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流补偿流风海流

合集下载

洋流

洋流


2.在赤道区域,进入大气的热通量, 几乎完全取决于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 用;而在近极地区域,则主要取决于 大气与陆地表面的相互作用。
• 五、厄尔尼诺现象 • 秘鲁沿岸近海水域存在一个狭窄的上升 冷水带。但是大约在12月末,有一支弱表层 暖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向南伸展 到大约6°S。由于该暖流通常发生在圣诞 节期间,固而当地称之为“厄尔尼诺” (即“圣婴”)。
•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 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 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 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 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 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 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 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 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 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 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 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 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 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③补偿流
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而使 另一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补偿流可以是水平流 动,也可以是垂直流(上升流和下降流)。
二、大洋环流系统
1.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具 有以下特点: (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 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 风漂流所代替; (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

世界洋流的形成原因

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引起洋流运动的因素主要动力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洋流形成的原因洋流的主要动力是风力,盛行风的吹拂,其他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海底地形、海水密度和温度、大陆边缘轮廓等,都是影响洋流运动方向的原因。

1、盛行风是洋流的主要动力风力作用下,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向前运动,形成大规模洋流,此类洋流也叫做风海流。

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大多属于风海流。

2、海水密度差异引起的密度流两片海域之间,海水温度和盐度存在差异,使得海水密度不同,从而引起海水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就是密度流。

3、补偿流由于海水挤压或分散,使得某一海域海水减少,相邻海水前来补充,这种方式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比如秘鲁寒流就是上升补偿流。

4、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使得洋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5、大陆轮廓大陆轮廓,岛屿、半岛突出部分,可以使得洋流分支和迫使其改变方向。

xx域内的洋流洋流名称地理位置出现频率(%)流速(公里/小时)北赤道暖流大体沿北纬10°流动25-75 0.9-2.8台湾暖流(日本暖流,即黑潮)沿台湾省东岸、日本群岛南岸及东岸流动25-75以上0.9-2.8对马暖流沿日本海东岸流动25-50 0.9-1.9北太平洋暖流位于北纬35°~42°间25-75 0.9-1.9阿拉斯加暖流沿阿拉斯加湾岸流动夏季25-50,冬季25-75 0.9-1.9堪察加寒流(亲潮)沿堪察加半岛东岸流动25-75≤0.9千岛寒流(亲潮)沿千岛群岛东岸流动25-75≤0.9滨海寒流沿俄罗斯远东区滨海边区南部沿岸流动夏季25-50,冬季25-75≤0.9利曼寒流沿日本海西岸流动25-45≤0.9加利福尼亚寒流沿北美洲西岸流动≤25≤0.9赤道逆流(反赤道流,系暖流)大体平等于北纬5°-8°流动冬季25-75夏季25-75以上0.9-2.8以上棉兰老暖流沿菲律宾棉兰老岛东岸流动25-75 0.9-2.8以上南赤道暖流沿赤道南侧流动25-75以上0.9-2.8东澳大利亚暖流沿澳大利亚东岸流动25-75 0.9-1.9西风漂流(寒流)平行于南纬45°-50°流动25-50 0.9-1.9合恩角寒流沿火地岛西南岸流动25-75 0.9-1.9秘鲁寒流(洪堡德洋流)沿南美洲西岸流动25-75≤0.9。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4.2+洋流分类:寒暖流;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4.2+洋流分类:寒暖流;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6. A 7. A
记住
东南信风
水平 补偿流
垂直 补偿流
基岩
当海岸上吹离岸风时 在水平方向上使海水远离
海岸,附近海区的海水就 会流来补充。 与此同时,在垂直方向上 ,近岸深层海水也会上升 至海面来补充,形成上升 流。
环流
坡度
(1)判断所属海域。 (2)判断季节(月份)。 (3)甲处洋流名称。 (4)说出甲处洋流形成过程。 (5)分析甲洋流对周边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孟加拉湾
对比说明印度东部和缅甸西部近岸区上升流出现的季节及强度差异。
(3)密度流 • 由于不同海域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
从而引起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密度流
曼德 海峡
说出曼德海峡所在海域表层洋流的流动方向及过程。
【2023·山东卷】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 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6. 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 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相对干旱 B. 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C. 沿岸流影响大 D. 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7. 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 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 由海向湖 B. 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 由湖向海 D. 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第4讲 海水的运动 (第2课时——洋流)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洋流的概念 (二)洋流的分类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的概念 (二)洋流按性质分类
26℃
24℃ 22℃


