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楷书作品

合集下载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注释译文及作品赏析_写作技巧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注释译文及作品赏析_写作技巧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注释译文及作品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注释译文及作品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作品原文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注释和译文:注释:①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②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

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③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

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二、作品赏析文学赏析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李清照诗词梅花小楷描红版

李清照诗词梅花小楷描红版

李清照诗词全集硬笔书法字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关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清平乐·精选宋词硬笔楷书书法字帖

清平乐·精选宋词硬笔楷书书法字帖

清平乐·精选宋词硬笔楷书书法字帖本文为原创首发,文章内容有 24 页文末有下载方法.清平乐·年年雪里宋·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画堂晨起唐·李白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清平乐·红笺小字宋·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春风依旧宋·赵令畤春风依旧。

著意随堤柳。

搓得蛾儿黄欲就。

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

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清平乐·金风细细宋·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春来秋去宋·晏殊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清平乐·别来春半五代·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候蛩凄断宋·张炎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清平乐·留人不住宋·晏几道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文学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文学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文学赏析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文学赏析引言:《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来阅读!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词的上片主要描述词人的独居生活。

“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词人眼中的余香袅袅的秋景图。

荷花已谢,虽仍留有残香,却不免透出秋的冷落与萧条。

玉席也已凉了,秋意渐来,秋凉渐浓。

中国的文人自古就悲秋,更何况是独守空闺的女词人呢?怎能不让她倍感孤独寂寥、怎能不思念远行的丈夫呢?为排遣心中的愁绪而“轻解罗赏,独上兰舟”。

一个“独”字而意境全出:曾经是夫唱妇随,曾经是携手并肩,曾经是举案齐眉,而现在却是茕茕孑立,形单影只;举目四望,相伴的只一“兰舟”而已!本是为“消愁”而来,怎奈却是“愁更愁”,相思之情不禁更重更浓。

看到鸿雁,词人想象着也许是丈夫托鸿雁捎来家信,她把苏武雁足传书的典故巧妙地融于眼前的情景之中,自然妥帖,余味无穷。

我们可以设想:词人甚至会猜想丈夫在信中告诉自己归期、行程,那种企盼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看到雁群飞回故里,自然会强化企盼丈夫回来的心绪。

我们似乎看到词人独自凭栏远眺,柔柔的月光洒满西楼,雁字回时,那种清冷,那种孤独,那种寂寥,怎可言传?下片是词人抒发内心感受,直抒相思之苦。

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及赏析古诗词鉴赏词人用“花自飘零水自流”起兴,这既是写她在舟中所见,也是她的内心所感。

花飘水流本是物之自态,却使词人触景生情:流水落花无从体味她的情怀,依旧我行我素地流走飘落,这更增加了词人的伤感与凄凉。

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Word文档]

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Word文档]

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一剪梅》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选修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诗画,校勘金石,生活幸福美满。

然而,好景不长,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外出游学,她不忍离别,找来锦帕,写下《一剪梅》一词。

她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琢磨的情感以朴素真实的语言表现的具体感人,耐人寻味。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词的上片“红藕香残玉簟秋”交代了时令,环境。

“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同时以点带面,我们可以想象,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荷花凋谢,更让人感受到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瞬间把人带入一幅萧条的画面。

可谓:“自古逢秋悲寂寥。

”一个少妇孤独,落寞,在面对眼前种种时孤寂,伤感之情更加浓重。

此时,暑退秋来,竹席浸凉,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丈夫离家日久的慨叹。

“人去席冷”,她独守空房的冷清与孤寂。

短短几个字,词人李清照的心情已跃然纸上。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为了排遣心中的冷漠与孤寂,词人换上秋装,独自荡舟水上。

一个“独”字用得好,一个人的世界,牵挂的是远方。

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怎能排遣她此刻的心情,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划舟,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

又怎样排遣忧愁呢?这是一种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双双划舟,共赏美景,一起唱和诗词,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可是眼前只有词人孤零零的一人。

【南宋】李清照《一剪梅》

【南宋】李清照《一剪梅》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来自喜马拉雅73.【南宋】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心情词签】本期词签由冰黛雨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相思情书闲愁几许【诗词原文】《一剪梅》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精华赏析】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这首词的魅力:文字优美,情感细腻,心思巧妙。

这三大特点其实也正是李清照词的基本特点,在这首《一剪梅》中堪称完美地同时展示出了这三大魅力。

首先写景就很美:“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色的荷花渐渐凋零了,这已经是凉风飒飒的秋天了,凋零的荷花简直就是秋天的形象代言人。

既然红藕就是荷花,那李清照为什么不直接说荷花或者莲花呢?除了格律平仄的要求之外,莲藕的藕谐音配偶的偶,所以“红藕”在古典诗词当中本来就有爱情的象征意义。

李清照显然是巧妙地化用了顾夐的词,含蓄地暗示了这首词的相思主题。

红藕香残玉簟秋,簟,是竹席的意思。

竹席用“玉”来形容,可见是非常精美、光洁如玉的竹席了。

将“玉簟秋”解释为像竹席的纹路一样的水波、涟漪显然更为合适。

凋落的荷花随着微波荡漾的秋水飘零而去,这是多么凄美的初秋景致!趁着天气还不是太寒冷,也趁着荷花还没有完全凋零,李清照决定泛舟出游,踏秋赏荷了。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她轻轻挽起罗裙,上了小船,“兰舟”就是小船儿的美称了。

