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笔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2023年《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2023年《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2023年《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一个人的朝圣给我印象深刻,没想到还有第二部。

蛮好。

作者用奎妮的视角来写这本书,开始我以为不好看,中间也想过弃文。

但是联想看第一本的感受,我坚持看完了。

而看完后回头去思考的时候,才发觉这本书的美好所在。

奎妮爱的真的卑微呀。

哈罗德不是多么厉害的人物,只是啤酒厂一个普通员工。

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对他说出她的爱。

然而他的儿子戴维和老婆一眼就洞察了她的秘密。

戴维的死,其实是必然的悲剧。

奎妮做出了努力,去帮助过他。

然而戴维依旧因为抑郁,最后自杀在家里的花园里。

奎妮为了帮哈罗德保住工作辞职。

最后在海边悬崖峭壁上定居,并且精心创作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花园里种着花朵,还有象征哈罗德和戴维等人的木头人。

有石头贝壳做的院墙,有海藻贝壳做的装饰等等。

奎妮得了癌症,用最后生命有限的时间给哈罗德写信,对于一个连进食都困难的人来说这种近乎自虐的写信就像一种生命的燃烧。

她娓娓道来那些哈罗德不知道的关于戴维的事情,她祈求着实际上不存在也不需要的原谅。

这种卑微的爱,让人动容。

在垂垂老矣之时,在每一天几乎都有身边的病人离开之时,她勇敢的坚定的活着等待着。

这大概也是一种朝圣吧。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我没有掉眼泪。

不是因为这本书不感人,也许是因为这本书里的人物太坚强。

坚强到让人心疼却不悲伤。

奎妮的爱是卑微的,但是也是伟大的。

其伟大在于,她仅仅是爱着,没有任何索取,不求任何回报。

而戴维,那个聪明的孩子,一直在索取却没有付出。

对立的极端,反差的残酷。

奎妮的离开是必然的。

因为她注定是不属于这样一个平凡的哈罗德。

可以说哈罗德配不上这样的奎妮。

她是一个悲惨的女人,经历了感情的失败,然而她勇敢的去爱,哪怕这份爱只属于她自己。

对于奎妮的爱,开始我是不屑一顾的。

默默单恋一个普通的已婚老男人哈罗德,好像挺没出息的。

看完整本书后,我才觉得奎妮的爱让人敬佩。

因为卑微到尘埃里的爱,被她小心翼翼的藏着,这份守口如瓶就让人心生敬佩。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一个人的朝圣》是一本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内心深处震撼的小说。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人在追寻内心真正的信仰和意义时所经历的挣扎和成长。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生活平淡无奇,但内心却充满了迷茫和空虚。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决定踏上一段朝圣之旅,希望通过这段旅程来寻找自己的信仰和意义。

他离开了熟悉的城市,走进了陌生的世界,开始了一段独自的朝圣之旅。

在朝圣的路上,主人公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却坚定地走了下来。

他在这段旅程中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和事,每一个人都给予了他不同的启发和帮助。

通过这些人和事,主人公逐渐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和意义,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在朝圣的过程中,主人公经历了身心的洗礼和重生。

他学会了放下过去的包袱和困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也学会了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这段朝圣之旅,主人公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方向。

通过《一个人的朝圣》,我深深感受到了内心的震撼和触动。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朝圣之旅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意义和信仰的探讨。

它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信仰,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追寻内心的真正信仰和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之旅,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坚持,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朝圣》是一本让人思考和感悟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信仰,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每个人都能读这本书,通过主人公的朝圣之旅,找到自己内心的信仰和意义,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主人公一样,勇敢地走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朝圣之路。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1这本书主要记载了哈罗德从英国最西南走向最东北的途中所见、所闻和所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哈罗德的自我救赎之旅。

这场自我救赎由星期二寄到的一封信开始。

老友奎妮身患癌症,写信向主人公哈罗德告别。

哈罗德写了回信,但在寄信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于是越走越远,历时87天,行程627英里,横跨了整个英格兰。

