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3.学会正确的急救措施;4.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救助的意愿。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道具(急救箱、纱布、棉花等材料)、教具(电视、音响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幼儿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如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开水龙头等。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孩子手被划破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入新知(15分钟)1.播放一段简短的小动画,讲述小猫误触了剪刀而手划破了的故事。

小猫痛痛地哭着找妈妈,妈妈帮助小猫包扎伤口,并告诉小猫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猫会受伤?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防止手也被割伤?三、知识讲解(20分钟)1.通过讲解图示方式,向幼儿介绍剪刀的危险性,告诉幼儿不当使用剪刀容易造成伤害。

2.讲解手划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如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用纱布包扎等。

四、示范与训练(20分钟)1.清楚地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急救方法,同时要详细解释每一个步骤。

2.教师向幼儿模拟手划破的情景,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教师的动作并尝试模仿。

五、巩固与评价(15分钟)1.分发图片,让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粘贴出包扎手划破的步骤,检查幼儿的掌握情况。

2.鼓励幼儿描述手划破后的感受,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并记录幼儿的想法。

六、反思(10分钟)1.回顾教案的准备过程,思考是否能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示幼儿安全知识。

2.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思维方式,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教学方式。

3.思考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接受情况,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这个教案通过故事引入新知,结合图示讲解和示范训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向幼儿传授了剪刀使用的安全知识和手划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通过互动讨论和练习,培养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能力,并通过反思环节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有关安全的重要知识。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材《生活小常识》第三章第一节《手划破了怎么办?》,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手划破后的紧急处理方法、预防手划破的措施以及相关安全意识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划破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3. 增强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手划破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演示包、卡通创可贴、消毒棉球、红药水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手模型、卡通创可贴、消毒棉球、红药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幼儿在玩耍时不小心手划破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并讨论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手划破后的紧急处理方法,如:用清水冲洗、用消毒棉球擦拭、贴上创可贴等。

(2)教师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并邀请幼儿上台进行实际操作。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手模型练习,模拟手划破后的处理方法。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检验幼儿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手划破了怎么办?》2. 内容:(1)手划破后的紧急处理方法(2)预防手划破的措施(3)培养安全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到的手划破后的处理方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预防手划破,保护自己的安全。

2. 答案:(1)手划破后的处理方法:用清水冲洗、用消毒棉球擦拭、贴上创可贴等。

(2)预防手划破的措施:玩耍时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尖锐物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针对幼儿在处理手划破问题时的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

幼儿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

幼儿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划破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方法。

2. 培养幼儿在手划破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和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手划破的可能原因(如接触锐利物品、摔跤等)。

2. 手划破的预防措施(如小心使用剪刀、不随意跑跳等)。

3. 手划破后的处理步骤(如清洗伤口、贴上创可贴等)。

教学准备:1. 故事书或图片:描述手划破的情景和处理过程。

2. 模拟道具:如假的伤口模型、创可贴等。

3. 安全教育视频:展示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或图片引入手划破的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讲解手划破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3. 实践:模拟手划破的情景,让幼儿亲手尝试清洗伤口和贴上创可贴,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

4.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手划破处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延伸:1. 创作活动:让幼儿画出或制作关于手划破预防和处理的海报,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手划破的情景和处理过程,提升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划破的预防和处理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模拟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手划破处理步骤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 通过问答或小测试,检查幼儿对预防手划破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手划破的经验,以此评估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改变。

幼儿园安全活动教案《手划破了》反思

幼儿园安全活动教案《手划破了》反思

幼儿园安全活动教案《手划破了》反思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手划破了》所设计的教案进行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效果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基石,也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线。

在本活动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让幼儿了解手部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预防手部受伤。

2.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载体。

在本活动中,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包括:1.手部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预防手部受伤的方法,如正确使用剪刀、不乱扔东西等。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

在本活动中,我们应该要遵循以下原则: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幼儿讲解手部受伤的危害,同时通过示范正确使用剪刀等行为,让幼儿看到实例,加深对内容印象。

2.互动参与。

幼儿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通过让他们参与讨论、互动,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3.反复强化。

教学不是一次性的,需要不断地反复强化,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在本活动中,可以通过玩游戏、做手工等方法,不断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效果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在本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1.调查问卷。

