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盘查总结报告
温室气体排查报告模板

温室气体排查报告模板1. 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所调查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制定减排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本项目的调查范围涵盖了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以及相关数据收集和分析。
2. 调查方法2.1 数据收集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式来收集相关数据:- 监测和记录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排放量和浓度;- 分析能源使用情况,包括燃煤、燃油、天然气等;- 收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数据;- 进行需要的采样和检测。
2.2 数据分析我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种类和数量;- 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分布情况;- 温室气体排放与企业生产活动的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分析;- 温室气体的浓度和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3. 结果总结3.1 温室气体排放源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烧排放,包括燃煤、燃油、天然气等;- 汽车尾气排放;- 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 农业活动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3.2 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和时空分布根据历史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温室气体排放呈现以下趋势:- 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 不同地区和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存在差异;- 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3.3 温室气体排放与企业生产活动的关系我们发现企业的生产活动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较强的关联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类型和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不同行业和企业类型的排放水平存在差异;- 温室气体排放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和降低。
4. 建议和措施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向相关企业和政府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和监管,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和报告制度;- 通过改变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 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
这份报告是对某个特定地区、国家或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核查和评估的文档。
报告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1.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报告会详细列出该地区、国家或组织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的数量和种类。
2.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报告会指出该地区、国家或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如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工业过程、农业活动等。
3. 温室气体排放趋势:报告会分析该地区、国家或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包括排放量、排放来源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可能的原因。
4. 排放量评估:报告会对该地区、国家或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评估,与相关环保法律标准、国际约定或者其他可接受的标准进行比较,并提出改善建议。
5. 排放限额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报告会提出该地区、国家或组织应该设立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以达到环保目标。
同时,报告也会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帮助该地区、国家或组织实现排放限额。
这些要素可以帮助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了解该地区、国家或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报告

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报告根据国家环保局的要求,我们对某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检测。
以下是我们的检测报告: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较为严重。
主要问题如下:1. 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根据我们的测试,该企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了X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过量排放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升高,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2. 甲烷(CH4)排放量:我们的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每年排放的甲烷达到了Y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甲烷是温室气体中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过量排放会对大气层产生不良影响,并加速气候变化。
3. 一氧化氮(NOx)排放量:据我们所知,该企业的一氧化氮排放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一氧化氮是造成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过量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该企业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能源消耗:该企业可以通过设备更新和能源优化措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建议采用节能设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降低甲烷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
建议该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控制设备,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
3. 加强环保意识:该企业还可以制定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并加强员工的环保培训,提高员工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建议该企业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并加强对目标的监测和评估。
我们相信,如果该企业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温室气体核查报告模板

温室气体核查报告模板1. 简介本篇报告旨在对某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行核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
该企业为生产工艺类企业,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约为XXX吨。
2. 核查过程2.1 数据源本次核查数据来源主要为企业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原料、能源消耗数据。
2.2 核查方法本次核查采用了“bottom-up”方法,即基于能源和原料使用量的排放计算方法。
具体而言,我们通过收集企业生产原材料、能源消耗以及废物排放的数据,运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将CO2、CH4、N2O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出来,进而评估其影响在全球变暖方面所造成的贡献。
2.3 核查结果以下是本次核查得出的结果:•企业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XXX千克二氧化碳当量(CO2e),其中主要包括CO2、CH4、N2O等几种气体在内。
•从总排放量来看,CO2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XX%;CH4排放量次之,占比约为XX%。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据我们所了解,该企业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其温室气体排放有增长的趋势。
3. 分析与建议3.1 风险评估根据我们的初步分析,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比较大,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其将面临政策、形象、竞争等多方面的风险,同时还会加剧全球变暖情况。
我们建议该企业重视此问题,制定可行的改善方案。
3.2 改善方案•采用新型工艺和技术。
该企业可以考虑引进新型技术和工艺,通过设备升级、工艺改造等方式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控制原材料使用。
该企业可以采用更加节约能源和环保的设备和技术,也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合理控制原材料的消耗。
•加强废弃物处理。
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加强内部管理。
加强员工培训和环保意识的普及,建立标准的环保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环保工作。
4. 结论通过本次核查得出的结果,我们建议该企业应当重视环保问题,加强内部管理,制定长期的环保改善计划,合理利用和开发环保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
GHG 温室气体盘查报告填写SOP

