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区情
六盘水市钟山区地层特征研究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28·2020年第15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0)15-0128-02六盘水市钟山区地层特征研究*汪洪宇,熊灿娟,高福碟,覃江海(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摘要:通过实地踏勘、填图、测剖面等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六盘水市钟山区地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可知该区地层以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出露最广,发育最好,出露特征最完整,而下寒武统和中志留统出露面积最小,发育最差,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在该区分布非常普遍。
关键词:钟山区;地层特征;特征分析;岩性研究中图分类号:P6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0.15.057地层特征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内,因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现象。
地层分布情况对工程建设安全性及经济性有重大影响。
本文以六盘水市钟山区为研究区域,研究该区地层分布、岩性及厚度等特征,为钟山区在不断建设发展中所需的工程勘察提供清晰的基础地质资料,同时也拟为今后地质类学生在钟山区进行野外地质实习提供理论依据。
1区域地质背景钟山区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过渡,黔西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地表支离破碎。
地貌以高中山为主。
钟山区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出露最广,发育最好,出露特征最完整,下寒武统和中志留统出露面积最小,发育最差,此外,本区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分布非常普遍。
该区域构造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褶皱较为发育,构造带附近岩体中可见节理发育,岩体总体呈较破碎状态,结构松散,易发生地质灾害。
褶皱构造发育为威水背斜,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及走向断层。
区内岩层挤压现象明显,褶皱、断裂发育,局部地段岩石破碎剧烈,岩石倾角陡直,甚至倒转,部分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性质,次级构造的出现,以及受晚期构造的叠加和改造等因素影响,致使局部地段的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23六盘水市钟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六盘水市钟山区国土资源管理局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目录序言 (1)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二、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4)三、规划目旳与方针 (12)四、土地利用构造调整 (15)五、土地利用分区 (20)六、要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 (26)七、土地保护、整顿、复垦与开发 (27)八、办、镇、乡土地利用 (28)九、实施规划旳措施 (47)十、规划旳审批、实施和解释 (4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阐明………………………………前言本规划旳制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15条“各级人民政府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旳要求和国务院公布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措施》旳要求,同步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有关仔细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定和实施工作旳告知》要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厅《有关做好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定工作意见》旳告知,在省、市国土局统一布署下,以《六盘水市钟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23年远景目旳纲要》为指导;以“十分爱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旳基本国策为基础;以进一步落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旳告知》(中发[1997]11号)为方针,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按照对农地和非农地实施严格旳用途管制旳要求,把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作为要点;以上级下达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控制,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用地矛盾,保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土地旳需求,优化土地利用构造和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实现钟山区国民经济稳定、协调、连续发展,土地资源科学、合理、连续利用。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原则《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编制。
本规划以1996年为规划基期年;2023年为近期目旳年;2023年为远期目旳年。
关于六盘水市棚户区改造问题的思考

关于六盘水市棚户区改造问题的思考王卫〔内容摘要〕摸清情况,理清思路,找准问题,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彻底扭转改造工作滞后的被动面。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建议措施〔作者简介〕六盘水市棚户区改造办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