通过制作调查问卷,向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从而了解教学效果。

2.课后总结。

在每一次教学后,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邀请教师和家长参与课后总结,然后对课堂进行总结,营造出积极的教育氛围,达到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手划破了》所设计的教案,我们应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地改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小班安全课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课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划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避免类似意外的发生。

3.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寻求帮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手划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寻求帮助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手划破的原因。

2. 讲解:讲解手划破的处理方法,如清洁伤口、消毒、包扎等。

3. 演示:教师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幼儿观看并模仿。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处理模拟的划伤,教师给予指导。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手划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存在处理不规范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的指导,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划破原因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寻求帮助的能力。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情况,以了解他们的思考和理解水平。

七、扩展活动:1.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遇到手划破的情况,练习正确的处理方法。

2.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或急救中心,了解急救知识和设备的使用。

3. 邀请医生或护士来课堂讲解急救知识,增加幼儿的安全意识。

八、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庭中遇到手划破的情况,指导他们正确处理。

2. 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安全手册,记录常见的安全知识和处理方法。

3. 家长与幼儿讨论如何在家庭中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九、教学延伸:1. 开展关于身体保护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2. 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或警察局,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划破了》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划破了》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手划破了》一、教学背景小班学生年龄3-4岁,对于他们来说,身体安全和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安全教育需要从小灌输,以便他们在未来懂得保护自己。

本次课程主题为“手指疼,不落泪,敢勇敢,善自救”。

希望通过讨论和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以及如何勇敢地面对问题。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身体部位,如手指、手腕等。

2.了解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学习勇敢面对突发状况,并学会自救。

4.培养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1. 热身活动由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不同的身体部位图片,让他们认识并命名,鼓励他们讲述该身体部位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这一部位。

2. 讨论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以下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每个问题都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发言机会:1.当你手指破了,会怎么做?2.当你被玩具弄疼了,会怎么办?3.有时我们会在野外活动,遇到什么危险时应该怎么做呢?3. 讲解老师针对孩子们参与讨论的问题进行一一回答,同时讲解以下内容:1.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例如:在玩耍过程中要注意周围环境,如有易摔倒的地方要避免,保证身体不受伤害。

2.学会勇敢面对突发状况,并学会自救。

当孩子们遇到不安全情况时,要学会冷静地应对,如果自己能够解决,就要学会自救。

4. 教学活动1.模拟状况。

让孩子们模拟碰到不安全的状况,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应对。

2.情境管理。

在模拟的情境中,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学会勇敢面对情境,提高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通过讨论和活动,孩子们自然地接触到了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

在讨论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在模拟状况和情境管理环节中,孩子们学会了勇敢面对感性问题,并了解到该如何自救。

在课程结束后,老师再次强调该内容的重要性,并让孩子们课后或在生活中多加练习,以便能够在未来避免一些危险的情况。

幼儿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

幼儿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

幼儿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幼儿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幼儿能够了解手划破后的基本处理步骤和简单方法,如清洗、消毒、包扎等。

(2)幼儿能识别生活中可能导致手划破的危险物品,如剪刀、刀具、玻璃碎片等。

(3)幼儿学会正确表达手划破后的疼痛感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故事、图片、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手划破后的处理过程。

(2)引导幼儿在模拟场景中练习处理手划破的情况,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的态度,不惊慌害怕。

(2)让幼儿知道受伤后要及时告诉大人,增强对大人的信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幼儿牢记手划破后的正确处理流程,包括清洗伤口、消毒、包扎等步骤。

(2)引导幼儿识别生活中容易导致手划破的危险物品。

2. 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消毒的重要性,克服对消毒药水刺痛感的恐惧。

(2)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主动避免接触危险物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调皮的小明和他划破的手》。

2. 有关手划破处理步骤的图片、动画视频。

3.模拟伤口的道具(如带有红色颜料的创可贴等)、生理盐水、消毒药水(如碘伏)、纱布、绷带、棉球、剪刀等医疗用品。

4.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剪刀、刀具、玻璃碎片等)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1. 教师开始讲故事《调皮的小明和他划破的手》。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他呀,特别调皮。

