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及检测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教学方法探索

第3 期
S IN E E H O O YIF R TO CE C &T C N L G O MA I N N
O高校讲坛。
科技信息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教学方法探索
李 蔚
( 西安工 业大 学
陕西
西安
703 ) 1 0 2
【 摘 要】 针对《 互换性 与测量技 术》 课程 中的难 点—— 圆柱齿轮 的互换性与检测 , 出了从分析 圆柱齿轮误差 的来源入手 , 提 以达到重点 突 出 、 块 清 晰 . 学 生 易 于理 解 的 教 学 效 果 的 方 法 。 奈 使
【 关键词】 圆柱齿轮 ; 互换性 ; 展成法 ; 教学方法
齿 轮 传 动 是 机 械传 动 中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传 动 形 式 。 渐 开 线 圆 柱 而 齿 轮 又 是 应 用最 为广 泛 的齿 轮 传 动 , 圆 锥 齿 轮 传 动 和 蜗 杆 传 动 的 基 是 础 。 互 换 性 与 测 量 技术 ” 程 中 “ “ 课 圆柱 齿 轮 传 动 的互 换 性 与 检 测 ” 章 一
地 位 , 轮 的 结 构 复 杂 , 何 参 数 多 , 产 上 又 自成 体 系 . 齿 几 生 因而 满 足 齿 分 度 圆半 径 r 齿 廓 的 渐 开 线 形 状 与 基 圆 的 大 小 密 切 相 关 . 圆 和 基 轮 传 动 的 互换 性 要 求 不 仅 十 分 重 要 , 且评 定 互换 性 有关 的 项 目也 比 半 径 变 化 , 廓 形 状 也 随 之 发 生 变化 。 对 于滚 刀 来 说 , 相 对于 齿 坯 而 齿 但 其 较多 ( 有 2 共 0项 ) 其 中主 要 满 足 传 递 运 动 准 确 性 的项 目为 第 1 差 的 径 向 位 置 不 变 , 齿 距 P 是 一 定 值 , 切 制 齿 轮 时 , 滚 刀 节 线 上 。 公 且 在 在 组 , 5项 ; 要 满 足 传 递 运 动 平 稳 性 的 项 目 为 第 1 公 差 组 , 6项 ; 与 之 做 纯 滚 动 的节 圆 上 的 齿 距 值 为 P ,但 当齿 坯 转 速 减 少 为 ∞ 有 主 I 有 — 主 要 满 足传 动平 稳 性 的 公 差 组 为 第 1I I 公差 组 , 3项 ; 映 齿轮 副 侧 d 时 , 是 在 相 应 的节 圆 半 径 rd 上 的 齿 距 为 P , 分 度 圆上 的节 有 反 o t 它 +r 则 隙 的 误差 项 目有 6项 。 些 项 目的 选 择 与 齿轮 精 度 、 产 规 模 、 这 生 加工 方 距 p 被 加 工 齿 轮 的齿 距 ) 为 P d ; 应 的基 圆齿 距 ( 节 ) 小 ( 即 一 p 相 基 P也 式有 关 。 于 没计 值 P , 应 为 P 月 d b由公 法 线 长 度 w= k 1p+b 知 ; b 即 b 一 p; ( 一 )bs可 其 在设 计 齿 轮 传 动 时 , 如何 根据 设 计 要 求 选 择 选 择 恰 当 的误 差 评 定 公 法 线 长 度 也 相 应 变 为 W— W 。 反 之 ,当 齿 轮 转 速增 加 为 ∞ + ∞ d d 项 目 , 保 证 设 计 质 量 所 必 须 的 。 做 到 这一 点 , 要 深 刻 理 解 各误 差 时 , 加 工 齿 轮 相 应 的 齿 距 P增 加 、 节 P 增 加 、 法 线 长 度 w 增 是 要 就 被 基 . 公 评 定 项 目的 定 义 。 以及 它 所 反 映 加 工 误 差 的类 型 和特 点 、 测 方 法 和 加 。 检 这样 就使 加 工 齿 轮 产 生 切 向 ( 与基 圆相 切 的 发 生线 上 ) 期 性 变 在 周 应 用 范 围等 , 是 该 章 教 学 的 主 要 目的 。为 此 , 在 该 章 的教 学 中 , 这 我 重 化 的切 向误 差 , 过 上 述 分 析 并结 合 检 验 方 法 , 通 学生 能 较 深 刻 地 理 解 点 抓 住齿 轮误 差 评 定 项 目的 定 义 , 力求 做 到 概 念 清 楚 , 选择 应 用 。 会 可 是 △ 、 F 和 A 等 项 目的定 义 。 △ 是 不 少学 生 对 于 这 么 多 的 误 差项 目, 常 觉 得 庞 杂 、 绪 不 清 、 念 混 通 头 概 影 响运 动 平 稳 性 , 短周 期 误 差 , 是 由滚 齿 机 床 的 传 动 链 误 差 , 属 它
互换性第10章

直齿轮: 影响接触长度
实际齿轮在两个方 向上都存在误差
齿向误差
影响接触高度
齿形误差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1、齿向误差 DF
是指分度圆柱面上,齿宽工作部分范围内(端部倒角部分 除外),包容实际齿向线,且距离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向线之间 的端面距离。
F 是其最大允许值。
合格条件: DF F
2、齿距累积误差 DFp
是指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 的最大差值。
Fp 是齿距累积误差 DFp 的最大允许值。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必要时还应控制k个齿距的累积误差 DFpk ,即任意k个 齿距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的最大差值。k为2到小于Z/2 之间的整数。
D 合格条件: Fp Fp , DFpk Fpk