我们看,李清照用词真是讲究啊,荷花是“红藕”,竹席是“玉簟”,小船是“兰舟”。

文字优美,名不虚传吧!不过光文字优美还不够,李清照偏偏还别出心裁,安排了个“独”字。

“独上兰舟”,这分明是在向赵明诚撒娇嘛:你看,我又是一个人“独”自去秋游的啊!为什么每次我最需要你陪伴的时候,你都不在我身边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三句写得实在是太美了!“云中”的快递小哥当然就是古代传说中能够传递书信的鸿雁了,锦书是书信的美称。

李清照诗词梅花小楷描红版(2019.10.26)

李清照诗词梅花小楷描红版(2019.10.26)

悴 更 雕零 , 试 灯 无 意 思
, 踏 雪没 心 情 。
临江仙 梅
第 14 页共 34 页
龙源书法店铺
小楷钢笔字帖
庭院深深深几 许 ,
云 窗雾阁春迟,为 谁 憔 悴 损芳姿。夜来清 梦 好 ,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 恨 , 南 楼羌管休吹。浓 香 吹 尽 有谁知,暖风迟 日 也 , 别到杏花肥。
此 情 无 计可 消 除 , 才 下
第 17 页共 34 页
龙源书法店铺
眉 头 ,却 上 心 头 。 渔家傲
小楷钢笔字帖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星 河 欲转 千 帆 舞 ; 彷 佛 梦 魂 归帝 所 , 闻 天 语 , 殷 勤 问我 归 何 处 。
我报路长嗟日暮 , 学 诗 漫有 惊 人 句 ; 九 七 里 风 鹏正 举 , 风 休 住 , 蓬 舟 吹取 三 山 去 。
李清照诗词全集 硬笔书法字帖
如梦令
小楷钢笔字帖
常记溪亭 日 暮 , 沉
醉 不 知归 路 。
关尽晚回 舟 , 误 入
藕 花 深处 。
争渡,争 渡 , 惊 起
一 滩 鸥鹭 。
如梦令
昨夜雨疏 风 骤 , 浓
睡 不 消残 酒 。
试问卷帘 人 , 却 道
海 棠 依旧 。
知否?知 否 ? 应 是
绿 肥 红瘦 。
行香子 丂夕 草际鸣蛩 , 惊 落 梧 桐 , 正人 间 、 天 上 愁 浓 。
云阶月地 , 兲 锁 千 重 。 纵浮 槎 来 , 浮 槎 去 , 不 相逢 。
星桥鹊驾 , 经 年 才 见 , 想离 情 、 别 恨 难 穷 。
牵牛 织 女 , 莫 是 离 中 。 甚霎 儿 晴 , 霎 儿 雨
第 23 页共 34 页

一剪梅李清照书法

一剪梅李清照书法

一剪梅李清照书法 导语:鉴赏这首词应该让学生用情感去参与、用心灵去体会,力争能够切实 把握住作者内心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怀。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一剪梅 李清照 书法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剪梅李清照书法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荷已残, 香已消, 冷滑如玉的竹席, 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 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 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 心头。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 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 美称。

雁字: 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 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1/5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 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拓展阅读】 往事,总是因为一个人的参与而变得不可触摸,那些与你有关的点点滴滴, 也因为有你的参与而刻骨铭心。

有时候会萌生一丝特别的感动, 总觉得走在雪中, 离你最近,总是会在梅花盛开的季节,特别的思念你.因为百花之中,你最爱梅 花, 你说它虽没有玫瑰花的舒展奔放, 却令你心动神往; 虽没有荷花的典雅脱俗, 却令你为之仰慕倾倒;虽没有菊花的雍容端庄,却令你为之赞叹敬重;虽没有牡 丹花的国色天香,却令你为之沉醉眷恋.每到梅花盛开的季节,总会情不自禁, 总会站在我们曾经分别的路口,花瓣纷飞,飘洒着我的长发,多想摘一朵,留下 我永远的牵挂,最寒冷的日子里,伴着你走天涯. 雪花飘飘, 北风啸啸,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 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真 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掩没, 就在最冷, 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蓦 然回首,往事如梦.只有那雪中的寒梅,依然绽放,经了风寒,经了沧桑,经了 百转千回的磨砺,多了一份厚重与沉静,多了一份飘逸与懂得,在岁月尽头散发 着阵阵的幽香.生命中有一种存在,叫曾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一剪梅楷书作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的作品。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 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 深情, 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词的隶 书作品吧。


相关资料: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

相传雁能传书。

阅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 1~3 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 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B.“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 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C. 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 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 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 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

B.上片写相思,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 分析。

参考答案: 1.A 2.C 3. “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 其重可知; 然而又“无计可消除”, 其深可见。

更可贵的是,李清照将“情”说成是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表现其“情”运动之速。

词人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

而且从一“下”一“上”之中还可领略到她的万般愁绪, 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表 现出词人深婉细腻的风格。

(意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