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思维导图

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思维导图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规律商品经济•定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形式•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大分工的出现,逐步不断发展•前提•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劳动产品的要求•剩余产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交换具有等价性,是所有权的转移•决定•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特征•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历史地位•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定义•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与一般物品使用价值的差别•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社会•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具有同其他商品交换的属性•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与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与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与价值•统一、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价值以使用价值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任何人不能同时占有两者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定义•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作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定义•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来劳动•作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流通•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二重性•流通过程的二重性由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决定第二节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量•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第二种含义•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关系•第一种含义是第二种含义的基础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定义•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公式•劳动生产率= 产品量/劳动时间•关系•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与价值量成反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复杂劳动•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区别•有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收入分配•有差别科技、管理与价值创造•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科技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而是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价值•管理劳动也是一种复杂劳动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资源配置•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使用•资源配置两种方式•计划配置•计划起决定作用•市场配置•市场起决定作用•主要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最基础的机制•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紧密相连,共同发挥作用•竞争机制•市场配置的优劣势•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劣势•难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造成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失衡•对于外部不经济的调控显得乏力•产业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性质•价值规律是自然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价值规律的形式•通过商品价格波动的形式发挥作用•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优胜劣汰•价格变动的幅度•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影响价格变动的幅度•波动原因•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供求趋于平衡,使价格接近价值。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总结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
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2)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纲版)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②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③ 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关系的基础 ④ 经济的开放性 ⑤ 国家调节的重要性
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市场经济
三、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供求和价格变动,市场竞 争,风险约束等途径,来调节经济运行和实现资源配置的作 用过程。主要包括供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1)微观作用:激励创新,优胜劣汰。提高劳动生产率, 调节产量,改进生产组织和管理。
(2)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体现的是 商品经济的积极作用。
政治经济学
*
第二节 价值规律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
表现出来。 (2)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政治经济学
*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含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所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既 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既调节商品生产, 又调节商品的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
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管理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 求。(国家的宏观调控)
政治经济学
*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三、时间节约规律: ✓节约劳动时间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时间节约规律内容: ➢第一,合理分配在各种产品上的劳动时间,更具不同产品 的需要合理分配以免造成时间的浪费; ➢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第0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工程

•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辩证关系时,特别注意探究资本主义的法权关系。他 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决定着其意识形态的 根本性质,也决定着它们的法权关系。资产阶级所标 榜的权利平等和公平,不过是商品生产关系的抽象表 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的所有者必须按照价值 尺度进行自由交换,才能使产品成为商品。
第四节 资本批判与人的解放 • 一、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拜物教” • 二、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 三、共产主义的实现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写作过程和意义
• 《资本论》浸透了马克思长达四十余年的思考和探索, 要把握和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丰富而深邃的哲 学思想,必须首先对其写作过程、理论结构及其形成 过程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有所了解。
(二)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
• 马克思在1873年写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的 《跋》中,进一步指出:“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 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 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 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 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 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 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再次清楚 表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而马克思 的辩证法则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
•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的哲学方法。 从根本上说,《资本论》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正 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 以这个方法做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 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
(一)扬弃唯心辩证法,创立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第一章: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三个决定: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分工、私有3、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市场)4、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价值5、劳动的两重性——具体、抽象(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6、衡量商品价值量的两个尺度——个别、必要7、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影响的两个方面——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个别(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9、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货币的职能、技术规定10、货币流通与经济危机——既打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又导致商品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11、货币流通规律的两个关系——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2、纸币发行后的两个后果——通货膨胀、通货紧缩13、价值的决定和供求关系14、市场机制的三要素——价格、竞争、供求15、价值规律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作用:调解、促进、优胜劣汰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等价交换和价值增值2、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特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价值增值(形成)过程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否增值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6、资本构成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形态——物质形态(技术构成)、价值形态(价值构成)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积聚,个别资本和总资本都会扩大。
集中,个别资本扩大,总资本不变。
8、利润转化平均利润——剩余价值在各部门重新分配,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9、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与价值的两点区别——生产价格直接与资本相联系;生产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10、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资本11、决定股票价格的两因素——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率12、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1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是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消费资料市 场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 产资料市场则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
▪ (二)、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易,它在市场 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生产要 素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 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 土地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交易的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联想做大做强 以下是联想集团2008年的做法努力: ①人才与管理: 引进戴尔高级管理人员、联想与首钢培训中心共建笔记本大学; ②技术: 联想安全理财电脑震撼上市:基于LCVP技术,联想安全理财电 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供理财专用的操作系统;
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价值规律刺激商 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 率。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价值规律也能激励上市公 司的经理层把公司做大做强。(投资者多做价值投 资)
注意:在我国,土地市场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市场
技术市场:是指以技术商品为交易对 象的市场
重要性
首先:为研发和生产的协作建立了直接 的联系,加速了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二:促进研发人员的流动和知识的共 享,并借助知识的外溢,促进整个社会生产 力的进步
交易方式
一:存在于图纸、资料、磁带中的专利、技术诀 窍、产品设计等技术交易,属于知识产权转让 二:存在于人的大脑里的知识的交易,主要通过 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
第二,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
价值规律作用与联想
2004年末,电脑制造巨头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 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后,IBM的全球电脑业务 使联想集团的业务规模从30亿美元上升至120亿美元,同时全球 市场占有率从2%上升至8%,成为仅次于戴尔、HP的全球第三大 电脑厂商。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社会分工表现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种局部的、 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 而人们的需要或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多方 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 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 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
政 治 学
6
院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二个条件是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 经济利益。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 件。 马克思指出“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 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 交换行为。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不能是不 等式的,而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 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
政 治 学
7
院
发达商品经济(developed commodity economy)是以 (三)、商品经济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market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 economy)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 各种生产要素都以商品的形式存在,市场成为资源配置 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 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 生产者个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 的基础方式,成为联结各经济主体的纽带,成为一切经 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两 (small commodity economy),以生 工不发达的产物。从有人类社会起,一直到资本主义 济活动的平台。 个阶段: 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 生产方式建立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基本上是自然 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个历史阶段。 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每个经济单位的独立性很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3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1)

