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德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绵阳、德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绵阳、德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四川华图(事业单位)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2016 年修订),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试题资料、课程请关注四川华图。
绵阳、德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2016 年修订)《综合知识》本大纲供参加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基础知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二)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三)法律制定的原则和程序(四)法律实施的概念、内容(五)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概念及种类(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宪法(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宪法的监督、解释和修改(二)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三)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四)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及组织活动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三、刑法(一)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构成(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三)刑罚的种类(四)自首和立功(五)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扰乱公共秩序罪四、民法(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二)民事法律关系(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有效条件,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四)代理的概念、法律特征和种类,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五)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六)物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取得和转移,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七)合同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概念,要约与承诺,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担保(八)人身权的概念、种类(九)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十)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归责原则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五、劳动合同法(一)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劳动合同的种类和条款,试用期,服务期的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无效和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论第三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社会公德规范(三)职业道德规范(四)家庭美德规范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四部分公文处理一、公文的含义和特点二、公文处理的含义、原则三、公文的种类及运用四、公文格式与行文规则五、公文拟制、办理和管理第五部分事业单位基本常识一、事业单位的概念、特征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基本内容第六部分国情省情市情一、中国国情(一)国土与资源概况(二)人口与民族概况、主要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政策(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软实力二、四川省情(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三)四川经济发展三、绵阳市情(一)绵阳社会历史简况(二)绵阳自然地理概况(三)绵阳经济发展第七部分时事知识通过对一年来国内国际时事知识及国策、四川省策、绵阳市重大决策的测试,了解应考者获取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德阳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德阳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24年3月5日上午开幕,()闭幕。
A.3月13日下午B.3月11日下午C.3月10日下午D.3月12日下午【答案】:B2.近日,以"()"为主题的第14届全球海外华文书店中国图书春节联展活动,在美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家华文书店举办。
A.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B.普及阅读,充满关爱C.你读我听D.阅读中国【答案】:D3.龙年春节前夕,中国南极()2月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站是我国第()个南极科考站。
A.泰山站4B.黄河站3C.秦岭站5D.昆仑站6【答案】:C4.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1月6日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是中国()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
A.第二次B.第四次C.首次D.第三次【答案】:C1/ 125.2024年2月6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太阳物理团队基于"()"全日面光谱成像,分别构建了一个太阳暗条和一个日珥的三维速度场。
A.句芒号B.祝融号C.羲和号D.鸿雁号【答案】:C6.“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提出这一重要思想的领导人是()。
A.刘少奇B.邓小平C.毛泽东D.陈云【答案】:C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A.305首B.500首C.300首D.350首【答案】:A8.(单选题)我国古代农历,是按照()来安排的历法。
A.地球自转周期B.地球公转周期C.太阳自转周期D.月亮的月相周期【答案】:D9.行政管理中的“能级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我们日常经常说的()。
A.用人不疑B.统筹兼顾C.知人善任D.因势利导【答案】:B10.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
下列选项中,对“五代”排序正确的是()。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与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五)立法的概念及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程序(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以及法的效力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及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二)国体和政体概述及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三)经济制度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
(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合法要件等(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主体与原则(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设定、分类、作用、原则、程序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五)行政合同、行政指导概念、特征与作用(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构成要件等(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范围、方式、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和追偿制度等(九)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范围、管辖、程序及参加人等(十)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程序和参加人以及证据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和审判监督程序等四、民法部分(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公民和法人(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和分类,代理的概念、和代理关系的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内容和分类,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五)债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分类、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订立和担保(六)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及著作权的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五、刑法部分(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二)犯罪的概念、特征和构成(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五)共同犯罪的概念、种类及其刑事责任(六)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刑罚(七)刑罚的概念和目的(八)刑罚的种类(九)量刑、缓刑、减刑、假释、累犯、数罪并罚、时效以及自首和立功等刑罚的具体运用(十)犯罪的种类及贪污受贿罪和渎职罪的概念、和特征和种类六、劳动法部分(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对人的适用范围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三)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法定劳动管理保护制度(四)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