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 常见的醛酮羰基的加成反应 练习
2019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五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醛和酮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醛和酮[课标要求]1.了解醛、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能列举简单的醛、酮并写出结构简式。
2.能比较醛、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能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3.从反应条件、生成物种类等角度对比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醛、酮与羧酸、醇等烃的衍生物间的转化。
1.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即,醛分子中羰基一端必须和氢原子相连,酮分子中羰基两端与烃基相连。
2.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均为C n H2n O,同碳原子数的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3.醛、酮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
4.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Ag(NH3)2]OH、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生成羧基,醛基也可被其他强氧化剂氧化为羧基。
常见的醛和酮1.醛和酮的概述(1)概念①醛是指羰基碳原子分别与氢原子和烃基(或氢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②酮是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2)饱和一元醛和一元酮的通式皆为C n H2n O,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3)命名醛、酮的命名与醇的命名相似,一是选主链(含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二是定碳位(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如,命名为3甲基丁醛;,命名为3甲基2丁酮。
2.常见的醛和酮名称结构简式状态气味溶解性应用举例甲醛(蚁醛) HCHO 气刺激性易溶于水酚醛树脂福尔马林乙醛CH3CHO 液刺激性易溶于水—苯甲醛液杏仁味难溶染料、香料中间体丙酮液特殊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有机溶剂、有机合成原料[特别提醒]醛基可以写成—CHO,而不能写成—COH。
1.丙醛CH3CH2CHO与丙酮CH3COCH3有何联系?提示: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分子式为C2H4O和C3H6O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吗?提示:不一定,C2H4O是乙醛,分子式为C3H6O的有机物可能是丙醛,也可能是丙酮,还可能是环丙醇或烯丙醇。
1.醛和酮的区别和联系官能团官能团位置简写形式区别醛醛基:碳链末端酮酮羰基:碳链中间联系相同碳原子数目的饱和一元醛与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2.甲醛结构的特殊性(1)一般醛的分子分别连接烃基和氢原子,而甲醛分子中连接两个氢原子。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两类重要官能团,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掌握醛和酮的性质和反应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醛和酮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醛?A. 丙酮B. 乙醇C. 甲醛D. 丁酮答案:C. 甲醛解析:醛是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而甲醛就是最简单的醛。
丙酮是酮,乙醇是醇,丁酮也是酮。
2. 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醛和酮的还原反应?A. 氧化反应B. 氢化反应C. 加成反应D. 消除反应答案:B. 氢化反应解析:醛和酮的还原反应是指将醛和酮中的羰基还原成醇。
氧化反应是将醛和酮中的羰基氧化成羧酸或酸酐。
加成反应是指将醛和酮中的羰基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消除反应是指醛和酮中的羰基与其他官能团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3.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酮?A. 甲醛B. 乙醇C. 丙酮D. 丁酮答案:C. 丙酮解析:酮是含有两个烃基与一个羰基相连的有机化合物。
丙酮就是最简单的酮。
甲醛是醛,乙醇是醇,丁酮也是酮。
