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成语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合集下载

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中秋节作为传统民俗节日少不了相关的传说故事,中秋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吧!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大全一、嫦娥奔月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二、玉兔入月宫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

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三、玉兔捣药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四、貂蝉拜月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五、秋暮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神。

传说在战国时代,齐国有个丑女,名叫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后来以超群品德入宫。

某年八月十五在宫中赏月,正巧齐宣王也在宫中游逛,看到月光下的无盐,觉得她美丽动人,于是就册封她为皇后。

作文素材-嫦娥奔月(成语典故)

作文素材-嫦娥奔月(成语典故)

作文素材-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嫦娥奔月成语故事出处释义

嫦娥奔月成语故事出处释义

嫦娥奔月成语故事|出处|释义嫦娥奔月是是很有名的成语,那么你想要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嫦娥奔月成语故事,来欣赏一下吧。

嫦娥奔月成语故事传说嫦娥是天帝的侄女。

她长得漂亮,天帝很喜欢她,她要什么,天帝就给她什么。

她在天宫中过着优裕的生活。

后羿是天帝手下的一员大将,练就一身好武艺,射箭的技术很高,百步之外,百发百中。

当时,天狼为害天廷,天帝很害怕,派了几员大将去,都未能平定。

天兵天将,个个惊恐,不敢出门。

后羿自告奋勇,要去射杀天狼。

他身背长剑,腰悬箭壶,手持彤弓,驾起火轮车,飞奔向前,与天狼搏斗了几天几夜,最后,一箭把天狼射死。

从此,天廷安宁了。

天帝封后羿为护卫大将军,掌管护卫军的大权。

嫦娥见后羿得到天帝的信任,长得威武英俊,就打定主意要嫁给他。

嫦娥知道,要成就这段婚姻,必得天帝做主。

她就让侍者到银河里弄来一千颗明珠,再把明珠镶嵌在一顶王冠上。

她自己拿了这顶王冠做为礼物给天帝送去,请求天帝成全她和后羿的婚事。

天帝知道后羿爱上了伏羲的女儿洛神,本来不想管这些闲事,但架不住嫦娥一再请求,又收了她这样贵重的礼物,就不好推辞,他又想,嫦娥是自己的亲侄女,和后羿结了亲,多了一层亲戚关系,后羿就更会成为自己的贴心人。

想到这些,就对嫦娥说:“这事待我慢慢地想办法。

”过了些日子,天帝借故把洛神调离天宫,让她去管理洛水,不许她再返回天廷。

又过了几天,天帝吩咐摆酒宴,请后羿来吃酒。

他暗中让人在后羿吃的酒里放上一种叫忘情草的药。

后羿吃了这酒,就把以前和洛神相爱的事全忘了。

等到后羿吃酒吃到微醉时,天帝命嫦娥出来给后羿敬酒。

嫦娥在天宫也算得上是美人,加上打扮、穿戴的光彩照人,又增加了几分美色。

天帝指着嫦娥对后羿说:“这是我侄女,人们都说她长得好看,手艺还极灵巧。

我这顶王冠就是她亲手做的。

我想把她嫁给你,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后羿喝了忘情酒,此时又喝得醉醺醺的,他看了看嫦娥,呆呆地向天帝点了点头。

就这样,嫦娥成了后羿的妻子。

中秋的典故与寓言故事

中秋的典故与寓言故事

中秋的典故与寓言故事中秋,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充满了典故和寓言故事的节日。

在这个月圆之夜,人们欢聚一堂,赏月、吃月饼,共度团圆时刻。

而中秋的典故和寓言故事,更是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典故一: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秋最为著名的典故之一。

相传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炎热的阳光使人们生活困苦。

于是,英勇的射手后羿决定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人们。

他成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但这也引起了太阳神的愤怒。

太阳神想要报复后羿,于是派遣了精怪在后羿家中制造麻烦。

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保护丈夫,不顾一切地吞下了长生不老药。

她的身体开始飘浮起来,最终飞向了月亮。

从此,嫦娥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每年的中秋之夜,她都会出现在月亮上,与人们共度团圆之夜。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勇往直前、保护家人的精神是值得赞美的。