原则、处理方式、程序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五)劳动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和制度七、劳动合同法部分(一)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劳动合同法的宗旨、适用范围、各方义务等概述(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基本规定、种类、必备条款和试用期(三)集体和同和竞业限制等特别规定(四)劳动合同的无效五)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六)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部分(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社会公德规范(三)职业道德规范(四)家庭美德规范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四川省情省策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一)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分布概况(二)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三)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四)科技文化优势与杰出人才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二)地形地貌与气候(三)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四)“天府之国”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大熊猫故乡与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四川的主要经济(一)主要工业和粮油基地(二)发达的畜牧业、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产业(三)西部最大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四)西部投资热土和西南金融中心(五)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网络四、四川基本省策(一)四川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二)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四破除,四强化”(三)四川现阶段的发展定位(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及“四个优先”(五)四川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六)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建立的城镇体系(七)推进四川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任务和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八)汶川“5.12”大地震及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九)四川奋力推进的“两个加快”和实施的“八项民生工程”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一、公文的种类和作用(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三)公文文种的涵义、作用、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四)公文的主要作用二、公文的格式规范(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排列顺序、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三、公文的撰写(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
【绵阳】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医学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本大纲供参加绵阳市事业单位医技药类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业务基础知识考试-《医学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相关基本知识一、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1.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2.病原携带者3.疫点、疫区4.菌种、毒种5.医院感染6.医源性感染7.消毒(二)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和分类(三) 疫情报告时间和方式(四) 疫情控制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五)相关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二、医疗机构管理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1.卫生技术人员2.诊疗活动3.医疗技术4.技术规范5.医疗美容6.处方7.病历(二)医疗机构的管理1.医疗机构执业的规定2.医疗技术的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3.处方权获得的规定4.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三)相关依据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处方管理办法》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5.《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相关知识(一) 基本概念1.医师2.护士(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的管理1.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2.医师资格考试的类别3.医师执业注册的条件4.医师执业不予注册、注销注册的情形规定5.护士执业注册的条件(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行为的管理1.医师的权利和义务2.护士的权利和义务(四)相关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2.《护士条例》3.《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4.《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1.突发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突发事件的分级(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五、血液管理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1.血液制品2.原料血浆(二)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对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三)相关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2.《血液制品管理条例》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六、母婴保健相关知识(一)产前诊断的概念(二)婚前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三)孕产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四)相关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七、医疗事故处理相关知识(一)医疗事故的概念(二)医疗事故的分级(三)医疗事故的处置、鉴定和赔偿(四)相关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八、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一)基本药物的概念(二)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的药品(三)相关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九、侵权责任相关知识(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尽的义务(二)患者有损害,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规定(三)患者有损害,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规定(四)相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部分医学基本知识十、人体解剖学知识(一)概述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人体的轴与面2.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二)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3.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4.骨连接的分类,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关节的分类5.肌的构造、形态和分群(三)内脏系统1.内脏的组成,胸部的主要表面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四)脉管系统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2.心的位置、外形和构造3.动脉的特点4.静脉的特点5.淋巴系统的组成(五)感觉器1.感觉器的概念和分类2.视器的组成和构造3.耳的分部和构造(六)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分区和组成,反射弧的基本组成2.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束和网状结构的概念3.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别4. 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的区别(七)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腺的概念2.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十一、组织学知识(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二)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的分类2.上皮组织的结构特征3.上皮组织的分布和功能(三)结缔组织1.结缔组织的分类2.结缔组织的结构特征3.结缔组织的分布和功能(四)血液1.血液的组成2.血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和功能(五)软骨和骨1.软骨的结构和功能2.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六)肌组织1.肌组织的分类2.各类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七)神经组织1.神经组织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功能2.