旅途中哈罗德遇到了不同的人,聆听了不同的故事,最后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加油站女孩使他有了朝圣的信念;一个全新的开始使他意识到自己对妻子莫琳的依赖;跟随者维尔夫的出现使他自责对儿子戴维的亏欠;与玛蒂娜的谈话使他释然了父母的行为。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哈罗德身上渗透出一种安静而勇敢的力量。

在这趟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的旅程,哈罗德敞开了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让世界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

《泰晤士报》中有这样一条书评:“遇见哈罗德那一刻起,我再也不想离开他。

”其实,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哈罗德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伤疤:回想,你是否因为害怕伤痛而不敢回忆你失败的恋情?你是否因为经常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不敢再靠近他?你是否因为错过了父母的老去而不敢面对他们……没有勇气去触碰,只是一味地逃避,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活出自己呢?记得《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的一句话:“克服你内心的恐惧,改变你自己,释放你自己。

”记得一句话:“生而为人,实属不易。

”每个人出生以后,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苦难,这些苦难就像火红的炭,在我们心上烙印一道道印记:朋友的离去、爱人的背叛、上司的责骂……血淋淋的残酷现实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耳光。

最后,我们遍体鳞伤,因而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后来,我对世界,冷漠以待。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旦受过伤,我们就会决定不再触碰它。

有时候这是一种优点:决心;有时候却是一种缺点:懦弱。

豺狼虎豹固然可怕,但其实世上最可怕的是人。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在读完《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后,我被深深地打动和震撼。

这本书以细腻动人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人在朝圣途中的心理历程和内在的成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主人公在面临生活困境和人生迷茫时,决定一个人踏上朝圣之旅,寻求心灵的救赎和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这种勇敢的选择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选择。

在朝圣途中,主人公历经了许多困苦和考验,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迈进。

这让我想到了人生的旅程,有时我们也会遇到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朝圣之旅,向读者传递了关于信仰和宗教的思考。

朝圣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行动,更是内心的净化和对信仰的坚守。

通过主人公与其他人的交流和对话,我也对宗教和信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始思考自己对生命和信仰的态度。

除了对信仰的思考,主人公在朝圣途中也遇到了许多陌生人,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困惑和迷途,但他们都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追求自己的真实和自由。

他们的坚强和勇敢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瞬间。

通过《一个人的朝圣》,我也对旅行这种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旅行不仅仅是为了体验风景和美食,更是为了发现自己和世界的意义。

主人公在朝圣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意义。

这让我对旅行充满了期待和渴望,希望能够通过旅行的方式发现更多的人和事,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读完《一个人的朝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命和信仰有了新的思考。

我被主人公的勇气和坚持所鼓舞,也被他遇到的每一个人的故事所感动。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朝圣之旅的故事,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和人性的探索。

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和困难,也学会了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

《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

《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1一开始的哈罗德大概是一种自我惩罚,失去了去生活美丽的追求,也大概是生活趋于平淡的惯性,但是当得知最好的朋友奎尼,重病将要离世的时候,哈罗德再也不能平静,去欺骗自己,他要找到一个出口,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毅然决然的走出了门口,(简化了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哈哈)这是他情感发展的必然,再然后的插曲就是同行的朝圣者,是对比也是烘托,来告诉我们真正的朝圣的模样,是诚恳虔诚的没错了。

到最后的到达,再然后哈罗德与莫琳的感情重燃信心,还有个惊喜就是莫琳与哈罗德都正视了丧子之痛,他们分开的87天就是开始彼此牵挂原谅的过程,这实在太好了。

文章的语言也是含蓄细腻的非常了,尤其是对景物描写,细节的描绘,凸显的要素非常明确,也更能表达哈罗德等人物的心境状态,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谢谢杨老师厚爱的毕业留念,认真的读完了一本书。

《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2隔窗远眺,看不到什么人,偶尔,马路上开过一两台车。

按下暂停键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缓慢而安静。

读书吧,趁时光正好,趁阳光不燥,我告诉自己。

于是,《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又一次拿在手中。

这是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女士的作品,入围布克文学奖,感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