同时,也让人们明白了月亮的神秘和美丽。

典故二:吴刚捉兔吴刚捉兔也是中秋节的典故之一。

相传,吴刚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他在地球上种植树木,保护自然。

有一天,仙人看到了吴刚的努力,决定带他到月亮上享受长生不老的生活。

吴刚在月亮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渐渐感到无聊。

他想念地球上的家人和朋友,渴望回到地球上。

于是,他请求仙人让自己回到地球。

仙人答应了吴刚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吴刚必须在地球上找到一个不死草。

吴刚满怀希望地回到地球,但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不死草。

最终,他决定在月亮上永远守着月亮,以示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家人的重要性。

同时,也让人们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寓言故事一:玉兔捣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兔是月亮上的仙兽。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玉兔捣药的故事。

相传,玉帝派玉兔在月亮上捣药,每天都要捣出一种神奇的药物。

玉兔非常勤奋,每天都按时捣药。

然而,有一天,玉兔的药杵掉进了水中,他无法继续捣药了。

玉兔非常着急,他不愿意让玉帝失望,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身体来代替药杵。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这个节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不仅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的传说,更是人们对家庭团圆,相聚团圆和美好心愿的寄托。

本文将为大家讲述中秋节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有个极其令人羡慕的家庭。

这个家庭有一个举世无双的美丽女子,她名字叫做嫦娥。

不仅长得貌美如花,而且心地善良,聪明伶俐。

她的丈夫名叫后羿,是一位出色的射箭手,他的箭法十分了得,可以射下九个太阳。

后羿是一个勇敢而又自私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箭法无人能敌,加上他拥有神箭十分骄傲。

后羿为了令自己永存功名,他再三考虑,最终决定偷偷射下了九个太阳。

当太阳只剩下一个时,这个太阳高挂天上变得外力强大,任何的箭法在阳光的作用下都显得无能为力。

经过多方面的用心设计,后羿千方百计地摆脱了阳光的干扰,射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人们见后羿的箭法无人能敌于是都投来了崇拜的目光,历代的帝王听说了后羿的事迹,都纷纷向他敬仰。

而后羿自己则沉浸在功名利禄中,不再关心家人和妻子的感受。

这一幕不幸的被嫦娥看在眼里,她觉得后羿变得自私自利,不再温暖体贴。

嫦娥不忍心看到他们之间的爱情逐渐消失,思念过去的幸福生活。

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嫦娥偷偷藏起了后羿射下的仅存的一颗神箭,并且告诉后羿只有当他放下功名利禄,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和家人相伴时,这颗神箭才能够归还他。

可是后羿却无法听进去嫦娥的话,他一如既往地追求功名利禄,继续骄傲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嫦娥看到这一切,心如刀割,只能寄希望于神箭。

在那个晴朗的中秋节之夜,嫦娥默默地握住了神箭,转身向月亮的方向开始奔跑。

她一跃而起,化身为一只美丽的玉兔,奔跑着,一直奔到了月亮上。

人们看到玉兔在月亮上,纷纷仰望,欣赏着这美丽的一幕。

他们将嫦娥与美好、和平、团圆的寓意结合在一起,将中秋节作为团圆之节庆祝。

每逢中秋节这天,人们就会赏月、赏月饼、品尝美食,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共度快乐时光。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

而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故事,莫过于嫦娥奔月的传说了。

这个古老的传说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之一。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曾经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人们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后羿得到了一种神奇的药,服用后可以飞天遁地,力大无穷。

他的妻子嫦娥偷偷尝了这种神奇的药,结果变得轻盈敏捷,身手矫健。

后羿得到这种药后,被一些坏人所觊觎,他便将这种药藏在家中的一个匣子里。

不料,有一天后羿不在家,坏人趁机闯入,企图抢走这种神奇的药。

嫦娥为了不让坏人得逞,便将这种神奇的药一口吞了下去。

她吞下这种药后,便变得身轻如燕,飞上了月亮。

嫦娥飞上月亮后,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她在月宫里孤独地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羿每到中秋节这一天,便会在家中摆上嫦娥喜爱的美味佳肴和鲜花,祈求月宫的嫦娥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

而人们也会在中秋节这一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共同祈愿幸福安康。

嫦娥奔月的故事,成为了中秋节的一个传统,也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一个祈愿平安幸福的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会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共同祈愿幸福安康。

而嫦娥奔月的故事,则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让人们在这一天更加感受到团圆的温暖和幸福的美好。