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八)循环系统1.心脏的传导系统2.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和功能3.各类血管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九)皮肤1.皮肤的分层2.皮肤的结构(十)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分布2.主要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十一)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意义2.甲状腺、肾上腺和脑垂体的结构和功能(十二)消化管1.胃的结构和功能2.小肠的结构和功能3.胰腺的结构和功能4.肝的结构和功能(十三)呼吸系统1.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2.肺泡的结构和功能3.气血屏障的组成(十四)泌尿系统1.肾的结构和分部2.肾实质的组成(十五)生殖系统1.睾丸的一般结构,睾丸各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卵巢的周期性和年龄变化十二、生理学知识(一)生理学概述1.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2.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3.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2.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3.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三)血液的功能1.血液的基本组成和理化特性2.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3.血型的概念和分型依据,输血原则(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原理2.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3.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的原理4.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五)呼吸1.呼吸和呼吸各环节的概念2.肺通气的原理3.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原理4.气体运输的形式(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2.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3.各段消化道运动的形式和作用4.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七)能量代谢与体温1.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3.体温的概念和生理变动(八)肾的尿生成功能1.尿生成的基本过程2.影响尿生成的因素(九)感觉器官的功能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眼的折光功能和感光功能3.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内耳的感音功能(十)神经系统的功能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2.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3.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4.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十一)内分泌1.激素的概念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3.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功能十三、生物化学知识(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分类、化学组成和结构2.核酸的生物学功能(三)酶1.酶的分子结构2.酶促反应的特点3.酶活性的调节(四)糖代谢1.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过程3.糖异生的概念和意义4.血糖的相对恒定及其调节(五)脂类代谢1.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的代谢2.血浆脂蛋白代谢十四、病理生理学知识(一)疾病概述1.健康和疾病的概念2.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基本规律、基本机制和转归(二)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1.脱水的概念和类型2.水肿的概念和分类3.低钾、高钾血症的概念和对机体的影响(三)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2.代谢性酸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3.呼吸性酸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4.代谢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5.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四)缺氧1.缺氧的概念和分类2. 常用的血氧指标(五)发热1.发热的概念2.发热激活物的概念和种类3.内生致热原的概念和种类(六)应激1.应激的概念2.应激原的概念和分类3.应激的全身性反应4.细胞应激反应(七)疼痛1.疼痛的概念2.疼痛的效应3.疼痛的分类4.疼痛的生物学意义(八)休克1.休克的概念2.休克的病因3.休克的分类十五、医学微生物学知识(一)细菌学1.细菌的分类、大小、形态和结构2.细菌的致病性、毒力和侵袭力3.常用灭菌方法(二)病毒学1.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2.干扰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三)真菌学1.真菌的形态和结构2.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十六、医学免疫学知识(一)免疫细胞1.免疫细胞的概念和种类2.T细胞和B细胞的表面标记和功能(二)免疫球蛋白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和区别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和水解片段(三)补体系统1.补体的概念、特点、组成和生物学作用2.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四)细胞因子1.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分类2.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和特点十七、药理学知识(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的基本作用2.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3.药物作用的机制(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药物的跨膜转运2.药物的体内过程3.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1.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方面的因素2.影响药物效应的机体方面的因素十八、病理学知识(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3.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和结局(二)损伤的修复1.再生与修复的概念2.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3.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概念2.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原因、基本病理过程、病理改变和结局(四)炎症1.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过程和结局2.炎症的常见类型3.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五)肿瘤1.肿瘤的概念2.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3.肿瘤的生长与扩散4.肿瘤对机体的影响第三部分中医学基本知识十九、中医药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二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学说2.五行学说(二)精气血津液神1.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三)藏象1.脏2.腑3.恒之腑4.脏腑之间的关系(四)经络1.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五)病因1.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2.疬气的基本概念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六)病机1.邪正盛衰2.阴阳失调3.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七)防治原则1.未病先防3.三因制宜二十一、中医诊断学知识(一)问诊1.问诊的内容(二)望诊1.全身望诊2.局部望诊(三)舌诊1.舌质2.舌苔3.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四)闻诊1.听声音2.嗅气味(五)脉诊1.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六)按诊1.按诊的方法和意义(七)八纲辨证1.八纲基本证候(八)病性辨证(九)脏腑辨证1.辨心病证候2.辨肺病证候3.辨脾病证候4.辨肝病证候5.辨肾病证候6.辨腑病证候(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1.六经辨证概要2.卫气营血辨证概要3.三焦辨证概要二十二、方药学知识(一)中药学1.四气五味2.升降浮沉3.中药配伍原则及禁忌(二)方剂学1.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与变化形式。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综合知识〉笔试考试大纲》2024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政治经济学
(三)科学社会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五、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 (二)关于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三)关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四)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 (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六)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四)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的含义、特征及其类型,公共危机管理及主要环节 (五)管理行为:决策、领导,计划、组织,沟通、协调,控制、监督 第四部分科技、文化常识