4.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醛和酮的加成反应产物?A. 醛 + 醇→ 醚B. 醛 + 醛→ 酮C. 醛 + 酸→ 酯D. 醛 + 烷烃→ 羧酸答案:B. 醛 + 醛→ 酮解析:醛和醛的加成反应会生成酮。
醛和醇的加成反应会生成醚。
醛和酸的加成反应会生成酯。
醛和烷烃的加成反应会生成羧酸。
5.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得到醛?A. 醇B. 酮C. 酯D. 烷烃答案:A. 醇解析: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得到醛。
酮、酯和烷烃在氧化反应中不会生成醛。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醛和酮的性质和反应。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习有机化学以及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都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做习题,加深对醛和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醛和酮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含有羰基(C=O)。
醛的官能团是-CHO,而酮的官能团是-CO-。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习题来加深对醛和酮性质和反应的理解。
习题1:写出以下醛和酮的IUPAC名称。
- CH3CHO- CH3COCH3答案1:- CH3CHO的IUPAC名称是甲醛。
- CH3COCH3的IUPAC名称是丙酮。
习题2:醛和酮的羰基可以发生哪些类型的反应?- 醇的制备- 还原反应- 加成反应答案2:- 醛和酮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醇。
- 醛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或钠硼氢还原为醇,而酮通常需要更强的还原剂。
- 醛和酮的羰基可以与氢氰酸加成形成腈,或与格氏试剂等有机金属试剂加成。
习题3:醛和酮的红外光谱特征是什么?- 醛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波数范围?- 酮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波数范围?答案3:- 醛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大约1720-1740 cm^-1的波数范围。
- 酮的羰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出现在大约1705-1725 cm^-1的波数范围。
习题4:醛和酮的核磁共振氢谱特征是什么?- 醛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化学位移范围?- 酮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哪个化学位移范围?答案4:- 醛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9-10 ppm的化学位移范围。
- 酮的羰基氢在核磁共振氢谱中通常出现在2-3 ppm的化学位移范围。
习题5:以下化合物中哪些是醛,哪些是酮?- CH3CH2CHO- (CH3)2CO- CH3CH2COCH3答案5:- CH3CH2CHO是醛,因为它含有-CHO官能团。
- (CH3)2CO是酮,因为它含有-CO-官能团。
- CH3CH2COCH3是酮,因为它含有-CO-官能团。
习题6:醛和酮的氧化反应是什么?- 醛的氧化产物是什么?- 酮的氧化产物是什么?答案6:- 醛的氧化产物通常是羧酸。
- 酮的氧化产物通常是二羧酸,但酮通常不易被氧化。
醛酮羰基的加成反应

极性加成
电荷分布
加氢氰酸
羟醛缩合
加氢气
课堂练习
交流 探究
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
d+ d+
dd-
d+ d 首页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羰基结构
极性加成
电荷分布
加氢氰酸
羟醛缩合
加氢气
课堂练习
交流 探究
H C
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
d+ d O
+
H
CN
NaOH R
CH CN OH
电荷分布
加氢氰酸
羟醛缩合
加氢气
课堂练习
交流 探究
醛、酮自身加成(羟醛缩合反应)
O CH3 C
H
H + CH2 C
O
H
OH
-
OH CH3 CH CH2 C
O H
OH CH3 CH CH2 C
O H
CH3 CH CH C
O H
+ H2 O
首页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羰基结构
极性加成
电荷分布
极性加成
电荷分布
加氢氰酸
羟醛缩合
加氢气
课堂练习
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预测化学反应; 能举例说明几种加成反应; 初步知道增长碳链的途径; 了解醛、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初步建立起根椐结构预测反应类型的一般思路; 学会预测、演绎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通过对一些化学家的了解,感受化学家所做的巨大贡献, 增强学习的兴趣。
高二化学下学期暑假巩固练习5 醛 酮

