们每一次的停靠休息,每一次的再次出发我都习惯看看身边的他们还在吗?老师也会反复确认人是否都到齐了。
也许这就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
车子行驶在弯弯延延的路上,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驶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路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小镇。
正如同我的思绪连绵起伏又跳跃不断。
在憧憬中入梦,又在梦中醒来。
在安静中开始谈话,又在谈话中开始安静。
不知道是期待让时间变得更长,还是时间本来就很长让期待变得更多。
终止这一切的便是我们真正的到达。
真正的到达便意味着开始。
而所有在憧憬中的未知也会一一揭晓。
似乎我们都很满意这样的住宿,清幽的环境,伴随着鸟叫虫鸣以及雨打在树叶上唰唰的声音。
大学生物教育中的野外实习与观察

大学生物教育中的野外实习与观察野外实习是生物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原理,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野外实习中,学生们有机会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同时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些观察和经验对于学生们的生物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一、野外实习的重要性在野外实习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自然环境,这对于他们理解生物学的原理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和适应性,以及它们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
此外,野外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习前的准备在开始野外实习之前,学生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笔记本、相机、放大镜等;了解实习地点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制定合理的行程和计划。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安全规定,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三、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在野外实习中,学生们需要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的生物和环境条件。
他们需要记录下观察到的生物的特征,包括它们的形态、颜色、大小、生长环境等;同时还需要记录下环境条件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注意观察生物的行为和互动。
例如,他们可以观察植物是如何生长和繁殖的,动物是如何寻找食物、保护自己和繁殖后代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态学原理,如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位等。
四、实习后的总结在野外实习结束后,学生们需要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他们需要分析他们的数据,找出观察到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联系,并尝试解释这些联系的生物学原理。
此外,他们还需要反思他们的观察方法和实践技能,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原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课程的安排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地点为一个位于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有着多种植被和动物种类。
通过这次实习,我旨在深入了解野外生态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加深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生物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野外生物调查活动。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的鸟类、昆虫和植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这些调查让我对野外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生态监测,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监测的工作,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气候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野外监测,并学习了如何分析监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
3. 野外生态修复,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修复的工作。
我们对一些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包括植树、清理垃圾和恢复植被等工作。
这些工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我明白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生物调查、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最后,我也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四、实习体会。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环境。
同时,实习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将把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牢记在心,不断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物学野外实习观察心得范文3篇

生物学野外实习观察心得范文3篇动物学是一门内容非常广博的学科,讨论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把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熟悉和利用动物,下面就是职场我带来的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盼望能关心大家!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在暑假期间,我最喜爱看的节目就是cctV10的动物世界,这次的节目进行很大的改动,比如"最毒的动物',或者是"致命毒液'其中都讲到了一种相当出名的杀手黑寡妇。
黑寡妇或许是世界上声名最盛的毒蜘蛛了,但一般来说,被黑寡妇咬伤并不会致命。
黑寡妇的腹部有红色的沙漏状图案,这是它的标志性特征。
"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
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会在搭配后马上咬死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具剧烈神经毒素的蜘蛛。
它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大型蜘蛛,热带及温带地区发觉。
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
另外黑寡妇蜘蛛这一名称一般特指属内的一个物种Latrodectusmectans,有时也指多个寡妇蜘蛛属的物种,其中有31已被识别的物种包括:澳洲红背蛛和褐寡妇蜘蛛。
黑寡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常见的类型是L。
geometricus被发觉几乎遍布全球。
其他的品种通常比较稀有,并且分布范围稳定。
然而,颜色花纹的多种多样并不是黑寡妇之间的唯一区分。
这个物种也能从猎食方法,形状特征,网的编织,卵包的外形,躲避场所,体型大小,搭配方式等等不同来区分。
即使从毒性上也能区分不同种类。
应当留意的是成体雄性是没有毒腺的。
当你被雌性黑寡妇叮咬以后,你死亡的风险只有百分之五。
但你的身体都会患病剧痛。
尽管是稍微的叮咬,他们的毒性直接影响到中央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
工作报告之生物科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物科学野外实习报告【篇一:生物野外实习报告 521】一、概述通过接近两年的学习时间,我们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植物资源学和基础生态学等科目,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在2013年7月8日至7月13日,我们北方民族大学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
我们依次进行了贺兰山、鸣翠湖以及白芨滩的实习,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三个地点介绍如下:苏峪口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滚钟口风景区北部的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距银川市约40公里,是贺兰山的又一著名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 800小时~3 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苏峪口山体巍峨,林海连绵,树种繁多,一年四季葱茏茂密。
它北距沙湖旅游区35公里,东边西部影视城12公里,南靠西夏王陵30公里,是宁夏十大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近万公顷的范围内,高耸入云的油松、村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吐红的樱桃,挂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平分秋色灌木遍布山谷沟壑。
层层林海造就的四季景观,色彩斑斓,变化无穷,令人叫绝。
鸣翠湖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东侧,西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总规划面积6.67平方公里,是银川市东部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
鸣翠湖是黄河古道东移鄂尔多斯台地西缘的历史遗存,是明代长湖的腹地。
这里湖光戏柳,草树烟绵,百鸟翔集,鱼跃其间,远望水鹭双飞起,近看风荷一向翻。
塞上雄浑,江南秀色,豁豁然集于苇浪水波间。
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种,鸟类97种,最著名的有黑鹳、中华秋沙鸭。
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繁衍栖息。
起点,向南至黄草沟口西1公里,经任家庄西2公里向南至甜水河道班小路与307国道交叉处,沿307国道拐至公井子桥,向南至老圈坑小路口,沿古羊铁路至大疙瘩瘤子向南到金家沙沟口、再至鸡心沟口;南自鸡心沟口向西至散杈子北2公里处,再向西拐至龙坑井南1.5公里处,延至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西以车路沟羊圈东1公里处,向北沿1250米等高线拐至狼永公路k10号桩,经掏葫芦至东干渠向北延伸1.2公里经庙梁子沟至东干渠泄洪道,向北沿1150米等高线穿越海子墩、307国道、庆沟、天池沟至横城;北自横城沿明长城向东至宁蒙边界交汇处。
生物科学师范生野外实习报告