一、科学技术常识 (一)科技概论:科学与技术,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二)科学前沿:物质、宇宙、地球的构成,生命、人类的起源,人的智能,人工智能等 (三)高新技术:计算机与通讯,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军事,航空航天,海洋开发,虚拟现实,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等 二、,市场机制与竞争,分配理论 (五)宏观经济学常识: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和 内容二、管理常识 (一)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公共管理涵义及特征、作用、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公共管理范畴与幅度、层次和 主要手段,工作岗位的职位、职责和职权划分 (二)公共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 (三)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功能,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二)法与经济、政治、政策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三)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及与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五)立法的概念及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程序(六)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以及法的效力二、宪法部分(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监督及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体和政体概述及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经济制度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三、行政法部分(一)行政法概念、渊源及特点,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作用等(二)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内容与效力、分类、合法要件等(三)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主体与原则(四)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奖励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性质、设定、分类、作用、原则、程序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五)行政合同、行政指导概念、特征与作用(六)行政程序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七)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构成要件等(八)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范围、方式、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和追偿制度等。
(九)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范围、管辖、程序及参加人等(十)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程序和参加人以及证据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和审判监督程序等四、民法部分(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公民和法人(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和分类,代理的概念、和代理关系的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内容和分类,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五)债的概念、特征、产生原因、分类、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订立和担保(六)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及著作权的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五、刑法部分(一)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二)犯罪的概念、特征和构成(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五)共同犯罪的概念、种类及其刑事责任(六)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刑罚(七)刑罚的概念和目的(八)刑罚的种类(九)量刑、缓刑、减刑、假释、累犯、数罪并罚、时效以及自首和立功等刑罚的具体运用(十)犯罪的种类及贪污受贿罪和渎职罪的概念、和特征和种类六、劳动法部分(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对人的适用范围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三)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法定劳动管理保护制度(四)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原则、处理方式、程序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五)劳动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和制度七、劳动合同法部分(一)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劳动合同法的宗旨、适用范围、各方义务等概述(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基本规定、种类、必备条款和试用期(三)集体和同和竞业限制等特别规定(四)劳动合同的无效(五)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六)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部分(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社会公德规范(三)职业道德规范(四)家庭美德规范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四川省情省策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一)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分布概况(二)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三)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四)科技文化优势与杰出人才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二)地形地貌与气候(三)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四)“天府之国”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大熊猫故乡与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四川的主要经济(一)主要工业和粮油基地(二)发达的畜牧业、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产业(三)西部最大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四)西部投资热土和西南金融中心(五)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网络四、四川基本省策(一)四川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二)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四破除,四强化”(三)四川现阶段的发展定位(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及“四个优先”(五)四川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六)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建立的城镇体系(七)推进四川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任务和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八)汶川“5.12”大地震及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九)四川奋力推进的“两个加快”和实施的“八项民生工程”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一、公文的种类和作用(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三)公文文种的涵义、作用、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四)公文的主要作用二、公文的格式规范(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排列顺序、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三、公文的撰写(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第五部分事业单位常识一、事业单位改革(一)事业单位的概念、特点、类别及登记(备案)(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三)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公开招聘的原则、方法、基本条件和主要程序,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以及聘用合同的类型、必备条款、订立、变更、终止、续订、解除与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等(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实施范围、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基本条件要求、岗位聘用以及岗位设置的程序和权限、职责和分工等(五)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概念和特点、原则和范围、内容和等次与标准、方法和程序、以及结果的使用和考核的组织管理等二、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一)人事争议的概念与分类、依据和意义、处理渠道和预防、特点和基本原则等(二)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信访等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与区别(三)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概念、特点、原则、依据以及人事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和意义等(四)人事争议仲裁的机构、受案、管辖、申请条件与时效第五部分职业能力测试部分通过对应考者的常识与基本技能、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测试,考察应考者的应知应会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法律知识部分(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一、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人类社会一切类型的法都具有的共同本质是: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特征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法的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的名义来颁布实施的行为规则,它具有权威性和公开性。