5 醛 酮例1.配制银氨溶液并进行实验,过程如下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银镜反应可以检验醛基B.滴加稀氨水后沉淀溶解,是因为生成了C.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洗掉试管上的银镜D.将乙醛换成蔗糖,同样可以得到光亮的银镜例2.对羟基苯甲醛俗称水杨醛,是一种用途极广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主要工业合成路线有以下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对羟基苯甲醇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C.对甲基苯酚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4种(不包括其本身)D.水杨醛中所有原子共平面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B.醛的官能团可以表示为—COHC.醛可以被氧化也可以被还原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一定属于醛类2.下列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甲酸甲酯 B.甲酸 C.乙醛 D.乙酸乙酯3.只用下列一种试剂,能鉴别甲酸、甲醇、乙酸、乙醛的是A.石蕊试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4.下列反应中反应类型和其余三个不同的是A.乙醛发生银镜反应B.乙醛转化成乙醇C.工业上用乙醛制乙酸D.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下反应5.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加成 ②消除(消去) ③水解 ④氧化 ⑤还原 ⑥加聚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6.有机物A(如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及相关操作均正确的是A.先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入银氨溶液,微热B.先加入溴水,后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先加入银氨溶液,微热,再加入溴水D.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微热,酸化后再加入溴水7.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1-溴丙烷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共热:CH3CH2CH2Br+KOHCH3CH2CH2OH+KBr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CO2+H2O→2+CO C.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Ag(NH3)+2OH-CH3COO-+NH+3NH3+2Ag↓+H2OD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2+Br22+H2↑8.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与醛基两种官能团,现要检验它们,做如下实验: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 10%氢氧化钠溶液2mL,边振荡边滴入2%硫酸铜溶液 4~6 滴;步骤2:向试管中再加入少量肉桂醛,加热充分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3:取实验后试管中的清液少许,加入硫酸酸化,再滴加到溴水中,溶液褪色。
醛、酮习题(新)

醛酮习题一、命名或写出下列结构式。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个化合物不能起卤仿反应: ( ) A CH 3CH (OH )CH 2CH 2CH 3 B C 6H 5COCH 3 C CH 3CH 2CH 2OH D CH 3CH 2OH2.鉴别1-丁醇和2-丁醇,可用哪种试剂: ( ) A KI/I 2 B I 2/NaOH C ZnCl 2/HCl D Br 2/CCl 43、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2CH 3 C C 6H 5CHO D (CH 3)2CHCHO 3.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发生Cannizzaro 反应( )。
A. B. C.D.CH 3CH 2CH 2CHOCH 2CHO(CH 3)3CCHOCH 3CCH 2CH 3O4.下述化合物与饱和NaHSO 3反应速度最快的为( )。