买回这本书是在三年前,再一次阅读,跟随哈罗德的脚步千里跋涉,在哈罗德的世界里,随他经历身体和心灵的磨难,穿过很多城市和村庄,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种种经历后,读懂人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弥补一些生命中的缺憾,完成自我救赎。

在他开始行走之前,哈罗德是什么样的呢?六十多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

他与妻子生活在乡间,夫妻疏离二十年,日复一日,过着似乎可以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他笨拙、自卑、木讷、敏感、内向,真的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物。

这真是一种糟糕的状态,就像芸芸众生中的我们。

乔伊斯·蕾秋的《一个人的朝圣》的读书笔记

乔伊斯·蕾秋的《一个人的朝圣》的读书笔记

乔伊斯·蕾秋的《一个人的朝圣》的读书笔记《一个人的朝圣》是一本讲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独自一人跨越千山万水仅靠徒步去看望好友的故事。

它讲述的至纯至真的友谊,只要走在路上,心灵就会飞翔。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范文《一个人的朝圣》从名字上就能知道其文章中的内容,一个人向着目标前进,向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这或许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最后看着看着终于明白了朝圣是什么意思。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主人公哈罗德bull;弗莱,已经上了年岁,过着孤独的生活,身边没有朋友,陪在身边的妻子也和自己过着类似分离的生活,平淡的日子,被一封好朋友的信掀起了波澜。

这个朋友患了癌症,临别之际,想起了好友,而哈罗德bull;弗莱看到信之后,就写了一封回信给她,本想在就近的邮局邮给好朋友,但是想着想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驱使他不断向前。

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文中的他是落寞的,是无奈的,身边既无子女也没有朋友,上了年纪的他和自己的妻子关系也不好,后来慢慢的才读到原来他妻子疏远他是因为对儿子死了的这件事还心存埋怨。

如此年老的他,竟能自己徒步走了这么远、这么久,边走边回忆,边走边发现新的事物。

其实,最后他也有过似乎想放弃的时刻,但是家人的支持使他战胜了困难,人之所以为人,有时难免有懈怠或是退缩的时刻,但是能成为人物的关键是他有战胜退缩、战胜自己的能力。

随着小狗的加入,朝圣者的加入,正如哈罗德所说,什么人都有。

他们搅乱了哈罗德的步伐,旅途充斥着矛盾和商业的气息。

哈罗德在人群中感到孤单,唯有夜里独自徘徊才能让心得到自由。

好在最后身边的人都走了,连小狗也离开了他,终于他又能像以前一样,自己走在信仰和朝圣的路上,恢复了身体和心灵上的绝对自由。

当他不远万里到达目的地时,也没能唤醒沉睡的朋友,但是他得到了人生的令一种境界。

丧子之痛如何放下,我无法想象,但幸好,莫林原谅和理解了哈罗德,也放过了自己。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信仰的力量与自我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信仰的力量与自我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信仰的力量与自我救赎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信仰的力量与自我救赎自我救赎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而信仰往往成为实现自我救赎的力量来源。

在《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中,作者保罗·柯艾略通过描绘主人公在朝圣之旅中的心灵变化,展示了信仰的力量以及它对于个人的自我救赎的影响。

书中的主人公是塞尔吉奥,一个在世俗的生活中感到迷茫和空虚的男人。

他对于工作和家庭的不满使得他对现实世界渐渐产生怀疑,迫使着他寻求一种新的信仰和意义。

于是,他决定踏上一段足迹遍布各地的朝圣之旅。

朝圣之旅对于塞尔吉奥来说,不仅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对于心灵的洗礼。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和信仰。

通过与这些人的交流和观察,塞尔吉奥开始思考自己的信仰和人生的意义。

在旅途中,塞尔吉奥深入了解了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的信仰。

他觉得每个宗教都有它们自己的智慧和道理,但也都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

然而,正是这些种种的疑问和挑战,使得他对信仰的追寻更加深入。

朝圣之旅让塞尔吉奥不仅仅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还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过去的错误。

