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社教案(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体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2. 研究如何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规则和秩序的惯。

二、教学内容1. 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课本内容的复。

2. 集体行为的重要性及体现方式。

三、教学重点1. 研究集体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2. 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复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第四单元的核心思想和人物故事。

2. 分析讨论集体行为的重要性,以及集体行为的体现方式,例如参加集体活动、遵守集体规则等。

3.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技巧。

4. 带领学生总结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例如互相尊重、沟通合作等。

5.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要自觉遵守规则和秩序,以及违反规则和秩序可能带来的后果。

6. 结合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在集体行为和团队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评估其团队合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评估其对集体行为和团队合作的理解。

3. 设计简单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回答并解释自己对集体行为和团队合作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集体行为和团队合作的实践。

2. 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参与社区或学校的集体活动。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五年级(上)品社第四单元第四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品社第四单元第四课教学设计
2.遇到危险情况,能镇定应对,不慌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本领。
课前准备
了解在户外活动的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导入
师: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同学们都喜欢去户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但潜在的不安因素也有很多。你看,这里有一个小姑娘就在放风筝。(教师出示课件:“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学生集体交流。
师:当陌生人来访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确认来访者的身份,如果无法确认,就不要轻易开门,以免发生意外。(板书:独自在家要留心,陌生人敲门不能开。)
2.倾听故事,警惕陌生人。
师: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放松对陌生人的警惕。小红就因为轻信陌生人而闯了祸。让我们一起听听小红的故事。(教师出示课件:“错把坏人当叔叔”。)
师:为什么不能在工地玩耍?四人小组间交流。(教师播放视频:“不能在工地等危险地方玩耍”。)
师:你和你的小伙伴有没有到过不安全的地方玩耍?
小结:当我们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危险。
2.讨论户外活动的安全事项。
师:户外活动丰富多彩,但当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由于身体、环境、气候等原因,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用小品的形式表演自己相处的好对策。
小组表演。
教师归纳遇到陌生人造访或尾随时,可采取的对策:想办法摆脱尾随再回家,可以想办法联系家长或者警察,往人多的地方走,先回到小区的保安室……板书:
生人尾随不紧张,
镇定应对找人帮,
应往热闹地方走,
学会求助找警察。
通过视频展示了三个儿童面对陌生人敲门时不同的应对方法,再现了现代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给学生敲响了警钟。

五下品社 第四单元 主题一 第一课时 生活好帮手.

五下品社 第四单元 主题一 第一课时 生活好帮手.

五下品社精品教案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主题一新科技新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活动准备】:1、观察、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使用过的和现在不同的生活用品。

2、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新产品是什么时候更新换代的。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生活好帮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观察、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使用过的和现在不同的生活用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

但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以前的生活用品,看看你认识它们吗?看图片:煤油灯,棒槌和洗衣板。

生看图回答。

2、师:这些是爷爷奶奶的宝贝,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用品成了收藏家的宠儿,而有些则被时代所淘汰了。

你能来说说如今哪些东西取代了他们呢?(台灯,洗衣机。

)指名回答。

3、揭题:科技产品的种类和功能越来越多,各种科技产品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好帮手》。

(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1、同学们,大家利用周末时间观察了“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她们是如何操持家务的呢?2、学生自由表达。

3、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教师小结。

活动二:新老厨房的对比1、图片:老灶台,煤炉2、师: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使用过它们吗?3、交流“小采访”:(1)奶奶或外婆以前是如何烧水做饭的?(2)她们在使用老灶台和煤炉时有什么不便?有什么感受?4、师:以前的厨房落后,破旧。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思品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思品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思品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集体- 掌握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什么是集体-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集体的概念和特点,并给出自己的理解。

- 观察研究:观察周围的集体,如学校、家庭、社区等,并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 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集体的重要性,提出自己认为集体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课时:合作的重要性- 视频观摩:观看合作研究小组的故事和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的价值和重要性。

- 合作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小组探讨:小组内探讨合作的条件和要素,让学生认识到合作需要互相支持和配合。

第三课时: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团队活动: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团队活动,如拼图比赛、搭建模型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小组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介绍他们团队活动的过程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团队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团队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的概念和意义。

2. 合作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集体的特点和作用。

3. 观察研究: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集体,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4.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第二课时1. 导入:观看合作研究小组的故事和经历视频,引起学生对合作的思考和关注。

