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 一复习

合集下载

专题33 中国的气候 - (知识默写背诵清单)- 2024年[地理]中考复习【默写清单】

专题33 中国的气候 - (知识默写背诵清单)- 2024年[地理]中考复习【默写清单】

专题33 中国的气候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气候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气温特点(2)中国的温度带与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带与带的分界线。

(1)降水①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自沿海往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多少、多少。

②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降水集中在季,多,少;年际变化。

③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

④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的托克逊。

⑤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1)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地区2.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气候显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

(故事谐音记忆:大(大兴安岭)英(阴山)雄喝(贺兰山)八(巴颜喀拉山)缸(冈底斯山)酒)夏季风特点:。

冬季风特点:。

2.中国主要的特殊天气:、梅雨、、沙尘暴。

寒潮发生在;梅雨发生在;台风发生在月,7——8月为多;沙尘暴发生在干旱的。

3.主要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

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4.秦岭淮河一线主要的地理分界线(1)一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亚热带与带的分界线。

(3)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

(6)水田与的分界线。

(7)北方与的分界线。

(8)河流有无分界线。

(9)常绿阔叶林与的分界线。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气候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在长期观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定范围内气候要素变化的总和,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气候类型众多,主要有寒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其中,以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等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具代表性。

中国气候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南北纬度差异大,由亚热带到寒温带气候一应俱全,纵向气候差异极大;二是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之间的经度差异大,从而形成了横向气候分带的特征。

因此,中国气候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在气候类型多样的中国,气候变化也变得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自然要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气候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比较典型的有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中国北方和南方降水和温度,中国季风格局带来的气温和降水分配差异,地形起伏带来的山地气候和平原气候等。

同时还有干湿差异,风向和风力差异等多种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影响了农业、水资源、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生产和生活。

而急剧的气候变化,则带来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和环境保护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本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确保气候变化问题得到有效的应对和管理。

总的来看,中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变化复杂。

了解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于地理学、气候学和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I.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南北纬度差异、地形气候差异、季风气候特征、热岛效应等方面进行介绍。

《中国气候复习用》课件

《中国气候复习用》课件

总结词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为农业生 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VS
详细描述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跨越了多个气候带,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 业气候资源。各地的光照、温度、降水等 条件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为农业生产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农业气候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是保障中国粮食 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周期和 产量,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
方式变革。
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城市建设和规划,需 要考虑防洪、排水、城市热岛效应 等问题。
对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影响人类健康,如高温、洪涝、沙 尘暴等。
对经济发展影响
对能源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能源需求和供给结 构,推动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发
中国政府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气候未来展望
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即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并努力早日达峰,到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
推进低碳发展
中国政府将积极推进低碳发展,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降低碳排 放强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 作物,农业发达。
城市分布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 城市分布在此区域。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范围
中国西北部地区,包括 新疆、甘肃、青海、宁
夏等地。
气候特点

第二章 中国的气候复习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

第二章 中国的气候复习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

地降区水量?≥蒸发量
• 结合前面所 学湿知润 识半湿,润找
出不同干湿
青岛 800mm
地降区水量的≤蒸分发界量 线干。旱 半看干一旱看,
它们与哪些
等降水量线
大体一致?
连线并体会干湿地区对植被的影响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状况: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退
华北、东北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季风进退
五月
七八月
ABC
梅雨
伏旱
九月
D
南方雨季来的__早__,退的__晚____,时间___长__。 北方雨季来的__晚__,退的__早____,时间___短__。 外流河的水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3)造成C、D两处降水量差别大的原因是
海陆位置

(4)E地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地形(海。拔)
中国的气 候特征
气候复杂 多样
季风气候 显著
气温、温度带 降水、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夏季风与降水
多特殊天气 多旱涝灾害
A
B
C F
D
师友互查:
E
1、图中温度带、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的分布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甘肃省偏西)
• 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 于淮北则为枳(zhǐ)”, 提到了地理上的一条重 要界线即________,地理 上 把淮河它 和 _____ 作 为 多 种秦气岭候 上 的 重 要 分 界 线 。

中国气候特点初二地理复习

中国气候特点初二地理复习

02
中国温度带与区域气候
温度带的划分
中温带
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和长城以北 的地区,四季分明,适合种植 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亚热带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 的地区,气候湿润,适合种植 茶叶、柑橘等亚热带作物。
寒温带
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种植春 小麦等农作物。
暖温带
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秦岭淮 河以北的地区,气温较高,适 合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和长江 中下游地区,特点是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部海南岛、 云南南部等地区,特点是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 和旱季之分。
季风气候的特征
季风气候是指在不同季节里,由于大 陆和海洋的温度差异,形成随季节变 化的风向。在中国,主要是夏季风和 冬季风的交替影响。
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气温变化
中国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 升趋势,尤其是冬季和夏 季。
降水变化
中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较 大,但总体上呈现出南多 北少、东多西少的趋势。
极端气候事件
中国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 频发,如洪涝、干旱、台 风等,对经济和社会造成 严重影响。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改变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
实施节能标准
制定和实施能效标准,鼓励企业进行能效提升。
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防止生态破坏。
退耕还林还草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复习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气候复习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中国的气候复习课授课教师: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2)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m、800mm 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3)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4)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5)初步掌握综合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特殊天气的复习,认识其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2)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3)知道我国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及其表现。