生物科学师范生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生物科学师范生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野外实习,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增强我们对生物学的热爱和兴趣。
同时,野外实习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野外实习时间为2023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地点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
三、实习内容在野外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植物辨识与采集、生态因子的测定、动物标本制作等多个方面的实习内容。
1.植物辨识与采集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植物辨识与采集。
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识别各种植物,并掌握了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等基本操作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集了许多珍贵的植物标本,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2.生态因子的测定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测定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它们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仪器进行生态因子的测定,并了解了如何根据测定结果分析生态环境的变化。
3.动物标本制作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动物标本。
我们了解了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毒杀、剥制、填充、整形等步骤。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亲自参与了动物标本的制作,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保存和展示动物标本。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识别和采集植物,掌握了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巧。
其次,我了解了生态因子的测定方法,知道了如何根据生态因子的变化分析生态环境的变化。
最后,我学会了如何制作动物标本,了解了动物标本制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生物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生物科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物科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生物科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次实习旨在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强我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具体时间实习地点:具体地点三、实习内容1、植物学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当地的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学习了植物的分类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结构、果实的类型等,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
我们还了解了植物的生态习性,包括它们对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方式。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标本,并进行了压制和制作,以便后续的学习和研究。
2、动物学观察动物学观察是实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观察了当地的鸟类、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等。
通过观察动物的形态、行为和栖息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需求。
我们还学习了使用望远镜、捕虫网等工具来进行动物观察和采集。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生态学调查为了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学调查。
包括对土壤类型、水质状况、植被覆盖度等的调查。
通过采集土壤和水样,并进行实验室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地的土壤肥力和水质状况。
同时,我们还对不同生境中的植被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了植被的分布规律和群落结构。
4、标本制作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植物和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对于植物标本,我们首先进行采集,然后选择完整、具有代表性的植株,经过修剪、整理、压制、干燥等步骤,最后装订成册。
对于动物标本,我们学习了昆虫标本的针插法和展翅法,以及小型脊椎动物的剥皮和填充技术。
标本制作不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展示实习成果,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细致程度。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综合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地的观察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和环境保护宣传等内容。
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我们深入森林、湿地和草原等不同生态系统,记录各类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
在生态环境调查中,我们调查了水质、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和对生物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宣传中,我们利用展板、宣传册和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也更加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野外调查工具,如何分析生态数据,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地协作。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宣传的必要性,以及宣传工作的挑战和乐趣。
四、实习感想。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野外工作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五、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环保事业的道路。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度过了一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5所学校,对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了建设,并获得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建设项目,本文将项目建设情况予以汇总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生物学;野外实习;天目山;基地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到自然界中去实习,可以真实地接触形形色色的生物,认识生命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40多年来,华东地区高校一直以浙江省天目山为核心,进行生物学野外实习,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了建设,2007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5校(简称“华东5校”),获得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
一、生物学野外实习的理念
1实习体系。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环节嘲,“华东5校”联合开设的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改变了以往单纯动植物分类的生物学野外实习体系,形成了通过资源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结构研究的野外资源调查系统。
结合野外实习区域的物候与地质状态,关注野外实习区域的经济发展与野生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进行从微生物到动植物的多系统研究,尝试了从宏观研究手段到分子水平研究的探讨,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方式多样、布局合理、行之有效的野外实习理念。
通过野外实习,学生能基本掌握生物在野外的生长情况、生物多样性形成及特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为开阔生物学视野奠定了基础。
2实习条件。
我们通过多年来在基地的实习,深刻感受到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所蕴含的丰富的多样性生物及保存完整的自然植被。
通过对植被的紧密接触,不仅助于师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也助于师生对自然界等多方面的了解。
经过多年的建设,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已成为师生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可以满足华东乃至跨区域高校生物学师生的实习。
3实习组织。
野外实习基地由“华东5校”高校发展到多所高校,不同类型的高校师生同地开展实习,具有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008年开始,“华东5校”在促进校际交流和教师资源共享等方面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南京师范
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教师分别为复旦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学生的实习进行了指导。
2009年“华东5校”和天目山管理局,分别派出在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野外教学研究中颇有建树、各具专长的指导教师,组成一支野外实习指导队伍,他们在野外实习期间混合编组,合作考察,相互切磋,交流收获,使野外实习基地资源共享获得成效。
二、生物学野外实习的特色
1实习内容。
2009年浙江大学作为野外实习的承办高校,组织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并将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野外实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习内容如下:
(1)植物学实习内容:植物系统分类、基本方法、学科最新进展情况;华东亚热带地区代表群落认识、常见科属植物识别和植物标本制作。
(2)动物学实习内容:华东亚热带地区典型生境中鸟类与昆虫的种类分布与分类,常见鸟类的野外识别,昆虫标本采集方法以及处理。
(3)微生物学实习内容:天日山土壤、空气、水体和植物体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观察和生态环境关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