在旅途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女神父,她对塞尔吉奥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心灵辅导。

通过这次谈话,塞尔吉奥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悔恨和罪恶感。

他开始明白,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忏悔,他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救赎。

信仰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给予塞尔吉奥力量的源泉,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引导。

通过信仰,塞尔吉奥在艰难的朝圣之旅中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重新定义自己的能力。

塞尔吉奥的朝圣之旅并非没有困难和挫折。

他经历了身体的痛苦、心灵的折磨和心理的挑战。

然而,正是通过这些困难和挫折,他才能真正认识到信仰的力量和自我救赎的重要性。

读完《一个人的朝圣》,我深深被信仰的力量所感动。

它可以给予一个人希望和勇气,在困境中引领着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我们信仰什么,在信仰中寻找到的力量都将成为我们自我救赎的支持。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本书记叙了英国一位普通人主人公哈罗德·弗莱平凡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他以为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1个人,87天,627英里,有关自我发现、爱的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

哈罗德·弗莱,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

之后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儿选择住在英国的乡间,日复一日的过着相同的生活。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

她患了癌症,写信向他告别。

哈罗德从讶异到选择无视再到纠结,最终写了回信。

在加油站与一位女性服务员交谈中得知她的阿姨也患了癌症。

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

最后,他决定从自己的住处走到老友的住处。

他相信,只要他行走下去,他的老友就会有生活下去的动力。

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

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这本小说出自剧作家之手,但是它却并不注重戏剧张力,故事简单,人物平凡,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安静和细腻,就像春天的第一场雨,秋天将落未落的叶,就像该书的宣传语:“有关自我发现、爱的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

哈罗德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错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会犯的错。

在路的彼端,在时光的尽头,在人生的末尾,拂去岁月的蒙尘,那一点一滴的遗憾,正是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牵引我内心的温柔。

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显得暗淡无光,然而每个人的生活又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圣地。

哈罗德的行为后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很多人参与了进来,却没有人知道哈罗德走路去看奎妮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随笔《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一个人的朝圣》小说简介: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

他跟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

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

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

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小说摘引:如果一直是她在做哈罗德该做的事,那么——“我是谁?”他就这样走过了邮局,连停都没有停下。

——1哈罗德与信他一步步向前挪着步子。

刚才错过了那么多个邮筒,还有两辆邮车和一个骑着摩托的邮差。

他想起了自己错过的其他东西——那些人,那些机会,那个不再愿意与他对话的儿子,还有被他辜负了的妻子。

他想起了疗养院里的父亲,想起母亲放在门边的行李。

现在还有一个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证明了自己一片真挚的朋友。

这是注定的吗?难道他必须放弃这些东西,仿佛它们真的无足轻重?这个无可奈何的发现重重地压在他心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一封信太不够了,一定还要再做点什么。

他蹒跚着回到路上,满面悲痛。

——2哈罗德、加油站女孩与信仰的问题他的工作是销售代表,一做就是四十五年,勤恳谦逊,独善其身,从来没盘算过升职加薪,独占鳌头。

其他人或周游列国,或另谋高就,哈罗德从来没有这些念头。

他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如他所愿,连告别会也没有举行。

虽然行政部的一个小姑娘还是把销售部的人聚集起来说了几句话,但实在也没几个人和哈罗德熟稔的。

有人不知从哪听说哈罗德是个有故事的人,不过也没人知道那个故事到底是什么。

某个周五他上完最后一天班就直接回家了,除了一本彩图大不列颠摩托旅游指南和一张买酒优惠券,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显示他在酿酒厂服务了一生。

