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光PPT课件

合集下载

色彩的情感表达ppt课件

色彩的情感表达ppt课件
5
• 以往的色彩学习过于偏重以自然色彩写生的体验为主要内 容,而往往忽略了色彩本体语言的研究,以致造成离开写 生就不会画色彩,不敢想象、不会演绎色彩。当我们通过 对色彩现象和色彩基础原理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色彩 现象的起因和存在的现实时,它的目的是指向对画面色彩 表现力的研究。我们提倡向大师学习,主要是通过对绘画 作品进行分析与色彩构图练习,正确认识什么是色彩与色 彩感,学习如何发现和组织色彩,最终达到在创作中主动 把握和运用绘画色彩语言的艺术表现,从而培养学生个性 化的色彩感觉,开启新的视觉,发现无穷无尽的表达方式, 以达到充满主观感受和想象的理性色彩和良好的艺术眼光。
10
• 世界上有一个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专门研究色彩的潮流。 每年,委员会会对世界各地的流行色调加以研究分析,预 测哪些颜色会成为国际流行色,提供设计师参考。 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市场的无形双手中。事实上, 大部份的流行色彩都是同努力推动某些色彩,营造一种 「某色是最流行」的气氛;当一般用家对这些颜色受落, 新的流行色系於焉出世。这情形在时装市场中尤其明显, 时装界经常带领新的色彩潮流,时装设计师每推出新一季 的作品,都会带来连锁反应,其他周边产品诸如饰物、手 表、背包、手提电话等,都会因商业因素而产生,市场中, 一群商业投资者和设计师共采用类似的色调,以求合衬, 推而广之,其他用品的颜色也受影响。
冷热痛痒、高雅古雅清雅文雅、生老病死。 (参考绘画作品,手绘、电脑制作皆可。)
39
8
• 这个色彩和心理联想的理论,对设计师来说是个 重要的发现。他们在选择运用何种色彩时,须得 同时考虑作品面向的是那一个社群,以免得出反 效果。例如,紫色在西方宗教世界中,是一种代 表尊贵的颜色,大主教身穿的教袍便采用了紫色; 但在回教国家内,紫色却是一种禁忌的颜色,不 能随便乱用。假如设计师不留意色彩的潜在语言, 只自顾自发挥,从而传达了错误的讯息。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33讲宗教改革和理性之光第2课时理性之光课件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33讲宗教改革和理性之光第2课时理性之光课件

• 3.卢梭 • (1)主张
• ①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 人民主权 “______________”学说,提出“__________” 民主共和国 主权在民 的口号。 人民 • ②创立____________政体,坚持 理性 “__________”的原则,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 属于__________。 • (2)评价: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__________ 至上的启蒙思想家当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
• [史料探究] • 史料一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 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 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 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 建立“理性王国”。
• 史料二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 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强调人的重 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 的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 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 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 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 史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 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 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 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 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
4.(2013· 江苏· 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 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 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 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 达的深层含义是 导学号 26061236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
• [拓展深化]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发展 • (1)从批判对象上看,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 观扩展为将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 (2)从涉及的领域看,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 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 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 (3)从批判形式上看,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 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 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 大旗,宣扬理性真理。

《权利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课件

《权利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课件

18世纪后期,艺术家们对慵懒柔摩的罗可可美术越来越 不满,并且重新燃起了对古典文化的热情,这一时期的 古典风格美术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大卫是重要的代表人 物。
1793 年,革命者马拉遇刺,大卫深 感同情,创作了《马拉之死》 。 画中,暗色的背景使人物形象更为 突出。黄色矮桌如同一块为英雄所 立的纪念碑。马拉的身体瘫倒在浴 缸里,姿势取自古典雕塑中沉睡人 物的形象,场面震撼人心,成功地 表现出对革命英雄的裒悼。在法国 大革命时期,新古典主义美术具有 强烈的政治色彩。
课后作业
17世纪,意大利罗马很多的宫殿与别墅都绘有天项画,规模 巨大,场景宏伟;而同时期的荷兰,画家却热衷以较小的画 幅表现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二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尝试分析文艺复兴、巴洛克美术 、洛可可美术 、古典美术 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不同,小组讨论并做表格。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谢谢观看
《舟发西苔岛》华托
《梳妆的维纳斯》布歇
《秋千》弗拉戈纳尔
市民生活的礼赞
17世纪既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期,也是荷兰艺术的黄金时 期。经济的繁荣使富有的商人成为荷兰艺术的主要赞助者, 他们往往偏爱朴素的肖像、静物、风俗和风景等小幅作品, 与意大利和佛兰德斯绘画的炫目与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维米尔笔下的家庭生活简单面舒 适。 作品《信》中,女主人在演奏鲁 特琴,却被仆人送来的信打断, 随之接信、抬眉、回首,一系列 举止真切自然。左侧的窗外透进 清冷明晰的光线。照亮略显散乱 的室内,而拉起的门帘则似乎将 观者引到了画中。维米尔是表现 光线的大师,质感与光影刻画得 微妙细腻,让人叹服。
《我也在阿卡迪亚》普桑
法国画家普桑就认为艺术家应 努力追求启迪心灵而不是唤醒 感觉,推崇神话传说等宏大题 材。 他的作品《我也在阿卡迪亚》 描绘了三位年轻人研究葛碑铭 文的场景,一位女子将手搭在 年轻人身上,似乎在提醒他们 人生的结局。画中的光线均匀 且色彩单纯,人物姿态如同古 典雕塑一般,显得宁静和谐。