齿形误差 Df f 基节偏差 Df pb 齿距偏差 Df pt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1、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Df i
被测齿轮与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 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Df i 是在单啮仪上测得 的短周期误差
合格条件: Dfi fi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第一节 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二、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
1.误差来源
(1)几何偏心 e几 (2) 运动偏心 e运 (3) 机床传动 链的周期误差 (4) 滚刀的 加工误差与安 装误差
第一节 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2.误差的分类
(1)按周期分类 长周期误差 短周期误差
第一节 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第二节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按误差对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可将评定参数分为三个组: 第Ⅰ组:影响运动准确性的项目 第Ⅱ组:影响传动平稳性的项目
12-齿轮的互换性--new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的 互 换 性
2、齿轮的加工误差
一、偏心
(1)几何偏心ej (2)运动偏心ey 二、机床传动链的高频误差 三、滚刀的加工误差 四、滚刀的安装误差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的 互 换 性
滚刀的加工误差
主要是指滚刀本身的基节、齿形等制造误 差,它们都会在加工齿轮过程中被复映到加 工齿轮的每一齿上,使加工出来的齿轮产生 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的 互 换 性
2、齿轮的加工误差
当齿轮只有长周期误差时。其误差曲线如 图所示,将产生运动不均匀,是影响齿轮运动 准确性的主要误 差,但在低速情
况下,其传动还
是比较平稳的。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的 互 换 性
2、齿轮的加工误差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的 互 换 性
有关齿轮、齿轮副误差及其公差代号的含义
其他注脚多为通用代号。例 P 一齿距; Pt—周节 ;Pb-基节; f一齿形;W一公法线; S—齿厚;a一中心距。
jn是Jen normal(法向侧隙)的第一个字母。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速比变化(最大转 角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从动件与主 动件的运动协调一致。
互 换 性 与 技 术 测 量
圆 柱 齿 轮 传 动 的 互 换 性
1、概 述
对齿轮传动的要求因其在不同机械中的用途 不同而异: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传动的平稳性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传动侧隙
圆柱齿轮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 第1部分

圆柱齿轮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圆柱齿轮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其齿面公差分级制是指齿轮齿面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套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以确保齿轮的质量和互换性。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是ISO 1328系列标准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分级制的基本原则、符号表示、计算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的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分级制的基本原则和符号表示等内容。
其中,分级制的基本原则是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4级、5级、6级和7级。
这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级别越高,齿轮的精度越高。
符号表示是指将齿轮的精度等级用一系列符号表示出来,以便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进行交流和理解。
