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中秋节的四字成语小故事
有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doc

有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为了庆祝中秋节,全国各地都会举办相关的庆祝活动,猜灯谜是中秋节的必备游戏,小学频道提供了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有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
嘲风弄月嘲风咏月春花秋月长年累月成年累月
常年累月撑霆裂月蹉跎日月蹉跎岁月裁月镂云
喘月吴牛雕风镂月得月较先戴月披星带月披星
待月西厢二分明月月夕花朝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风花雪月芳年华月风清月白风清月皎风清月朗
风清月明风情月思风前月下风情月意风情月债
飞霜六月风月无边风月无涯风云月露光风霁月
花残月缺花辰月夕花晨月夕海底捞月寒冬腊月
花好月圆猴年马月河倾月落花前月下花容月貌
荒时暴月壶天日月华星秋月河斜月落皓月千里
烘云托月花颜月貌烘云讬月海中捞月壶中日月
花朝月夕花朝月夜霁风朗月镜花水月积年累月
经年累月积日累月近水楼台先得月九天揽月
霁月光风今月古月旷日引月临风对月驴年马月
流星赶月镂月裁云六月飞霜累月经年朗月清风
落月屋梁面如满月沐日浴月抹月秕风抹月批风
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年该月值拈花弄月年深月久
年头月尾弄月嘲风牛衣岁月弄月吟风拿云捉月
中秋是中国佳节,在节日中常有举办猜灯谜的活动。
更多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及相关知识,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形容中秋佳节的四字成语

形容中秋佳节的四字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形容中秋佳节的四字成语,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桂子飘香】:桂花一般是中秋节前后的开放,因此桂子飘香指的就是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月过中秋】:做人做事不能错过时机,就好像赏月不要错过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因为中秋时期的月亮最圆、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机。
【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
多用作新婚颂辞。
【嫦娥奔月】: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皎月当空】:比喻中秋时节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空中。
【月到中秋分外明】:指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又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过节的时候,会特别的思念亲人。
【月白风清】:形容中秋时节的月亮,月光皎洁,清风轻轻吹来。
一种非常舒服清爽的感觉。
【明月入怀】:中秋时节把天上的明月抱入自己的怀中,通常被用来比喻人的胸怀非常的开朗。
中秋节四字成语

中秋节四字成语
中秋节四字成语是指用四个汉字拼成的常用成语,与中秋节有关。
以下是一些中秋节四字成语的例子:
1. 团圆美满:表示家庭团聚,和睦幸福。
2. 皓月当空:指月色明亮,皓白如银。
3. 月下老人:传说中掌管姻缘的神仙。
在中秋节夜晚,人们在
月下祈求幸福姻缘。
4. 嫦娥奔月:传说中的故事,嫦娥喝下仙药后飞升上天,最终
成为月神。
5. 赏月品茗:中秋节夜晚,人们聚在一起赏月品茗,欣赏月色
和品尝茶叶。
6. 月满人团:形容家庭团聚,团圆幸福。
7. 月神嫦娥:传说中的月神,嫦娥是她的代表人物。
8. 中秋佳节:指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欢聚一堂,共度节日。
- 1 -。
中秋四字吉祥成语

中秋四字吉祥成语中秋节祝福的四字成语:花好月圆、月圆人圆、团团圆圆、春花秋月、合家团圆、阖家团圆、人月团圆【桂子飘香】:桂花通常就是中秋节前后的对外开放,因此桂子飘香所指的就是中秋前后桂花对外开放,散发出馨香。
【.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
多用作新婚颂辞【.嫦娥奔月】: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皎月当空】:比喻中秋时节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空中【月白风清】:形容中秋时节的月亮,月光皎洁,清风轻轻吹去.一种非常难受清新的感觉【明月入怀】:中秋时节把天上的明月抱入自己的怀中,通常被用来比喻人的胸怀非常的开朗关于中秋节的四字成语——花好月圆、团团圆圆、光明正大、正大光明。
光明正大guāngmíngzhèngdà【解释】原指明白不偏邪。
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原文】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须就是先理会光明正大底纲领条目。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做褒义。
则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
通常并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大;不能读作“dá”。
【近义词】光明磊落【反义词】鬼鬼祟祟【辨析】“光明磊落”和“~”都所含“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够用作人及其言行;有时可以通用型。
但“光明磊落”偏重于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偏重于指人的犯罪行为抗拒、正派。
【例句】(1)我们办事~;他再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2)坚持~;不搞阴谋诡计;这是做人的道德的头一条。
月白风清:月光皎洁,清风轻轻吹去。
摇曳生姿:因飞汤而产生迷人的姿态。
银光闪闪:指月光照亮而产生的散射。
皎月当空: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
天伦之乐:全家团圆一堂的欢乐。
万籁俱寂:形容夜深人静,寂然无声。
花好月圆、月圆人圆、团团圆圆、春花秋月、再分家团圆、阖家团圆、人月团圆。
【桂子飘香】:桂花一般是中秋节前后的开放,因此桂子飘香指的就是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
10个有关中秋的成语故事