书被他放进了最好的房间,和其他没人愿意多看一眼的东西摆在一起。

优惠券依然封在信封里——哈罗德滴酒不沾的。

……此刻窗外的蓝天澄澈透明,仿佛一碰即碎,几缕白云缠绕其间,金色的阳光暖暖地洒向地面;沐浴其中的枝叶随风摇晃,好像在鼓动他继续向前。

他们都相信他。

他们都看见了他的帆船鞋,听过了他说的话,却用心说服了理性,选择忽略一切证据,去期待一种比不言自明的现实更大、更疯狂,也更美好的可能性。

哈罗德想到自己一刻钟前犹豫,自愧不如。

“你们太好了。

”他轻轻呢喃,逐个握过他们的手,谢谢他们。

那个小侍应还凑到他耳边,隔着空气轻轻亲了一下。

泛着银光的大海在身后铺展开来,眼前是通向贝里克郡的康庄大道与另一片海洋。

旅途终于开始了,就从这一步开始,他的目的地历历在望。

——4哈罗德与客店旅人……英格兰的土地在脚下铺展开,那种自由自在,探求未知的感觉振奋人心,让他忍不住漾起一丝笑意,但觉苍茫世界我独行,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让他回到小花园里除草去。

简直难以置信,他真的要走路去贝里克郡了。

他还记得这些事情,真吓了一跳。

也许是这一路走出来的。

也许当你走出车门真真切切用双腿走路的时候,绵延不绝的土地并不是你能看到的唯一的事物。

有几个人朝他挥手,还有一两个笑了出来。

哈罗德不知道是因为他们觉得他倒霉还是值得敬佩,但哪种都好,他发现自己已经不在乎了。

他已经不是从金斯布里奇出发的那个男人,也不是小旅馆里的那个人了,更不是只会走到邮箱寄信的那个人了。

他正在走路去看奎妮·轩尼斯的路上。

他再次迈开脚步。

——5哈罗德、酒保与没有孩子的女人他弓起双肩,更加用力地迈步,仿佛不仅仅是为了赶到奎妮身边,更是为了逃避自己。

……路上遇到几个同道,有过几句简单的交谈,说说景色多美,夏天又要来了,然后互道一声祝福,又分道扬镳继续上路。

转过山,涉过水,哈罗德一直顺着马路往前走。

……——7哈罗德、远足的男人与喜欢简·奥斯丁的女人在原野上孤独行走时清晰如明月的事情,此刻在丰富的选择、喧闹的街道和展示着林林总总货物的玻璃窗前,却渐渐模糊了起来。

他真想尽快回到野外去。

……但没人知道他们内心深处背着的包袱。

有时他们需要付出简直不为人道的努力来扮演“正常”,每天都要装,还要装得稀松平常。

那种不为人道的孤独感。

又感动又惭愧的哈罗德递过去一张餐巾纸。

——8哈罗德与银发绅士……现在回到野外,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地走下去,他脑海里一张张画面终于又回来了。

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能量。

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

他用的是回忆。

哈罗德回想自己在旅途中见过的人。

他们的故事都让他惊讶和感动,没有一个例外。

这个世界已经多了许多他在乎的人。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过路人,站在人群里一点也不出彩。

我也不会麻烦任何人。

当我告诉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也都能明白。

他们回顾着自己的过去,也希望我能到达目的地。

他们和我一样,都希望奎妮能活下来。

”——10哈罗德与提示最后实在无话可说,他道了再见,因为那好歹也算是一句话。

其实他并不想挂机,就像他不想继续走下去。

……他躺在床上,不想动,不想面对这一天的任务,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12哈罗德与骑自行车的母亲哈罗德轻轻关上前门,不想吵醒玛蒂娜,但她其实已经站在浴室窗前,紧紧贴在玻璃窗上望着他。

她知道自己应该跑出去说服他放弃,因为这注定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疯狂梦想。

他的鞋子会再次走坏,他的腿也根本未痊愈。

但她没有这么做。

她记得哈罗德谈起旅程时脸上的光彩。

她将脸颊贴到窗户上,看着老人家一步步走出她的视线,直到她又只剩下一个人,一条狗和一双新鞋子。

——13哈罗德与医生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时间看天、看山,与路人交谈,回想已经过去的一生?坐上一辆车不就完了吗?他当然不可能靠一双帆船鞋走到贝里克。