2、教学难点:(1)运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分析气候特征。

(2)理解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成因。

学情分析:本节课为复习课。

针对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和中国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

具备了解气候相应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之前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直观,授课时应多举例,多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达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最佳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学生的2 分钟铃演讲导入,提出问题,我国种油菜的地方很多,但各地开花时间不同,原因是什么?讲授新课:壱、自主学习:1、读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共34张PPT)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共34张PPT)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2.右图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3. 读图20一2,回答问题。
(1)C点的气温:
(2)A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 ,
气温的范围:
(3)B点气温 (大于或小于)0℃,
气温的范围:
2
1.判断下列现象中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现象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热带全年高温,华北冬季结冰 夏季的海边是避暑胜地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平原 山麓红花绿草,山顶白雪皑皑 东京气温年较差小于郑州 俄罗斯的军港摩尔曼斯克全年不冻
13
14
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
1.东西方向的差异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东部距海近并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而西部 正相反。
(1)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 (2)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光照充足 (3)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比热容小,地表升温快 8
划分依据:积温 <1600℃
地图册163页
>1600℃ >3400℃
>4500℃
细节关注:
>8000℃
1.温度带的划分 依据;度数;范围(地形区),尤其是暖温带
2. 跨四个温度带:甘肃省 跨三个温度带:云南省、陕西省、新疆、内蒙古
(2)成都一月均温比同纬度的武汉气温 高 ,主要原因是。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有大巴山、秦岭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的
影响小;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7
1.B处等温线向 高 纬弯曲,说明气温比同纬气温 高 ,主要形 成原因是 地处黄河谷地,地势低,气温高 。
2.吐鲁番出现我国夏季最高温,原因:
纬度 海陆位置 地形 地形 海陆位置和洋流 洋流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平 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 洋 水,也有来自__印__度_洋的
__西__南__季风。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
低气压
低气压
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远__离__海___洋__和__山__脉___阻__挡__。

平 洋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 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4_、__5_、__6_、__7_、__8_、_月9 ,武汉为 _4__、__5_、__6_、__7_、__8月,北京为__7_、__8月,哈尔滨为___7_、__8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_秋__多__,__冬___春__少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越__往__北__雨___季__越__短__,___降__水__集__中___程__度__越__高_。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 盆地。低温极值在青 藏高原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 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一、中国的气温
1、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中国的气温
2、根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然植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暖耗能变率(%) 气温距平(℃)
04
主要的气象灾害
旱、涝
台风
寒潮
DL 2016年——2019年全国主要气象灾害
2016年
2019年
暴雨洪涝
干旱
风雹
低温冷冻 害和雪灾
台风
DL 中国气象灾害多发的季节及形成原因








DL 中国气象灾害多发的季节及形成原因
干旱
春夏
成因: 夏季风的 强弱
DL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与降水空间分布
4、5月在我国 华南地区登陆
6月中旬—7月中旬,冷 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 约一个月,形成准静止 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 雨天气。
7、8月锋面雨带推移到 9月,锋面雨带南撤,雨 带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地
华北、东北地区(长江 区,10月退出,雨季结 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束。
2)大气环流 4)人类活动
目录 Contents
01
气温时空分布
02
降水时空分布
03
气候特征
04
主要的气象灾害
01
气温时空分布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温度带划分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DL 中国一月等温线图判读
等值线图的判读 1.数值递变规律
由南向北主逐渐降低
2.极值分布区 最冷:漠河 最热:海南
半干 旱区
➢ 年降水量:200—400mm ➢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 ➢ 植被:草原 ➢ 分布: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西北、青藏高原大部分
干旱 区
➢ 年降水量:<200mm ➢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 ➢ 植被:荒漠 ➢ 分布: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03
气候特征
季风与非季风区界线
北方距离冬季风的发 源地近,受其影响大, 降温显著。
3º51′N
中国的冬季风
昼长:

北方>南方

正午太阳高度:
北方<南方
南方雨季长,降水 多,多阴雨,日照时间 短。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地形
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 冬季风南下,南方受冷空 气影响小。
DL 练习一
中国地形图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1.A段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高原山地地势高,温度低于 同纬度地区。
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大;北方雨季短,降水量小。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规律的反常,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以及年际变化,甚至形成旱涝灾害。
DL 重要的等降水量线
描画800、400、200mm等 降水量线,观察其经过哪些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阴山
400mm
等降水量线
大兴安岭
地区?
巴颜喀拉山
200mm
等降水量线
冈底斯山
➢ 弊: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灌溉 水源缺乏,适宜发展畜牧业。
西北


农 业 类 型
民 居 建 筑
分析我国植被、农业、民居建筑由西北向东南变化的原因。
荒漠
草原
森林草原
新疆牧场 新疆
内蒙古牧场 蒙古包
旱作农业 四合院
东南
森林 水田农业 江南水乡
2018-2019年冬季北方15省(区、市) 气温距平(单位:℃)和采暖耗能变率(单位:%)
2.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 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偏高。 长江 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开阔,是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气温偏低。
DL
练习二 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
7月平均气温最高 值32.7℃
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
吐鲁番 青藏高原
1.中国有哪些气候类型? 2.总结我国气候特征,并简述原因。 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东西距海远近差 异较大;冬夏季风风向、性质不同,地形 类型、地势高低不同及山脉走向多样, 各地气温、降水的组合状况不同,因而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DL 气候与农业生产 ——影响农业类型
灌溉农业
草原放牧业 旱地农业区
南北温差
夏季小(4—16 ℃) 冬季大( 46.9——50.9 ℃)
海口
极值分布
夏:吐鲁番——青藏高原 冬:海南———漠河
七月气温
July temperature
➢ 7月<8ºC等温线在青藏高原,最热在吐鲁番 ➢ 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季气温差异的原因
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影响气候的因素
➢ 冬季南北气温差大
1.太阳辐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洋流 4.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昼长:

北方<南方

正午太阳高度:
北方<南方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季风 53º33′N
DL 中国七月等温线图判读
7月平均气温最高 值32.7℃
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
7月平均气温 16-24 ℃
漠河
7月平均气温最低 <8℃
吐鲁番 青藏高原
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1月平均气温最低 -30.9℃
漠河
7月平均气温 28-32℃
海口
七月与一月等温线图对比
等值线的疏密差异
夏疏 冬密
1月平均气温最低 16-20℃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水田农业区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
DL 气候与农业生产——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利: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生长 提供充足的水热。
➢ 弊: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和 年际变化大,易造成旱涝灾害, 农业减产。
DL 气候与农业生产——大陆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利: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 大,利于农作物积累养分。
中国气候特征
气候与农业生产
DL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
冈底斯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分布图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所经过的主要山脉。 2.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与我国年降 水量等值线的关系。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DL 中国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
1600 ℃ 3400 ℃ 4500 ℃ 8000 ℃
热带
➢ 积温>8000℃ ➢ 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 地区:台、粤、滇的南部、琼 ➢ 主要农作物:水稻、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等
2
亚热 带
➢ 积温:4500℃—8000℃ ➢ 耕作制度:一年两至三熟 ➢ 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 ➢ 主要农作物: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图
中国地形图
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 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受海洋湿润 气流影响差异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利于夏季风深入北上。
DL 火烧寮(托克逊)年降水量最多(少)的原因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年降水量 5.9mm
托克逊
年平均降水量 6558mm
火烧寮
火烧寮位于东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夏秋受台风影响。
拉萨
贺兰山 兰州
张家口
800mm
等降水量线
秦岭 淮河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DL 我国四大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划分
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荒漠
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400~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森林和草原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草原
4—8月
4—9月
DL 中国降水时间变化
小结: 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大;北方雨季短,降水量小。 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
我国的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季风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DL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 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多锋面雨。
1.简述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锋面雨带 的推移规律。 2.我国南北方雨季长短和降水量差异 及原因。
寒温 带
➢ 积温:<1600℃ ➢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 地区:黑龙江省北部与内蒙古的东北部 ➢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马铃薯
高原 气候

➢ 积温:<2000℃ ➢ 耕作制度: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 地区:青、藏、川西 ➢ 主要农作物:青稞,放牧业
02
降水时空分布
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暖温 带
➢ 积温:3400℃—4500℃ ➢ 耕作制度:两年三熟至一年二熟 ➢ 地区: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塔里木盆地 ➢ 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
中温 带
➢ 积温:1600℃—3400℃ ➢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 地区: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准噶尔盆地 ➢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大豆,亚麻,玉米,甜菜
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400~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森林和草原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草原
湿润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森林
分析我国西北半干旱区的形成原因。
DL 伊犁河谷地成为半干旱区的原因
➢ 开口向西,利于西风带来的水汽深入,遇山脉抬升,降水较多。
湿润 区
➢ 年降水量:>800mm ➢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 ➢ 植被:森林 ➢ 分布: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内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