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中历史综合模拟考试含解析会考毕业高二年级+Word版含解析 (2)

2024届高中历史综合模拟考试含解析会考毕业高二年级+Word版含解析 (2)

2024届高中历史综合模拟二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近代考古发现,陕西陇县边家庄秦墓、湖南常德楚墓及长沙楚墓等遗址,出土的铁器大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铧、铁铲、钢剑及铁鼎、铁带钩、铁环等铁制农具、日用生活品及武器。

这说明春秋晚期()A.冶铁技术有了明显进步B.民营冶铁业进一步发展C.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D.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2A.C.汉代的经济逐渐恢复发展D.秦汉人口有较大规模增加3.唐玄宗针对科举考试中的浮艳文风,下诏要求“自今以后,不得更然”;针对进士试中诗赋过于讲究声律的现象,下诏要求更加重视文词。

这些举措()A.彻底扭转了华丽空洞的文风B.改变了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C.更加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D.剥夺了宰相选官时的主导权4.公元995年,宋太宗下诏“改撰京城内外坊名八十余,由是分定布列”。

1002年,宋真宗下诏“复唐代长安禁鼓昏晓之制”。

到了宋神宗时期,汴京城已“不闻金鼓之声”,“坊市之名,多失标榜”。

材料反映了北宋()A.商品经济发展时空范围扩大B.政府强化了坊市制度C.城市安全管理有弱化的趋势D.加强了城市建设规划5A.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D.市镇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6.1898年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开学,第一年课程只设诗、书、易、礼四堂和春、秋两堂。

第二年中西并学,除经史外,开设算学、格致、化学及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等普通课程,另立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

学堂的兴办()A.体现了维新派的改革愿望B.开创了近代教育的新体制C.反映了传统向近代的嬗变D.成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C.使民主与科学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8.如图是漫画家廖冰兄1938年创作的《发展重工业》,其意在主张()A.加快工厂内迁以保存国力B.仿效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C.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D.提升国防实力,抵抗日寇侵略9.1932年,第一次闽浙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产生的《文化工作决议案》指出:“体育运动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发动群众经常做各种运动,特别要做关于战争所需要的运动,如跳高、跳远、赛跑、游泳等运动。

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模拟)

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模拟)

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模拟)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 记数符号
B. 古汉字
C. 印度文
D. 金文
答案:B
2. 春秋时期,周穆王采用了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击败了诸侯国呢?
A. 封建制
B. 行省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C
3. 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成立了哪个临时政府?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 辛亥共和国临时政府
C. 北洋政府
D. 南京临时政府
答案:D
第二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述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

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可概括为三方鼎立、割据混战的局面。

东吴、蜀汉和魏国各自占有一部分疆土,在这种状态下,对外推进并吞,对内加强统治都成为了各个势力探讨和发展的目标。

2. 请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是发展的一个阶段,它的兴起始于民主革命,成
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个阶段主要是私营工商业主导的资本
主义经济,通过国内市场进行调节,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形成了
民族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发展劳
动力密集型的国有工业和农业,逐渐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同时也培育了包括官僚资本和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形式的资本主义。

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卷(附答案)最新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卷(附答案)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合计60分)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XXX袭制2.“隋唐时期,中国拥有先进的政治体制”,这主要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度B.行省制度C.内阁制度D.三省六部制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不包含的文化信息是A.篆刻B.书法C.剪纸D.“京”字4.右侧《最新型的美国汽车》漫画,形象的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对欧洲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美元贬值B.实施马歇尔计划C.刺激汽车工业发展D.推行杜鲁门主义5.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的因素不包括A、新航线的开辟B、科学技术的发展C、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出现D、南北极格局的结束6.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XXX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民主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略7.近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这“三座大山”是指①封建主义②帝国主义③法西斯主义④官僚资本主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下列图片中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有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9.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宣传新的思想。

其中薄伽丘的代表作是A.《》B.《》C.《哈姆雷特》D.《最后的晚餐》10.“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基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A、科学B、自由C、民主D、爱国11.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标语是A.XXX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民主和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2.美国新闻记者、作家XXX在20世纪30年代访问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并确定他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曙光。