党的十八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棚户区改造,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负责、认真抓好抓落实的一项政治任务,是相关部门、企业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民生工程。
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就六盘水市而言,棚户区范围广,点多面大,改造任务重,财政十分困难,推进工作难度大。
据此,通过对六盘水市棚户区现状的认识,深刻揭示存在问题,针对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理清思路,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目的。
1 棚户区现状棚户区包括国有煤矿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国有垦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区棚户区五类,简称“五棚”。
棚户区,均是房屋低矮、建筑密度大、建设年代久、房屋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全、环境赃、乱、差与及管理难度大的区域。
也是消防隐患特别大,社会治安极差,刑事案件易发多发的区域。
棚户区居民多是低收入困难群体,下岗失业、退休职工、城市干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难以靠自身收入改善住房条件。
经初步调查,至2012年底止,六盘水市尚未改造的棚户区还有178399户,其中:城市棚户区为165263户,国有工矿棚户区为2349户,国有林区棚户区为445户,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为10342户。
分县区情况如下:六枝特区:六枝特区还有棚户区58990户,其中:城市棚户区为55203户,国有林区棚户区142户,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为3645户。
盘县:盘县还有棚户区41338户,其中:城市棚户区为34986户,国有工矿棚户区2349户,国有林区棚户区为303户,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为3700户。
水城县:水城县还有棚户区20349户,全部为城市棚户区。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整合)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二OO八年六月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周遵庆审核:陈寿稀总工程师:毛应江经理:代德荣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总公司报告提交单位: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二OO八年六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概况 (1)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7)第三节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9)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 (10)第二章地质 (12)第一节地层 (12)第二节构造 (14)第三节煤层 (15)第四节煤质 (25)第五节煤质及工业用途评述 (28)第六节其它有益矿产 (29)第三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0)第一节水文地质条件 (30)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 (34)第三节环境地质条件 (38)第四节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0)第五节小结 (41)第四章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43)第一节勘探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43)第二节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44)第三节采样及测试 (45)第五章资源储量估算 (46)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46)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46)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48)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48)第五节采空区边界圈定 (49)第六节块段划分 (49)第七节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50)第八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1)第九节资源量变化情况 (54)第六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60)第一节煤炭市场需求预测 (60)第二节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61)第三节外部开发条件 (64)第四节地质灾害与环境影响的分析 (64)第五节矿井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65)第六节煤矿建设效益概述 (66)第七节煤矿建设综合评价 (68)第七章结语 (69)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地形地质及井上1:2000 1 1下对照图2 2 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勘探线剖面图1:20003 3 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综合地层柱状图1:500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205煤层底板等1:2000 4 4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203煤层底板等5 51:2000 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104煤层底板等1:2000 6 6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103c煤层底板等1:2000 7 7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103a煤层底板等8 81:2000 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102b煤层底板9 91:2000 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102a煤层底板等10 101:2000 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C101c煤层底板等1:2000 11 11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水文、工程、环境12 121:2000 地质图13 小河边煤矿老鹰山井田PCK10钻孔柱状图1:20014 小河边煤矿老鹰山井田补PCK11钻孔柱状图1:200附表1、截止2008年5月底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资源/储量核实结果表插图1: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整合前后矿区范围关系示意图2: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与老鹰山井田关系示意图3: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扶贫煤矿(整合后)矿权范围与资源量估算最大范围叠合示意图附件1.