SHEET2-1/2-2(這兩頁為必填請填寫詳細 這兩頁為必填請填寫詳細) 這兩頁為必填請填寫詳細
這兩頁為此盤查報告最重要的部分,請確實調查貴司之所有排放源項 細填寫。其中冷媒、汽油、化糞池等基本上是基本排放源,請確實填 寫。(請注意,化糞池之盤查單位請以下拉式選單選擇”公噸 公噸”) 公噸
SHEET 3 係數管理
SHEET 1基本資料(黃色欄位請確實填寫 黃色欄位請確實填寫) 黃色欄位請確實填寫
盤查時間為2011下半年度,請填寫半年工作天 半年工作天
SHEபைடு நூலகம்T1
欄16.17
產品料號請填貴司料號 貴司料號,客戶料號請填緯創料號 貴司料號 緯創料號
SHEET1
欄20.21
4.請填此料號在盤查這半年間貴司的總產量 5.請填此料號在盤查這半年間出貨給緯創昆山廠的總產量
SHEET8
排放清冊
欄71~78
前面的盤查細項都確實填寫完畢後,在這個部分會帶出溫室氣體排放 比例之正確值,上圖所有欄位都會依照前面各位所填的數值利用公式 算出數據結果。 請確認若欄位中出現亂碼#DIV/0!,代表前面所有頁面中有填寫不完 請確認若欄位中出現亂碼#DIV/0! #DIV/0!, 請再另外確認。 整,請再另外確認。
※請確認此料是否完全出貨給緯創,若該料還有分別出貨給別家公司, 請確認此料是否完全出貨給緯創,若該料還有分別出貨給別家公司, 則 4,5項數據會不一樣 4,5項數據會不一樣
SHEET1
欄25
請用5.本產品在資料蒐集期間出貨給緯創崑山廠的總產量÷ 請用5.本產品在資料蒐集期間出貨給緯創崑山廠的總產量÷貴司全廠所有 5.本產品在資料蒐集期間出貨給緯創崑山廠的總產量 產品(包含未非貨給緯創、未接受盤查、所有不同類別之總產量) 產品(包含未非貨給緯創、未接受盤查、所有不同類別之總產量)
碳盘查工作报告

碳盘查工作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总结碳盘查工作的进展及成果,评估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2. 背景2.1 碳盘查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识。
碳盘查作为测定机构或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吸收量和储存量的过程,为制定减排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2 本次碳盘查工作的目标本次碳盘查工作的目标是收集、整理和分析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为制定减排计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碳排放的监测与管理。
3. 数据收集和分析3.1 数据收集过程数据收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数据收集的范围和内容,包括碳排放源、数据时间范围等;2.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合作,获取数据来源或收集相关数据;3.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碳足迹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活动或产品的碳排放量,评估组织的碳足迹;2.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编制温室气体清单,列出各项排放源、排放量和排放因子;3.温室气体排放分解分析: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分解,找出各个源的贡献比例;4.趋势分析: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碳排放趋势。
4.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4.1 数据质量问题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数据不完整:部分数据缺失或记录不准确,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2.数据来源不一致:不同部门或单位使用不同的数据标准和测量方法,导致数据不可比较;3.数据更新困难:某些数据来源更新不及时,导致数据分析结果陈旧。
4.2 数据分析技术问题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需要考虑数据量、复杂度和后续数据处理需求;2.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将数据分析结果以简洁、明确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和其他相关人员。
5. 解决方案和建议5.1 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方案:1.加强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商,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测量方法,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3.定期更新数据来源,确保数据的更新及时性。
XXX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