辽宁历史高中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辽宁历史高中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辽宁历史高中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1. 辽宁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夏商周时期D. 三国时期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没有在辽宁地区设立行政机构?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C3. 辽宁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什么?A. 辽东B. 辽西C. 辽南D. 辽北答案:A4. 辽宁地区在清朝时期属于哪个行政区划?A. 直隶省B. 奉天省C. 吉林省D. 黑龙江省答案:B5.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辽宁地区?A. 甲午战争B. 九一八事变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6. 辽宁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最著名的文化遗址是________。

答案:红山文化7. 清朝时期,辽宁地区的行政中心设在________。

答案:奉天8. 辽宁地区在明朝时期属于________。

答案:辽东都指挥使司9.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________年。

答案:193110. 抗日战争胜利后,辽宁地区被划归为________。

答案:东北行政区三、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题10分)11. 简述辽宁地区在甲午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在甲午战争中,辽宁地区是重要的战场之一,特别是在旅顺口和大连湾地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辽宁地区的战略位置对于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2. 描述一下辽宁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历程。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改革开放初期,辽宁地区的重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辽宁地区逐渐发展了轻工业和服务业,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

13. 阐述辽宁地区在文化上的特点。

答案:辽宁地区文化多元,融合了满族、汉族等多民族的文化特点。

在语言、饮食、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辽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沈阳故宫、大连星海广场等。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ABC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求佛教圣物D. 传播中国文化答案:ABD4.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学习西方科技B. 建立新式军队C. 发展工商业D. 改革政治制度答案:ABC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答案:A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有哪些作用?A. 为前线提供物资支持B. 组织游击战争C. 培养抗日人才D. 宣传抗日思想答案:ABCD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哪些重大意义?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D.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答案:ABCD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A.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答案:ABCD9. 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B. 加强了文化的交流C. 推动了科技的传播D. 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答案:ABCD10. 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儒家思想的创立者B. 教育的普及者C. 礼仪制度的制定者D. 政治理念的提出者答案:A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高一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一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一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封建社会中,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是()。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

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瞻基D. 朱祁镇3. 清朝末年,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

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4.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一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 台儿庄战役B. 淞沪会战C. 平型关大捷D. 百团大战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D.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7.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主要目标是()。

A. 农业现代化B. 工业现代化C. 国防现代化D. 教育现代化8.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误批判的“三家村”是指()。

A. 邓拓、吴晗、廖沫沙B. 邓拓、吴晗、周扬C. 邓拓、吴晗、陈伯达D. 邓拓、吴晗、张春桥9.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核心是()。

A. 土地私有化B. 土地集体所有制C. 土地承包经营权D. 土地流转权10.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志着()。

A.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B.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C. 香港回归祖国D. 香港的完全自治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简称是()。

A. WTOB. IMFC. GATTD. APEC12.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A. 28B. 29C. 30D. 3113.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全称是()。

A.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B. 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区C. 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D. 一带一路战略伙伴关系14. 2020年,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主要标志是()。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七国之乱”B.平定“安史之乱”C.颁布“推恩令”D.实行“九品中正制”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A.手工业生产方式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A.①②③B.①③④D.②③④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李鸿章D.《天朝田亩制度》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A.蔡元培B.鲁迅C.胡适D.陈独秀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A.38年C.30年D.22年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臣在皇上心目中没有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12.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题目和解析

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题目和解析

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题目和解析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 (单选题,2分)以下哪项是夏朝建立的重要标志?A.制代替了禅让制B.大禹治水成功C.商汤灭夏D.周武王灭商答案:A二、简答题1. (简答题,4分)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制度。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任命。

同时,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

中国近现代史一、选择题1. (单选题,2分)以下哪项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的主要原因?A.领导者洪秀全贪污腐化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C.战略失误D.内部矛盾激化答案:B二、简答题1. (简答题,4分)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辛亥革命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世界史一、选择题1. (单选题,2分)以下哪项是古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A.人民主权B.选举制度C.君主专制D.寡头政治答案:A二、简答题1. (简答题,4分)请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竞争,导致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军备竞赛和战争准备,使得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了世界大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12-01 chenyu2000转自Sin5修改微信分享: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ﻫ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ﻫ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ﻫ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ﻫ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ﻫ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ﻫ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ﻫ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ﻫ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ﻫ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ﻫ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A.蔡元培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ﻫ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ﻫ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ﻫ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ﻫ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ﻫ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ﻫA.38年B.48年C.30年D.22年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ﻫC.军机大臣在皇上心目中没有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ﻫ12.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的言论不受限制 B.当时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ﻫC.当时报刊已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工具D.当时报刊的舆论功能已被社会认知13. 我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在14.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自建的第一A.台湾B.北京 C.香港 D.上海ﻫ条铁路通车,这条铁路是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C.淞沪铁路 D.成渝铁路15.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