ABCDHCHOCH 3CHOCH 3COCH 3CH 3CH 2COCH 2CH 35.将CH 3CH=CHCHO 氧化成CH 3CH=CHCOOH 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较好?( ) A :酸性KMnO 4 B :K 2Cr 2O 7 + H 2SO 4 C :土伦试剂 D :HNO 36.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和饱和NaHSO 3水溶液加成 ( )A :异丙醇B :苯乙酮C : 乙醛D :环己酮7.C 6H 5COCH 2CH (OC 2H 5)2 还原为C 6H 5CH 2CH 2CH (OC 2H 5)2 的试剂为( )A .LiAlH 4B .Zn-Hg , HClC .Fe / 浓HClD .NaBH 4 7.下列化合物最易与NaHSO 3反应的是( )A. CH 3CHOB.CH 3COCH 2CH 3C.C 6H 5COC 6H 5D. CH 3COCH 3 8.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CH 3CH 2CHOB CH 3COCH 2CH 3C C 6H 5CHO D(CH 3)2CHCHO9.下列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A (CH 3)3C-OHB PhCOCH 2CH 3C CH 3CH(OH)PhD CH 3CH 2CH 2OH 10.下列质点,在有机反应中,常当作亲核试剂使用的是 a .NO 2+ b .H 2O c .Br + d .CN - 11.下列试剂能与PhCHO 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饱和NaHSO 3溶液b .斐林试剂c .乙酰氯d .3%FeCl 3溶液 12.下列化合物在浓碱中,不能发生歧化反应的是a .CH 3CHOb .(CH 3)3CCHOc .O CHOd .PhCHO 13.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为 ( )A.B.C. D.COCH 3CHOCH 3CH 2CH 2COCH 3CH 3CH 2CH 2CH 2CHCH 3OH14. 下列化合物中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B.C. D.COCH 3CHCH 3OHOH CH 3CH 2OH15. 能够将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试剂为 ( )A. Al(i-PrO)3 , i-PrOHB. H 2NNH 2, NaOH, (HOCH 2CH 2)2O,△C. ⑴ HSCH 2CH 2SH, ⑵ H 2/NiD. NaBH 416. 下列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速度次序是i .HCHO ; ii .CH 3COCH 3;iii .CH 3CHO ; iv .C 6H 5COC 6H 5 ( ) A. i > ii> iii> iv B. iv > iii > ii > i C. iv > ii > iii > i D. i > iii> ii> iv 17. 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 )A.B.C.D.OHOHHO O18. 保护醛基常用的反应是 ( )A. 氧化反应B. 羟醛缩合C. 缩醛的生成D. 还原反应 19、下述反应通常称为( )2HCHO HCOOH + CH 3OHA. Wolf-Kisher 反应B. Clemensen 反应C. Cannizzaro 反应D. Wurts 反应20、下列化合物与NaHSO 3加成反应的最快的是()8.下列羰基化合物中最易与HCN 加成的是( )A,B,C,D,CH 3CCH 2CH 2CH 3OPh C PhOPh C CH 3OO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四、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化合物中些能发生卤仿反应?C6H5CHO CH3COCH2CH3C6H5COCH3CH3CHCH2CH3OHCH3CH2CH2OH CH3CHO CH3COCH2CH2COCH3CH3COCH2COOC2H5 2、分别写出2-戊酮和丁醛与下列试剂的反应产物1、NaBH42、C6H5NHNH23、(a)CH3CH2CH2MgBr,(b)H3+O4、Zn-Hg/HCl5、NaHSO46、H2NNH2,KOH,(HOCH2CH2)2O7、Ag(NH3)2+五、鉴别题1、丙醛、丙酮、异丙醇和丙醇2、戊醛、2-戊酮、3-戊酮和环戊酮3、苯甲醛、苯甲醇、已醛和苯乙酮4. 苯甲醛、苯乙酮和苯甲醇5、CHO CH3OCH2CH3O6、1-已醇、2-已酮和3-已酮六、推断题:1、某化合物A,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得到橘红色固体,但不与Tollens试剂反应。
醛酮习题

6. (CH3)2CH2CHO8.CH 3COCH(CH 3)210.CH 3COCH 2COCH 2CH 315.CH16.CHCHOCH 3醛酮(习题和答案)ClI3(CH 3)2CCH = CHCHO7.CH 3COCH 2CH 2OHj— COCH 2CH 3CH 3伯.CH 三CCH2CH2CHCH2CHO14.OHCCH 2CH 2CH 2CHO17OHC^^~CH 2COOH、命名:COCH 3CHO上Y^OH12.CHCHCHO13.一CH = CHCHO19.「_—CH 2COCH 3CHrCHCH 2CCH320. OOHC4.NO 2CHOCH5.O答案:1.苯乙酮醛4.2- 溴4硝基苯甲醛7.4-羟基-2- 丁酮10.2 , 4-己二酮甲醛13.3-苯基-2-丙烯醛16.2- 苯基丙醛2.邻羟基苯甲醛(水杨醛)5.对甲基苯甲醛8.3- 甲基-2- 丁酮11.3- 甲基-6-庚炔醛14.戊二醛17.对甲酰基苯乙酸19.1-苯基-2-丙酮(甲基苄基酮)、完成反应:40%NaOH「加热COOH +2 Cl 2. CHO3.4-氯-4-甲基-2-戊烯6.3-甲基丙醛9.1-环己基-1-丙酮12.3,3-二甲基环己基15.4-甲基环己酮18. a,伕萘二醛(1 , 2-萘二醛)20.4-戊烯-2-酮CH2OH答:Cl—COOH + Cl—- —CH2OH50%KOH 「加热NaBH4CH3CH = CHCHOH2O答.CH 3CH =CHCH 2OHCHO + CH 3CH 2CHO —加热答:COCH 2CH 3答:CH = C(CH3)CH0Zn-Hg/浓 HCl ~加热 *CH 2CH 2CH 3CH 3O CHO + CH 3COCH 3NaOH 汁加热CH 3Oa\J答:CH = CHCOCH 3CH 2= CHCH 2CHO LiAlH47. 答:=CHCH 2CH 2OH + CH 3CHONaOH 加热CH= CHCHO1. NaBH 4CH 3CH = CHCH 2CHO+2. H 3O答.CH 3CH =CHCH 2CH 2OHHOT :_j>-CH 2C-CH 3 10 . 0 Zn-Hg/浓 HCl ”加热答:_-CH2答:(CH3)2C = CHCH 316.3. NaBH4. H s O+答:chch2chOH13 CH3COCH2CH3+ I2 + NaOH答.CHI 3 + CH 3CH 2COONa14. :1。