2. 合作游戏:设计适合年级的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3. 小组探讨:每个小组讨论合作的条件和要素,并整理成报告。

第三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合作游戏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意义。

2. 团队活动:组织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小组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团队活动的过程和收获。

4.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团队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五上品社第四单元备课

五上品社第四单元备课
名言阅读
让学生读一读收集的孔子或司马迁的名言。
说说自己收集的名言,最好能说出名言的含义。
我给国画分分类
教师用课件展示多幅国画作品
四人一小组使用,互相讨论,根据画中表现的内容把这些国画分类。
写意画
工笔画
认识书法
认识书法工具——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了解唐诗
1、唐诗赏析
2、诵诗比赛
学生背诵唐诗。
教学设计方案
二、放眼全国,认识祖国的自然风光
说到旅游的这个话题,老师不由得想问问大家,你喜欢旅游吗?
你都到过哪些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还去了哪些好山好水的地方旅游?
其实旅游不光是游山玩水,享受自然,还可以让我们感受祖国源源流长的历史。
中国地图:瞧,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你们曾经去过哪儿旅游?或想到哪儿旅游呢?说出来,我们交流交流!
课题
大好河山任我游
教时
1
日期
月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2、通过“我来当导游”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灿烂。
重点

难点
激发学生对祖国各地自然的向往,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板块
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
交流方式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认识指南针
1、这项发明我了解
2、认识指南针的作用
1、学生讨论发言
拿出收集的相关资料,交流一下有关我国的这项发明。
认识火药
1、火药知识我知道
2、火药的作用你知道吗?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
2、学生讨论回答。认一认源自猜一猜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中药图片。

五年级下册品社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社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社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探讨如何尊重他人。

1.3 教学步骤导入: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尊重他人。

1.4 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第二章:合作与团队精神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介绍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缺乏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后果。

探讨如何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2.3 教学步骤导入:讨论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分析缺乏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后果。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2.4 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合作与团队精神的短文。

第三章:诚信与信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与信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诚信与信任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诚信与信任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介绍诚信与信任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缺乏诚信与信任的后果。

探讨如何建立诚信与信任。

3.3 教学步骤导入:讨论诚信与信任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诚信与信任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分析缺乏诚信与信任的后果。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建立诚信与信任。

3.4 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诚信与信任的短文。

第四章:公平与正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公平与正义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公平与正义的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介绍公平与正义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缺乏公平与正义的后果。

探讨如何实现公平与正义。

4.3 教学步骤导入:讨论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公平与正义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分析缺乏公平与正义的后果。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

教学目标
* 了解他人正直、真诚的品质;
* 增强班级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 了解他人正直、真诚的品质;
* 增强班级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 教学课件;
* 学生教材。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在班集体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如正直、真诚、合作等。

2. 研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四单元相关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
- 你觉得正直是什么样的品质?
- 在班级中,我们应该如何展示真诚和合作?
4. 讨论与展示:安排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正直、真诚和合作的理解,并提出相应的行动方案。

5. 游戏活动:使用班级游戏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结,加强班级凝聚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正直、真诚和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品质。

教学延伸
- 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一次自己表现出正直、真诚和合作的事例,并进行班级分享。

- 可以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游戏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展现正直、真诚和合作的品质。

同时可以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估他们对于品质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参考资料
暂无参考资料。

五下品社 第四单元 主题二 第二课时 科技带你走向未来.

五下品社 第四单元 主题二 第二课时 科技带你走向未来.

五下品社精品教案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主题二超越梦想第二课时科技带你走向未来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造的意义,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创造精神。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认识到科技创造的意义,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