扶贫煤矿(整合后)采矿许可证复印件证号:52000007114462.原扶贫煤矿、施家河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3.原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批复文件4.黔煤呈[2006] 24号关于批复六盘水市四县(区)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请示及批复5.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 1553号)关于解决煤矿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六盘水市部分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6.贵州省煤炭管理局2007年04月10日“对六盘水市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煤行管字[2007] 67号)7.《地质勘查资质证书》8. 委托书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概况一、目的和任务为合理、充分开发利用六盘水市钟山区内矿产资源,使六盘水市钟山区煤炭资源布局合理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钟山区大湾镇山川风景说明

钟山区大湾镇山川风景说明
1、明湖水利风景区:位于钟山区境内,依托明湖水库而建,属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地貌独特、气温适宜,被称为中国凉都。
2、比女街生态园旅游景区:位于钟山区大湾镇,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素有六盘水“西大门”之称。
逢年过节,彝族女性同胞都精心打扮,身着盛装,互相比美,是彝族同胞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
用“比女街”来命名生态园,一方面体现彝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另一方面与其他各民族的民族风俗相交相融。
3、大河堡凉都花海:位于钟山区大河镇,是整个区域的核心景
区之一。
景区内的建筑物和城墙均有石头垒砌而成,名副其实的成为大河镇一个有城墙的村落,故名“大河堡”。
4、韭菜坪:位于钟山区大湾镇北部,是云贵高原典型的新生代
早期古喀斯特地质遗迹;是乌蒙山脉盘踞于青藏高原以东斜坡上最高峰;是六盘水地区保存最好的以喀斯特地质为主的岩溶地貌地文景观之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点。
5、凤池园:位于市中心区荷城花园新区东部,是一个综合性的
水上公园。
景区水景公园湖面面积360亩,水域分东西两部分,其间以玉带桥相隔,建有环绕湖区的游览道1.5公里,各景点间由玉带桥、平曲
桥、石拱桥、三孔桥等五座石桥跨水相连,湖岸建有回廊、水榭、凉亭等休息处。
六盘水三都三气的内容

六盘水三都三气的内容六盘水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贵州中南部,是贵州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六盘水市下辖三个区,分别是钟山区、六枝特区和水城县。
这三个区各有独特的气质和特点,构成了六盘水的三都三气。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的市中心,也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钟山区以钟山为背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适宜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钟山区的气质独特,充满活力和朝气。
这里有繁忙的商业街和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也有古老的寺庙和历史悠久的建筑。
钟山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给人一种繁荣和富裕的感觉。
钟山区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热情好客,喜欢结交新朋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钟山区的气质正是这种活力和朝气的体现。
六枝特区是六盘水市的新兴区域,也是六盘水发展的重要支撑。
六枝特区位于六盘水市的西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和旅游地。
六枝特区的气质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这里有古老的村庄和传统的民居,也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
六枝特区的人们勤劳务实,善于创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六枝特区的气质正是这种坚韧和创新的体现。
水城县是六盘水市的南部边缘区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
水城县地处山地和盆地交界处,水域丰富,水资源丰富。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和旅游地。
水城县的气质独特,充满了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这里有宽阔的田野和绿色的山谷,也有清澈的湖泊和秀美的风景。
水城县的人们勤劳朴实,热爱大自然,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
水城县的气质正是这种宁静和祥和的体现。
六盘水的三都三气各有特色,彼此补充,共同构成了六盘水的独特魅力。
钟山区的活力和朝气、六枝特区的坚韧和创新、水城县的宁静和祥和,使得六盘水成为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的城市。
同时,六盘水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韭菜坪景区简介

韭菜坪景区简介一、基本情况韭菜坪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与毕节市赫章县交界处,属乌蒙山系,因山上漫山遍野的野韭菜而得名,主峰海拔2900.60米,为贵州最高峰,被誉为“贵州屋脊”。
韭菜坪脉亘于群峰之上,为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