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

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928年。

这说明A.日本对中国的民众生活很感兴趣B.日本想对中国的地理开展学术研究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16.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ﻫ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13.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村民自治、民主选举ﻫ18.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A.邓小平B.周恩来 C.叶剑英 D. 毛泽东ﻫ的主要任务是A.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迅速恢复国民经济ﻫﻫ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79—1984年相对应的是ﻫA B CDﻫ20.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ﻫ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ﻫ21.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开创于A.梭伦 B. 庇西特拉图C. 克里斯提尼 D. 伯利克里22.建立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文件是ﻫ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23.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有ﻫ①欧洲商人开始同世界各地宣言》 D.1787年宪法ﻫ直接建立商业联系②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由此迅速发展ﻫ③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ﻫ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24.下列工业革命的成果,按照发明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ﻫ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2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国家是ﻫA 英国和法国 B 俄国和日本 C美国和德国 D 美国和英国ﻫ26.《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不应包括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ﻫC.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D.促进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27.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下面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权力转归苏维埃ﻫC.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ﻫD.28.美苏冷战“开始”的标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ﻫ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 B.马歇尔计划实施ﻫ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9.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ﻫ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ﻫ30.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核心是ﻫA.通过谈判缓解社会矛盾B.鼓励消费发展经济C.加大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D.国家干预经济31.下图所示的图案是A.联合国会徽 B.东盟标志C.APEC会标 D.欧盟旗帜ﻫ32.APEC的成员国是ﻫA.发展中国家 B.亚洲国家C.环太平洋国家 D.西方国家ﻫ3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包括①《西游记》②《水浒传》③《三国演义》④《儒林外史》34.⑤《聊斋志异》⑥《红楼梦》ﻫ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ﻫ京剧是由哪些戏曲进京演出互相融合形成的①越剧②黄梅戏③徽剧④汉剧⑤川剧⑥粤剧ﻫA.①②B.③④ C.⑤⑥D.①③35.被称为大众传媒中的“第四媒介”是A. 报纸B. 互联网C.电视 D. 广播36.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ﻫC.利用市场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整发展经济ﻫ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7.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积重难返ﻫC.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D.美国的军事实力远强于苏联ﻫ38.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布:“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此话反映的情况是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ﻫ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C.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39.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ﻫ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ﻫ40. 下列观点反映出人文精神的是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认识你自己③朕即国家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41. 发表《物种起源》,建立生物进化理论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赫胥黎C.哥白尼D.伽利略ﻫ42. 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科学家是A.托勒密B.哥白尼C.牛顿 D.爱因斯坦ﻫ4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共同点是ﻫ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②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判断是非的标准③强调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真理ﻫ④以阶级斗争为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4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ﻫA.地动仪 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45.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ﻫB.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C.赋是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ﻫD.元朝的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46.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47.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我国A.雨果B.巴尔扎克C.雪莱D.狄更斯ﻫ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作者是A.奥斯特洛夫斯基B.高尔基C.列夫·托尔斯泰D.普希金48.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是ﻫA.《马拉之死》 B.《拿破仑加冕》C.《格尔尼卡》 D.《自由引导人民》49.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ﻫA.米勒 B.列宾C.莫奈 D.凡高50.歌剧《茶花女》的作者是A.约翰·施特劳斯 B.贝多芬 C.威尔第 D.比才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ﻫ本卷共3道大题,51题18分,52、53题各16分,共50分。

ﻫ51.(18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奉行不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ﻫ(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变化情况和特点。

(6分)ﻫ(2)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在外交上要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6分)ﻫ(3)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在外交上出现哪些重大突破?出现这种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6分)52. (16分)以下是民国时期荣氏企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ﻫ资料一荣宗敬、荣德生是江苏无荣巷人,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和别人合资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开工不到一年,盈利3.2万元。

盈利率达80%。

到1921年为止,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国家。

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同时、面粉业经营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投资实业的浓厚兴趣。

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

1922年止申新已有四个厂、产纱锭达13万余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公司。

纱锭生产率甚至超过了在华日商纱厂。

被誉为“棉纱大王”。

资料二 1937年,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