10个有关中秋的成语故事1. 花好月圆故事背景:"花好月圆"常用来形容美好生活,尤其是家庭团圆的幸福场景。
这个成语与中秋节紧密相连,因中秋月亮圆满,象征着家庭团聚和生活美满。
传说,嫦娥奔月后,每逢中秋,月亮最圆的时候,她便思念地上的亲人,而人们也在这时和家人团聚,共享美好时光。
2. 月满则亏故事背景:“月满则亏”出自《淮南子》。
中秋节时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和美好,但古人也借此提醒,事物在达到极盛时常有衰退的可能。
这个成语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贪求完美,要保持平常心,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3. 嫦娥奔月故事背景:嫦娥奔月是最有名的中秋传说之一。
据说,嫦娥为了保管好丈夫后羿的长生不老药,最后自己服下了仙药,飞向了月宫,从此住在广寒宫里。
这个传说使得月亮在中秋节成为神秘又浪漫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念。
4. 吴刚伐桂故事背景:传说月亮上有一棵永远也砍不倒的桂树,而吴刚因为犯了错误被罚在月宫里伐桂树,树砍倒了又会重新长起来,吴刚的劳动永无休止。
这个成语故事象征着顽强的意志力和对命运的承受力,常与中秋月亮联系在一起。
5. 秋高气爽故事背景:“秋高气爽”形容秋季天空清澈,气候宜人。
中秋节恰逢秋季,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最适合赏月。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秋时节的天气特点,也为人们的团聚增添了几分自然的美好。
6. 每逢佳节倍思亲故事背景: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虽然原本描写的是重阳节,但与中秋节也十分契合。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正是“佳节”时分,远在他乡的人自然倍加思念亲人。
7. 皓月当空故事背景:“皓月当空”形容明亮的月光高悬在夜空。
中秋节正值秋夜,月亮明亮清澈,正是赏月的好时机。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在中秋之夜常常吟诗作赋,以表达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8. 月中折桂故事背景:“月中折桂”源于古代科举制度,因月亮与桂花树常联系在一起,古人认为能够在中秋之夜“折桂”的人,意味着可以功成名就。
中秋节的传说成语故事

三一文库()〔中秋节的传说成语故事〕八月十五中秋节,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抬起头凝视天空中的满月,会吃着香甜的月饼,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
说到中秋,一会想到什么成语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传说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第1页共3页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玉兔捣药嫦娥身边有只玉兔。
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
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中秋节神话传说中的四字成语

中秋节神话传说中的四字成语夸父追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女娲补天海市蜃楼大禹治水天女散花钻木取火百鸟朝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火眼金睛、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结草衔环、人神共愤、盘古开天地、杜鹃啼血比翼鸟、照妖镜、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月下老人叶公好龙、擎天之柱、十日并出、补天浴日、炼石补天水漫金山、摇钱树、月里嫦娥、玉宇琼楼、生风作浪东兔西乌、巴蛇吞象、魑魅魍魉、钓鱼鳌客、飞黄腾达广寒仙子、牛头马面、金马碧鸡、乔松之寿、瑶池玉液贪如饕餮、旱魃为灾、狐唱枭和、云锦天章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喝月饼据说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社会各界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者,纷纷武装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手各路抵抗力量准备工作武装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格,传达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编出一计策,命令科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武装起义”的纸条原封不动饼子里面,再派遣人连夜传输至各地起义军中,通告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武装起义积极响应。
至了武装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积极响应,起义军例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关于中秋节的四字成语:月旦春秋、月地云阶、月黑风高、月里嫦娥、月露风云、月落星沉、月明千里。
月夕花朝、月下花前、月下老人、月盈则食、月晕而风、月章星句、月朗风清。
10个中秋成语小故事

10个中秋成语小故事1. 月下花前故事背景:“月下花前”原本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环境,后常用于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中秋节这样的月夜,人们常在“月下花前”谈心、赏月,增进情感交流,家人之间也是在这种氛围中共度团圆时刻,增加了中秋的温馨感。
2. 玉兔捣药故事背景:据传说,月亮上的玉兔不停地捣药,是为了炼制长生不老药。
这一故事与嫦娥奔月紧密相关。
嫦娥在广寒宫里独居,玉兔成为她的伙伴。
玉兔捣药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中,成为了月亮的象征之一。
3. 良宵美景故事背景:“良宵美景”形容美好的夜晚和景色。
在中秋节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四周宁静祥和,良宵美景尽收眼底。
中秋节的夜晚被视为最美好的时刻之一,月亮、清风、美景交织在一起,为家人团聚增添了诗意。
4. 冰壶秋月故事背景:“冰壶秋月”比喻人的心地光明磊落,像秋天的月亮一样清亮透彻。
中秋节时,夜空中的明月就像一块冰壶,洁白无瑕,象征着纯净和美好。
这一成语也常用于形容人心纯净、高洁,和中秋节月亮的象征意义相得益彰。
5. 千里共婵娟故事背景:“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思是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赏明月。
中秋之夜,天上明月高挂,不论距离多远,思念亲人、朋友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仰望这轮明月,心灵相通。
这个成语完美地表达了中秋节思念亲人的情感。
6. 皎如明月故事背景:“皎如明月”形容事物洁白明亮,像月亮一样纯净无暇。
中秋节的月亮明亮如镜,象征着圆满、纯洁的情感。
在中秋夜,月亮清晰可见,带给人们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感觉,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7. 望月怀远故事背景:“望月怀远”是古代诗人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尤其是在中秋节这个赏月的时刻,望着天上的圆月,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这个成语深刻体现了中秋节人们望月思亲的情感内涵。
8. 月移花影故事背景:“月移花影”形容月光洒在花间,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而变化。
中秋节的夜晚,明月高照,花丛中的影子随着月光而动,呈现出一种浪漫而宁静的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关于中秋节的四字成语小故事
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
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
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意思是说
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
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
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
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李白诗中有“欲
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
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
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能够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这种
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能够长生成仙。
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
但宫前有守卫森严,
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
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
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
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
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
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
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
之象。
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
观以自乐也。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
仅仅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
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
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
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