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质量分析

第一单元测试质量分析

第一单元测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基本概括:从命题情况来看,本次命题思路是考核学生读、悟、写、积累等多方面,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尤其是考核语文基础知识的点的辐射面较广,难易也较适度,开放性的题型比分占有一定比例。

二.取得的成绩与分析:基础题型总体得分比较高,与预期目标一致。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基础题型主要考查最基本的字、词、句、古诗的积累;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基础测试力求体现引导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最基本的语言因素,重视字词句的教学,防止课堂教学中脱离语言训练的空洞感悟,引导教师不可忽视语文教材中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教法指导。

三.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考核学生对在教材中未出现过的不常用的词语,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平时接触较少,也很少使用,故学生不会读,也不理解,写下来错别字特别多。

这些给我们教学提了个醒:平日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时候,不要只顾教材上的词语,辐射面要广些,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拓宽视野,学生应付考试就不成问题了。

2、课外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深广,学生的阅读分析存在问题,在教学中,因注重引导学生静心读文,细心答题,仔细检查。

而且指导学生读懂所给的文本,体悟文本想要告诉读者什么,自然而然,短文内容、中心很快能领悟。

3、知识点的教法指导不到位。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很多同学也只是写出它的表面意思,未结合课文进行答题,如果批改严格的话,很多答案也是错的。

4、学生审题不够严密,出现漏答、错答现象,且涉及学生较多。

5、作文审题不清、中心把握不准、缺乏细节描写,差生错别字多,标点不能正确使用。

四.原因分析:1、阅读分析能力偏低,雾里看花、不求甚解。

不少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对文章内容如雾里看花,从而答题不着边际。

2、古诗积累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而且出现一个怪现象,学生能熟练的背诵必背古诗,但字不会写。

因此,我们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改变学生的观念,要学会读、背、默、吟。

5单元质量分析

5单元质量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测试质量分析界水小学黄英荣一、检测目标:1、检测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正确地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检测学生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感受生活空间,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试题内容:第一题:他们看到的分别是哪一幅图?看一看,连一连。

第二题:判断题。

第三题:下面的图形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第四题:下面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填一填。

第五题:你能用线连一连,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吗?第六题:你能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吗?第七题: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把它们圈起来。

第八题:请在下面的镜子中写字。

第九题:猜车牌号码。

第十题:看镜子写时间。

1、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有些学生需要从学习习惯上加以督促;有些学生需要从基础知识上进行补习。

2、鼓励、肯定这次检测中继续保持好成绩的学生,表扬进步大的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自信。

3、教师应多从学生答题的错误中,更深层次地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的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好研网]检查是否有新评论文章评论页次: 1/0, 共 0 条►。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分析
2、第三题2.一个三位数除以8,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本题同样超出范围。3.0÷8=0×8。学生出错较多。
3、第七题选超市,第一个超市买五送一,第二个超市降价6元一盒,应该是买五送一的合算,合算的意思要重点讲解。
改进措施:
1、讲解出错较多的题目。
2、学生改错,注意让学生说说是如何错的。
学科:数学第一单元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三年级
教师:(签名)
单元作业质量分析表
作业人数
24
及格人数
21
优秀人数
5
总人数
24
及格率
91.3
优秀率
21.





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点及分析:
1、本次测试整体成绩较好,优秀率达到24%。
2、学生书写认真,做题正确率较高,并且逐步养成了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出错较多的题目及原因分析:
1、第二题填空题失分较多2.估算578除以8是,把578看做( )来算,商约是( ),估算197除以5时,可以把197看做( )进行计算,商约是( )。578可以看做580,也可以看做600,对于估算,答案不唯一,但是要尽量统一,找最优答案。 3.如果□03除以6的商是两位数,□最大可以填( ),如果商是三位数,□最小可以填( )本题超出这一单元的学习范围,要结合下一单元综合讲评。

质量分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质量分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作业质量分析表
作业人数
24
及格人数
24
优秀人数
14
总人数
24
及格率
100
优秀率
58.3