醛、酮练习试题精选答案

醛酮跟踪训练【基础回顾与拓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二醛和H 2加成:(2)苯甲醛催化氧化:(3)CH 3CH 2CHO 和新制Cu (OH )2的反应:(4)乙二醛和银氨溶液反应:【巩固与训练】考点一 结构和性质的关系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B .所有醛都会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C .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 2n O 的通式D .甲醛在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2.(双选)CH 3CH(CH 3)CH 2OH 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A .乙醛同系物B .丙醛的同分异构体C .CH 2=C(CH 3)CH 2OHD .CH 3CH 2COCH 33.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叫羰基的合成。
由乙烯 可制丙醛:CH 2=CH 2+CO+H 2−−→−催化剂CH 3CH 2CHO ,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以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有(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考点二 醛酮的化学性质4.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C .它可使溴水褪色D .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 10H 20O5.许多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优良溶剂,一些脂环酮还是名贵香料。
(1)写出丙酮与氢氰酸(HCN)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HCHOB.HCOOHC.CH3C-CH2CH3D.HCOOCH3(3)樟脑也是一种重要的酮它不仅是一种家用杀虫剂,且是香料、塑料、医药工业最重要的原料,它的分子式为C10H16O。
考点三醛基的检验6.某学生用1mL 2mol/L的CuSO4溶液与4mL 0.5mol/L的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0.5mL4%的CH3CHO溶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乙醛量太少B.硫酸铜量少C.NaOH量少D.加热时间短7.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试管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硝酸银溶液,配得银氨溶液C.可采用水浴加热,也可直接加热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考点四醛的有关计算8.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得到21.6g银,再将等量的醛燃烧生成了5.4g水,则该醛可能是()A.丙醛B.丁醛C.乙醛D.丁烯醛9.下列各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的是()A.甲醛和甲酸甲酯B.乙烷和乙醇C.苯和苯甲酸D.乙烯和环丙烷考点五拓展提升10.1,5-戊二醛(简称GA),是一种重要的饱和直链二元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醛酮羰基的加成反应》习题
一、选择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醛的官能团是—COH
C.甲醛和丙醛互为同系物
D.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 H2n+2O
2.橙花醛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CH3)2C===CHCH2CH2C(CH3)===CH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橙花醛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
3. 扑热息痛是一种优良的解热镇痛剂,结构简式为,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被氢气还原
D.遇FeCl3溶液呈现紫色
4. 不能由醛加氢还原制得的醇是()
A.HOCH2CH2OH
B.