XXX温室⽓体排放核查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以塔筒供应商为例的温室⽓体排放量核算报告⽰例XXX温室⽓体排放核查报告1 概述1.1 核查⽬的1.2 核查范围以塔筒为例:核查范围为XXX公司提供XXX(核⼼企业)的XXX风场项⽬所涉及的:风筒⽣产及运输服务过程。
1.3 核查准则、核查过程中遵照的标准、⽂件等需罗列。
2 核查过程和⽅法2.1 核查组安排2.2 ⼈员安排及分⼯表2-1⼈员安排及⼯作分⼯2.2.1 核查程序及完成时间表2-2核查程序及完成时间2.3 ⽂件评审核查组依据XXX核查⽅法,于XXXX年X⽉X⽇对XXX公司材料数据和信息进⾏了⽂件评审,确保所提供⽂件材料数据和信息的准确。
评审材料包括:......2.4 现场访问XXXX年X⽉X⽇,现场访问部门、⼈员及访谈内容见表2-3。
表2-3受访对象及访谈话题2.5 核查报告编写及内部技术复核2.5.1 核查报告编写2.5.2 核查报告质量控制3 核查内容及发现3.1 项⽬单位的基本信息3.1.1 项⽬单位基本信息3.1.2 项⽬简介及⽣产⼯艺(⼀)项⽬单位负责设备明细(⼆)项⽬单位⽣产⼯艺流程......3.1.3 项⽬的边界项⽬单位地理边界为位于XXX,包括⽣产系统、辅助⽣产系统和附属⽣产系统......以塔筒为例:项⽬单位核算边界内的排放源主要包括化⽯燃料燃烧排放、⽣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净购⼊使⽤的电⼒产⽣的排放,以及运输服务过程产⽣的排放,温室⽓体类型均为⼆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
3.1.4 项⽬能源消耗现状1.消耗的能源品种以塔筒为例:主要能源品种为产品⽣产过程中的柴油、电⼒、⽣产⽤丙烷、⼄炔、⼆氧化碳保护⽓体,产品运输服务中的柴油。
主要能源品种、核算边界内的排放设施和排放源信息见下表3-1。
表3-1排放单位碳排放源识别表3.2 核算⽅法以塔筒为例:根据《风电企业供应链温室⽓体排放核算技术规范》要求,对⽬标产品温室⽓体排进⾏核算。
本项⽬的温室⽓体排放总量等于企业⽣产边界内⽬标产品相关的化⽯燃料燃烧排放、⼯业⽣产过程排放、购⼊使⽤电⼒产⽣的排放以及⽬标产品的道路运输产⽣的排放之和。
QSMC企业温室气体盘查报告