活动准备:学生阅读科技类的书籍,准备简单的美术学具.教师准备人类登上月球及人类在太空遨游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活动过程一、课前体验:(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如《2050》等科幻片,学生欣赏)1.教师:你还记得嫦娥奔月的故事吧,那时候科技落后,人们知识贫乏,月亮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星体,要登上月亮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现在,人类真正地登上了月球.2.教师出示人类登上月球及人类在太空遨游的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可以呈现下面两方面的图片,教师给以解释说明.(1)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2)我国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分别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和2005年10月12日发射成功.3.教师: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再次登上月球,并在那里建立永久的基地,人们双休日可以到那儿去度假.人类还可以乘上宇宙飞船,在广袤的太空轻松地旅游.你想想人类在月球上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4.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二、课中深究(活动一、设想未来的房子)1.教师:同学们,人类登上月球仅仅是起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尤其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所梦想的一切,将来一定能实现.请你大胆地设想2020年,2999年人类生活的样子.让我们一起畅想科技带给我们的未来.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很久以前人类的房子是什么样吗 (教师出示几张以前简陋的房子的图片)你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与以前这么简陋的房子比有什么不同?3.教师:我们现在的房子美观,适用,温暖,舒适.但是,科技不断在发展,社会不断在进步,人类未来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图片)这是一位科学家设计的未来的房子.看了他的设计,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房子的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或者可以增加什么设施4.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未来的房子.下面的范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追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四、你在他乡还好吗?
1、过渡引入: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过得怎样,始终是我们难舍的牵挂,有一首歌曲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板书设计: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课后反思:
课题
2.各族儿女手拉手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它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学生快速浏览)
5、抢答竞赛活动:完成“我所知道的民族”
三、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活动一:情系中华,为国争光。
1、华人的故事演讲会:学生讲华人的故事。
2、图片展示会: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并作介绍。
3、情景表演:表演海外华人的生活片段。
4、教师课件展示重大活动的场面,(北京申奥、香港澳门回归、赈灾募捐等)并配音解说。
5、谈感受:体会华人生活的艰辛,感受华人对祖国母亲的一片赤诚和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拳拳之心。
单元
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单元简析:
学情分析:
单元目标:

单元重点:
单元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课题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2、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3、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4、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教学时间:第周年月日
教学过程: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活动过程:
(一)“劳动结晶”展示
导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感受中华大家庭的团结。
教学重点:
知道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也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了解他们情系中华,报效祖国的情结。
教学难点:
知道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也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了解他们情系中华,报效祖国的情结。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教学时间:第周年月日
1、吃穿用的:问:我们现在吃穿用的实物,有哪些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结晶?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
2、文学作品: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文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音乐绘画: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音乐绘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三、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文化呢?说给大家听一听。(师生补充)
1、引出问题: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让我们大开眼界。但是这些民族文化与这个民族生活的环境、生活习惯、民族传说和信仰有关系吗?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此展开讨论。
2、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进行汇报。
(1)现在我们使用的哪些乐器是由少数民族乐器演变来的?
(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4、你还知道哪些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
分小组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实物、文字、音像资料等,根据需要边展示边介绍。
过渡: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而且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各族儿女的贡献
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
3、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的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思乡情结。
4、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入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华人们虽然身上穿着洋装,但是心依然是中国心,他们也时刻牵挂着祖国。
二、主题活动:我们的大中华。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
(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课件展示)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活动准备:1、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2、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活动过程:
二、师生观看“了望台”
三、展示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1、小组内交流展示。
2、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四、小论坛: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力度?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小组讨论。2、全班汇报。
五、课外延伸。
1、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磋商,把自己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待改进和发展的问题写出来,整理成切实可行的建议。
2、课后反映给相关部门。
六、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在我们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儿女是亲密的一家人,大家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创造着、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4、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5、你还知道其它民族的资料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补充)
四、齐唱歌曲,总结课堂
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3、解说点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二、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
1、(出示民族地区分布图)这是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
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
2、生看三幅图(书上P83插图),说说自己的立场。
3、全班进行现场投票,评出最佳行为。
4、小结:是呀,当我们与其它民族的人相处时,首先应该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出示格言)因为(生齐读:尊重是友谊的前提,而认同他人的习惯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五、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是祖国的一员,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各民族人民手牵手,心连心,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学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未来,行动起来吧!
三、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是啊,我们的祖国辉煌灿烂,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离不开这一个个优秀儿女的奋斗,离不开他们创造的成绩,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歌喉高声赞颂他们吧!
全班唱歌结束。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民族团结”故事会
活动准备: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名族见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讲一讲民族团结的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
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板书设计:
2.各族儿女手拉手
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
民族团结手足情
课后反思:
课题
3.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祖国成立时期:
2、祖国发展时期:(1)采用学生介绍与教师介绍和阅读教材相结合。
(2)学生课后进一步去调查了解类似事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