梁子岭脉绵延,山体宏大,岭高峻而不陡险。
梁子东西两头之南北两侧,岭脉呈对称四伸,廷展出四片小山群,峰群林立耸翠,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雄伟,可谓“山海之上耸巨峰,巨岭脊上挺危峰”。
景区内气温终年温和,有适合休闲度假的山丘缓坡,也有适合攀岩探险的险峰岩壁,是集休闲旅游和山地旅游为一身的度假景区。
同时韭菜坪山地造型奇特,适合登山、登高望远、滑草、攀岩、高山露营等健身活动,其石林造型别致,有的如山门、有的似利剑;还有满山盛开的乌蒙杜鹃花,成片生长的箭竹,如毡般的草场,五彩斑斓的韭菜花,高山洞穴、化石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二、自然环境1、地质地貌特征韭菜坪属乌蒙山系,位于世界最大的连片喀斯特地区,主峰海拔2900.60米,为贵州最高峰,坪梁子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陡短。
梁子岭脉亘于群峰之上,为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
梁子岭脉绵延,山体宏大,岭高峻而不陡险。
只少部地段石化呈喀斯特地貌。
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雄伟,可谓“山海之上耸巨峰,巨岭脊上挺危峰”。
一峰高踞千岭万山之上,而成“山国”贵州之“山王”,因此更显其高朗、开阔和壮美。
在韭菜坪坪顶可眺望水城、赫章、威宁县邻近主峰之大片辖区,远山如浪,山天相连,遂感四周群山皆小。
规划区为典型的中山山地地貌,从北到南逐步降低,最高点为韭菜坪主峰海拔2900.60米,最低点腊寨的关门山为1795.34,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1105.25米。
景区为六盘水地区保存最好的古高原面,其上发育出第三纪典型古喀斯特现象,高原斜坡地区由于喀斯特作用,山峰林立。
韭菜坪岭上气象万千,变幻多端:晴日,目穷数百里,收众山于眼底;阴时,视线不过数米,如沉雾海;雨天,或细雨如丝扑朔迷离,或暴雨倾盆,山怒峰吼;雨后初晴,云海茫茫,千山若隐若现;春日,山下已是万紫千红,山上却积雪未尽,草木沉睡,一旦春光普照临山,满山植物抢时放绿开花结实;春夏之交,一旦乌云密布,冰雹骤然而至;夏令,山上和曦送凉,山花烂漫,杜鹃点红;秋季,红叶遍野,金绒满地,八月左右,满山提早换上“黄袍”,寒气一袭,竟会大雪纷飞;十月,就银装素裹,耸亘皓幛。
洗煤厂水资源论证

目录1总论 (5)1.1项目来源 (5)1.2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及任务 (5)1.3编制依据 (6)1.3.1法律法规 (6)1.3.2规程规范 (7)1.3.3采用标准 (7)1.3.4参考文献 (7)1.4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8)1.4.1取水规模 (8)1.4.2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8)1.5工作等级 (9)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10)1.7水平年 (10)1.8用水保证率 (11)1.9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11)2建设项目概况 (12)2.1建设项目名称及性质 (12)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12)2.2.1建设地点 (12)2.2.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12)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13)2.3.1建设规模 (13)2.3.2实施意见 (15)2.4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15)2.5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16)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8)3.1基本情况 (18)3.1.1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18)3.1.3社会经济概况 (18)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9)3.2.1水资源状况 (19)3.2.2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0)3.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0)4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22)4.1取水合理性分析 (22)4.2用水合理性分析 (22)4.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23)4.3.1节水潜力分析 (23)4.3.2节水措施 (24)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24)5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25)5.1水源论证 (25)5.2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25)5.2.1依据的资料与方法 (25)5.2.2来水量分析 (27)5.2.3用水量分析 (33)5.2.4可供水量计算 (35)5.2.5水资源质量评价 (37)5.2.6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37)5.2.7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38)6取水的影响分析 (39)6.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39)6.2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39)6.3结论 (40)7退水的影响分析 (41)7.1退水系统及组成 (41)7.2.1施工期 (41)7.2.2运营期 (41)7.3退水处理方案 (41)7.3.1施工期 (41)7.3.2运营期 (43)7.4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43)7.5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44)8水资源保护措施 (45)8.1工程措施 (45)8.2非工程措施 (45)9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47)9.1补偿原则 (47)9.2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47)9.2.1取水给现用水户的补偿方案 (47)9.2.2退水对其它取水用户的补偿方案 (47)1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48)10.1取用水的合理性 (48)10.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48)10.3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49)10.4退水影响 (49)10.5取水方案 (49)10.6退水方案 (50)10.7建议 (50)附件:附图:附图一:建设项目交通位置图附图二:流域水系图附图三:区域水文地质图附图四:水功能区划图附图五:分析范围、论证范围图附图六:分析范围流域内其他主要用水户分布图附图七:厂区平面布置图1总论1.1项目来源六盘水市钟山区明威选煤厂所属钟山区所辖,而钟山区是六盘水市主产煤区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山区,“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客厅,一座令人“心自安”的时尚之都、文化之都、魅力之都!这里是“贵州屋脊·中国凉都”风行天下的“第一站”,矗立于乌蒙山脉,贵州西部六盘水市的核心腹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资源型城市华丽转身的经典范本,是西部“大三线”城市向现代特色都市转型的精美缩影。