关于月亮的成语故事:嫦娥奔月

关于月亮的成语故事:嫦娥奔月

⽉光皎皎,⽉饼甜甜,⽉桂⾹⾹,⽉⼉圆圆,中秋节到了,为⼤家整理了写⽉亮的成语故事:嫦娥奔⽉,祝你中秋节快乐!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个太阳,晒得⼤地冒烟,海⽔⼲枯,⽼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他⽤宝⼸神箭,⼀⼝⽓射下九个太阳。

最后那个太阳⼀看⼤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为⽼百姓造福。

羿的妻⼦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地善良,⼤家都⾮常喜欢她。

⼀个⽼道⼈⼗分钦佩羿的神⼒和为⼈,赠他⼀包长⽣不⽼药,吃了可以升天,长⽣不⽼。

羿舍不得⼼爱的妻⼦和乡亲,不愿⾃⼰⼀⼈升天,就把长⽣不⽼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诈⼩⼈,⼀⼼想偷吃羿的长⽣不⽼药,好⾃⼰升天成仙。

这⼀年的⼋⽉⼗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

天近傍晚,找借⼝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不⽼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

马上,她便⾝轻如燕,飘出窗⼝,直上云霄。

由于嫦娥深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如⼑绞,拼命朝⽉亮追去。

可是,他进⽉亮也进,他退⽉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

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亮出神。

此时⽉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爱的妻⼦在望着⾃⼰。

第⼆年⼋⽉⼗五晚上,嫦娥⾛出⽉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

她那美丽的⾯孔,使得⽉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羿和乡亲们都在⽉光下祭⽉,寄托对嫦娥的思念。

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由于⼋⽉⼗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中秋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中秋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其中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之一。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中秋的主角——月亮,也因为嫦娥的故事而倍感神秘与浪漫。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这个传说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故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太古时代。

相传,夸父是一个以迅猛著称的神,他渴望追上太阳,但却因努力过度最终灭亡。

在夸父后来的生命中,气温骤降,天地间只剩下黄沙,生灵凋零。

为了拯救人类,玉帝决定将太阳迁至更远的地方。

玉帝任命吴刚为天官,负责监视太阳和月亮。

吴刚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他特别崇拜玉兔。

吴刚在月亮上放养玉兔,每天都能看见它捣药煮汤。

然而,吴刚的职责并不仅限于此。

他还要照看美丽的仙女嫦娥。

嫦娥是一个善良、聪明的仙女,她和黄帝的王子相爱,准备举行婚礼。

婚礼的当天,一个名为丹鹤的神仙打扮的坏人逼迫嫦娥交出不灭之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爱人,嫦娥选择吞下了不灭之药。

吞下不灭之药后,嫦娥变得轻如羽毛,并开始升上天空。

她的家人和爱人看着她,无力阻止。

最终,嫦娥来到月亮上,并获得了永居之地。

为了怀念嫦娥的伟大牺牲,人们开始在中秋节举行嫦娥嫁给玉帝的仪式。

人们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放出孔明灯,祈求嫦娥保佑。

并且,人们还会品尝中秋节最特别的食物——月饼,月饼的形状象征着团圆。

除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还与中国文化中许多其他的传说和寓意相联系。

在中国文学中,月亮经常被描述为忠诚和坚韧的象征。

例如,在《红楼梦》中,黛玉被赞美为“月亮”,以示她的忠诚和坚贞。

此外,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月亮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诗歌和绘画中,艺术家们通过描绘月亮来表达他们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正因为如此,中秋节被视为一个与亲人团聚并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刻。

总的来说,嫦娥奔月的传说是中秋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浪漫和神秘的特性,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无论是在传统的民间故事中,还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嫦娥奔月都代表着勇气、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成语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
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
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
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很多志士慕名
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
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
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
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不过,后
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
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
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
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
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
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
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
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
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相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
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
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将往,枚占于有黄。

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
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
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
伐桂。

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
株桂树不但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

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所以天帝震怒,
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
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所以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
棵树,而他也持续地砍下去。

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能够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

后来兔子说:
“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
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

它们有四
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
云彩上天宫去。

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
娥从身边走去。

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

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

但是自己
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


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
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

雄兔
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
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
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

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

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

相传唐玄宗与
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
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
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
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各地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

而中秋节吃
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