在ISO齿面公差分级制中,分别采用了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表示不同精度等级。
其中,字母表示的是齿轮的几何精度等级,而数字表示的是齿轮的运动精度等级。
例如,由字母"A"和数字"4"组成的符号"A4"表示齿轮的几何精度等级为4级,运动精度等级为A级。
在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的第1部分中,还对计算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计算方法是指根据齿轮的几何特征和公差要求,确定齿轮的几何精度等级和运动精度等级的具体数值。
检验规则是指在齿轮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其中,检验项目主要包括齿轮的几何特征、运动特性和噪声等方面的检测。
除了以上内容,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的第1部分还介绍了分级制的作用和应用。
分级制的作用主要是为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标准,以确保齿轮的质量和互换性。
分级制的应用范围包括各种工业领域和机械装置,例如汽车、机床、船舶和飞机等。
总之,ISO齿面公差分级制是圆柱齿轮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一套重要标准。
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分级制的基本原则、符号表示、计算方法和检验规则等内容,为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互换性3

第十章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及检测学习指导本章学习目的是了解圆柱齿轮的公差标准及其应用。
学习要求是了解具有互换性的齿轮和齿轮副必须满足的四项使用要求;通过分析各种加工误差对齿轮传动使用要求的影响,理解渐开线齿轮精度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公差及极限偏差的定义和作用;初步掌握齿轮精度等级和检验项目的选用以及确定齿轮副侧隙的大小的方法;掌握齿轮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第一节概述一、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2.传动的平稳性即保证齿轮传动的每个瞬间传动比变化小,以减小振动,降低噪声(主要控制齿轮以一齿为周期的短周期转角误差)。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即要求齿轮啮合时齿面接触良好,以免引起应力集中,造成齿面局部磨损加剧,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4.传动侧隙的合理性即保证齿轮啮合时,非工作齿面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
它对贮藏润滑油、补偿齿轮传动受力后的弹性变形、热膨胀以及齿轮传动装置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等都是必需的。
否则,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可能卡死或烧伤。
二.齿轮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1.几何偏心1234e几e运e刀oo′o″o′oo″o′—o′机床工作台回转轴线o—o工件孔轴线o″—o″分度蜗轮几何轴线o ′o 齿坯e 几o ′o 齿圈孔的同心圆o ′oe 几几何偏心的影响2. 运动偏心3. 机床传动链的高频误差4.滚刀的安装误差(e刀)和制造误差(1)当主动轮基节大于从动轮基节时(2)当主动轮基节小于从动轮基节时小结影响使用要求的误差(或因素)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传递运动的准确性长周期误差:包括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分别引起的径向和切向长周期(一转)误差。
两种偏心同时存在,可能叠加,也可能抵消。
这类误差用齿轮上的长周期偏差作为评定指标传动的平稳性短周期(一齿)误差:包括齿轮加工过程中的刀具误差、机床传动链的短周期误差。
这类误差用齿轮上的短周期偏差作为评定指标载荷分布的均匀性齿坯轴线歪斜、机床刀架导轨的误差等。
种类误差用轮齿同侧齿面轴向偏差来评定侧隙的合理性影响侧隙的主要因素是齿轮副的中心距偏差和齿厚偏差。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T=ai,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um),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um).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例题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
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完整版 2020-15-2