作为第四轮经济强区,钟山区按照100年不落后的要求和100万人口规模的目标,抢抓同城化发展机遇,以超前的眼光、系统的思维谋划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承载力、服务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着力建成交通便捷、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景观靓丽、环境优美、居住适宜的城市,成为以政务、商贸、金融、信息、会展、物流、教育、卫生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倾力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
历史沿革来自于远古冰河:3亿年前,钟山是一片汪洋。
距今2.5亿至3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期间,火山的喷发、地壳的运动,造就了今天的贵州屋脊——韭菜坪。
1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钟山区境内气候温暖、潮湿,属于森林草原生态环境,生活着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犀牛、野牛、鹿甚至熊猫。
在距今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时期,这些大型哺乳动物均遭受灭顶之灾,永远沉睡于地下。
2007年,钟山区凤凰山出土了鹿、野牛、犀牛3种古生物的脊椎骨化石,经鉴定,化石形成于地质史上中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0万年。
而人类的活动却更早出现在了20万年前,在更新纪晚期就有原住居民“水城人”繁衍生息。
发源于清朝民国:从建制上回溯,清代雍正年间,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
六盘水境内改土归流大体结束后,北为水城厅,东为郎岱厅,南为普安州。
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古城荷城已厚积300余年的历史。
诞生于三线建设:1967年的“大三线”建设时期,中央为开发六盘水富集的矿产资源,组建了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级矿区(后改特区)。
1970年,郎岱、盘县、水城三县与三个特区合并,仍称特区,隶属六盘水地区。
1978年,组建六盘水市,后改为省直辖市。
成长于改革开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钟山区正式建立,成为六盘水市辖的县级行政区之一,是六盘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信息中心。
现辖大湾、汪家寨、大河3镇,双戛1乡,黄土坡、建设路、红岩、荷泉、荷城、杉树林、杨柳、场坝、凤凰、广场、明湖、德坞、西宁、月照14个社区服务中心,总面积478.99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苗、白、布依、仡佬等31个民族,常住总人口60.68万。
年轻的钟山,承载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历经了古人类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国从封建走向民主,从贫弱走向富强。
尤其三线建设所凝结的“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三线精神更成为今天钟山奋勇前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动力源泉,2013年建成开放的目前全国唯一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更是这一历史与精神的集中展示。
地形地貌钟山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之梯级状大斜坡地带,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北低。
在喜马拉雅山隆起运动中,这一斜坡地带的地貌形态发生过几次较大改变,处于水城盆地边缘的原凤凰山等钟山地貌也无一例外地发生改变,形成高山、深谷等地貌形态。
最高点韭菜坪是贵州第一峰,海拔高度2900.3米;最低点月照独山界河出境处,海拔高度1450米。
钟山区境内山脉为乌蒙山脉分支,有3条,一条自梅花山向东南延伸,经钟山区德坞、凤凰出境,为长江水系水城河(响水河)与珠江水系北盘江分水岭;一条自梅花山到钟山区双嘎乡向南边延伸,经德坞、黄土坡、荷城到月照,成为水城河(响水河)与三岔河(大河段)的分水岭;另一条由韭菜坪延伸到水城县盘雄乡分支,经汪家寨镇的纳福转向东边延伸到大河镇的以德进入水城县的连山,成为三岔河(大河段)与连山河的分水岭。
地貌由山地、丘陵、谷地、盆地、台地、山原6类构成,地貌与地层岩结构关联较高。
在碳酸盐类分布区,岩溶盆地、丛峰槽谷、峰林洼地和孤峰、穿洞、溶洞、石笋、石芽、坡立谷、竖井、落水洞等个体形态,构成了北亚热带高原奇特的喀斯特岩溶景观。
基本概况钟山区地形地貌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地域能级辐射带动力强。
区位突出:钟山区位于川、滇、黔、桂结合部,贵阳-昆明两大城市中心点,与贵阳、昆明、成都、重庆、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仅300-500公里,北连三秦、东达百越、南可下海、西能入滇,为“西部旱码头”、“四省立交桥”,是西南通江达海的咽喉要塞。
钟山区处于“泛珠三角区域”中心地带,是南方最大的煤炭——钢铁原材料生产基地,国家“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和“南-贵-昆”经济区、“毕-水-兴”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怡人:钟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是“中国凉都”的城市中心,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
年平均气温13-14℃,极端最高温度31.6℃,极端最低温度-11.7℃,年均降水1182.8mm,年均相对湿度8l%,年日照时数在1253—1556小时之间,无霜期在230—298天之间,森林覆盖率34.3%,常年无夏,春秋相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
著名作家叶辛到钟山时就颇感“心自安”,留下了“风雨声里到钟山,钟山盘水起雾岚,酷暑时节半分寒,凉都令人心自安”的佳句。