总结:寒暖流的判断 ①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②等温线凸向即洋流流向 ③确定洋流性质(概念)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高中地理——(印度洋季风环流、风海流、索马里洋流)

高中地理——(印度洋季风环流、风海流、索马里洋流)

高中地理——(印度洋季风环流、风海流、索马里洋流)
知识点
1、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印度洋北部的洋流,随着冬季与夏季的季风方向不同,洋流的方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印度洋北部洋流的方向规律为:冬逆夏顺。

①冬季:亚洲为高压中心,印度洋为相对低压中心,因此盛行东北季风。

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为逆时针;
②夏季:亚洲为低压中心,印度洋为相对高压中心,因此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为顺时针。

图1 不同季节的印度洋环流
2、洋流的分类。

洋流

洋流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

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

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编辑本段形成根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将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三种类型。

①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世界上的洋流大多数是风海流)②不同的海域因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

③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

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例如:秘鲁附近海区存在明显上升流。

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也会对洋流方向产生一定影响。

大洋中深度小于二三百米的表层为风漂流层,行星风系作用在海面的风应力和水平湍流应力的合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后,便生成风漂流。

行星风系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纬度变化,导致海面海水的辐合和辐散。

一方面,它使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出现水平压强梯度力,当它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在相当厚的水平层中形成水平方向的地转流;另一方面,在赤道地区的风漂流层底部,海水从次表层水中向上流动,或下降而流入次表层水中,形成了赤道地区的升降流。

洋流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

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并可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这就是大洋的热盐环流。

大洋表层生成的风漂流,构成大洋表层的风生环流。

107个公基常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107个公基常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1.洋流按冷暖性质分:洋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

▎2.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3.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4.洋流按成因分类:洋流按成因分类: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5.风海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世界上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6.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

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7.补偿流:因为海水挤压或分散而引起的洋流。

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

▎8.洋流分布规律一: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9.洋流分布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大洋环流。

▎10.洋流分布规律三: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11.洋流分布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13.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比如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

高中地理:洋流知识点

高中地理:洋流知识点

高中地理:洋流知识点洋流分类按成因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三种。

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

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

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

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按性质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寒流两种。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

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

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按地理位置洋流按地理位置分为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沿岸流四种。

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

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

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

例如,南极绕极流。

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

例如,我国的沿岸流。

北京过流巽北科中r. 5 I爽防京苜北F:设洋演系的鳖牝f㈤力爷车」力为熨PiL ; \ H.「哈丁¥ ,in|l J A】Will k*i । 151'j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

世界泮浦分布图洋流的分布规律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

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4. 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洋流的成因分类

洋流的成因分类
2006年1月22日上午 10时,“大洋一号”科 考船缓缓靠泊在青岛码 头,它经过近300天的航 行,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各任务,回到出发地。
此次大洋环球考察总里程大约6万公里,有6个作业区,分 别为西太平洋、中太平洋、东北太平洋、东太平洋、中南太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Q海 域低空为海雾区,M海区为渔场。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Q海域低空多雾的原因是( ) A.盛行西风登陆,受地形阻挡抬升,冷凝成雾 B.海洋水汽较多,受寒流降温作用,冷凝成雾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容易形成雾 D.海洋水汽较多,又有东南信风经过,易形成雾
探究:该科学考察航行路线过程中的航速会不会受到洋流 的影响?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 做大 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性质)
洋流
概念 温度
暖流
寒流
从水温 高 的海区流向水 从水温 低 的海区流向水温
低温的海区的洋流
高 的海区的洋流
(2)从南极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浮 冰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海水温度降低;
(3)南极大陆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周围海水的降温。
读下面洋流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表示洋流的方向。
(2)如果该海区为大西洋,则A为
流,
B是
流。
(3)若为太平洋海区,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
补偿流出海水区 秘鲁附近的上升流
域的海水损失
2.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解读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
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流:海水在密度水平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流动。