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取得普遍遵守的效力。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制定”是指国家有立法权的机关在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出具有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认可”是指国家机关对某些社会上已形成的而又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范,如风俗习惯、社会道德、宗教信条等加以确认使它具有法律效力,如习惯法、判例法等。
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特有的活动,不是任何机关、团体更不是个人可以随意进行的。
2.法的特殊社会规范性法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显著概括性和可预测性。
法的概括性又叫定型性,是指为一般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的可预测性,是指由于法的存在.人们有可能预见到国家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抱什么态度。
也就是说,人们事前可以估计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合法的或非法的,在法律上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等等,这有利于人们守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法的效力普遍性法是种国家意志,这就意味着它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这是其他社会规范所没有的。
如党章只适用于党员,团章只适用一于团员,工会章程只适用于工会会员,宗教规范只适用于宗教信徒。
四川事业单位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本大纲供参加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非中小学教师岗位、非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一、宪法(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基本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等(五)我国的国家机关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等二、民法(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有效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代理的概念、特征、种类及代理权的行使,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四)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所有权的内容,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善意取得,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五)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债发生的原因,债的履行和终止,合同的概念、特征,合同的订立,格式合同,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合同的担保(六)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著作权的概念、内容及保护,专利权的概念、客体、内容,专利申请原则及期限,商标权的概念、特征、取得、期限和保护(七)人身权的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八)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产的处理(九)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民事责任方式,不承担民事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特殊侵权责任(十)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中止与中断(十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民事案件的管辖,诉讼参加人,民事诉讼证据,法院调解,第一审普通程序相关规定,第二审程序相关规定,审判监督程序三、刑法(一)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构成(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刑罚(四)刑罚的种类(五)犯罪的种类及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交通肇事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四、劳动法(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二)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的特别规定(三)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法定劳动管理保护制度(四)劳动争议的范围、处理原则和方式五、劳动合同法(一)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劳动合同法概述(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劳动合同的种类、试用期和条款(三)劳动合同的无效(四)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五)集体合同、竞业限制、劳务派遣等特别规定(六)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六、道路交通安全法(一)道交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对象(二)车辆和驾驶人(机动车登记制度、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特殊机动车的管理、禁止性行为、非机动车的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的驾驶证管理、驾驶要求)(三)道路通行条件(四)道路通行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规定,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五)交通事故处理方法,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争议的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付七、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具体适用(三)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二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概述(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二)公民道德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社会公德规范(三)职业道德规范(四)家庭美德规范第三部分国情省情一、国情知识(一)国土与资源概况(二)人口与民族概况、主要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政策(三)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软实力(四)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外交政策二、省情知识(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分布概况,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上的主要历史事件,科技教育优势与杰出人才(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天府之国”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熊猫故乡,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川战胜了两次特大地震灾害(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综合实力、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和人民生活概况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一、公文的含义、种类和作用(一)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分类(二)通用公文的类型、用途及特点(三)公文文种的涵义、作用、文种选择的依据,正确区分、选择和使用文种(四)公文的主要作用二、公文的格式规范(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特点和作用(二)公文的组成部分(要素)、排列顺序、标识规则与特定格式三、公文的撰写(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二)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特点、用途、分类以及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三)调查报告、简报、公务信息、总结等信息反馈文书的特点、作用、分类、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撰写要求(三)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祝贺信、邀请信(请柬)、聘请书、倡议书等日常事务文书的基本结构及写法(四)启事、声明、海报、公示等告启文书的用途、基本结构及写法第五部分事业单位基本常识一、事业单位概述事业单位的概念、内涵、作用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事业单位类别划分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内容及基本规定(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三)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公开招聘制度、竞聘上岗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一)公开招聘的范围、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基本程序(二)应聘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