风光旖旎:钟山区境内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奇山、秀水、怪石、异洞,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贵州西部喀斯特瑰丽奇观,凉都森林公园、乌蒙地质公园、贵州屋脊韭菜坪、神奇月照、汪家寨基堡峡等美景星罗棋布,寓意六盘水的“五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凤池水上公园、儿童水上乐园、天生湖、明湖如宝石闪耀点缀其间,一幅“生态—休闲—度假—避暑”长卷般舒展于秀水与奇山。
犹如“月照乡里月照洞,月照壁上神雕峰。
更有奇景石生树,月照河畔民族风”的美景享受让叶辛老师流连而忘返。
资源富集:钟山区已探明矿产有煤、铁、铅、白云石、大理石、石灰石、重晶石等20多种资源,其中铅锌矿工业储量45万吨,铁矿石工业储量2000万吨,煤炭工业储量134亿吨,非金属矿产冶金辅料(冶金用自云岩、熔剂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和建筑材料储量也非常丰富。
各类资源品质优良、种类齐全、分布集中、组合配套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为三线基地,钟山工业基础雄厚,原材料、煤炭、钢铁、建材“四大”传统工业产业体系完备,电子、医药、新能源、资源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等新兴工业产业方兴未艾,正朝着“产业链接续延伸”、“产业板块拓展”和“循环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全力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交通便利:滇黔铁路、株六复线、六沾复线、内昆铁路、水柏铁路、水大铁路、六盘水货运南编组站贯穿全境,十二五期末铁路年货运量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
公路网络发达,客运线路32条,跨省线路24条。
城市轨道交通、内环快线、机场高速等快速通道,大幅提升区内交通通行能力和通行速度。
随着“毕-水-兴”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六盘水机场的建成(机场旅客吞吐量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50吨),十二五期末将形成中心城区至周边各地一小时、至省会贵阳两小时,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放射状交通体系。
届时,钟山区将构建成为我国西部省、区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大陆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通江达海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发展现状历经三线建设、改革开放、西部开发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一次次蜕变,钟山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备的交通网络和强大的辐射带动力,厚积而薄发,在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快车道上,钟山人不断解放思想,以先人一步、敢为人先的气魄,大胆改革、开放搞活,朝着“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和“凉都创新金融产业聚集区”的目标阔步前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先走一步的辉煌成就。
钟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高举发展、为民的旗帜,坚持以率先在全省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按照“快、好、高”的要求,大力弘扬“奉献、包容、创新、超越”的新时期六盘水精神,围绕发展目标,全区坚守发展速度不能慢、环境质量不能降、安全生产不能松“三条底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三大战略”,着力推进扶贫脱贫精准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民生保障具体化,全力推进“四城联创”,倾力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和“中国凉都金融产业聚集区”,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强化顶层设计,搞好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围绕发展目标,钟山区在“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在加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小康目标统领发展,以顶层设计指导发展,以项目投资带动发展,强化要素保障驱动发展。
二是在转型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要推动城市转型升级,高起点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水平管理城市,高效益经营城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与钟山区位优势和城市体量相匹配的三次产业发展体系的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真正走出“资源陷阱”,摆脱路径依赖。
要做强三产,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二产,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做特一产,挖掘农业经济潜力。
三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要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三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地企合作发展。
四是在和谐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和谐幸福美好新生活。
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加强社会面管控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是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发展战略全局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使钟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青。
六是在开放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最大“红利”,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深化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