历史:第14课_理性之光_课件用

历史:第14课_理性之光_课件用

此图体现了哪位大师的何种主张?
简要说明该主张的目的和原则。
法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此事件实践了哪位 启蒙大师的主张?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 民签定的契约,如果他违 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 翻他。”
激进民主 主义者
推翻暴君 创立民主共和
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
●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 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 “两足禽兽”,教士和教主是“卑 鄙的流氓”,天主教是“罪恶的根 源”。 ●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 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 刺吗?……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 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 人。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 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 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 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⑴共同点:批判天主教会,反对王权、特权;宣扬天 赋人权,提倡自由平等;用理性学说批判现存制度, 主张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⑵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开明 君主;卢梭彻底否定君主制,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 人民应当推翻暴政,建立民主共和国。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线索:西方人文精神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 的历程;
总结升华
自由平等 (否定特权) 社会契约 (否定君权)
人权 天赋人权 (否定特权) 人民主权 (否定王权)
法治
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
理性主义
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思考: ⑴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点是什么? ⑵基于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观点,为什么说卢 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1、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 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 的斗争推进到新的高度;比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 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对 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发展 ?) 3、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 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对近代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鼓舞了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主独立的斗争。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ppt课件

“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 奇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 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 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 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 是飞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 磨坊,是黑暗和黑暗的力量, 是幽灵,是吸血鬼,是不可名 状的恐惧,是非理性,是不可 言说的东西。”
“它又是令人感到亲切的,是知 足的、单纯的、乡村民歌的声景 ——是面带玫瑰红晕的田野之子 的健康快乐的智慧。它是远古的、 历史的,是哥特大教堂,是暮霭 中的古迹,是久远的家世,是不 可分析的、人们愿意信守却无法 表达出来的旧秩序,是快乐而天 真的乡村牧歌。它是怀旧,是幻 想,是迷醉的梦,是甜美的忧郁 和苦涩的忧郁,是孤独,是放逐 的苦痛,是被隔绝的感觉,是漫 以赛亚·伯林 游于遥远的地方。”
第四节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一、康德对启蒙的总结
“康德以日常生活有规律著称。 例如,他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散 步。通常的说法是,康德一生 只有两次打破这一规律,一次 是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另一次是获悉法国革命爆发。”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 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 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 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 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 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 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 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 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 于自己的了。”
“一个人由道德规律所统率, 不受他的冲动、自私的欲望和 嗜欲所支配,他是自由的。”
理智是起 点,自由 是旨归
二、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推崇人性; 从神权下解放
启蒙运动:推崇理性; 从专制王权下解放
对人文主义的深化与拓展
影响:
(1)为批判封建专制 提供思想武器 (2)构建民主政治理论, 制造舆论,指导革命

整理版必修三_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复习PPT课件

整理版必修三_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复习PPT课件

核心:理性主义 内容:反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消灭专制王权、宗教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自由、民主、 平等。
影响: 1、性质: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3、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
国 人物 代表作品 法 国
孟德斯《论法的精 鸠 神》 《哲学通 信》
德 马 《九十五条论纲 丁 》 路 因信称 义
瑞 士
加 《基督教原理》 尔 文 信仰得救 先定论
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 性,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4、启蒙运动:明确打出“自由、平等”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启导了欧洲乃至世 界范围内民主革命的浪潮。
背景:
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3、自然科学的发展成为思想武器。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享乐,反对禁欲;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盲 从。
评价: 1、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开展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对宗教改革起推动作用。 3、 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4、局限性: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容易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
主要思想
三权分立 否定天主教会
贡献
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 基本原则
伏尔泰
2)认为天赋人权 3)倡导开明君主制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 纪 奠定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 (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
卢梭
《社会契约 论》 “三大批判” 名著
1)阐述天赋人权 2)提出人民主权论 人非工具

2024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ppt课件

2024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ppt课件
12
心理健康维护与调适方法
保持积极心态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和 学习中的挑战。
学会情绪管理
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避免 情绪失控。 2024/1/29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支持 和帮助。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丰富 精神生活。
13
应对挫折和困难时积极心态塑造
正确面对挫折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大 学生生命教育ppt课件
2024/1/29
1
目 录
2024/1/29
• 生命教育概述 • 尊重生命——价值观引导 • 珍爱生命——自我保护与心理健康 • 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 生命意义探索与实现 • 家庭、学校、社会在生命教育中作用
2
01
生命教育概述
2024/1/29
3
生命教育定义与意义
交通安全
遵守校园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和行人安全, 避免交通事故。
2024/1/29
消防安全
了解校园内消防设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遵 守电器使用规定,预防火灾事故。
食品安全
选择正规食堂就餐,注意食品的卫生和质量, 避免食物中毒。
16
防范网络陷阱和诈骗行为
保护个人信息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尊重生命的平等性
无论种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所有生命都应得到平等对 待。
尊重生命的可持续性
人类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 地球。
8
培养正确生死观念
理性看待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过程,应理性面对,不避讳、不恐 惧。
珍惜当下生活