有一天,他在房间里玩耍的时候,看到了爸爸放在桌子上的剪刀。

他觉得剪刀看起来很有趣,就拿起来玩。

可是他还小,不太会用剪刀,一不小心,剪刀就划到了他的小手。

哇,小手开始流血了,小明特别害怕,就大哭起来。

这时候,妈妈听到了哭声,赶紧跑过来。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妈妈会怎么做呢?”2.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幼儿园中班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手划破了》带反思中班教学计划《手划破了》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

让孩子测试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知道他们照顾小手,不要玩弄尖锐的东西,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来看看带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幼儿园中班《手划破了》。

活动目标要知道自己照顾小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

测试孩子的反应能力并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最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度可以理解故事并了解其基本内容。

知道这把刀的危险。

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布娃娃玩具活动程序1.展示布娃娃玩具并通过故事将其导入:如今的娃娃玩耍时不小心,伤了手,伤得很厉害,他们在哭!“讨论:(1)这个布娃娃的手是什么?年轻:糟糕!流血的。

年轻:流血。

(2)一只好的小手怎么流血?年轻人:它被东西弄碎了。

杨:坏了。

年轻:跌落和粉碎。

(3)什么会打断手柄?为什么?年轻人:玻璃碎片,针都可以刺破。

年轻:指甲也可以被刺穿。

杨:铁丝;剪刀.老师:为什么?年轻:因为它非常有利可图。

年轻:因为太锋利了。

简介:由于这些东西很锋利,非常锋利,因此很容易划伤您的手。

(4)激发孩子的记忆力:划伤了手,什么不方便划伤手。

年轻:我的手被划伤,流血,而且很疼。

年轻:上次我用刀割伤(指左中指),妈妈花了很长时间洗脸和洗手。

年轻;我也是,受伤的手不能弄湿水。

年轻:湿水会化脓。

2.讨论如何避免小手受伤。

年轻:通常不玩剪刀。

年轻;刀不能打,有玻璃(一块)。

.年轻:你不能冒险。

简介:我们周围有很多事情,有些很尖锐,有些很犀利。

如果去玩这些东西,我们会抓挠自己,给自己带来危险和不便。

因此,孩子们不想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到伤害并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如何保护和处理布娃娃(或自己的)受伤的手。

(1)如果不小心擦伤了手,可以用未洗过的手舔伤口吗?为什么?杨:不。

年轻;因为洗手后没有细菌,伤口会被感染和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年轻:正在寻找一个成年人(老师,妈妈和爸爸)年轻:去医院,让医生擦拭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中班教案《手划破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手划破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听懂故事并理解其基本内容。

知道刀子的危险性。

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布娃娃玩具
活动过程
1. 出示布娃娃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今天布娃娃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1)这个布娃娃的手怎么啦?
幼:哎呀!流血了。

幼: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
幼:被东西划破了。

幼:摔破的。

幼:摔倒蹭烂的。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
幼:玻璃片,针叶可以刺破。

幼:铁钉也能刺破。

幼:铁丝;剪刀……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很利。

幼:因为太尖了。

小结: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容易把手划破。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幼:我的手被划破过,流血了,很疼很疼。

幼:上次我这被刀子割破了(指左手中指),包了好长时间,都是妈妈给我洗脸洗手的。

幼;我也是,受伤的手不能湿水。

幼:湿水会化脓的。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

幼:平时不玩剪刀。

幼;刀也不能玩,还有玻璃(片)。

……
幼:危险的都不能玩。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

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布娃娃(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
幼:不能。

幼; 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
幼:找大人(老师、爸爸妈妈)
幼:去医院,让医生抹点药就好了。

师: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幼:不能让伤手湿到水。

幼:不能随便揭掉包布,保护伤口。

幼:还要找老师、医生换药。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教学效果:幼儿们知道了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小手,而且在手受伤的时候不能慌乱,可以找老师或爸爸妈妈帮忙包扎止血,在手受伤后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是以老师提出问题,幼儿说为主。

2 、幼儿回答问题积极,但语言表达不清晰不完整,需要多练习口语表达。

3 、幼儿在讲述处理受伤手的办法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的较好。

4、不足之处教师对个别幼儿的关注不及时。

小百科:五指能各自向内弯曲,并能左右轻微摆动。

人类透过弯曲手指做出不同的手势,包括五指紧握的拳头、食指与中指举起的V 字手势及举中指的不雅手势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