三)回避制度和违纪处理五、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二)聘用合同的主要内容、类型和期限(三)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和争议处理(四)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六、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一)岗位的概念、特点、类别和设置原则(二)岗位设置管理的单位范围和人员范围(三)可以申请设置特设岗位的情形(四)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及内部结构比例(五)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聘用条件(七)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八)聘用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九)岗位设置的基本程序和作用(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变更(十一)岗位聘用的基本要求和规定七、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制度(一)考核的原则、对象、种类、档次(二)考核结果的使用八、事业单位的奖励(一)奖励的原则、情形(二)种类和对象范围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一)给予处分的行为(二)处分的原则、种类、权限、程序、期限和适用(三)处分的解除及程序十、人事争议处理(一)人事争议的概念和分类(二)人事争议处理的渠道和基本原则(三)人事争议协商、人事争议调解的概念及特点(四)人事争议仲裁的特点、原则、依据、受案范围、申请条件和时效(五)人事争议诉讼的概念、特点和依据第六部分经济、科技、文化常识一、经济常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微观经济常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市场机制与竞争,收入分配(三)宏观经济常识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二、科学技术及环保常识(一)科技概论科学与技术,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的技术革命,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二)科学前沿物质的构成,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三)高新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四)农业农村和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技术革命,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五)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三、文化常识(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与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和谐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经史子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德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
考试大纲
四川华图(事业单位)
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试题资料、课程请关注四川华图。
绵阳、德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
《综合知识》
本大纲供参加绵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法律
一、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
(三)法律制定的原则和程序
(四)法律实施的概念、内容
(五)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概念及种类
(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宪法的监督、解释和修改
(二)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三)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四)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及组织活动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
三、刑法
(一)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犯罪构成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三)刑罚的种类
(四)自首和立功
(五)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扰乱公共秩序罪
四、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和有效条件,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四)代理的概念、法律特征和种类,无权代理,表见代理
(五)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
(六)物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取得和转移,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七)合同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概念,要约与承诺,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担保
(八)人身权的概念、种类
(九)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十)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归责原则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
五、劳动合同法
(一)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劳动合同的种类和条款,试用期,服务期的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无效和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论
第三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公民道德建设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社会公德规范
(三)职业道德规范
(四)家庭美德规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四部分公文处理
一、公文的含义和特点
二、公文处理的含义、原则
三、公文的种类及运用
四、公文格式与行文规则
五、公文拟制、办理和管理
第五部分事业单位基本常识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特征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基本内容
第六部分国情省情市情
一、中国国情
(一)国土与资源概况
(二)人口与民族概况、主要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政策
(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软实力
二、四川省情
(一)四川社会历史简况
(二)四川自然地理概况
(三)四川经济发展
三、绵阳市情
(一)绵阳社会历史简况
(二)绵阳自然地理概况
(三)绵阳经济发展
第七部分时事知识
通过对一年来国内国际时事知识及国策、四川省策、绵阳市重大决策的测试,了解应考者获取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笔试和复习大纲
本大纲供参加绵阳市事业单位其他类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业务基础知识考试-《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笔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第一部分公文写作
一、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与特点
(二)公文的分类与作用
(三)法定公文文种及各文种的概念、特点、分类
二、公文的撰写
(一)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等常用法定公文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和写作注意事项
(二)计划、总结、简报、讲话稿、调查报告、规定、办法等常用事务公文的写作格式
三、公文的处理
(一)公文处理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二)公文的行文规范
(三)公文的格式
(四)公文的起草、文稿的审核、公文的签发
(五)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公文的整理归档
(六)公文管理的原则、内容、制度和方法
第二部分计算机应用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三)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四)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特点,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五)多媒体的定义、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二、Windows操作系统
(一)Windows的启动与退出、桌面管理、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
(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任务管理
(四)软件安装、运行、卸载
(五)设备管理器的启动、硬件设备的启用与禁用、硬件驱动的安装与更新、硬件设备卸载
(六)磁盘清理与维护
(七)控制面板的使用和Windows常用设置
三、office办公软件
(一)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
Word工作界面、创建与编辑文档、设置文档的格式、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创建与使用表格、设置图文混排、设置页面属性、预览并打印文档
(二)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应用
Excel工作界面、单元格的基本操作、输入与编辑数据、使用公式与函数、格式化工作表、打印工作表
(三)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应用
PowerPoint工作界面、创建演示文稿、管理幻灯片、输入与编辑文本、添加多媒体内容、设置演示文稿外观和动画效果、播放演示文稿
四、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分类、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三)Internet基础应用
(四)Internet常用术语、Internet提供的基础服务、Internet接入方式、浏览网上信息、电子邮件的使用、文件的下载与上传
(五)网络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