概念
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使水面高度不同,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密度流简介
世界洋流就成因来说有三种: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由于海水密度的水平方向的
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洋流,叫密度流。

换句话说,密度流是海水本身的密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差异起的。

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在水平方向的
分布因地而异。

例如,其一海区由于接受太阳的热量多而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海面(等压面)会稍稍升高;在另一海区接受的太阳热量少,密度相对变大,水温变低,体积缩小,从而海面(等压面)相对变低些。

两个海区间海面及其以下各层等压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即海水内部任意一个水平面(即等势面)上压力都不相同。

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海水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

一旦海水开始流动,地转偏向力立即发生作用,把本应顺水平压强梯度力方向流动的海水拉向右偏(北半球),直到地转偏向力与水平压强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洋流便沿等压面与等势面的交线流动了,洋流以等速前进,这时的洋流,叫做密度流。

显然,面对密度流的流向,左边等压面低,右边等压面高;左面密度大,右边密度小。

一般说,海水的盐度变化范围不大,而海水的温度差别较大,因此海水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如果观测者面朝流向,则其左边水温低,右边水温高
(在南半球,上述方向则相反)。

世界上最强大的洋流,如湾流、黑潮、本格拉海流,都属
于与海水密度分布有关的海流。

世界三大密度流是什么:
地中海一大西洋密度流,表层流向为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红海-印度洋密度流,表层流向为印度洋流向红海。

大西洋一波罗的海密度流,表层流向为波罗的海流向大西洋。

风海流,.
定义: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是最主要的洋流形式。

并且是使上层海水
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解释: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是比较衡定的,在海洋上,这些定向风与海
洋表层水之间就会发生摩擦,通过摩擦方式,风即可将其一部分能量传递给表层海水,除形
成波浪外,还使表层海水发生移流,从而形成风海流。

举例:信风带里的北、南赤道暖流。

西风带里的西风漂流,在北半球被陆地分开分别叫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在南半球则环绕南极洲一圈,连接三大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东北风吹逆时针流动,夏季西
南风吹顺时针流动。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极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补偿流,是一处海水流失,它处海水流来补充形成的海流。

补偿流按方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平补偿流,另一种是垂直补偿流。

后者亦称升降流,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

形成原因
补偿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区海水亏缺,如升降流,在北半球,当风沿着与海岸(位于风向的左侧)平行的方向较长时间地吹刮时,在地转
偏向力的作用下,风所形成的风飘流使表层海水离开海岸(称为离岸流),引起近岸的下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流;在远离海岸处则形成下降水,它是从下层流向近岸,以补偿近岸海水的流失。

南半球也有相应的情况发生。

各大洋的海域,均有明显的上升流,上升流可把深海区大量的海水营养盐(磷酸盐、硝酸盐等)带到地表,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故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是著名的渔场,如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受秘鲁寒流影响而成;秘鲁
西海岸,在东南信风的持续吹拂下,上层温暖海水离岸向西而流,深水中的冷海水便涌升而
上。

上升的冷海水带来了更多的营养盐分,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形成)。

洋流成因
我们知道,强大洋流经过的地区都是盛行风吹拂的地区,强大洋流也即是风海流。

强大
风海流带走了流出地的大量海水,要由附近周围的海水来补充,包括海底的海水上升补充。

上升流分布的地区都是强大洋流经过的地区”。

离岸风为什么会造成上升流。

强大的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动海水表层离岸而去,
上层海水缺失,除了周围海水补充,海底海水往往上泛(上升)补充。

秘鲁寒流(上升流)
就是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下形成。

最后、这其实是跟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密度流)有关。

我们知道,海盆边缘海水深度较浅,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水温较高,海水受热膨胀上升,密度小,海平面高。

而海盆中间海水深度较深,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少,水温较低,海水受冷收缩下沉,密度大,海平面低。

这样,表层海水由海盆四周流向海盆中间,海盆四周流失的海水由海底海水上升补充。

所以,“上升流大多分布于海盆边缘”。

举例:
水平补偿流一一太平洋里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秘鲁寒流(记住它是水平补偿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里有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南印度洋里有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秘鲁国家西侧太平洋上)的形成就是上升补偿流使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注意:整个南半球的秘鲁寒流是水平补偿流。

在渔场附近是上升补偿流。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