C. D.
5.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O,其中含有一个苯环、一个羰基。
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1 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7. 科学家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DDT,化合物A是其中的一种,其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5H22O3
B.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显紫色
C.1 mol A可以与1 mol NaOH反应
D.1 mol A最多与1 mol H2加成
8. 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有关其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使溴水退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在一定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生成2丙醇
C.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 与HCN反应后的产物中有两种官能团
9.已知烯烃经O3氧化后,在锌存在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
如:
现有分子式为C7H14的某烯烃,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后在锌存在下水解生成乙醛和一种酮。
由此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CH3CH===CHCH(CH3)CH2CH3
B.CH3CH===C(CH3)CH(CH3)2
C.CH3CH===C(CH3)CH2CH2CH3
D.(CH3)2C===C(CH3)CH2CH3
三、填空题
10.某醛的分子式为C5H10O,其属于醛类的同分异构体种数为______种;写出属于酮的三种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
①
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有机物合成。
(2)转变为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较合理的反应类型。
12.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
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环状聚合物(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
乙醛的沸点是20.8 ℃,它在溶液中易被氧化,氧化产物的沸点是117.9 ℃,从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乙醛水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C2H4O)n n C2H4O+热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先分离混合物得到(C2H4O)n,基本方法是: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打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放入烧杯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n=3时,试写出(C2H4O)n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的液体是(C2H4O)n和6 mol·L-1H2SO4的混合物,锥形瓶中盛放蒸馏水,加热混合物至沸腾,(C2H4O)n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中。
①冷凝管中冷凝水的进口是________(填“a”或“b”)。
②当锥形瓶内导管口气泡越来越少时,表明乙醛基本部分蒸出,实验结束。
拆除实验装置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解析甲醛的结构式为,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成的,醛的官能团为“—CHO”并非“—COH”,故A、B两项错误;甲醛和丙醛都为饱和一元醛类,故为同系物,符合通式C n H2n O,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C
2.解析橙花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橙花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1 mol橙花醛中含有2 mol碳碳双键和1 mol醛基,最多可以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橙花醛属于醛类,因而不是乙烯的同系物。
答案B
3. 解析扑热息痛中含有酚羟基,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遇FeCl3溶
液呈现紫色;因分子中含有羰基,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被氢气还原,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4. 解析根据醛的结构通式RCHO,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生成的醇具有RCH2OH的结构。
答案C
5.解析从C8H8O中去掉1个苯基、1个羰基后,还剩1个碳原子。
如果该有机物为酮,则只有一种结构——羰基两侧分别为苯基和甲基。
如果该有机物为醛,则把醛基与甲基都看做苯环上的取代基,其相对位置不同可形成邻、间、对3种同分异构体;或者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因此,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5种。
答案D
6.解析A项,β紫罗兰酮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正确;B项,1 mol中间体X最多可与3 mol H2加成(含碳碳双键和醛基);C项,维生素A1中没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故不正确;D项,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的分子式不相同(碳原子数不相等),故二者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A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7. 解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5H22O3,A正确;A中无苯环,没有酚羟基,B不正确;A中不含能与NaOH反应的官能团,1 mol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D不正确。
答案A
8. 解析由于丙烯醛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醛基,所以它既有烯烃的性质,又有醛的性质。
丙烯醛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丙醇。
碳碳双键不能与HCN反应,而醛基可以与HCN加成,产物中有碳碳双键、羟基和氰基(CN)三种官能团。
答案BD
9.解析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3)CH(CH3)2,由于生成乙醛和一种酮,则双键在第2、3号碳原子之间且碳原子上一个含有一个H原子,一个无H原子,故答案选B。
答案B
三、填空题
10.解析可用条件变换法推断:将C5H10O变为C4H9—CHO,丁基的种数就是C4H9—CHO
的种数。
已知丁基有4种:①—CH2CH2CH2CH3、②、
③—C(CH3)3、④—CH2CH(CH3)2,所以C4H9—CHO有4种同分异构体。
分别为
CH3CH2CH2CH2CHO、CH3CH2CH(CH3)CHO、(CH3)2CHCH2CHO、(CH3)3CCHO;属于酮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OCH2CH2CH3、CH3COCH(CH3)2、CH3CH2COCH2CH3。
答案4CH3COCH2CH2CH3CH3COCH(CH3)2CH3CH2COCH2CH3
11.解析(1)根据信息,两种醛发生反应时,一种醛的αH与另一种醛的醛基上的氧原子相连,生成羟基,αC与醛基上的碳原子相连,则是由HCHO和
CH3CH2CHO加成生成的。
(2)要使变为,应先变为
,再与H2加成得到,最后再消去。
答案(1)HCHO CH3CH2CHO(2)消去加成消去
12.解析(1)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所以分液时将下层液体放入烧杯中,然后把上层的油状液体(C2H4O)n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2)乙醛分子间易形成化合物(C2H4O)n,醛基中羰基相互加成形成环状结构,结构简式为。
(4)①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下进上出。
②当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倒吸,应先移去导管,然后移去酒精灯。
答案(1)把上层的油状液体(C2H4O)n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2)
(4)①b②先撤出导管,以免发生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