供不应求
缩小生产 利润小
价格上涨
生产资料
流
劳动 力 入
资源优化配置
生产资料 流 劳动 力 出
价格下降
利润大 扩大生产
供过于求
春节过后,全 国有数千万到东南 沿海一些经济发达 的地区去打工,人 们形象地称之为 “孔雀东南飞“。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资本是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 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 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 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出。
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贫富 差距等
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发
内
存
展
相
涵 不 同
在 和
到 普
发 展
遍 化
的 前
阶 段
对 物 不 同
提
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1.企业是市场主体 社会化大生产,企业为主体,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自主决定。
2.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生产资源由市场配置效率高。
——马克思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刺激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劳动生产率。 “鞭子作用”
技术 水平
先进
劳动生产 个别劳动
率
时间
高
少
商品 出售
等价
结果 多利
落后
低
多
等价
少利
3.分化作用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筛子作用”
个别劳动 生产率
个别劳 动时间
此后,他们奔赴市场,搜集商品供求和价格信息。有的改 行建造蔬菜大棚,为城镇供应鲜菜;有的购置了汽车,搞 起了货物运输;有的人又引进新的优质苹果树苗,继续生 产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 指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 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 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属于哪种规则( )。 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交易规则 C.市场竞争规则 D.市场保护规则
(三)市场管理P81 ·市场管理包括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市场监管体系两大部分。 • ·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专门 从事市场管理的机构;第二类是有关的技术管理机构;第三类 是社会性及群众性管理机构; • 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 参与四个方面。
4.特征(与教材略不同) (1)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 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由上可以推出( )。 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 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 (2)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 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 (3)商品经济是自主性、平等性的经济;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马克思)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1.含义:P66 2.特征
市场经济
(1)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
(2)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3)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强;
(二)商品经济
1.含义:P66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条件P66-67
3.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 •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P67 • 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导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后,商品经济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 式。当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商品经济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 P67 • 历史命运:马克思说未来社会,商品经济会伴随着私有制的 消灭而消灭,这就是马克思预见商品经济的历史命运。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性(※) (一) 盲目性、滞后性、浪费性 (二)阻碍技术的进步。 (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 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三、时间节约规律P75 (一)节约劳动时间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与简单商品经济相比)P68 (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二)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三)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关系的基础 (四)经济的开放性 (五)国家调节的重要性 三、市场机制 • 市场机制含义:P70 • 主要包括:供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供求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利率机制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一、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 (一)市场体系含义:P76 (二)市场体系分类: P77:主要有五类…… 1.商品市场:P77 (1)根据商品的________,商品市场分为消费资料市场和生 产资料市场; (2)人类一切经济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 (3)消费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 2.生产要素市场: P78: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 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 (1)金融市场 按照金融市场中________的长短,可将金融市场划分为资本市 场和货币市场。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 1.含义:P72 2.内容:P72 ※换句话说: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价值如何决定和实现的。 3.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也就是调节着社会劳动 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自发地刺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9月2日通过, 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 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部分条款: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 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 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1993) ·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 或者近似的标识;(2017年新增)
蛇口时间广场上矗立着: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
【习题,多选】马克思指出“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象房 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这 句话说明( )。 A.商品交换的比例不是以商品生产者的主观为转移的; B.价值规律是客观规律; C.商品交换比例的变化纯粹是偶然的事情; D.价值规律是自然规律; E.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判断】 1.时间节约规律就是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实质就是时间节约规律; 3.价值规律是客观规律,也是自然规律; 4.同一生产部门内主要是价格竞争;
◆ “时间节约规律”是一般经济规律。最一般、最普遍的经济规律,马克思
说我只找到这个。
(二)时间节约规律内容 P75……
(三)时间节约规律的作用形式P76 1.在市场经济中,… … 时间节约规律通过价值规律发性作用,价值规律实质是时间节约。 2.在未来社会, … …◆“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 插手其间”(恩格斯) ◆马克思在谈到资本家的财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今财富 的基础是盗窃他人的劳动时间。” ◆“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 展的时间。” (马克思) ◆时间就是金钱(美国,富兰克林) ◆一寸光阴一寸金。 ◆鲁迅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 于谋财害命”
◆马克思指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正像单个人必须
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
出的各种要求一样,社会必须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 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 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 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
(2)劳动力市场 (3)土地市场 (4)技术市场 (5)信息市场 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P80 (一)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
1.可以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2.有利于保证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3.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 4.是经济开放的必要条件。 (二)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包括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 仲裁规则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