奎妮当然不会因为他叫她等待就能延迟结局的到来。

……“……但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

”——18哈罗德与决定哈罗德走过大街小巷,也走过山间小径。

指南针战战巍巍指着北方,他一往无前地顺着指针方向走着。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上路,一切随心所欲,走过一英里,再走一英里。

当脚上水泡实在疼得厉害,他就用胶带缠一缠。

累了就睡一觉,睡醒又继续。

有时他在黎明的晨光中与高峰期车流一块前进,有时他在如眉的弯月下踏着星光前行,月光下的树干像骨头一样发着森森白光。

狂风暴雨挡不住他的脚步,阳光炙烤下他依然不停前行。

好像他等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走这一趟,他不再在乎自己走了多远,只要还在向前走。

苍白的科茨沃尔德石头换成了沃里克郡的红砖,脚下已经是英格兰中部的平原。

哈罗德无意中拂过嘴边,发现已经蓄了厚厚一团胡子。

奎妮会活下来的,他知道她会的。

“我不焦急,但也不拖拉。

只要一步接一步往前走,总会到的。

我已经开始觉得从前我们做得实在太多了,”他笑笑,“不然长这两条腿是为什么呢?”——19哈罗德与旅程……其实他并不介意大家睡在哪里,走哪条路,也不介意吃得好不好。

他只想到贝里克去。

有时他真想独自上路,但他的性格无论如何不想让这些人失望。

趁支持者们围着篝火拿出吉他唱歌,哈罗德一个人溜开了。

夜幕漆黑孤清,微弱地闪着星光,月亮又缺了。

他回想起斯特劳德的谷仓那一晚,突然意识到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走路去看奎妮的原因。

他们都凭空猜测,以为是个爱情故事,或是奇迹,是善举,甚至是勇气,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对的。

他了然于心的事实和这些人自以为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这个发现让哈罗德一惊,也让他在回望身后这群人时感觉即使站在人群当中,也没有一个人真正认识他,他依然是孤身一人。

火焰在黑暗中传递光亮,欢声笑语飘进他耳中,却只属于一群陌生人。

——22哈罗德与朝圣者们哈罗德走过微微弯曲的柏油路,举起手放到门铃上。

他希望这一刻可以停下,像画面一样,从时空中剪出来:按在白色门铃上的黑手指,洒在肩膀上的和煦阳光,还有头上笑着的海鸥。

他的旅程完成了。

哈罗德脑海里闪过将他带到这里来的路。

走过马路、山坡,见过房子、篱笆,进过购物中心,经过路灯、邮箱,没有一样有特别之处。

它们只是他走过的地方,谁都可能经过这些地方。

这个想法突然给他带来一丝痛苦。

就在这个从前以为一定充满了胜利喜悦的时刻,哈罗德突然感到一点恐惧。

他怎么会认为这些再平凡不过的地方加起来就等于更多呢?他的手指依然悬在门铃上,却按不下去。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26哈罗德与咖啡店哈罗德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没有留下,因为没什么话可说了。

就像收到她的信时一样,也无话可说。

莫琳,我是那种感激钟表的声音打破沉默的人。

我怎么可能改变什么呢?我怎么会以为自己能制止一个女人的死呢?——30莫琳与哈罗德她几乎什么都不是了。

一眨眼,她就不存在了。

——31奎妮与礼物……他的整段童年时光都被剪掉了,只剩下他和她。

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他们的路都已经连在一起了。

他知道自己会为了她做任何事。

想起这一幕,哈罗德浑身都轻松了,好像心底某个很深的地方,又暖过来了。

——32哈罗德、莫琳与奎妮摘引心得:书很吸引人,如果不是这事那事我应该会一口气看完。

看得很揪心也很畅快,就像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浴火重生。

摘录的文字都是打动我内心的文字,因为偷懒,还有一些放弃了没摘录。

希望几天后能写出一篇读后感,给自己定个目标,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