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整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高频考点

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高频考点

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高频考点(注意!记住划线的内容!)1、《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它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它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傅聪深厚的爱。

2、《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

这本书收集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书共186封。

3、《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德艺双馨)”。

4、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

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批评著作是《人间词话》。

傅雷先生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艺术、做人进行悉心指导。

他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5、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分别是: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6、在1954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7、傅雷在《傅雷家书》中讲道: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8、《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9、在《傅雷家书》中除傅雷和傅聪之外,母亲朱梅馥也令人印象深刻。

从她写给儿子的信和傅雷的描述中可见,朱梅馥是一个隐忍、慈爱、有较高艺术文学修养、温和、正直的母亲形象。

10、傅雷的教育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1、傅雷在家书中向儿媳弥拉推荐阅读丹纳的《艺术哲学》、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三本书。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3知识点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3知识点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3知识点一、选择题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教育的独到见解;凝聚着傅雷指点儿子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谆谆教诲;凝聚着傅雷对祖国的浓厚深情。

请结合《傅雷家书》一书的具体内容,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2.《傅雷家书》中,作者多次向________推荐一本古文书,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说读此书时“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这本书就是刘义庆编撰的《________》。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他一生翻译(_____)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_____》、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4.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5.阅读下面《傅雷家书》语段回答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种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这样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5.道德修养与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傅雷家书》的内容及背景:掌握傅雷一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子的影响。
(3)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从《傅雷家书》中提炼出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如尊重、关爱、引导等,为学生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举例:傅雷在教育儿子时,强调尊重儿子的兴趣和选择,关心儿子的成长,引导儿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教学难点
(1)傅雷家书中的深刻哲理:对于家书中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傅雷与儿子的对话,体验家庭教育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3.分析家书中的精彩语句,体会傅雷的语言艺术和人生智慧。
4.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掌握傅雷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和背景。这是一部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们的家信集,它不仅包含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修养。

六《艾青诗选》与《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六《艾青诗选》与《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六《艾青诗选》与《傅雷家书》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1.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

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2.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3.艾青诗歌的意象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知识题和答案解析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知识题和答案解析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题目解说】《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主旨思想】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主要人物】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子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艺术特色】《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一书中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片段赏析】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

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

敏(傅聪之弟)一直抽抽噎噎。

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

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

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今儿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

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

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

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之赤子之心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之赤子之心

《傅雷家书》导读初二语文备课组主备:陈润之一、文本研读自傅聪1954年5月到波兰留学,傅雷通过书信方式继续对傅聪进行为人处世、艺术修养、感情生活等多方面的指导: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记得、保持“赤子之心”。

在朴素而精湛的文字中,处处可见傅雷的“赤子之心”,傅雷家书,正是孤独的赤子创造的一个纯洁的世界。

二、创意说明结合时事热点,围绕“赤子之心”,找出傅雷对子女、对国家、对他人、对自己的赤诚之处。

重点围绕傅雷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傅聪在国外为国争光的表现,客观理解傅雷傅聪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三、教学流程1、导入傅聪因新冠肺炎去世,却被网友骂上热搜。

对这个英籍华裔钢琴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认为他背叛了祖国,二是,他的背叛害死了父母。

也有理智的网友提醒认真读一读《傅雷家书》。

还有人翻出傅聪对郎朗的评价,写文章蹭热点,也有网友建议看《傅雷家书》。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傅雷家书》是部什么样的书。

2、遗书品人在傅雷家书中提到叛徒的一封信,是傅雷写给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傅雷家书中的最后一封信,谈一谈从这封信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傅雷?预设:该还的还,该赔的赔,安排详尽清晰,不见慌乱悲伤,理智处理诸多事宜。

留给周菊娣财物,还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足见傅雷对周的体恤。

不愿牵连他人。

高尚纯洁无我的知识分子。

3、赤子解读从遗书中,可见傅雷对他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或许可用书中“赤子之心”来概括傅雷一生,正如傅雷的墓志铭“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那么,什么叫赤子呢。

词典的意思是,初生的婴儿,比喻对国家忠诚的人,也指纯洁善良的人。

其实在《傅雷家书》中,有明确的解读。

请找到1956.2.29、1955.1.26的信,找出傅雷对“赤子之心”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选择性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选择性阅读