2.1 组织边界.................................................................................................................................................. 5 2.2 营运边界.................................................................................................................................................. 7 2.3 排放量排除门槛....................................................................................................................................... 8 2.4 基准年移动门槛....................................................................................................................................... 8 2.5 实质性门槛 ..............................................................................................................................................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放减量的目标设定。 • 至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要降至1990年的90%。
第 7页
二、国际间对温室效应因应
目前国际间主要的GHG认证/验证体系
类别 目的 运作 机构
属性
每3年检讨阶段性减量目标,重新核发排放权,超出排放量者 ,可选择国内排放交易或国内清洁发展机制。
A.目标:既设工厂—至2025年排放密集度降低16.4%(基准年2000年)
新设工厂—以能源效率全球10%标竿值为核发排放权基准
B管理:同中期管理模式
第 9页
三、温室气体查证条文简介
用语与定义
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es ,GHG) 会吸收可见光与释放红外线辐射的气体。 【备考】一般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碳化物 温室气体排放源(GHG source) 释放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之实体单元或过程 温室气体汇( GHG sink) 自大气中移除温室气体之实体单元或过程 全球暖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叙述在一段时间内一质量单位的温室气体之辐射冲击,相对于相当单位的二氧化碳系数。 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CO2 ) 比较温室气体相对于二氧化碳造成之辐射的单位 基准年(base year) 为比较温室气体排放或移除或其它温室气体的相关逐时信息,所指定的历史期间
第 4页
一、认识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种类
IPCC公告之温室气体6项 A、CO2: 二氧化碳 B、N2O: 氧化亚氮 C、CH4 : 甲烷 D、HFCs :碳氢氟化物 E、PFCs :全氟碳化物:CF4、C2F6、C3F8… F、SF6 : 六氟化硫
第 5页
二、国际间对温室效应因应
验证 对象
适用 评估
目前以CDM计划(projectbased)为主
因政治问题,我国尚无适 当参与管道。
相关精神与原则,可作为 设计国内业界GHG排放抵 减等策略之参考。
组织或减量计划均可
因应未来国际贸易市 场需求,厂商需积极 面对。
可作为政府单位建构 行政管理机制之重要 参考。
组织或减量计划均可
第 10 页
三、温室气体查证条文简介
用语与定义
温室气体主张(GHG assertion) 由负责者做出的宣告或真实客观的声明
温室气体报告(GHG report 将一组织或计划的温室气体的相关信息对其预期使用者沟通之单一文件
可作为政府单位建构 排放交易等行政管理 机制之重要参考。
第 8页
二、国际间对温室效应因应
产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机制
短期 中期 长期
A.目标:既设工厂—自愿减量 新设工厂—以能源效率全球标竿值(暂订为10%)为基准 B管理:鼓励厂商盘查登录,提供优惠措施
A.目标:既设工厂—至2015年排放密集度降低10%(基准年2000年) 新设工厂—以能源效率全球10%标竿值为核发排放权基准 B管理:既设工厂—于前期登录排放值者,依实际需求给予合理排放权 ,未登录者依标竿值核发排放权。 新设工厂—以环评承诺值或标竿值为核发排放权。
温室气体管理活动发展趋势
UNFCCC 政治协商
• 55个国家批准 • 批准国家排放量
占世界55%
1995年 COP1召开
1997年通过 京都议订书
•2001年第一 个由政府推 动成功之市 场交易制度 UK-ETS启动 2002年欧盟 •2001年美国 15国集体批 退出《京都 准加入《京 议定书》 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盘查总结报告
报告者:IE部 石想山际间对温室效应因应 温室气体查证条文简介 温室气体盘查作业展开 IE部稽查后续注意事项
第 2页
一、认识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活动示意图
全球年平均气温预测
第 3页
一、认识温室效应
全球海洋水面年平均高程变化趋势
(2008/03/16 )联合国的报告采用全球九座高山 上的三十处冰河为指标,调查发现,从2004到 2006年,这些冰河溶化的速度加快了一倍。
2002
•2002环保署 为统衔窗口 •2002完成新 版国家通讯 初稿
2004
• 2004环保署 /工业局推 动温室气体 施政与产业 试行计划
•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 2005研订温 室气体减量 法(草案)
• 2005第二次 能源会议
2006
• 温室气体减量 法(草案)送院,研 订配套措施
UNFCCC 执行京都机制(如CDM)
UN、各国政府、验证机构
2003年开始、自发性、须经 相当申请与审核程序
ISO 组织自主管理导向
IAF、各国认证及验证 机构 自发性、以市场机制运 作为主
UK ETS / EU ETS
执行英国或欧盟境内排 放交易之查证
获认证之该区域境内验 证机构
自发性、以市场机制或 京都弹性机制运作为主
• 2006年4月召开 国家永续会议
• 标检局审译
CNS第140664页标准
摘录自桃园县大学校院产业环保技术服务团讲习会
二、国际间对温室效应因应
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
• 目标订为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 干扰水平。
• 依「责任共同承担但程度不同」及「公平原则」将成员国区分为「附件 一成员」(目前38个国家加上欧盟1个组织)及「非附件一成员」(目前共 148国)两组,承担不同责任。
2000年
ISO/TMB/AH GCC成立
2002年ISO/TC 207/WG5始制 定ISO 14064
•2005完成
ISO/FDIS 14064-1~3版
•2006年第一 季正式公告
ISO 14064
1995
台湾因应 发展历程
1998年 全国能 源会议 结论
2000
2000年研 拟温室气 体防制法 草案
1995
2000
2002
• 美国有条件恢
复与各国协商
•2004年底 COP10于阿 •2005欧盟交易体 根廷召开 系正式推动 •欧盟建立 •2005年底COP11 登录平台 于Montreal 召开
•2006年底COP12 于Nairobi 召开
2004
2005
2006
ISO/TC20 7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