《阳光心态》PPT课件

《阳光心态》PPT课件

04
阳光心态在工作学 习中的体现
积极投入工作,追求卓越绩效
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01
阳光心态的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工作付出努力和时间,
追求卓越的工作成果。
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目标
02
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追求更高的目标和
更好的业绩。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03
在工作中,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品质,力求在每一个环节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 决方案。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如倾听、表达、反馈等, 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
尊重他人,包容不同观点和文化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 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观。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包容不同的观点 和文化,不要轻易否定或贬低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 受,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都做到最好。
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阳光心态的员工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他们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勇于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推动工 作的改进和发展。
乐于分享,共同进步
他们乐于与同事分享知识和经验,促进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阳光心态》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阳光心态概述 • 培养阳光心态的方法 • 阳光心态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 阳光心态在工作学习中的体现 • 阳光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阳光心态概述
定义与内涵
01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 的心态,表现为对事物持正面看法、 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困难保持坚韧 不拔的精神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人们开始走出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和专 制主义,追求人性、自由、民主与科学,以 此反映工业革命给思想文化等带来的巨变。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1)主题: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变化
(2)课本知识结构
事件 首先兴起 主张 代表 斗争 对象
文艺复 兴
意 大 利 以 “ 人 ” 达.芬奇 等 为中心, 莎士比亚等 信 仰 上 人 马丁路德等 人平等
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 (2)主要内容不同: 崇尚“理性”。 人文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较温和;启蒙运 (3)方式不同: 动已提出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 战。 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则是 (4)其他: 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
4、启蒙运动的概况及主要人物:
(1)起源: 英国 (2)高潮: 法国 代表人物: “天赋人权” A: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 B:卢梭 ——对法国社会进行更严厉 “人民主权” 的批判 C:百科全书派 ——法国启蒙运动宣扬科学与理性, 的重要力量 反对迷信和专制
伏尔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伏尔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伏尔泰追求的是政治自由,要把人们从宗教神 权和君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主张人人平等, 人人都有追求生存与幸福的权力。 你觉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不是,自由是有条件的,它不能超出法律许可 的范围。
卢梭
祖籍法国,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一个钟表工人家庭。他幼年辍学, 当过佣人和家庭教师,长期漂泊不 定的生活,既使他饱尝了寄人篱下 的辛酸,也使他目睹了社会不平等 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强 烈渴望社会平等。他凭借活跃而丰 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撰写 了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 础》。
卢梭的主要观点: 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思想与文艺复兴 的人文精神有何一致性? 都要求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 解放出来,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蒙娜丽莎的微笑 “教皇奶牛”的解 放 近代科学的诞生 理性之光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理性之光
理性之光
什么叫“理性”?
17、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人类社会也 受一定的法则的支配,人有能力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去发现这个法则,并把这种能力称为“理性”。 (即人的思考和判断)
一、启蒙运动 1、产生的条件 (1)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2)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2、内容和性质(阅读P15阅读卡) 内容:(1)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 (2)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 性质:(1)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 (1)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 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神权的威严。
彼特拉克的话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
需要的肯定,他重视 人世俗的生活以及人对幸福生活的
追求,这就扫除了人在神面前的卑微心 态,是对人的价 值和尊严的褒扬。 这两段话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神权的维护,而后者 是对人性的肯定。
3.达.芬奇的设计体现了一种理想,他想利用科学知识 来改变人类的生活状况,尽管他的设想当时没有实现, 但是他指出了正确的席位方向。
宗 教 改 德国等 革 启 蒙 运 英国、 动 法国等
封 建 理 性 、 天 伏尔泰、卢梭 神 权 赋人权、 等 人民主权
自 然 科 意 大 利 知 识 就 是 哥白尼、牛顿 等 学 等 力量
[自我测评]
1.天主教耶稣会的章程规定人对神绝对服从,下级
对上级绝对服从,反映 了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体现了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出生于巴黎, 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因得罪一个贵族而被 放逐出法国后,到了英国。在英国期间,他 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和洛克的哲学著作。 回到法国 后经商发了财,过上了优裕的生 活。伏尔泰是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著作清 新、机智。常带有绝妙的讽刺,对封建教会 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伏尔泰 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1778年,伏尔泰逝世 于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小城,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人 民把他的遗骸运到巴黎著名的先贤祠重新安葬。人们在他 的灵车上写着这样的句子:“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