• 齿轮副侧隙通常在相互啮合齿轮齿面的法向平面上或沿啮 合线测量,称为法向侧隙jbn
• 齿轮副的最小极限侧隙jbnmin应根据齿轮工作时的温度和润 滑条件确定,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无关。
• 高温工作的传动齿轮,为保证正常润滑,避免发热卡死, 要求有较大的侧隙;而需正反转或读数机构的齿轮,为避 免空程,则要求较小的侧隙。
的距离。
啮合线
3
二、影响传动平稳性的项目
ΔFα是影响传动平稳性的
主要因素,当齿形有误差时, 将破坏齿轮副的正常啮合,使 实际啮合点偏离啮合线,从而 引起一对齿啮合过程中瞬时速 比的变化。
通常用万能渐开线检查仪 或单圆盘渐开线检查仪进行测 量。
4
二、影响传动平稳性的项目
3. 一齿切向综合偏差(误差)△fi’:
wi
W
Pb
Sb
Pb
wi
a
b
c
w'
ws ws
公法线千分尺测量公法线
12
12.5 齿轮精度指标的公差及精度等级
一、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
1. 精度等级
国标将齿轮的精度等级分为:0、1、2、3、…12个等级, 其中0级最高;12级最低。通常 3~5 级称为高精度等级,6~9 级称为中等精度等级,10~12 级称为低精度等级 。
• 接触痕迹的大小在齿面展开图上用沿齿高方向和齿长方向 的百分比计算。
• 沿齿长方向的接触斑点主要影响齿轮副的承载能力,沿齿 高方向的接触斑点主要影响工作平稳性。
20
20
12.6 齿轮副的误差及公差
• 齿轮副的接触斑点
21
21
12.7 齿轮侧隙指标的公差和齿轮坯公差
• 一、 齿厚极限偏差的确定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T=ai,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
001D(um),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
1(um).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
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
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3。
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例题基准制的选用:1。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2。
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3。
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1。
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 概述 §10. 2 圆柱齿轮的误差评定参数及检测 §10. 3 齿轮副的误差评定参数及检测 §10. 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应用
§10. 1 概述
在机械产品中,齿轮传动应用极为普遍,它广泛地用于传递 运动和动力以及精密分度。齿轮传动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齿 轮的制造精度和齿轮副的安装精度。要保证齿轮在使用过程中传 动准确平稳、灵活可靠、振动和噪声小等,就必须对齿轮误差和 齿轮副的安装误差加以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 提高,产品对齿轮传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了解齿轮误 差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齿轮的精度标准和检测技术具有重 要意义。
§10. 1 概述
现代制造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协作单位多、互换性
要求高。如何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使分散的、局部的生产部门和
上一页 下一页
§10. 1 概述
在传动中,齿轮工作齿面应接触良好,均匀受载,以避免传动载荷
较大时齿面产生应力集中,引起齿面磨损加剧、早期点蚀甚至折断。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是指要求啮合齿面能较全面地接触,使齿面上的
载荷分布均匀,隙的合理性
齿侧间隙(简称侧隙)是指要求装配好的齿轮副啮合时非工作齿面
OO1(e1)。它是指由于齿坯定位孔与心轴之间有间隙,且因为两轴 线调整不重合造成的。
(2)运动偏心。由机床分度蜗轮的轴心线与机床工作台回转轴线
不重合产生的偏心为运动偏心,如图10-1中OO2(e2)。 (3)机床传动链周期误差。主要由传动链中分度机构各元件误差
引起,尤其是分度蜗杆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的影响。
渐开线齿廓的形成原理,利用专门的齿轮加工机床加工齿轮,如滚
齿、插齿、磨齿。
下面仅以滚切直齿圆柱齿轮为例,分析齿轮的加工误差及影响因
素,如图10-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10. 1 概述
1.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