傅雷先生将自己浓烈的家国情怀、对艺术的赤忱之心以及在为人处世 上的谦逊、诚恳融入家书,潜移默化感染着儿子傅聪,也感染着如今正读 着家书的我们。“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言 犹在耳。
傅雷先生作为一位目光如炬的先行者,为儿子指出求学、修养、艺术 的最高境界,并告知抵达那境界的方法:如何拥有宽广博大的胸襟,如何 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平衡社交与独处……书中还有大量对音乐、 绘画、文学、哲学的精辟见解,使我们也受益匪浅。
您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 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真正的解脱。”
您主张保持一种高潮时不过分紧张、低潮时不过分颓废 的平和、平衡的心态,认为“廓然无累”是一种理想的心理 状态。
您说:“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习时万万不能再紧 张过度。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马拉松赛跑 才跑得很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更要抑制一些。”“多抑 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减少疲 劳。”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 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 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 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 ‘爱’字!”
“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 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
傅雷教导儿子 如何做人

做一切小事要和弹琴一样养成讲究干净的习惯。⑤在1956年10月11
日下午的信中,傅雷教导儿子对人要圆通,说话不要太直,要顾及
他人感受。⑥在1957年3月18日深夜的信中,傅雷对儿子谈到了平

(完整word版)名著阅读《傅雷家书》

(完整word版)名著阅读《傅雷家书》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傅雷家书》复习资料一、傅雷个人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

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在这些巨著中,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当属《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1957年,傅以“亲美”、“反苏”的罪名被上海市作协开会批判凡十次之多,但因拒不承认“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无法戴帽,而到1958年的“反右补课”中,傅却再也无以幸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 感情真挚。(2分)
(3)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 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 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答案示例】 “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4)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专题二:父子深情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 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 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 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 爱呢!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 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 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 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 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 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 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位可贴邮票了。 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式。
在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书信总的说来就是 与儿子别离后的思念,归根结底还是老爸表达对儿 子的爱。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 的欢喜。别了,孩了,我在心中拥抱你!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 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 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 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
名著导读
教子篇《傅雷家书》
情境导入
苦心孤诣的教子之篇
点击图片播放
走近作者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 文艺评论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 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要作 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 妮·葛朗台》等等。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 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 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补足功课,这 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 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的想想,念一 二首诗玩味一下。
真题演练
链接中考
(1)傅雷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
【答案示例】 ①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
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②对 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 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 意见和建议。
写信目的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

主要情节
①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应怀有赤子之心。 ②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 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 ,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 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艺术特色
①以书信的形式; ②真情的流露; ③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书中名言
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②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③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④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详情: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 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 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 《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 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 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种: 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 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老 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种: 《嘉尔曼》《高龙巴》。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人生五 大问题》《恋爱与牺牲》。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
(2)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
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
的名著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写在方格内,不超过
60字)(3分)
推荐的名著:《
》 推荐理由:
【答案示例】 《傅雷家书》(1分) 这本书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
【答案示例】 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
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 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 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
谢谢观看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 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 有交代!
教子之道——读书求学
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 上。一开头必须从容不迫,位与格必须要记忆,像应付考试般 临时强记是没用的。现在读俄文只好求一个概念,勿野心太大。 目前贪多务得,实际也不会如何得益,切记切记!
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 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
教子之道——感情处理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 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 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哈],Beethoven[贝 多芬],Chopin[萧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 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 到第二个神明。
艺术不能凭感觉,要经过理性归纳才能成为自己 个性的一部分,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根本的东西。
人物性格特点—傅雷
傅雷:严谨、认真、一 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 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 热爱,有良知,正直, 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人物性格特点—傅雷夫人
傅雷夫人(朱梅馥):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非常成功。
人物性格特点—傅聪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 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 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教子之道——人际交往
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 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 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术哲学》,英国罗素的《幸 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
知识讲解
读书方法的指导
(一)兴趣选择; (二)问题选择; (三)目的选择; (四)方法选择。
内容梗概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 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 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 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一方面深切的爱着傅聪,一方面也深知人 只有经历痛苦才能真正有所成长。所以,傅雷对儿子 的改变倍感欣慰继而给予鼓励。
专题三:我给傅雷写回信
艺术领域
学琴注意研习乐理; 弹琴感受的新东西要冷静仔细的分析,不能浮在表面; 佛教画是先有佛教思想感情再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学画要讲求技巧训练和思想启发; 练琴演奏都要节制感情,控制感情;
傅雷在很多方面都对儿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 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
教子之道——生活细节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 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 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 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 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 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