优点及分析:
1、本次测试整体成绩较好,优秀率达到58.3%。
2、学生计算正确率较高,并且逐步养成了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出错较多的题目及原因分析:
第四题列综合算式73-7*3大部分学生把73写在了后面,失分较多。另外两个综合算式也出错较多。
教师:(签名)
第五题填一填5.47余33的和,除以8,求商,列式为(),有部分同学没有加括号,导致错误。
第六题解决问题2.先求,再求,学生在填写先求什么时,叙述不准确,正确答案为先求其他四个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参加活动。
改进措施:
1、讲解出错较多的题目。
2、学生改错,注意让学生说说是如何错的。
学科:数学第三单元内容混合运算三年级

数学单元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数学单元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本次测试试题都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为依据。

题量及难易程度适中,区分度不太大,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从试卷来看,本次测试试卷内容涵盖了第一单元的知识,试题灵活,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从“填空、判断、计算、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二、成绩分析404班共有66人,参考人数66人,从测试的整体情况来看,平均分为89.6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掌握较好。

少数学生还需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少数学生不注意答题的格式,卷面不工整、清洁,以后将对学生数学格式作出更严格的要求。

四、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导致有些简单的问题也会出错。

2.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解决问题。

3.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导致答题是错漏的比较多。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1.继续认真、扎实地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数学思想,激励学生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更加重视对学困生的激励和帮助,教学中要在时间与精力上给予更多的倾斜。

3.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通过让学生办数学手抄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学中,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年级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及反思

四年级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及反思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单 元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生活技能。
单 元
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
教学具
多媒体
单元
测试情况
单元
测试情况








优秀率
教学具
多媒体
单元
测试情况
单元
测试情况








优秀率
人数
合格率
人数
待达率
人数
质量分析:
改进措施:
单 元 反 思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及反思
四年级
单元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
总课时
6
单 元
概 述
本单元:例1—例4(P95—P107)
单 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语文单元测验质量分析报告

语文单元测验质量分析报告

语文单元测验质量分析报告测验质量分析报告引言:语文单元测验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测,检验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该单元学习中的掌握情况,并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本报告将对某语文单元测验的质量进行分析,以评估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测验设计1. 测试目标测验应能全面覆盖该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力求客观公平,并能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测验目标需要明确,测验题目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设计中明确测试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题目。

2. 题型选择单元测验应包含一定的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等题型,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题型选择应根据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避免重复和偏重某一方面。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合理选择题型,确保覆盖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

二、题目质量1. 题目难易度测验题目的难度应适中,能够区分学生的不同水平。

题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测验结果不准确。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题目中适度控制难度,确保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水平。

2. 题目质量测验题目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题目应能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避免模糊或歧义的表述。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对题目进行仔细审查,确保题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评分标准1. 评分标准明确评分标准是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判的依据,应明确具体。

评分标准的不明确会导致评分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明确评分标准,并在给学生布置测验时明确告知。

2. 分值合理分配题目的分值应合理分配,与题目的难易度和重要程度相一致。

过于简单的题目给予过多分值,而过于复杂的题目给予较少分值都会导致测验结果失真。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合理分配分值,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论:通过对语文单元测验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测验设计需要明确测验目标,并合理选择题型。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试卷质量分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试卷质量分析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亿以上数的认识》,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平方千米和公顷》,因为学生这两个单元已经学完了较长的时间,在课本总复习的题目中,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陌生的,所以我临时加印了这份试卷,进行了复习巩固。

本次测试从总体来看,试卷难易适中,抓住了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体现了将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

一、学生答题分析1.填空题。

出错率较高的是第10、12、13、14题,第10小题学生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表述不准确、不完整;第12小题有学生漏写了单位;第13小题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有不少学生搞不清;第14小题1.2平方分米和12平方厘米的大小比较有困难,多数是不细心造成。

2.判断题。

共10道判断题,每题1分,错的较多的是5、7、10小题。

原因是有些学生对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理解不清;有的学生对于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和公顷比较生疏;有的学生审题不清楚;还有的学生没有全面地思考问题。

3.选择题。

共10道,每题1分,部分同学第2小题失分较多,有学生选了c,原因主要是理解不透彻,个别同学还是粗心,其余题目完成较好。

4.按要求完成题目。

主要考察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并求近似数,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较多,也注重强调了方法,因此失分较少,对个别同学应着重加以辅导,有个别同学漏写单位。

5.解决问题。

主要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理解题意,单位问题注意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也出现了有一些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的错误。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二、改进措施综合这次考试的测试情况来看,以后的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1.学好数学重要是培养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