(1)几何偏心。齿坯在机床上的安装偏心,即齿坯定位孔的轴线
与机床工作台的回转轴线不重合而产生的偏心,如图10-1中
(1)长周期误差和短周期误差。滚齿时,齿廓的形成是刀具对齿
坯周期性连续滚切的结果,加工误差具有周期性。
齿轮回转一周出现一次的周期误差称为长周期误差。长周期误差
主要由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产生,以齿轮一转为一个周期。这类周
期误差主要影响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当转速较高时,也影响齿轮传
动的平稳性。
上一页 下一页
之间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储存润滑油和补偿制造与安装误差及热
变形,使其传动灵活。过小的齿侧间隙可能造成齿轮卜死或烧伤现
象,过大的齿侧间隙会引起反转时的冲击及回程误差。因此应当保
证齿轮的侧隙在一个合理的数值范围之内。
上一页 下一页
§10. 1 概述
不同用途和不同工作条件的齿轮及齿轮副,对上述要求的侧重点 是不同的。例如:控制系统或随动系统的齿轮、机床分度盘机构中的 分度齿轮的侧重点是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以保证主、从动齿轮的运 动协调、分度准确;汽车和拖拉机变速齿轮以及机床变速箱中的齿轮, 其传动的侧重点是传动平稳性,以降低噪声;轧钢机、矿山机械、起 重机中的低速重载齿轮传动的侧重点是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以保证 承载能力;涡轮机中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对三项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 且要求很大的齿侧间隙,以保证较大流量的润滑油通过。
下一页
§10. 1 概述
一、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按照用途不同,对齿轮传动使用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齿轮传动理论上应按照设计规定的传动比传递回转的角度,即当 主动齿轮转过一个角度θ时,从动齿轮应按传动比i准确地转动相应 的角度θ2 =iθ1。但实际上由于存在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从动齿 轮的实际转角θ2偏离其理论转角。θ2而出现实际转角误差△θ2 =θ2’-θ2。传递运动的准确性是指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传动比的 变化尽量小,它可以用一转过程中产生的最大转角误差来表示。
§10. 1 概述
齿轮转动一个齿距中出现一次或多次的周期性误差称为短周期误差。 短周期误差主要由机床传动链和滚刀制造误差与安装误差产生的。 该误差在齿轮一转中多次反复出现。这类误差主要影响齿轮传动的 平稳性。
(2)径向误差、切向误差、轴向误差。在切齿过程中,由于切齿 工具距离切齿坯之间径向距离的变化所形成的加工误差为齿廓径向 误差(图10-2)。几何偏心是齿轮径向误差的主要来源。滚刀的径 向跳动也会造成径向误差。即切齿过程中齿坯相对于滚刀的径向距 离产生变动,致使切出的齿廓相对于齿轮配合孔的轴线产生径向位 置的变动。加工出来的齿轮一边的齿高增大,另一边的齿高减小, 在以齿轮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轮齿分布不均匀。 上一页 下一页
(4)滚刀的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滚刀的齿形角误差、滚刀的径
向跳动、轴向窜动等。
上一页 下一页
§10. 1 概述
(5)齿坯本身的误差,包括尺寸、形状、位置误差。
2.齿轮加工误差分类
由于加工工艺系统误差因素很多,加工后产生的齿轮误差的形式
也很多。为了区别和分析齿轮各种误差的性质、规律及其对齿轮传
动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对齿轮加工误差分类如下:
上一页 下一页
§10. 1 概述
在齿轮传动中,限制齿轮在一转内的最大转角误差不超过一定的 限度,才能保证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2.传动的平稳性 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的变化会引起齿轮传动中的冲击、振动和 噪声。传动的平稳性是指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多次重复的瞬时 传动比的变化尽量小,以减少齿轮传动中的冲击、振动和噪声, 保证传动平稳。它可以用控制齿轮转动一个齿的过程中的最大转 角误差来保证。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上一页 下一页
§10. 1 概述
二、齿轮的主要加工误差
齿轮的加工误差来源于组成加工工艺系统的机床、刀具、夹具和
齿坯本身的误差及其安装、调整误差。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不同
的加工方法所产生的误差不同,主要工艺影响因素也不相同。齿轮
的加工方法按齿轮齿廓的形成原理主要有仿形法和展成法。仿形法
是利用成形刀具加工齿轮,如利用铣刀在铣床上铣齿;展成法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